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323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 新课标 精品.docx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阶段评估检测一福建专版新课标精品

2018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福建专版)阶段评估检测

(一)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2)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也。

少有高行,以贤良征,不行。

累辟三府,不就。

宣帝①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憙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

论者嘉其志节。

后为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过并州,州将毕轨敬焉,令乘车至阁。

憙固谏以为不可,轨不得已从之。

景帝②辅政,命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憙到,引见,谓憙曰:

“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

”对曰:

“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

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

”帝甚重之。

从讨毌丘俭还,迁御史中丞。

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

顷之,除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

羌虏犯塞,憙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

泰始③初,封祁侯。

憙上言:

“故立进令刘友、前尚书山涛、中山王睦、故尚书仆射武陔各占官稻田,请免涛、睦等官。

陔已亡,请贬谥。

”诏曰:

“法者,天下取正,不避亲贵,然后行耳,吾岂将枉纵其间哉!

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侵剥百姓,以缪惑朝士。

奸吏乃敢作此,其考竟友以惩邪佞。

涛等不贰其过者,皆勿有所问。

憙亢志在公,当官而行,可谓‘邦之司直’④者矣。

光武有云:

‘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⑤。

’岂其然乎!

其申敕群僚,各慎所司,宽宥之恩,不可数遇也。

初,憙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憙唱义遣军讨之。

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

憙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

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①宣帝:

司马懿。

②景帝:

司马师。

③泰始:

武帝司马炎的年号。

④邦之司直:

出自《诗经》。

司直:

主正人过者。

⑤二鲍:

指汉初鲍永、东汉鲍恢,两人都正直不避权贵。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固辞疾            辞:

推辞

B.帝甚重之           重:

器重

C.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      案:

追究,查办

D.竟不从之           竟:

竟然

3.下列语句中,全部表现李憙为官正直的一组是(3分)(  )

①论者嘉其志节 ②憙固谏以为不可 ③当官正色,不惮强御 ④绥御华夷,甚有声绩 ⑤从讨毌丘俭还,迁御史中丞 ⑥未尝私以王官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憙年轻时,有德才,多次被征召为官,都坚辞不就。

后来为了病重的母亲,在上任途中偷偷回家,这种弃官尽孝的志节赢得人们的赞许。

B.李憙告发刘友、山涛、司马睦及武陔等侵占官稻田,司马炎虽然表扬了李憙,但只惩罚了前立进县令刘友了事,对山涛、司马睦等亲信大臣却法外开恩。

C.李憙兼任护羌校尉时,对待羌人,主张坚决打击;做仆射时,也主动要求领兵讨伐,但朝廷并不接受。

不久羌人大举进犯,攻陷凉州,朝廷为之震惊。

D.李憙为官清廉贫俭,家无蓄积,亲戚旧友穷到分衣共食的地步,但他却不曾徇私为他们谋取官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6分)

菩萨蛮

[唐]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1)上阕中“柳丝袅娜春无力”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你列举出一种并作赏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根据原著内容填空。

(5分)

(1)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家。

荣国府为了迎驾这一大典,修建了极尽奢华的__________。

(《红楼梦》)

(2)觉新在花园里与__________再次相遇,觉新向她请求宽恕,并情不自禁地用手帕为她擦泪。

(《家》)

(3)丝织厂闹起了工潮,吴荪甫起用年轻而头脑灵活的______,平息了工潮。

(《子夜》)

(4)卡西莫多因为绑架爱斯梅拉达而被抓,当他在广场示众时,经过此地的指使者__________却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巴黎圣母院》)

(5)聂赫留朵夫把从________那里继承来的土地租给农民,并把农民交纳的资金当做公益金供给农民自己使用。

(《复活》)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2)欧也妮进房把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

“弟弟,我做了一桩非常对不起你的事;但要是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

“什么事呀?

”夏尔擦着眼睛问。

“我把这两封信都念过了。

之后,欧也妮与夏尔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请简述。

答第(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孟子曰: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下列对选段的分析概括,不符合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克制自己、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B.孔子认为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的态度,也在于别人的帮助。

C.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

D.孟子认为君子如能践仁存礼,也就是一个懂得爱与敬的人。

(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和孟子在“仁”和“礼”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纯文学将会变成一个伪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出炉之后,总会引出一些话题。

今年的一个话题,是“纯文学大规模撤退”或“纯文学一年不如一年”。

按常理推断,纯文学作家越来越远离那张榜单,意味着他们的图书销量不高,而图书销量不高又意味着读者不多,于是也就有了媒体的惊呼。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

如果有,纯文学读者都到哪里去了?

