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477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你觉得这些字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开火车读,指名读,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全文一共有几节?

开火车读

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讨论交流

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打个星,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

指导朗读长句。

注意停顿,石范读,生练读,直到读通顺为止。

总结

小朋友们,书读到这,你知道了些什么?

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那?

2.师归纳总结。

四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

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第二小节

  (!

)指名读(板书:

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第一句说了什么?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

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

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

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三、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四、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五、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教学后记

 

6谁的本领大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涞懂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2、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语言环境的理解来有感情的朗读。

并很好的将不同的语气朗读出来。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

谁的本领大。

2、你们知道是谁和谁在比本领吗?

(风和太阳)

3、那么风和太阳的本领到底是谁大呢?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怎么比的?

结果怎样?

……)

二、初步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朗读课文。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请小朋友自己去认识自己的新朋友?

(学生自读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去掉拼音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新朋友?

(4)、指名回答,齐读。

3、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中一共有几个小节呢?

请9位小朋友来读

课文,其他小朋友做评委。

(2)、学生进行朗读

(3)、学生进行评价。

(4)、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学生进行朗读,建议学生进行默读,或者是小声的读课文

(3)、交流:

风和太阳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到后来发现大家都各有各的本领,分不出大小。

四、指导书写:

(1)、出示:

各烈敢巧

(2)、认识新的偏旁:

(3)、注意上下结构的词语的位置,各上长,下短。

烈:

上长下小。

(3)左右结构的词语:

敢:

左右基本等宽,攵。

巧:

工,最后一笔是提。

(4)说说怎样进行记忆。

(5)生随师进行描红、临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表演。

2、学习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一天呀,太阳先生和风先生碰到了一起,于是在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比赛谁的本领的啊呢?

(因为他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2、出示: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3、指导朗读出“都说”这两个字的语气。

二、学习新课1-3

过度:

是呀,小朋友真聪明。

到底他们谁厉害呢?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他们比了几次?

都比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

(2次)

3、请大家找找,哪几小节讲了第一次比赛的事情呢?

(1、2、3)

4、请大家再看看1-3小节,想想它们第一次比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

谁能脱下孩子的衣服。

5、听到太阳这样说,风是怎么说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

那还不容易!

是的谁来说说这句话(指名读)

是的,就这么一件小事情,那还不容易。

想想到底该怎样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

(再指名读)感觉出来了吗?

这时候风的态度怎样?

(自信,骄傲等)是的,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齐读)

6、说完这句话后,风就“呼呼“的吹了起来。

可是那孩子却(把衣服裹得更紧了。

老师来当那个骄傲的风,小朋友来当书上的那个小孩子好吗?

(师生共同表演、生生表演))

7、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是因为风太大,孩子感到很冷所以他要将衣服裹得紧紧的)

8、齐读第二小节。

看到这一切,太阳是怎么办的呢?

请小朋友自己将第三小节读一读。

交流:

出示:

太阳对风说:

“看我的吧。

”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

这时候太阳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自由发挥:

骄傲、自信,目中无人等)

结果呢?

(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

9、齐读第三小节

10、从这里看,是谁的本领大呢?

(太阳。

)但是是不是真的呢?

我们继续看下面的

三、学习新课4-9

1、第二天他们又碰到了一起。

这时候太阳感到怎样呀?

(他非常的得意,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根据回答出示: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大了一起,太阳得意地说:

“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赛吗?

”谁来读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2、正巧,风看见河里过来一条船,于是他提出什么建议呢?

(看谁能让船走得快些。

3、听到这个提议,太阳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学第六小节)

太阳很骄傲,很有自信,他讲:

“这有 什么难的!

出示:

“这有什么难的!

  “那还不容易!

比较这两句话的意思。

(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4、于是太阳(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划船。

)可是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

(没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没了力气,船也就走得越慢。

是啊,这么热的天气,船夫哪来的力气划船呀!

5、齐读第六小节。

6、这时候,风却“呼呼”吹起了风,没想到的是,船夫突然变得很高兴,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说说应该怎样读这句话(速度快一点)指导朗读这句话。

7、看到这一切,太阳感到怎样?

(很惊讶)为什么?

(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比风厉害)他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

(没有)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

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惊讶的语气。

8、风这是也说:

“看来,我们各有各的的本领。

”看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发挥)齐读句子。

9、小结:

是的,我们不能太小看别人的能力,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要正确的对待其他人,不能太自以为是了。

四、分角色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6谁的本领大

风呼呼地吹

各有各的本领

太阳发出强烈的光

教学后记

 

7蜗牛的奖杯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出示蜗牛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

大家说的真好,但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并不是这个样子,它身上还长着一对大翅膀呢!

看,多可爱的小蜗牛啊!

2.蜗牛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出示生词

生怕翅膀坚硬奖杯蜻蜓

蜜蜂蜗牛甩下冠军惟恐面前

a、自由读

b、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教学多音字“强”,它还有什么读音?

分别组词

e、教学生字字形,新授“支”部

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开火车读。

再读课文,并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讨论交流。

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几句话难读,就把它多读几遍,要读得正确流利。

出示一长句,指导朗读。

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默读课文,思考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的?

