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483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6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派出所业务用房截水帷幕基坑支护

施工方案设计

 

第1章方案编制说明

1.1方案的编制依据

1.1.1《xx公安局安外派出所业务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6-134);

1.1.2《地下管线探测报告》(2008年12月26日~27日);

1.1.3甲方提供的本工程相关图纸

1.1.4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施工规范及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

(2)《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9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

90;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8-2001;

(1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7)《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18)《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京建科教〔2007〕1158号);

1.1.5北京市颁布的评定标准

(1)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京建施[2003]1号;

(2)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京建施[2003]3号;

(3)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环境保护标准京建施[2003]3号。

(4)工现场及周围环境调查、测量记录;

1.1.6依据对以往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优势。

1.2补充说明

1.2.1依据2008年12月30日专家论证意见,对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做出了调整;

1.2.2本方案是依据建设方提供的初步建筑图纸所编制的,施工时还须与最终的结构图纸进行核对,并对相应的工程量等做适当调整。

 

第2章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名称:

xx公安分局安外派出所业务用房

2.1.2工程建设地点:

xx区上龙西里

2.1.3工程内容及规模:

约5000㎡

2.1.4工程质量标准:

一次合格率95%

2.1.5护坡施工工期:

69日历天。

2.2拟建项目与周边条件概况

拟建xx公安分局安外派出所业务用房工程位于安外上龙西里,建筑物设地上四层,地下两层。

拟建建筑基坑平面尺寸约为36.0m×38.6m,±0.00相对于绝对标高43.70m。

基础埋深为-10.16m,属中型基坑。

建筑物名称

地上层数/地下层数

基础型式

基础埋深(m)

安外派出所办公楼

4/2

筏板

-10.16

拟建物工程概况一览表表-1

从拟建场区自然状况来看,拟开挖基坑周边有砖砌围墙,距离为0.9m~3.47m不等,且东侧的距离最近。

拟建物以东距离约10.9m处有一栋18层住宅楼,其地下室深度约为-6m~-7m;拟建物南侧距离约13.0m处有一栋6层住宅楼,无地下室;西侧围墙外为小区道路,道路以西为正在施工的上龙西里危改住宅工程工地(其开挖深度约8m),与拟建物距离约15.0m;拟建物以北约6.9m处为一清真寺,以及距离8.5m处为一栋6层的住宅楼。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且在开挖深度内存在地下水,同时从邻近已开挖的基坑所揭示的地下水量来看,地层含水量丰富,因此为了满足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土建施工期间对边坡稳定性的要求,应在基坑四周采取有效的支护及截水措施,方可保证基坑安全及地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2.3工程地层情况

根据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xx公安分局安外派出所业务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拟建场区内地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层,土层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2.3.1人工填土层:

房渣土①层:

杂色,湿-饱和,稍密-中下密,含砖头、灰渣、瓦片,本层厚度2.90~5.50m。

2.3.2第四纪沉积层:

粉质粘土②层:

褐黄-浅灰色,饱和,稍密-中下密,可塑,含云母、氧化铁、有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和重粉质粘土间层,土质不均匀,本层平均厚度为3.4m。

粉质粘土③层:

褐黄色,饱和,中下~中密,可塑-硬塑,含氧化铁、有重粉质粘土和粘质粉土间层,夹粘质粉土③1层,本层平均厚度为4.4m;

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④层:

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云母、氧化铁,有砂质粉土间层,夹粘土-重粉质粘土④1层和粘质粉土④2层。

2.4地下水条件

2006年6月中旬勘探时在20.00m深度内可以观测到1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静止水位埋深2.40~2.80m,标高41.09~40.55m。

但因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漏等原因,拟建场地不排除不同位置和深度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

经查询,本工程场区历年最高地下水位接近自然地面(包括上层滞水),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42.00m左右(包括上层滞水)。

场区地质情况可见下面附图:

场区地质剖面图

 

2.5周边环境特点及难点分析

根据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经过现场踏勘,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在本项目施工时存在如下技术难点:

2.5.1截水难度大

依据本工程岩土勘查报告所揭示信息,场区内地下水位较高,且从邻近工地基坑的地下水情况来看,地下水分布不均匀且水量丰富是本场区地下水的最大特征。

另外,由于地处老城区内,周边管线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渗漏现象,同时场区所在位置以西是青年湖公园,湖水通过地下径流和渗透等多种方式对本场区的地下水补给量很大,从而增加了本项目截水帷幕设计以及施工的难度。