如果纯文学已经出现了问题,纯文学是不是已徒有虚名?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确实存在着一种纯文学观念,90年代以来,这种观念已逐渐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得七零八落。

现如今,虽然还有纯文学这种说法,但或许早已名不符实。

也就是说,今天所谓的纯文学早已不再是当年的纯文学了。

再说读者。

如果有所谓的纯文学,自然也应该有纯文学读者。

而纯文学读者的阅读趣味,往往是在青少年时代开始建立起来的。

有人把上个世纪80年代概括为“精神阅读”时期,以此和90年代的“物质阅读”、新世纪以来的“功利阅读”相区别。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上世纪80年代存在着数量不少的纯文学读者。

当然,那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数量不多,青春文学还没面世,青少年读者自然就只能多去读一些名家名著。

在文学名著的世界中待久了,便会形成一种纯正的阅读趣味。

然而,随着“物质阅读”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趣味逐渐为另一种文学样式所建构。

比如,以前是通俗文学,如今又有了青春文学。

青春文学究竟能让青少年读者形成怎样的阅读趣味,如今还缺乏足够的研究,但无论怎样,恐怕都不大可能与纯文学有关。

而一旦青春文学的阅读趣味形成之后,读者既读不懂纯文学,也很可能会排斥纯文学。

于是,当今的纯文学,首先失去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

青少年读者缺席,不是还有中老年读者吗?

当然没错。

但问题是时过境迁,这一类读者很可能已失去了当年的文学阅读热情,于是,崔健所唱的“看看电视听听广播念念报纸吧”,就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

另一方面,真正的文学阅读还需要有点闲心,那样才能让阅读落到实处。

作家马原有言:

“看小说一定要沏一杯茶,安安静静的,没有人打扰,心里很闲。

不会想:

今天股票涨了还是跌了?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中年读者有闲吗?

估计够呛。

老年读者倒是闲下来了,但他们已人老眼花,精力不济。

这就是所谓的贼心贼胆都有了,贼没了。

所以,今天纯文学读者很可能已经少之又少。

而失去了大量读者的阅读与呵护,纯文学的生产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于是我们看到,与影视联姻的纯文学作家越来越多了,这种做法自然也能让一些观众再度变成读者,但问题是,一旦某部小说很适合影视改编,文学的纯粹性便打了折扣。

结果,纯文学又开始变得不纯了。

小品中有纯爷们一说,实际生活中却是这种爷们越来越少,文学似乎也是如此。

(选自2018年12月13日《新京报》,作者赵勇,有删改)

10.下列有关“纯文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最近几年,纯文学的发展一年不如一年,而证据之一便是纯文学作家越来越远离“中国作家富豪榜”。

B.如今,虽然还有纯文学这种说法,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纯文学早已不再是当年的纯文学了。

C.纯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有较广阔的存在空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经济不发达,人们可读的书不多,没有选择的余地。

D.纯文学的发展需要一定量的读者,而如今,纯文学正面临着失去大量青少年读者的危机。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媒体的惊呼“纯文学一年不如一年”,主要的依据是“中国作家富豪榜”中纯文学作家的位次。

B.通俗文学、青春文学等流行文学使青少年读者形成了低俗的阅读趣味,从而影响了纯正阅读趣味的培养。

C.真正的文学阅读还需要有点闲心,那样才能让阅读落到实处,而中年读者缺少的恰恰是这样的“闲心”。

D.纯文学作家与影视联姻的做法虽然能让一些观众再度变成纯文学的读者,但也会使纯文学的纯粹性打了折扣。

12.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如今“纯文学读者”“少之又少”的主要原因。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白玉盅

林清玄

①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

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

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

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

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角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

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惯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

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

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⑦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

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

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

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

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

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

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⑧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

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⑨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

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

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⑩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

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以“白玉盅”为题,不仅点出了写作的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的外表美,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

B.苦瓜不但外表美,而且切开也是美的,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

人站在苦瓜面前,特别是在夏天,心中就会有凉意的感觉。

C.第④段写作者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一方面写出了当年家庭的艰难,另一方面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嗜吃苦瓜的情感变化。

D.作者在第⑧段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⑩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貌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苦瓜来寄托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

14.作者在第②段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苦瓜之美的?

