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复习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418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复习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诗复习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诗复习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诗复习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诗复习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复习全册.docx

《古诗复习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复习全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复习全册.docx

古诗复习全册

一、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

(2分)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修辞手法:

拟人、(1分)

表达效果:

(3分)

二、             《山坡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2)修辞手法:

夸张。

表达效果: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要点:

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写送别场面后,把惜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军旅生活的角度写塞外奇寒的诗句是,。

3.,一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在结构上起作用,为下文写的场面,营造气氛。

4.“雪上空留马行处”把送别的延伸到了远方。

5.从视觉角度写,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一句是:

,。

6.在文中选出具体表现边雪天奇寒的句子:

,。

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造成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军营的奇寒侧面表现风雪威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豪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写的是怎样的情景?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对它的妙处,你能说出一、二吗?

 

13.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含标点40字以内)

 

三、             《春望》

1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一句所描绘的情景。

 

2诗歌的尾联描绘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07河南)(09南京)

2.请描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3.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09长沙)

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5.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09长沙)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次北固山下》答案:

1、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一问1分。

共2分)2.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3.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大意相近即可)

4.“生”和“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江上残夜将退未退而红日初升,旧年未过而新春已到的独特现象,富有情趣。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5A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答案1.C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2.D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3.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C

A.词的上阕“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阕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壮志。

D.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下阕以抒情为主,语言纤柔。

4.这首词的作者,是我国(朝代)著名文学家。

4.苏轼宋

5.分别概括出这首词的上阕、下阕写了什么内容?

6.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7.“老夫聊发少年狂”,一“狂”字可以看出词人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8.描述“千里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09河南)

9.用《三国志》中“亲射虎”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10.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分)2009盐城。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09河南)

11.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2009盐城

《江城子》答案5.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盛况。

下片言志,抒发了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6.“倾城”7.直率,风趣8.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9.作者以孙权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少年的狂气。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精神。

11、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六、《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

①这里的“浮云”是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是比喻义。

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七、《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重要知识点梳理:

(1)体裁:

乐府诗

(2)主题: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乐观坚定的信念。

(3)1、2句理解:

用夸张修辞形象写出酒宴的精美、珍贵,渲染欢乐气氛;反衬诗人内心苦闷之深。

(4)3、4句理解:

连用几个动词形象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无所适从的情态。

(5)5、6句理解:

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仕途艰难、济世安民理想难以实现的境况,传达出惆怅迷惘和悲愤之情。

(6)7、8句理解:

巧用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希望得到朝廷任用的愿望。

(7)9、10句理解:

用反复、疑问的句式,传达室人前途迷茫时忧虑焦灼之情。

(8)11、12句理解:

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实现自己远大理想。

表达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乐观坚定的信念。

八、《过零丁洋》

.1、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答:

首联写了个任何人国家的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诗中的“惶恐”“零丁”用于双关,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答:

“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惶恐滩头说惶恐”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说明了什么?

答: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前半句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后半句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4、诗中的尾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你举出中国历史上一两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加以说明。

答:

前三联书写了国破家亡之痛,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尾联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谓,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孙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全诗借古讽今,悲愤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①句为互文。

“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

“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②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为后两句作铺垫。

③句表面是批评歌女,实际是批评颓废世风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④句“犹”字意味深长。

令人产生对历史的联想和忧虑之情。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

 

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3、“《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叔宝的《》,此曲被后人称为“”。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好在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点出朦胧凄凉的气氛。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玉树后庭花》亡国之音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十、《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诗。

2.《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他与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三曹”。

3.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4.从写景的虚实看,这首诗前六句写,后四句写。

5.写大海无风时的波浪的一句是,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

6.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7.诗中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其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8.本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9.简答最后两句诗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

10.联系时代背景,说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几句诗的理解。

答案:

1. 古体诗写景抒情

2. 《乐府诗集》曹操梦德三国慷慨悲壮曹丕曹植

3. 观

4. 实景虚景

5.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6.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9.诗歌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正文内容没有关系。

10.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当时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

诗人发挥想象,以包罗万象的沧海自比,表现了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抱负。

十一、《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案:

(1)还没分离就想着再次相聚,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感情。

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

(2)诗人想象再次相逢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十二、《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案:

(1)作者内心孤独寂寞。

(2)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十三、《使至塞上》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4.有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春景,也有人认为是写秋景,你的看法呢?

说出理由。

(2分)

5.《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2分)

答案:

1、B2、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3、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

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

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4.(2分)是春景。

“归雁入胡天”一句写南雁北飞,可见是春天。

5.(2分)有道理。

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

因为其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言之有理即可,只答有道理,没解释理由,不得分,共3分。

这首诗写出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

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赏析:

首联叙事。

颔联:

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

“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

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颈联写景: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

尾联叙事。

十四、《无题》

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

“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

同意。

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

乐聚根别,人之常情。

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

真可谓:

“相见时难”。

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天各一方。

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

所以说“别亦难”。

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

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

说说你的理由。

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

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7、“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8、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答: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十五:

《破阵子》

知识点总结:

⒈写主帅军中生活的诗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⒉侧面表现抗金将士英雄气概的诗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⒊表达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抒发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5.本诗所使用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

6.名句鉴赏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中考试题: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而醉,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宝剑。

B.“八百里”写一望无际的军营连着军营,极言兵力强大、战场辽阔。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速战速决,表现出义军所向披靡。

D.“可怜白发生”从梦中回到现实,与前九句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现实与理想、希望和失望的矛盾和作者痛苦、无奈的感情。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诗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5.“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6.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7.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8.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9.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10.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11.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1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13.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1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15.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B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可怜5.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6.D7.收复中原,统一国家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9.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10.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11.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12.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13.军营;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14.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15.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

十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