2.5.2支护难度较大

(1)边界条件的制约

依据建筑总平面图所揭示的拟建建筑位置来看,周边均存在既有的居民住宅楼,距离最近的建筑是拟开挖基坑北侧的清真寺(距拟建物约6.9m),西侧邻近一条小区道路。

拟开挖基坑周边有已建的围墙,依据图纸通过现场测距,发现围墙与拟建建筑物基础边线距离为0.90m~3.47m,场地狭小,而基坑的开挖深度达到10.16m,因此各侧均不具备应有的放坡空间。

(2)地下不明障碍物影响

由于拟建物位于居民区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地下管网,对于各条管线的埋深走向很难一次性掌握,加之这些管线大多属于刚性连接,对于开挖后的基坑变形非常敏感,因此对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场区西侧为正在施工的上龙西里危改住宅工程工地,其采用的护坡桩结构会对于本次锚杆施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土层影响

依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区内存在较厚的杂填土层,该土层土质较差,自稳性很低,导致各类成孔施工的难度有所增加。

(4)上层滞水影响

因大气降水及地下管线渗漏等原因,场区内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很大,上部稳定性较差的杂填土受到滞水的长期浸泡,土体的力学性能将被进一步削弱,从而为支护结构的设计增加了难度。

(5)基坑深度较大,场地条件紧张

从设计图纸所确定的基坑开挖深度来看,基坑开挖深度达10.16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而基坑各侧均紧贴现有的围墙,加之周边既有建筑或道路的存在,使各种机具及材料的堆放及加工受到很大限制。

2.5.3西侧受既有工地支护结构的影响施工难度大

场区西侧是正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的上龙西里危改住宅工程工地,该项目采用桩锚支护。

由于该基坑与拟建基坑的距离仅为13.6m,而锚杆的长度却是15.0m,因此锚杆的末端已经穿入拟建工程基坑之内,必将对帷幕桩及护坡桩的成孔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5.3本项目工期紧及各工序的管理水平要求高

由于工程整体进度安排比较紧,加之施工工序较多、质量要求高,因此,科学地选择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和劳动队伍,合理的安排施工场地、施工顺序,周密的进行施工组织是本工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确保本项目能否顺利施工的关键。

而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区地处居民区之内,运输车辆往来较为不便,加之受到城区内交通限行的影响,这就给我方对各工序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5.4文明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本工程位于居民场区内,因此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并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噪音、扬尘、废弃物、遗洒等,最大限度减小污染,减小施工现场工作区的影响。

 

第3章方案设计和选择

3.1截水帷幕

3.1.1基坑截水目的

(1)维持场区内地下水的分布现况;

(2)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的抽排和扰动;

(3)满足基础施工对地下水的要求;

(4)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3.1.2方案分析与选择

场区分布有透水性相对较好的①层杂填土,且地下水受周边青年湖补给量丰富,地下水稳定水位为2.40~2.80m,水量较大。

同时,基坑周边邻近道路、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网等,如果降水施工不利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则有可能产生沉降,从而导致道路、房屋开裂变形,地下管网损坏等严重后果。

另外,依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京建科教〔2007〕1158号),其中第二章第五条作了如下规定:

自2008年3月1日起,本市所有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采用连续墙、护坡桩+桩间旋喷桩、水泥土桩+型钢等帷幕隔水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

因此,本基坑不应进行降水,而采用截水帷幕的方法比较适宜,从而能够满足基础施工对于地下水的要求,并确保边坡和周边建筑物的稳定。

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旋喷桩对坑壁土体进行加固并形成截水帷幕可有效阻挡地下水涌入,减小因坑内降水对坑外构筑物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坑侧壁土体强度,适当减小基坑壁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侧向位移,为地下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创造有利条件。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旋喷桩,即在两根钢筋砼护坡桩之间设置旋喷桩,通过护坡桩与旋喷桩的相互咬合,形成连续的截水帷幕墙。

为了满足土方施工对于地下水的要求,故在基坑内部设置6口疏干井,间距约15.0m,井深9.0m,在土方开挖前对基坑内部滞留的地下水予以抽排。

3.1.3截水帷幕设计参数

为了达到良好的截水效果,确保基坑底部及集水坑处均达到干槽作业要求,综合安全、经济及高效方面的考虑,确定采用在护坡桩之间设置φ600的截水帷幕旋喷桩,桩长设计为12.0m,帷幕桩布置在护坡桩的外侧,桩间距为1000mm,与相邻两根护坡桩的咬合宽度约为80~100mm,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隔水体系。

