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006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发展规划.docx

《学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发展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发展规划.docx

学校发展规划

 

厚德笃行文化铸校

——贯彻落实《深圳市坪山新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调研报告

 

深圳市坪山中学党支部

2012年5月

目录

第一部分成就、问题与挑战…………………………………………2

一、现有成就…………………………………………………………………2

二、主要问题…………………………………………………………………3

三、面临挑战…………………………………………………………………4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总体目标…………………………………………………………………5

三、分类目标…………………………………………………………………5

第三部分发展任务与措施……………………………………………6

一、强化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凝炼学校核心价值观………………………7

二、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道路,引领新区学校管理改革………………8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科研和教研水平………………………9

四、创新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机制,巩固德育领先优势……………………11

五、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化发展……………………13

六、打造学校特色与品牌,做好新区教育创新排头兵……………………14

第四部分规划保障与实施…………………………………………15

一、加强规划领导与实施工作………………………………………………15

二、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16

三、提高学校资源配置效益…………………………………………………17

四、提升总务后勤服务质量…………………………………………………17

五、规划实施步骤……………………………………………………………18

 

为促进学校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区域教育实力,实现坪山教育提出的四优(优师、优生、优制和优校)工程,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深圳市坪山新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规划和政策精神,结合坪山中学实际,特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以下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成就、问题与挑战

一、现有成就

我校是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源出创建于1949年的力行中学,1952年更名为坪山中学。

学校地处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的故里,坪山河畔,马峦山下,东纵路上,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40000平方米,开设38个教学班,教职工160余人,在校生近2000人。

学校设施设备先进,功能场室齐全。

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现已取得如下成就:

1.形成一套运作顺畅的管理制度

经过历届校长的努力,经过多年来建章立制和不断完善,学校现已形成运行顺畅的管理制度。

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制度不断完善,岗位设置和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人事任用制度改革逐渐深化。

学校常规管理状况良好,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2.建成一支业务素质整齐的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从教育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择优录取和从临聘教师中择优调入部分教师壮大师资队伍。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特级教师1人,市级名师3人,区级名师20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人,高级职称教师30人。

我校大力开展校本教师专业培训项目,积极为教师创造校外继续教育机会。

教师专业素质持续提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可喜成绩,现已建成一支结构较合理和素质较整齐的教师队伍。

3.打造德育和体育两大特色项目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本形成德育和体育两大特色项目。

我校现为深圳市首批德育示范性学校,学校篮球、广播体操在市内外享有良好盛誉。

我校现为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深圳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深圳市中小学广播体操标兵学校。

此外,我校的管乐和合唱项目也在市内外享有美誉。

4.办学质量和效益位居新区前列

学校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广东省篮球传统学校,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办学效益先进单位,深圳市书香校园,深圳市书法教育名校,深圳市优秀家长学校,深圳市安全文明标兵小区。

我校整体办学水平稳居新区前列,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主要问题

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校领导班子尚未配齐,职能处室尚待建立和健全,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调整。

现代学校治理机制尚待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对日常性事务的统筹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

2.学校“名师工程”尚待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虽有持续提升,但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仍然缺少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和多学科名师的有效引领,青年教师培育机制有待创新。

市级以上的名师为数不多,急需通过继续实施和拓展“名师工程”,大力打造区级和市级以上名师。

3.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学校现已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但校本课程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学校课程体系尚待完善。

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有待更新,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提高。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和确立。

4.学校特色和文化建设尚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特色创建和文化建设尚欠统筹规划,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观有待凝炼,文化建设思路有待进一步梳理。

创建德育和体育特色初见成效,但尚未从坪山东纵传统、客家文化和新区时代精神入手,打造出理念先进和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三、面临的挑战

1.新区把我校建成“王牌学校”的高要求

坪山新区成立后,新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教育,要求办坪山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于我校在坪山新区初中的排头兵位置,新区领导明确提出要把我校打造成为新区的“王牌学校”。

这就给我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也带来压力和崭新挑战。

2.新区人民对更多优质初中学位的迫切愿望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区人民群众对初中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新区持续发展需要引入大量的优秀人才,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影响着优秀人才的去留。

这就要求我校不断提升办学硬件和软件,提供更多的优质初中学位,切实满足新区人民的迫切要求。

3.新区同类学校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

根据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新区将新建多所公办学校,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积极扶持薄弱学校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这将使我校面临着优质生源减少和外部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4.面临着从规范化办学向文化铸校跨越的新瓶颈

