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293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3.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 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docx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郑桂华视频课笔记整理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海师大视频课)笔记整理

第一讲

说明:

本课(大课程)主要分三大板块:

语文教学设计要领;阅读教学设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和选修课教学设计。

第一讲 课程导学~回顾学习经历

一、学习回顾

开讲请老师学生谈谈,教育学、心理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或者启发……

生答:

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2.教学的母的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3.教学是帮助学生自我建构……

1.教学一词的源流

教学:

teach,learn,instruct,teachandlearn。

教:

通过信号或符号引起别人对事物、人物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做出反应。

teach和instruct的区别:

teach与教师行为有联系,是一种活动。

insteuct与教学情境有关,强调教学过程。

2.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有目的地促进学习以达成既定学习目标的活动。

(史密斯、雷根)

经过教学设计的、外在于学习者的一套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事件。

(加涅)(ps:

事件说明其可设计、可控制)

3.教学设计的定义

指把学习与教学原理转化成对于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的过程。

4.请学生回忆中学最难忘的语文课的经历,谈完后谈启发。

生答:

a.语文课的趣味性;

b.语文课中的突发情况,教师要灵活应对。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偶遇,同时要指向语文课堂。

c.将生活资源应用到语文课教学中。

(开发课程资源……)

d.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所发展。

5.推荐书目

《如何阅读文学》泰瑞·伊格顿著,黄煜文译。

二、了解课程框架·课程目标

总括六点:

a.基本知识    b.基本方法技能  c.各个领域的关键点  d.写一个结构合理、表述规范的教学设计e.对已有的阅读、写作经验的反思、整合  f.感受教学设计是有挑战的。

具体是:

a.基本知识:

知道语文教学设计涉及的基本知识。

如学情、文体类型、课程目标、教学资源、学习方式。

举例:

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为年龄+/_2分钟。

认知风格分为场依赖型,唱独立型。

Generallyspeaking,前者喜欢合作学习,后者适合独自学习。

b.基本技能方法:

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运用教学评价策略、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

c.各个领域的关键点

了解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及选修课的教学特点,掌握其教学设计要领。

d.写教学设计

能独立撰写结构合理、表达规范的语文教学方案。

e.反思整合

能整合学过的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如不同文体的特点等,整理与反思自己的阅读策略、写作和口语交际的经验等,并自觉地将这些经验运用于教学设计中。

f教学设计的挑战性

培养从语文课程和学习者两个角度做教学设计的意识,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了解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1.语文教学设计

2.阅读教学设计

3.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选修课教学设计

每个版块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学习教学设计的一两项要点。

四、了解课程框架·学习方式

倡导“基于真实任务中的语文教学设计”,如基于以往的学习经历,针对真实的教学任务、研讨真实的教学情景。

实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延伸学习相结合,其中课前、课后延伸部分由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学习由师生共同完成。

注重案例研讨,精选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案例,包括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风格,不同学习价值的案例。

发挥教师团队的特点:

突出优势、强调分享。

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面对的学情不同,承载的学习目标有差别,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举例《荷塘月色》

人教版高一,第一单元,散文单元。

与《囚绿记》《故都的秋》在一起。

苏教版高三,第二单元,意境单元。

与《雨巷》《荷花淀》在一起。

给华师大附二中和怀宁一中上课也不同

四、独立回顾

关于教学设计的知识,我在哪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哪些方面比较薄弱?

关于语文教学设计,我能做…….

关于语文教学设计,我希望老师……

五、参考书目

加涅等著,王小明译《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老师推荐必读)

莫里森、罗斯、肯普著,严玉萍译《设计有效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做人力资源培训的也可以看看。

安德森等编,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华东师大2008年出版(老师推荐必读)

王荣生、宋冬生主编《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郑桂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六、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必须精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必须精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对每篇课文都应该比较熟悉)

课程教材研究所汇编《20世纪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从事教师行业,最好买来研究)

看完视频课的感受:

1.老师很注重学生的思考,经常对学生提问(哈哈哈,听说她在上师被叫巫婆,经常点人回答问题……哈哈哈,她自己都说学生上她的课十分紧张,每一分钟都不敢放松)

2.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或者知识建构。

(比如让学生谈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中学的学习经历的一些启发)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分享经历时,会记住学生的名字,而且都让学生说完,对学生回答的点评都是正面鼓励的。

4.老师很爱笑,严厉外给人一种亲和力。

5.鼓励学生与她进行私下交流,公布邮箱。

6.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学生提的建议,能做到的尽量做到。

第二讲语文教学设计要领·模块介绍

一、模块介绍

a.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b.学习内容;c.学习方式;d.学习时间;e.学习评估。