经相关计算,确定其设计参数如下:

旋喷桩设计参数一览表表-2

桩长

(m)

直径

(mm)

间距

(mm)

水灰比

12.0

600

1000

0.6~0.7

3.2基坑支护

3.2.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原则及要求

(1)满足深基坑护坡的稳定性要求;

(2)确保土方开挖及基础土建施工期间边坡的安全;

(3)确保基坑护坡后邻近建筑物和各类地下管线的安全;

(4)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前提下的方案优化,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

3.2.2本项目基坑支护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由于基坑周边条件的不同造成各侧边坡的受力状况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基坑各侧对护坡方式和支护体系强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护坡方法时,应在充分利用原状土的自稳条件下实现基坑各侧的支护体系与周边条件相统一,受力状况的大小与支护体强度和刚度相匹配。

为此,我公司在详细分析本基坑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同类工程的经验,并经技术、经济的对比,决定根据基坑位置和周边环境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支护结构,以达到在确保基坑边坡稳定的前提下的方案优化。

根据现场测量定位以及建筑总平面图所显示的拟建物位置来看,基坑各侧具有以下特点:

①拟建物各侧与现有围墙的距离均比较近,东侧最近处仅0.9m,西侧最宽仅3.47m,因此场区都不具备充足放坡空间。

②基坑周边邻近既有建筑物及小区道路,且存在较为复杂的地下管网,而本次基坑开挖的深度要深于既有建筑物的基础,这就违反了建筑施工“先深后浅”的施工顺序,造成了道路、既有建筑物和各类地下管线处在边坡滑移面以里,边坡稍有变化就可能导致周边地下管线和已有建筑产生破坏。

因此就要求支护结构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从而严格控制边坡的位移,确保在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期间边坡的绝对稳定和安全。

③基坑帷幕外侧存在的地下水会对基坑侧壁产生较大的静水压力,而水体浸泡亦会使土体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所降低,这就要求基坑支护结构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来确保边坡的稳定。

综上所述,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本着经济高效的设计原则,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和本工程进度安排紧的要求,最终决定基坑整体采用桩锚支护体系。

桩体采用直径为600mm的钢筋砼桩,结合专家组意见,设置两排预应力锚杆,通过增加锚固支点,从而充分发挥锚杆功效,严格控制坡顶变形,提高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储备。

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施工经验,采用此种方法可确保基坑开挖后边坡的安全。

3.2.3方案优化措施

(1)基坑东侧距离住宅楼比较近处的加固补强

根据现场测距结果,基坑东侧局部距离高层住宅楼仅有10m的距离,考虑到该住宅楼的埋深约为-7.0m,且有可能存在旧护坡结构,因此对锚杆长度的限制很大,也使设计锚固力降低了很多。

根据以上情况,鉴于小区道路的重要性,通过计算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决定加密该侧锚杆的间距,从而可以对边坡进行加固补强,确保边坡安全。

(2)基坑西侧方案

根据现场踏勘测量,本工程基坑与西侧正在施工的上龙西里危改住宅工程工地的距离仅为13.6m,其护坡桩长度为9m,桩底埋深为-11.5m,受其影响,导致西侧首排锚杆的长度有所降低,因此为了弥补首排锚杆锚固力的不足,决定将首排锚杆的间距加密,从而可以提高上部边坡的稳定性,加强对坡顶位移的控制。

经过计算,可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

(3)围墙支挡

由于基坑南、北两侧与围墙的距离相对较近,考虑到基坑开挖初期坡顶变形相对明显的特点,为了确保围墙稳定,需要在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钢管及木板等材料对距离基坑比较近的围墙进行一定的支护加固。

(4)基坑东北侧马道处加强

依据总包方安排,初步将马道设置在基坑东北侧(具体位置可由实际情况调整)。

由于场地狭小,考虑到马道收尾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各种大型机械会对坡顶产生比较大的附加荷载,故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故在外围增设8根桩,并通过连梁与护坡桩相互连接,从而可以提升该侧边坡的安全性储备,确保整体稳定。

3.2.4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在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护坡方案确定后,依据基坑周边条件和土质情况及对应的力学参数,通过理论计算,按一级基坑考虑,确定的支护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