学校经过多年发展和建章立制,现已建立起运转顺畅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但与品牌学校相比,学校的理念文化有待提升,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校面临着从规范化和特色化办学向“文化铸校”跨越的新瓶颈。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办学理念:

和谐兴校,文化铸校。

育人理念:

活力少年,和雅学子。

发展理念:

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形象定位:

特区杏坛一朵奇葩,曾生故里育人翘楚。

办学方略:

文化铸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显校,创新强校。

发展思路:

以规划编制为契机,以文化铸造为灵魂,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师生发展为目标,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品牌学校。

二、总体目标

以坪山新区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现代学校教育规律,遵循“文化铸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显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方略,努力实现如下“三大跨越”:

即从特色项目向特色学校跨越,从新区教育排头兵向新区品牌学校跨越,从特色化和规范化办学向文化铸校跨越。

到2015年,力争把我校建设成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优质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创新的改革窗口学校,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的特色品牌学校,办学效益优异的新区品牌学校,从而使我校成为人文环境和谐、办学品位高雅、文化特色鲜明、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优质初级中学。

三、分类目标

1.总体办学规模

到2015年,在校学生数控制在1800人左右,开设教学班36个,班额控制在50人之内,全校教职工总数达到165人左右。

学校维持适度发展规模,办学规模效益良好。

2.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鲜明,各类管理制度规范有效,视觉符号系统与办学理念吻合,校园建筑设施和景观设置符合审美和教育要求。

初步完成校史编纂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基本形成人际关系和谐、团结进取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学校制度建设

学校章程完备健全,常规管理制度长效运转。

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健全,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民主、科学、高效,管理效率和效能明显增强。

竞争和协作型用人机制进一步确立,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学校人事管理机制。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

4.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专任教师基本达到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相应增加。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教研研究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名师工程”建设成效突出,建成一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遵守师德规范、专业化程度较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

5.学生发展水平

落实学校育人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学生校内外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良好。

学生学业成就各项指标保持新区领先水平,全体学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培养尚德明礼、志博行雅、阳光自信的活力少年

6.办学质量效益

学校德育和体育品牌效应得以持续拓展,打造“红蓝绿教育”品牌初见成效。

整体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学校在全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

第三部分发展任务与措施

一、强化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凝炼学校核心价值观

1.凝炼学校理念文化

学校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所在,是整个学校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

进一步完善理念文化的文字表述形式,深刻凝炼学校理念文化。

通过“一训三风”建设,大力传播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观。

启动《坪山中学校史》编篡计划。

结合校史编写,挖掘和传承学校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在查阅文献资料、广泛征集校内外意见的基础上,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凝炼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观。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进一步凝聚和传播学校组织文化。

2.锻造学校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乃学校核心理念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系统。

它既包括学校全体成员行为规范的确立、规章制度的完善,也涵盖学校各类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要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创建良好的行为文化制度环境。

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文化,完善学校管理干部岗位责任制,强化管理干部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着力打造教师行为文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拼搏进取和职责意识。

注重培育教师团队精神,开展优秀德育、教学和体育优秀教师团队评选活动,引导教师形成学习、反思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视班主任选配工作,努力塑造学生学习文化,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与建设,大力构建班级文化管理模式。

引导各类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3.策划学校视觉文化

学校视觉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外在、最直观的部分,它是以学校标志(校徽)、标准用字、标准色调为核心内容,并且以此为基础元素而统一规范设计的一整套视觉形象系统。

积极开展学校形象设计(CIS)与实施工作。

在凝炼学校理念文化的基础上,完善学校视觉文化符号系统。

4.营造学校景观文化

学校景观文化是学校的隐性环境教育因素。

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能对师生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它在美化校园的同时,还将起到教化师生的功效。

进一步完善学校环境和景观设计。

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调整学校空间布局和建筑功能,统筹安排学校建筑、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的使用,统筹规划教学、办公、体育活动、生活和休闲景观等功能分区的景观设计和文化氛围营造,完善建筑内外装饰和陈设,打造净化、绿化、美化和优化的“四化”校园环境。

二、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道路,引领新区学校管理改革

1.进一步完善《坪山中学章程》

进一步完善作为学校“基本法”的学校章程。

举办学校章程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培训班和研讨班。

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争取各界支持学校发展。

坚持依法治校原则,牢固树立依章程办学的理念,加强对学校章程实施的研究,重点解决学校在“按照章程自主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2.积极探索现代学校治理机制

