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234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9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全套同步学案 苏教版doc.docx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套同步学案苏教版doc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套同步学案苏教版

同步优化练与测

八年级(下)

第8单元生物技术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第二节食品保存

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

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

第8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

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

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生命的诞生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9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

第10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25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10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

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参考答案

第8单元生物技术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思维导航

同学们,酱、酱油、香醋等是我们常见的调味品,它们口味鲜美,是烹制菜肴时必不可少的用品。

那么,你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其实,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

我们的祖先早在4000千多年前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进行制酱、制醋等生产。

中国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列有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和腌菜等方法。

现代发酵工业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维生素、基因工程药物核酸类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等,其产品在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纺织、环保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环保和健康有着密切相关的产业。

生物工程代表了21世纪应用微生物发酵的一个主要领域。

发酵技术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啊!

你想了解发酵技术具体的发展历程吗?

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发酵技术的历史。

随堂反馈

1.人们把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的现象称为。

2.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

3.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4.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5.酒酿是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发酵的结果。

6.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创造出具有的微生物,以生产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A.酒精生产B.抗生素生产

C.塑料生产D.酱制品生产

2.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A.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

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

3.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

A.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

B.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

C.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

D.上述全是

4.下列生活用品的生产,与发酵工程无关的是()

A.加酶洗衣粉B.沼气C.味精D.啤酒

5.下列属于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是()

A.制酱B.制醋C.制腐乳D.制青霉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

B.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

C.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D.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

二、填空题

1.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

2.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细菌。

3.发酵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有:

产品、产品、和等。

三、问答题

1.试举例说出两种发酵产品,并说明它们和你生活有什么关系。

2.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

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菌种,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过程作简单分析:

(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

(2)为什么要冷却到30℃才可以加入菌种?

(3)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

(4)如果发酵坛不密封,可能造成什么结果?

3.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下:

①消毒:

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

②加入接种:

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自来水,并搅拌均匀。

③密封发酵:

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

44℃的烘箱内保温约1h。

④观察:

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

请分析:

(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

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

理由是:

(2)某同学按照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奶的味道,C瓶中还有馊味。

试分析失败的原因:

思维拓展

1.有人认为好多微生物会给人带来疾病,不如把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消灭。

你能从发酵及发酵产品的角度,推断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吗?

2.青霉素是从霉菌上提取的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你知道它是如何被发现和生产的吗?

博士网站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

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在1928年夏季的一天,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

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

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

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

1941年开始的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

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

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

这些青霉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挽救了大量美英盟军的伤病员。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二节食品保存

思维导航

生活中,我们发现新鲜的食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腐败。

但是超市里罐装的食品、真空包装的食品却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这是为什么呢?

食品腐败,一般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因微生物的作用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组织性状以及色、香、味,转变成为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如鱼、肉的腐臭,水果和蔬菜的腐烂,油脂的酸败,粮食的霉变等。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因微生物的繁殖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因空气中氧的作用,引起食品成分的氧化变质;因食品内部所含氧化酶、过氧化酶、淀粉酶、蛋白酶等的作用,促进食品代谢作用的进行,产生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致使食品变质;因昆虫的侵蚀繁殖和有害物质间接与直接污染,致使食品腐败。

在食品腐败的诸因素中,微生物的污染是最活跃、最普遍的因素,起主导作用。

一般来说,鱼、肉、果蔬类食品,以细菌作用最为明显,粮食、面制品则以霉菌作用最为显著。

为防止食品腐败,必须抑制、杀灭微生物或造成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或使食品与外界环境隔绝,不与水分、空气接触,以防止微生物的再污染。

如正确、合理地使用食品防腐剂,就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你还想了解更多有关食品保存的知识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内容吧!