二、学习重点

a.理解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b.设计合宜的教学目标

c.设计合乎学的逻辑的教学活动

d.设计有效的学习评价

三、学习内容

1.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a.语文教学设计的价值

b.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

c.语文教学方案的基本结构

d.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

e.语文教学设计注意事项

2.语文教学设计专项要领

a.学情分析

b.教材分析

c.教学目标的确定

d.语文学习活动设计

e.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创设

f.作业与学习评价的设计

第三讲 语文教学设计的价值

一、教学设计方案的作用

a.体现教学观念b.呈现教学目标c.标记教学重点d.提示教学流程e.规范教学活动f.保障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价值

有经验的教学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会强化精确性、关注和专门化的知识等方面,以避免由于缺乏细致设计的教学及其导致的效果差、效率低、不能激励学习等问题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1.教学观念的体现2.教学(学习)过程的指引3.学习结果的保障教学反思和研究的凭据。

具体:

以三个教学设计片段为案例进行分析。

1.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以作文《一件开心的事》的问题设计为案例,问题设置为:

该作文是记事、状物、写景?

一件、两件、几件?

开心、难过?

该教学设计的问题在于,不把学生当学生(而是弱智……)

教学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阅读《囚绿记》的教学目标要求为例,目标设置为:

要求学生能独立鉴赏文学作品,能知人论世,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有点超出对一个高一学生的要求…….

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指引和点拨。

2.专门化知识,精确性设计

以《沉船之前》的教学设计为例,提问“以简要语言概括文中三个画面”(提示:

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问题所在:

首先提问不明确(是分别概括还是一起讲);其次,一直给学生强调把“地点”说进去,板书时却没有体现,学生不懂为什么要强调地点,其意义何在。

所以,有经验的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会强化精确性、关注和专门的知识等。

三、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面向学习者,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的。

2.以课程观统领语文教学设计

3.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融合

4.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提供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的可能

5.根据不同的功能额课型进行教学设计

6.语文教学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听课感受:

郑老师说的一句,“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未来。

第四五六讲

第五讲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面向学习者,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

2.以课程观统领语文教学设计

3.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融合

4.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提供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的可能

5.根据不同功能的课型进行教学设计

6.语文教学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一、最基本原则:

面向学习者

传统课堂与建构主义课堂党的区别

传统:

a.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处于权威的地位。

b.评估是通过测试和订正答案。

c.知识被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

d.学生主要是独立学习。

建构:

a.教师的角色是互动者,要与学生协商。

b.评估的方法有批改学生的作业、观察、评判学生的观点和测试。

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

c.知识被看作是动态的,随着我们的经验而变化。

d.学生主要是小组学习。

建构主义课堂强调对话——最根本的是倾听,不是靠教师单向信息传递。

学生学习的个性及学习内容的差异性带来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显性标志是“时间”,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的观念之一即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写作、讨论、分享。

新课程改革同样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之二:

以课程观统领

知道课程的构成;了解课程的类型;分析课程的取向。

1.课程观统领要求教师既了解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内容的独特性,又要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2.课程观统领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握语文课程的整体取向。

案例:

沪教版高一下册小说单元课文 《哦,香雪》(作者铁凝)

课堂实录中的两个环节:

1.老师让学生讲故事情节

2.问学生,香雪用妈妈辛苦攒下的40只鸡蛋换一个铅笔盒,并且走了30里夜路是否值得?

答“不值得”的学生有说到理由:

妈妈辛苦攒的,不容易;走了30里夜路;并未真正挽回尊严;跟母亲说谎,丧失了纯真;让伙伴担心。

“值得”的学生给出的理由是:

铅笔盒是尊严的象征,城市文明的象征;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教师总结到:

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

从以上环节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1.老师过于注重文本内容,而忽视语文教学的目标。

2.老师并未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辩证的发展。

经验:

a.语文教学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策略。

小说阅读的教学离不开对环境对人物的分析。

同时要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去解读。

要立足文本的类型。

b.注重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教师应该对其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

c.教师可以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改造,但是改造以后必须要凸显这篇文本的关键内容。

对以上的教学活动的修改方案有如下两种;

(一))1.在那些回答“不值得”的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要停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刚刚的那些理由都是从哪些角度思考的。

比如;客观条件,结果上……

2.1.在那些回答“值得”的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要停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刚刚的那些理由都是从哪些角度思考的。

这样才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才是全面的思考,才是发展的眼光。

(二)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

作者的哪些文字传递出了她对香雪这样做的思考?

作者是持怎样的态度?