确立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思想。

切实推进应试教育观念向全面素质教育观的转变,确立现代学校主体管理观,发挥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树立依法治校观,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议事制度,学校重大决策要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和公布结果。

组建包括主管部门领导、特邀专家、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贤达为成员的“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指导学校重大决策工作。

完善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及时反馈和吸纳家长意见和智慧。

完善家校沟通方式和机制,积极引入家庭资源用于学校发展。

探索社区参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吸纳社区人士参与学校管理。

3.进一步理顺学校常规管理机制

实行全员聘任制,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引入竞争机制。

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评分的结合。

畅通教职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机制。

对管理干部实行民主评议,坚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

注重日常事务管理的实效性,全面统筹和安排各类活动,避免管理流于形式化。

4.打造“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特区”

激活用人机制,发挥“鲶鱼效应”,优化配置学校人力资源。

根据按需设岗和竞争上岗原则,推行中层管理岗位竞聘制度,大胆起用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学校的重要工作。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创新,鼓励教师提出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争取把我校打造成新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特区”。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科研和教研水平

1.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综合水平。

大力培养研究型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进一步提高。

教师队伍中老、中、青保持合理比例。

五年内,争取实现各主要学科均有教师成为坪山新区乃至深圳市的学科带头人。

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

确立正确的目标导向,激发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愿景。

将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向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多样化的工作,创设教师为学校发展畅所欲言的舆论氛围。

启动校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和“校级名师”的评选和培养活动。

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完善现有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继续开展优秀备课组和教研组的评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现舞台。

创建“名师工作室”,为各类名师发挥辐射作用提供便利条件。

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对教师参与过程及其成效加以评价,尝试把奖教奖学资金用于奖励教师的过程性参与活动。

引导教师建立协作和竞争并行的工作关系。

重视精神激励,通过开辟宣传专栏,展示优秀教师风采。

3.提高教师教研和科研水平

更新教研科研观念,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牢固树立“教研兴校,科研强校”信念。

注重立足身边问题,着眼教育教学规律,关注课堂教学实效,着力开展校本研究和培训活动。

积极开发培训资源,以学校优秀师资为主,辅以外聘专家进校引领。

深化校本研修内涵,拓展校本培训渠道。

可采用案例教学、师徒结对、微格教学、研讨、自学、进修、短期培训和行动研究等方式,丰富校本培训手段。

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制定“一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成骨干、七年成名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线图。

实施新老教师结对改革,促进新教师培养。

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外出研修,加快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步伐。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结合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创新校本教研措施。

以学科组和备课组教研活动为主阵地,通过网络议课、主题沙龙和教师博客等方式,全面提高教研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推动创建特色学科组活动,系统总结学科教学特色,形成3-5个在全区乃至全市的优势学科组,出版相关学科教研成果。

开展微格教学和教研活动,采取现场观摩、录像观摩和评课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教研和教学水平。

提供教学案例研讨资源,搭建课例研讨交流平台。

推动网络教研,通过教研论坛等网络平台,加强与网友同行、名师和教育专家的合作交流。

坚持从实际出发,推动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尽量加大对校本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校本研究、行动研究和小课题研究。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方式,提倡教师“由下而上”进行教育科研。

打通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校本科研策略,鼓励教师勤写教育日志、随感随笔和课后反思,不断积累各种研究素材。

在此基础上,再逐渐申报区级以上的各类教育科研课题。

重视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宣导工作,通过校内报刊、宣传栏和网站等媒介,推介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引领全体教师主动参加科研活动。

提供便利条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尽快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和不同需求的教师,尝试开展分类和个性化培训。

缓解工学研矛盾,尽量减少教师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充分保障专业培训和教研科研时间。

创建丰富多彩的互动平台(如电子信箱、网络媒体会议、校园网站、论坛等),实现专业培训和教研科研的经验共享。

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打造奋发进取的学习型团队和精神氛围。

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4.培育教育科研与教研团队

加强教师教科研协作,建立多种合作团队。

统筹配置人力资源,提升学科组整体素质。

创建合作型教研组,开展“一帮一”、定期观摩教学、公开课展示、教学竞赛等活动。

打破职称和资历等身份限制,采取任务编组形式,形成4-5个合作研究小组。

探索专家与教师合作、老中青结合和跨学科合作等多种教科研方式。

注重选拔团队成员,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科研培训。

加强对团队目标达成度及合作程度的考核,对达标团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创新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机制,巩固德育领先优势