基坑东、南、北三侧桩锚支护主要设计参数1-1表-3

护坡桩及连梁

桩径

600mm

桩长/钢筋笼长

15.00m/13.30m

桩距

1.00m

嵌固深度

4.84m

桩顶标高

自然地面

桩体及连梁配筋

见配筋图

连梁尺寸

600mm×500mm

连梁/桩身材料

C25豆石砼

预应力锚杆参数

角度

长度

位置

水平布置

钢绞线根数

自由段长度

锚固段长度

设计锚固力

15~20°

16.00m

-2.50m

两桩一锚

3根

5.00m

11.00m

180KN

15~20°

20.00m

-6.00m

两桩一锚

3根

5.00m

15.00m

280KN

基坑东侧桩锚支护主要设计参数2-2表-4

护坡桩及连梁

桩径

600mm

桩长/钢筋笼长

15.00m/13.30m

桩距

1.00m

嵌固深度

4.84m

桩顶标高

自然地面

桩体及连梁配筋

见配筋图

连梁尺寸

600mm×500mm

连梁/桩身材料

C25豆石砼

预应力锚杆参数

角度

长度

位置

水平布置

钢绞线根数

自由段长度

锚固段长度

设计锚固力

15~20°

10.00m

-2.50m

三桩两锚

2根

4.00m

6.00m

100KN

15~20°

20.00m

-6.00m

三桩两锚

3根

5.00m

15.00m

280KN

基坑西侧桩锚支护主要设计参数3-3表-5

护坡桩及连梁

桩径

600mm

桩长/钢筋笼长

15.00m/13.30m

桩距

1.00m

嵌固深度

4.84m

桩顶标高

自然地面

桩体及连梁配筋

见配筋图

连梁尺寸

600mm×500mm

连梁/桩身材料

C25豆石砼

预应力锚杆参数

角度

长度

位置

水平布置

钢绞线根数

自由段长度

锚固段长度

设计锚固力

15~20°

12.00m

-2.50m

三桩两锚

2根

4.00m

8.00m

120KN

20~30°

20.00m

-6.00m

两桩一锚

3根

5.00m

15.00m

280KN

注:

①为了保证连梁顶标高一致,可视现场实际情况,将连梁顶标高适当下调;

②锚杆长度及成孔角度在保证安全的的前提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第4章施工前期准备

4.1场地平整及地上障碍物处理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下管线探测报告以及我方现场踏勘结果,场区内及周边在多条地下管道,且尚有多条管线的具体位置及走向不明。

另外,根据岩土勘查报告所揭示土层信息,场区内杂填土平均厚度约为5.0m,局部达7.0m。

为了保证施工期间地下管网的安全,须对地下障碍实施人工探孔,并在施工前对打井及打桩部位的硬化路面、渣土及杂填土等进行挖除、清运、换填以及场地平整等准备工作。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详见场区障碍物情况平面示意图)。

4.1.1井、桩位处路面破碎

经过现场踏勘,场区局部为硬化后的路面,因此需对疏干井及桩位置处的地面予以破碎和清除。

4.1.2桩位渣土及杂填土清除

为保证桩的顺利施工,需对桩位处的上部杂填土予以清除,即沿基坑四周挖护坡桩及帷幕桩桩位探坑。

探坑需开挖至素土,根据勘察报告,拟定深度约为2.0~3.0m,宽度1~2m,并可根据现场情况对探坑尺寸做相应调整。

4.1.3桩位探坑素土换填

在对桩位杂填土挖除后,由我方购入素土对探坑予以回填,并采用机械碾压密实,保证后续施工可正常进行。

4.1.4场地平整及渣土清运

由于场地狭小,为了确保施工机械能够顺利进场施工,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对开挖出的渣土予以清运,并采用小型机械对场地进行平整。

4.1.5人工探孔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施工前期对基坑局部实施人工洛阳铲探孔,从而能够比较准确的了解地下情况,指导施工。

4.2地下障碍物处理

由于场区内存在较为复杂的地下管网,具体位置及埋深施工时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对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予以相应处理,工程做法及工程量还需根据施工时的实际情况而定。

4.3组织机械设备进场

根据施工机具的需用量,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鉴于场地较为狭窄,计划分三次安排设备进场,并在进场后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布置,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工作。