原文:

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粱,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作者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对传统、纯朴的担忧。

带着课程意识做教学设计要注意的是:

1.语文教学应更多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2.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获得,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四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学生和教师借助教材利用环境来开展互动和对话。

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

1.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

教学设计是以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偶然"学习为目的。

最终的目标与预期学习结果指导学习活动的选择与设计。

2.学习是一个受许多变量影响的复杂的过程。

卡罗尔提出“学校学习模式”5个主要变量为:

a.学生的毅力b.允许学习的时间c.教学质量d.学生的能力倾向

e.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在多种水平上运用。

教学设计原理有很直接的价值对于教师和研究课程开发的人而言。

4.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5.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过程,由一些可识别的相关子过程组成。

简单水平:

教学设计将预期的结果、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价联系起来。

细致的包括:

确定预期的结果、开发一些将学习者置于其真实任务中的活动,设计备用的练习形式、评价与反馈。

6.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

没有一种教授所有事物的最佳方式。

课程的类型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c.学习者中心模式、社会中心模式、知识中心模式

d.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第七讲 教学方案的基本格式与设计流程

一、基本格式:

1、执教者

2、执教年级(公开课需要写清楚)

3、教材分析

4、学情分析

5、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6、教学重点和难点

7、教学时间

8、教学活动形式

9、教学媒体

(8、9两项可以不写)

10、教学流程(需要详细展开)

11、板书

教学设计达不到预想效果,原因往往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不够,对学生的情况没有足够去设想。

二、写好一份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

内容完整

板块清晰

表达简明

用好详案与简案的各自优势

三、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1、分析语文教材

2、分析学情

3、确定学习目标

4、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创设

5、选择教学策略

6、设计教学实施与管理流程

7、设计学习评价与反馈

四、语文教学设计注意事项

区分不同功能的课型:

1、家常课(让学生有所发展)展示课(充分体现某一方面的追求)

研究课(就某一点研究,比如研究老师的手势对学生的反馈的影响)、竞赛课

2、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

3、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

4、必修课、选修课

区分单节课与单元教学设

第八讲 学情分析

一、学习目标

a.知道学情分析的基本内容

b.尝试进行学情分析

c.知道教材分析的内容

d.初步教材分析的方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年龄特点、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学习习惯等。

2、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与阅读偏好等

3、写作量、写作习惯、写作兴趣等

4、语文学习活动设计

5、课堂表现、语文成绩等。

认知风格:

整体性、分散性、言语性、表象性。

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一定要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尽量细致一点,精确一点。

三、学习该项内容的基本情况分析

a.学生的学习基础——起点

举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对《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的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回忆性散文的情感等。

b.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展点

对情感主旨的把握。

通过以前学过的复杂回忆性散文情感的把握来体会。

c,学习该项内容的困难和问题——障碍点

更多的是学生的一些问题老是没有预设到。

《囚绿记》为什么要囚绿,《荷花淀》的主旨…….

学情分析的重点,会因教学目标、学生的发展点以及以往的教学而具有不确定性。

基本学情不需要每一次课都作分析,具体学情每一次备课都应认真分析。

四、有关学生的知识

a.学生年龄特征的知识

b.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知识

c,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的知识

d.学生兴趣和文化传承的知识成分

第九讲  教材分析

一、维度

a.该套语文教材的框架

b.所在单元的主题、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的位置、功能、地位。

c.该课在单元中的位置、功能、地位

d.助读系统(包括提示、注释)练习系统。

二、教材单元案列分析

以沪教版高一的诗歌单元(第四单元啊)为例分析

《再别康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双桅船》《地球,我的母亲》《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论文)

教材整体框架:

《中国……心理》是知识文,好了解新诗发展的脉络,更好了解新诗的特点。

这些诗歌都是新诗,注重意象,有新月诗派,朦胧诗派……

《再别康桥》为本单元第一课……

思考与练习里提及到的意象……

第十讲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作业分享

此版块为学生在全班展示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作业完成。

一、学情分析 作业分享

以《变形记》(节选)为例。

该生先分析这个班的学生的基本情况:

上海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博雅班——特色班,升学压力大,学生成绩优异,语文的底蕴深厚,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习惯好,平时阅读量大,小说创作能力强。

为了分析学习该篇课文的一些基本情况,该生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或步骤)

1.布置预习

包括三个任务:

a.阅读完这个短篇小说的全文

b.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梗概(目的:

检测学生是否读了全文;情节属于小说三要素;该任务是学生能力范围内能完成的,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概括中发现问题)

c.谈读完后的感受(内容不限,可以是小说情节,主旨,人物,艺术手法,或者自己的独特感受等。

ps:

这种预习作业的形式要适宜。

2.估量已知

学生学习的起点是由已知和未知一起影响和决定的。

包括三个步骤:

a.批阅:

看学生是低/高质量完成——是否按要求完成

b.判别:

这些信息有效还是无效。

有效:

能反映这个班级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的信息。

c.分析:

在有效的基础上分析:

他们的已知属于哪一层级:

浅层次,深层次。

NOTICE:

学生知道=?

学生理解了。

个人的情况=?