1.坚持和完善“大德育模式”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规律,整合各种德育资源,从德育目标、形式、渠道和效果等方面整体构思,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结合、网络化”的大德育体系。

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序列化德育目标。

坚持德育主体全员化、德育内容多元化和德育形式多样化,努力实现德育管理最优化和德育成效最大化。

针对后进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针对非户籍学生,完善多元帮扶机制。

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一步完善心理疏导机制,探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继续开展校本德育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强化我校的德育领先地位。

2.完善日常性德育工作机制

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三风”建设。

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充分发挥三好学生、班团干部和学习标兵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开展“班级之星”和“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园风气。

开展“坪中文明风采图片展”,组织学生观看和讲述“图片中的故事”。

通过广播站、电视台、橱窗板报、校刊校报和马峦山文学社,广泛宣传各类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充实和完善“爱心教育”模式,将包括罗新雄和曾翠茹两位同学的先进事迹在内的师生嘉言懿行编入《力行集》。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心理咨询室、《心灵故事》小报和“悄悄话”信箱等方式,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尝试在学校网站设置“心灵安全岛”栏目,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3.着力开展序列化的德育活动

根据学生心理年龄发展的规律,统筹规划与安排德育活动。

从学校的育人理念出发,分年级确定明确具体的德育主题。

围绕“争做少年雷锋”、“感恩教育”、“爱心教育”、“理想情操教育”、“尊师教育”、“热爱祖国,立志成材”教育、“与体育同行,做活力少年”、“知书达理”、“做遵纪守法好学生”等主题,开展序列化的德育工作。

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和校内外集体活动等途径,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德育活动。

抓住“清明节”、“五四”、“国庆节”和重阳节等时机,组织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民主爱国教育和尊老孝亲教育。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邀请法律界人士为学生作法制专题报告,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4.创新班主任工作和培养机制

加强班主任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高班主任的责任心。

积极选送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邀请校外优秀班主任教师举办专题讲座。

对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试行“提前介入式”班主任工作实习机制。

建立健全“以老带新”的班主任培养机制。

给年轻教师安排导师,帮助年轻教师在2-3年熟悉和把握班主任工作。

开设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让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讲授班级管理经验。

利用“教师论坛”,采编和推广优秀班主任教师的成功经验,推动年轻班主任快速成长。

组织班主任工作座谈会,尝试开展班主任互评活动。

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代表评价班主任工作。

5.完善家、校与社区合作平台

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做好家长学校的宣传动员和管理工作。

整合社区、家庭和学校力量,努力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完善家校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家庭德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家校之桥》等方式,提高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实效性。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向家长传播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调动家长协助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选择典型家长个案,在家长会上请家长讲述配合学校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

组织家长进入班级,与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和经验。

通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各种活动,以便家长体验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活动。

五、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化发展

1.构建特色化学校课程体系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课程标准,足时开齐全部国家课程。

积极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构建立体化学校课程体系。

尽快开发《坪中人》校本课程教材,渗透和传播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观。

围绕学校篮球特色项目,尝试在《坪中人》编入“体育篇”。

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和完善各类课程纲要。

充分利用教师专长,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各类学生社团活动。

利用学校园网设置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学成果的电子博文集。

支持学生创办各种健康有益刊物,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面和网络化平台。

2.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开展教学常规管理。

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学科教学改革,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逐步丰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充分关注学生兴趣,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减少讲和听,增加说与做,把“讲堂”变为“学堂”。

完善和优化“师生学讲稿”,注重学生课前自学,尝试增加“学习小技巧”和“学习小方法”模块,呈现和分享学生的学习经验与方法。

继续深化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开发“教学活动区”的力度。

根据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可适当改变传统的座位安排,以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进一步深化“协作型教研模式”。

重视校内相互听课,促进教师交流优秀的教学经验。

利用教师的差异资源,充分发挥校内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解放思想,生成并试行“小灵感”和“新点子”,促使青年教师尽快形成富有个性和成效的教学风格。

创设教师与校外名师交流的机会,尝试开展校际协作型教学研究,为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搭建广阔平台。

3.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

尽力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

组织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定时定量阅读,鼓励学生在校内刊物或区级以上刊物发表阅读心得,或以报告会形式展现学习成果。

积极开展管乐和合唱等艺术教育活动,大力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的多方面发展。

继续组织多样化的才艺竞赛,为学生搭建施展才艺的舞台。

组织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