请结合文本简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要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油腻的大海中地狱般的45分钟

拉里·艾伦

【埃及亚历山大电】1942年12月15日午夜刚过,英国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连中3枚轴心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乌龟,肚皮朝上翻转过来,不到3分钟,便在漆黑的夜幕中沉没在埃及地中海海岸附近的波涛下。

鱼雷是近距离快速连续发射的,击中了“加拉提亚”号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它的腑脏,炸声如雷,火光冲天。

我在浑浊的油污中挣扎了45分钟后获救。

12月14日,当我们随同一个巡洋舰、驱逐舰中队巡航在利比亚海岸外时,遭到俯冲轰炸机7个多小时的攻击,但是“加拉提亚”号成功地挫败了空袭,向东航行。

12月15日午夜,“加拉提亚”号播音器发出警报:

“一级战备,各就各位!

”炮手们依令严阵以待。

我当时正在舰长室小睡,是被一名海军陆战队哨兵叫醒的,慌乱起身踏上漆黑的后甲板,奔向舰桥。

没跑几步,第一枚鱼雷就撞上了左后舷,此刻是0时2分。

鱼雷似乎是在沿甲板追逐我们。

随着一道炫目的闪光,第二枚穿透了战舰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点就在一座6英寸炮塔下面,战舰浑身颤抖。

当战舰左舷迅速倾侧并向大海深处下沉时,我抓住甲板栏杆,扔掉了钢盔、防弹衣和雨衣,使出吃奶的力气给救生衣吹气,在这艘巡洋舰完全倾覆时刚好把气吹足。

随着舰身的剧烈翻转,我从右舷滑入大海中。

数百名军官和水兵也随我一起落水。

我不会游泳。

我害怕我从高处栽到海里会撞破身上这件旧救生衣。

我栽入海里时,这艘巡洋舰带着极大的吸力消失了,留下一大块油污的海面。

油污和海水把我灌了个饱以后,我才冒出水面。

几名水兵成功地发动了一只摩托救生艇。

我试图游向它,却再次沉入水中。

一名水兵把我拉到艇上。

但是,有几十人也想上艇。

越来越多的人爬上来,把艇尾部压了下去,很快灌满了海水。

最后艇翻了,把我们大家猛抛入海里。

结果又喝了一肚子油水。

我使出浑身力气才让头部浮在水面上。

我撞上了一根漂浮的小圆木。

我绝望地挣扎着,竟然把它夹在了左臂之下,同时用右臂小心护着救生衣。

就在这时,我看见前方大约75码远处一艘驱逐舰的巨大黑色轮廓。

我试图游过去,但是一点儿进展也没有。

一个浪头将我推向前方,几乎推到驱逐舰螺旋桨下。

我喊着救命,直喊得声嘶力竭。

突然,有人向我身边扔过来一根油腻的大绳。

我抓住了它,但是仅存的力气使我几乎无法往前挪。

这时,一只救生筏飘向驱逐舰。

驱逐舰放下绳梯,救生筏上的水兵抓住绳梯,爬上安全的地方,而我在全力搏斗,以免被淹死。

好几个人踩在我头上,把我踏到深水中。

半知半觉中,我用右臂勾住绳梯,头部才得以不时高出水面。

我又喊起救命来。

救生筏上的一名年轻的英国水兵救了我的命。

“这家伙是美国人。

”我模模糊糊地听到有人说话。

他们在为我挤出肚中的海水时,看到了我那件满是油污的外衣袖子上“美国海军记者”字样。

他们割开了我的衣服,把我抬到下层的住舱甲板上。

在那里,大约100名幸存者正在接受治疗。

(有删改)

13.下面对这篇作品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篇新闻报道描述的是二战中英国地中海舰队轻巡洋舰“加拉提亚”遭轴心国鱼雷攻击,美国海军记者拉里·艾伦死里逃生的经过。

B.这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很吸引人,“地狱般的”给人以无限联想,使读者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45分钟”以分钟计而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突出了整个过程的紧张感。

C.这篇报道的主体部分是以倒叙展开的,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且通过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D.在报道中作者加入了12月14日“加拉提亚”号成功挫败空袭的背景材料。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天后,这艘轻巡洋舰没能逃过袭击。

E.这篇新闻报道的结尾以作者逃出险境作结,削弱了文章对战争残酷性这一主题的反映,影响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14.文中作者多次提到救生衣,这样写有何作用?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