整体情况。

(不能以优秀学生水平作为衡量全班同学的标准)

3.整理归纳

将学生提的问题整理出来,进行分类:

属于小说主旨,人物形象,异化主题…….

有的问题不能合并则搁置,确定重点,有的则穿插,见机解决。

找到学生不懂的原因。

4.分析学情

根据以上的具体情况即可得到学情。

二、教材分析作业分享

《木兰诗》

人教版七下第二单元,该单元另有《黄河颂》(诗歌)《最后一课》(小说)《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说理散文),《木兰诗》(古诗文)为最后一课属于自读课文。

论述这个单元各篇文章的体式、主要内容,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再接着分析《木兰诗》具体在该单元的作用,功能……

借助教材的助读系统(导读、提示、知识卡片)作业系统(思考与练习)来分析该课文……

第十一讲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目标

2.能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合宜

3.知道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四个依据

4.初步掌握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

(注:

此学习目标为整个教学目标的总的概括)

一、教学目标是什么

1.教学目标:

学生要学什么,老师要教给他们什么?

教学目标的近义词:

学习结果、教学目的、教学意图、教学预期等。

(注:

教学目标=?

老师让学生做某件事的目的)

举例:

老师让学生徒步清溪峡(学生经常上下学经过的地方)

教学目标分析:

老师想让学生体验家乡的生活,发现经常忽略的东西。

做这件事的目的还可能包括老师想要了解学生……

2.三种学习结果

a.既不能记住什么,也不能理解或应用什么,这就是“无效学习”;

b.虽然能记住什么,但没有理解也不会应用,这就是“机械学习”;

c.不仅能记住,更善于应用和迁移,这就是“意义学习”。

二、教学目标对于教与学的作用

1.教师可以借助目标明确说明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并满怀希望地以此组织教学。

2.在结构松散的教学中,目标会让学生取得更大的成绩。

举例:

紧凑式:

告诉学生将学习名词活用的11种用法。

松散式:

让学生谈《再别康桥》的体会,学生自己可以得到意象,音乐美等,并非一个单一的结果。

3.师生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猜测的情况。

如果把目标传达给学生的话,就会消除很多误解,提高师生的交流水平。

比如学生经常关注老师的表情,总是试图从老师那里获取信息,或者他所谓的老师想要的答案。

4.目标帮助教师与学生关注将受到评估的东西。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一)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的框架

1.知识 2.领会 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推荐书目: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二)安德森认知目标二维分类

知识维度: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

每一点都要反过来对已做的事情加以认知,并且修正,把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对象分析)

认知过程维度:

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三)情感领域

克拉斯沃尔提出从最少介入到最深介入:

1.接受:

知道或听到某事

2.反应:

作为体验的结果的新行为

3.价值评估:

显示出某种介入

4.组织:

把一个新价值融合到已有价值之中。

5.价值内化:

坚持按新价值标准行事

(四)动作技能领域

知觉:

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

定向:

指对稳定的活动的准备。

包括心理定向(心理准备)、生理定向(生理准备)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

知觉是其先决条件

有指导的反应:

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通过教师或一适当标准可以判断操作的适当性

机械动作:

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为习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涉及各种形式的操作技能,但动作模式并不复杂。

复杂的外显反应:

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

操作的熟练性以迅速、精确和轻松为指标

适应:

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生能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装置或满足具体情境的需要。

创新:

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应具体情境。

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四、有效目标的特征

正确:

符合不同学段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

明确:

学生获得的认知情意等发展是明确的

弹性:

目标考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同需求

集中:

课时目标相对集中,不是大而空多而杂的

连续:

前后学习的目标能彼此关联

第十二讲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 语文教学目标中常见的问题:

1.目标表述上的问题:

表述错误(例:

想象、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但,想象并非修辞手                                                法),病句,

活动主体前后不统一(例:

认识...理解……培养学生……,主体一会儿学生,一会儿是老师),

三维目标表述不正确(知识,能力,情感/德育……应该会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目标确定上的问题:

目标的错误(例:

《我的叔叔于勒》目标定为:

解读金钱关系下于勒的形象……应该是菲利普夫妇的形象),        与学段不符合;目标大而空;多而杂;非语文学科特点(例如:

《曹刿论战》让学生了解长勺之战的历史背景,鲁国以少胜多背后的战略、战术思想……这更像是历史、政治)

二、实例:

举一个比较明确集中的目标:

国内例子:

目标:

区分事实和看法

“客观事实”和“个人看法”之间有两种辨认方式。

第一,“事实”的陈述是可以确认的,如“上海是一座城市。

”;而“看法”的陈述则必须通过说理、讨论才能确认,如“上海是座美丽的城市”。

第二,“事实”陈述使用那些具有可共同确认词义的字词,如“圆形”、“欧洲、”木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