4.4施工用电要求

根据本项目工程进度安排,各种施工机械及设备运转时,用电总功率要求不小于200kw。

4.5组织材料和构配件的进场

根据水泥、钢筋、钢绞线、混凝土等及其他材料、构配件的需用量计划组织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或堆放,并做好组织和保护措施。

4.6施工队伍的准备

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对工人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和思想、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第5章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要求

5.1截水帷幕桩

5.1.1帷幕桩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

帷幕桩布置于护坡桩之间,其桩位线处于护坡桩桩位线外侧约50mm。

采用专门的旋喷桩钻机钻孔,待钻至设计的钻孔深度时,使钻具停止转动,调整喷嘴的方向、喷嘴的旋喷压力和钻杆的提升速度,同时开动水泥浆泵旋喷制备好的水泥浆,一边提升钻具,一边观察水泥浆上升位置,用水泥浆的上升位置控制钻机的提升速度,旋喷到设计高度,根据设计的需要按上述步骤依次成桩,形成“旋喷桩”,旋喷桩与钢筋混凝土护坡桩咬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截水帷幕墙”。

5.1.2截水帷幕墙的施工技术要求

(1)截水帷幕桩钻孔垂直度在0.5%以内,桩位偏差在2cm以内。

旋喷喷嘴要与桩位轴线平行,桩垂直度和喷嘴定位方向是截水质量的关键所在。

(2)浆液的配制

①截水帷幕旋喷桩浆液宜选用P.S.B32.5水泥。

②水灰比0.6~0.7。

(3)校正钻杆的垂直度和旋喷方向,为保证钻孔垂直,钻孔速度要稍慢。

(4)每次旋喷停止和开始前都要打清水冲高压管和喷嘴。

(5)开钻前用胶带或粘土封喷嘴(或用能被高喷打开喷嘴的材料封喷嘴)。

(6)对-2m~-6m范围内的土体复喷2~3次。

(7)旋喷桩施工允许偏差:

垂直度:

≤1%桩长

钻孔直径:

≤10mm

5.1.3截水帷幕墙施工后基坑内部水的抽排

土方开挖期间,因为有帷幕墙的截水作用,基坑外侧的地下水不会涌入到基坑内部,但是,原基坑中的残留地下水会对挖土及出土造成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基坑土方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基坑内部布置6口疏干井,在土方开挖前对基坑内部滞留的地下水抽排5~7天,并在土方开挖后停止抽排,随即将水泵及管线等设备撤除。

5.2疏干井

5.2.1疏干井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定井位→钻机就位→钻机成孔→下井管→填滤料→成井及井口保护。

5.2.2疏干井的施工

施工将采用正反循环钻机成孔,成孔直径为600mm。

当钻进至设计深度后,提钻,下井管,填满滤料至井口1.0m。

疏干井完成后进行排水管线的铺设即可投入使用。

5.2.3疏干井的防砂措施

采用双重疏干井防砂措施,即在滤管四周均匀填滤料,并在滤管接头外侧,用双层过滤网对进入疏干井的水进行过滤,以达到降低水中含砂率的目的。

5.2.4基坑排水工艺流程

施工疏干井→修沉淀池→架电缆→下水泵→抽水调试→抽排水运行→系统排水。

5.2.5排水设施的布置

疏干井施工完毕后,布设排水系统。

抽水时,泵出的水通过排水系统导入沉淀池,通过沉淀池中的排水泵排入市政雨、污水管线。

5.2.6排水供电保障系统的建立

供电系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排水效果,所以排水设备的接电方式将严格按照国家及北京市施工用电要求,采取两极空、漏保护,由专职电工负责用电检修、维护。

在拟建基坑周边设总闸箱,每台水泵单独接分闸箱一路输出,本系统排水设备初期用电总功率为20KW,需连续供电。

5.3护坡桩

5.3.1施工方法

由于场区内存在地下水,因此本工程护坡桩采用长螺旋成孔中心压灌豆石混凝土后振动沉入钢筋笼的施工工艺。

护坡桩在自然地面施工。

5.3.2施工工艺流程

桩位放线→钻机就位→成孔→边泵送砼边提钻杆→泵送砼完成后钻机移至下一个孔→振动沉入钢筋笼→养护→成桩。

5.3.3施工技术要求

(1)成孔前钻机调平,保证钻具中心线与桩位在同一铅垂线上,以确保钻孔倾斜度不大于1%;对桩位时必须复核准确,开钻时要轻压慢进,防止开孔时钻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