随堂反馈

1.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于、

引起的。

2.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

,可以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

3.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

、、酒泡等。

4.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

、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已广泛利用对食品进行保存。

5.下列属于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的是()

A.晒干B.酒泡

C.烟熏D.冷冻

6.下列几种情况下,食品不容易腐败的是()

A.暴露在空气中B.表面潮湿

C.干燥的食品D.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微生物大量繁殖B.残留化学药物的污染

C.氧化变质D.毒素污染

2.真空包装和使用保鲜膜能够保鲜食品的原因是()

A.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杀死微生物

C.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气温过高

B.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就是添加防腐剂

C.利用溶菌酶能够有效地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但对人体可能有害

D.添加防腐剂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是添加过多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4.腌肉长时间不易腐败,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空气中没有漂浮着的细菌

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不会使肉腐败

5.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抑制细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6.贮藏蔬菜或水果时,将空气抽掉一部分并增加二氧化碳的量,会延长贮存时间是由于()

A.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

B.控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C.加快了物质的转化

D.促进了光合作用

7.用罐头来保存食品是根据()的试验发明的。

A.达尔文B.列文•虎克

C.巴斯德D.弗莱明

二、填空题

1.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方法

或微生物在食品中的、。

2.收获大批量蔬菜时,一般要采用或

的方法来保存它们。

3.防腐剂是食品过程中添加进去的防止食物的添加剂。

三、问答题

1.冰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它不仅能精确控温,还能实现自动化运行,构建最适宜的保鲜环境。

冰箱冷藏室内能保持恒定低温,这就大大延长了食物的保鲜期限。

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蛋奶肉类,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消耗,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

(1)从生物学角度看,冰箱能长时间保鲜食物的原因是()

A.密封效果好,细菌等微生物不易进入

B.低温能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

C.氧气含量少,细胞呼吸作用减弱

D.低温能杀死所有有害菌

(2)冰箱是不是食品的“保险箱”?

为什么?

2.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3.收获季节,农民经常在道路上晾晒粮食。

你对这一现象有何建议?

思维拓展

防腐剂是常用的食物添加剂。

它具有防止食物的作用,但是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存在危害。

你是赞成添加防腐剂还是反对添加防腐剂,试说明你的理由。

博士网站

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和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

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

因此,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同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对人工合成防腐剂的最高限量做了明确规定,如苯甲酸钠按人体每公斤体重每日最高限量为5毫克,山梨酸钾为25毫克。

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

它们对食品口味亦无不良影响,已越来越受欢迎。

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

但同时还要注意的是,由于防腐剂是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负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亦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儿童、孕妇等属于身体发育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建议不要给他们食用那些含有过多防腐剂的食品。

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

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思维导航

上个世纪末,曾经有一只羊的诞生,震惊了全世界,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对,它叫多利。

多利是人类首次应用克隆技术培育出的哺乳动物,在生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克隆羊的培育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应用,还有更多对人类有用的研究成果,如转基因奶牛产下的不仅仅是营养丰富的牛奶,里面还含有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成分;青菜经常受到虫子的侵扰,转基因青菜虫子却不闻不问等等。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功研究出转基因烟草和转基因蓝藻,这两种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和水域中的重金属污染可以进行生物技术治理。

这些神奇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你想了解吗?

学习完本节后,你肯定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试着去实现它们吧!

随堂反馈

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

和。

2.基因工程是按照,运用,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3.把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称为

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

4.细胞工程是指在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等的技术。

5.克隆羊的诞生标志着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6.简单地说,克隆就是不经过而获得

的方法。

7.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不仅可能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反应,而且可以解决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的难题。

8.“克隆”的含义是()

A.有性繁殖B.无性繁殖

C.营养繁殖D.组织培养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A.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小麦细胞内

B.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

C.水稻高产品种的培育

D.结晶牛胰岛素的化学合成

2.下列与基因工程有关的是()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B.基因诊断与治疗

C.培育转基因动、植物D.以上三项都是

3.产生克隆羊多利的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

A.体细胞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D.其他细胞

4.将重组DNA导入细菌生产激素或蛋白质的过程称为()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

C.酶工程D.蛋白质工程

5.下面与亲子鉴定有关的是()

A.细胞融合技术B.基因芯片技术

C.DNA指纹鉴定D.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6.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高?