谁来说一说。

(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7《蜗牛的奖杯》。

2、齐读课题。

3、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好课文。

二、细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

2、指名读,大家听听哪儿读得好。

(抓住三个词:

很久很久、有力、自由地)

3、蜗牛它怎样飞才是自由地飞?

(发挥想象)

4、小蜗牛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地飞翔呢?

(因为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

)贴有翅膀的蜗牛。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

正是因为小蜗牛有一对有力的翅膀,所以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它获得了冠军。

1、指名读,边听边想,哪些词告诉我们蜗牛得了冠军?

(抓住这些词:

遥遥领先、所有的对手、捧走了,读好课文。

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再指名读课文。

3、板书:

遥遥领先

4、你是那只小蝴蝶、小蜜蜂、小蜻蜓,你想对小蜗牛说什么?

5、齐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过渡:

以前的小蜗牛飞行本领是挺高的,可是现在它成了什么样了?

(贴蜗牛图)看着这两张图,你肯定有很多想法,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轻轻读读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很深?

2、把你感觉印象很深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

3、谁把印象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4、边读课文边理解:

它干嘛把奖杯背在身上?

5、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

它成天想着奖杯非常得意,(板书:

得意洋洋)日久天长,奖杯——(引读最后一段)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他哪儿读得好?

2、看到小蜗牛现在的下场,原来跟它一起比赛的小动物有对它说什么?

3、出示名言、格言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⑴自己读读,选选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听。

⑵指名读。

4、齐读第四自然段,板书:

慢慢地爬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

蜻、蜓、蜂,指名读,说说它们的特点。

2、你有什么方法记这些字?

3、师示范,边看边想,注意什么?

4、指名说说注意点,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5、反馈,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作业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7蜗牛的奖杯

        (得意洋洋)

    飞行冠军--------→慢慢爬行

“满招损,谦受益。

教学后记

 

8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

<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

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

(指名读课文。

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

(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

)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

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

“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

(学生回答)

5、是的。

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学生可能会说:

“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

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

(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看出来了吗?

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

(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

师问:

为什么不用“跑”呢?

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

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

(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

(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师板书:

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

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

(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

“扯着嗓子”的“扯”懂吗?

(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

(拉嗓子)把嗓子拉长?

(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

想想是把什么拉长?

读一读就知道了?

(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

是把什么拉长?

(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

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

(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

(学生读)

指名读: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

我看你多大胆子。

(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

师:

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

(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

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

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

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

连我都被蒙住了。

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

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

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

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

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

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

(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

(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

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

大家读。

(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它会怎么想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板书:

受骗)

10、齐读最后一节。

(学生读)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

请看下面一段话:

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

“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

“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

“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提示:

谁借着谁的威风……)

教师: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

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学生1:

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

(常规思维)

学生2:

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

(常规思维)

学生3:

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

(求异思维)

教师:

(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

(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3:

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

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

(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

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

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

(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

(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

为什么?

学生4:

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

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

(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练习三

教学目标

熟悉掌握部首查字法,并学以致用。

写好铅笔字

熟记4条成语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部首查字法,熟记4条成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审题

指导

复习部首查字法

自渎课本上的街头牌匾,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标好读音。

指名读,齐读

依次说说这些单位是干什么的

交流学生在课前记录的在街头看到的牌匾或报纸上、书上看到的生字。

依次认读

二教学第二题

审题

指导

出示生字卡,认读

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应写得小些、窄些,且头部要与右边基本齐平。

“峰”山字旁略窄,右半部分的横撇与捺要写舒展些,下边“丰”的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坡”的提土旁写得瘦长些,右边“皮”的第二笔撇要写得舒展,第三笔,竖与提土旁的竖齐平;“吓”的口字旁写在左半格,右边的“下”的一横要与口字旁的头部齐平)

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

三教学第三题

审题

指导

认读4条成语

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熟记4条成语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老师描述:

一天,二

(2)班的江晓宁等几位同学一起出去散步,一路上他们碰到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你们想一想江晓宁他们看到了会怎么做?

  二、指导看图,理解图意

  1.教师同时出示四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这几幅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学生各自选择图画练习说话。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说说图上的意思,比比谁说得最详细。

  3.指名说图意,(想说几幅就说几幅。

)师生共同评价。

(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劝阻的语言进行评价。

  小结过渡:

这些同学看到别人危险的举动都能上去劝阻别人,那么在劝阻别人时我们该怎样做到以理服人呢?

小组讨论一下。

  三、讨论交流,评价练说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会怎样去劝阻别人。

 

  2.小组派代表发言,同学相互评价,比比谁说得好?

  3.指名说说自己的劝阻方法,师生共同评价。

  四、当堂演练,促进提高

  1.过渡:

刚才大家讨论得很有收获,自己总结出了两条宝贵经验。

在劝阻别人的时候,一是态度要热情;二是要把不正确行为的危害说清楚。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幅图,找你的小伙伴,轮流练习表演,表演前一定要想好怎样劝阻才能让对方听进去。

  2.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表演。

  3.指名上台表演。

评议:

表演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说话口齿是否清楚,是否注意礼让貌。

  4.评选最佳“演员”。

  5.指名表演。

  6.教师小结: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怎样去劝阻别人,小朋友都学了一手,老师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真诚去劝阻别人,避免一些危险的事情发生。

板书设计

措辞要有礼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