()

A.母羊的卵细胞B.绵羊的乳腺细胞

C.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D.受精卵细胞

7.目前有一种蔬菜新品种“白菜—甘蓝”,这是将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将其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这是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

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

C.蛋白质工程D.酶工程

8.上海医学院遗传研究所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体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使动物乳汁中白蛋白的含量较普通奶牛提高了30多倍,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

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白蛋白基因的动物

B.基因中插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遗传信息的动物

9.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地加快了。

以上事实说明()

A.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填空题

1.“巨型小鼠”的培育成功,证明了

可以直接导入或它们的内。

2.基因工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

等方面。

3.克隆技术在、和的各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问答题

B

1.1997年2月,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7个月前,英国的一个研究所成功地无性繁殖了一只雌性小绵羊,它就是被命名为“多利”的克隆羊。

这个消息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

右图

是克隆绵羊“多利”的培

育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写出图中A、B

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

A,

B。

(2)继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之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证明。

(3)“多利”在相貌、性别方面与

更接近。

(4)举例说出克隆绵羊培育成功有什么实际意义?

2.简要叙述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

3.如果你是一位从事动物克隆的生物学家,你打算做哪些造福人类的事情?

思维拓展

1.我国已经成功培育出抗虫青菜。

你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这种青菜的培育过程吗?

2.你认为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博士网站

转基因就是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通过这种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要求的食品品质,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力强的优势,但它可能造成的遗传基因污染也是它的明显缺陷。

转基因植物是如何产生的呢?

大家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遗传决定着生物的一切。

而操纵这个遗传性状的钥匙,却是决定遗传性状的最基本单位——基因。

每一个植物都有很多基因。

基因的本质,就是我们常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

一个基因,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占据着一个限定长度的片段。

所以要想从供体植物上获得某个决定遗传性状的基因,只要我们能从供体植物的DNA结构中取出这个基因片段就可以了。

这个决定遗传性状的基因也称目的基因,将它转化或转移到受体植物上,使它整合到受体植物的染色体上重新组合并使其(目的基因)在再生植株中表达出来,这样就完成了目的基因的传导操作,达到了转基因植物的合成及改造植物性状的目的。

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

思维导航

同学们,你知道以下这些事实吗?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曾经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和兴奋,随着技术的发展,克隆人业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既充满希望又无限担忧的一大热点问题。

为此,联合国起草了禁止克隆人国际公约,严禁为生育目的而克隆人。

“9.11”事件以后,美国频发“炭疽热”,不但使美国人谈“炭”色变,也让全世界各国人心惶惶。

炭疽病患者身体症状有发热、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咳嗽、呼吸急促等,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

为什么会这些现象呢?

这些都是生物技术对我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堂反馈

1.科学家们公认,当前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2.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生物技术已在

、、、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表明人的克隆完全是

的。

4.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将威胁到人类社会现有的、、和。

5.目前正在进行的克隆组织和器官的研究,将在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6.海洋生物技术作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

、改良海洋、提高海产养殖业

和、获取有特殊药用和保健价值的生物

的新途径、新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B.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促进化石能源的开发,但不能开发生物能源

C.生物技术可以克隆生物体,但不能克隆生物的器官

D.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2.下列有关人的克隆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也是可行的

B.技术上是有问题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是可行的

C.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有一定问题

D.技术上是有问题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也是有一定问题的

3.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在于()

A.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

C.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

D.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

4.下列不是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A.人工生产乙肝疫苗

B.克隆组织、器官进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移植

C.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番茄

D.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二、填空题

1.生物技术已经在农业、工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利用、生产酒精,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和问题。

三、问答题

1.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初中生,你应该怎么做?

2.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物技术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试举例说明。

思维拓展

1.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将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生物新类型,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特别是克隆哺乳动物的成功,使一些科学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克隆人。

请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对“克隆人”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

2.转基因技术可以大大增加番茄、玉米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也改变了这些生物原来的基因组成。

因此,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能使用。

对此,你有何看法?

博士网站

“克隆”一词是英文“Clone”的音译,而后者又是从希腊语“klon”衍生而来,原意是小树枝,引申意为无性繁殖。

克隆在植物界是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但在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上则不然。

动物繁殖一般须经过精子和卵子的受精作用,来自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各贡献一半到合子中,受精卵最终发育成完整个体。

而克隆绵羊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大量生产出完全相同的生命体,完全打破了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这是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科学突破。

克隆技术被誉为“一座挖掘不尽的金矿”,它在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潜在的经济价值十分巨大。

首先,在动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较常规方法而言,哺乳动物克隆技术费时少、选育的种畜性状稳定;其次,克隆技术在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保护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