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969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 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docx

秋教育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8七八单元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

 

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

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

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

,门开了,是谁?

(李白)对了。

(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

李白是什么人?

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

(《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

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

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

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

“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

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

1、身子坐直。

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

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

大家齐读好不好?

(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

(电脑出示:

山、星、诗)

过渡:

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

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

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

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

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

危楼高百尺

教师:

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教师:

哦,我明白了,太好了。

小朋友,当你一眼看到了一座这么高的楼,你的感觉会怎样?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

谁能来读一读这一行诗?

学生读:

危楼高百尺

教师:

真高呀,还有谁读?

高不高?

还有想读的吗?

有点矮了。

还请——读得怎样?

分组读、自由读。

个别读,再评。

过渡:

这么多的小女孩,你面前有一座这么高的楼,让我们一起来说:

“危楼高百尺”真是太高了。

这时候,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

教师: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教师:

咱们也来摘摘。

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

没有。

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座楼真是高呀。

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

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

(个别再读,再评。

要求读得高兴。

教师:

启发读得高兴。

(想想看,那么高的楼,伸出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呀,心里多高兴呀。

这次高兴了。

学生自由读。

过渡:

这位同学读得很可爱,请你读。

然后齐读。

过渡:

李白又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敢高声语”,说意思。

教师:

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恐惊天上人”,说意思。

过渡:

小朋友,刚才在楼上呀,我们都快跟神仙成了邻居了,你们说这楼高不高呀?

真是好极了。

想想,夜已经很深很深,天上的神仙都睡着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学生回答:

小声读。

学生读。

教师指导,个别读,齐读。

四、悟诗情。

过渡:

小朋友,回忆以下,刚才,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山,登上了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面对此情此景,李白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我们一起读——

我觉得还不够,再一起来。

小声——真是美呀!

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

(没有)可以摘星星吗?

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

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

(板书:

高)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很想——(电脑出示“要求”)

个别读:

1想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2想表演这首古诗

⑶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之间合作完成。

教师巡堂参与。

教师:

谁想?

你想?

——想的都起立,还有谁?

还有谁想表演?

先背还是先演?

先背,加动作演。

个别学生说。

教师:

老师也想说一说,那得闭上眼睛,听老师说得美不美。

(悠扬的美不美?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图画?

画下来,谁愿意上来画?

(配〈彩云追月〉,教师指导。

画好后播乐,介绍中国语言文字。

教师总结:

小朋友,画得怎样?

美不美?

今天,画美、诗也美,李白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在课后可多去看一看,读一读,下一回,咱们要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到时候,相信大家的表现会更出色。

五、背诵古诗。

(1)填诗背诵

夜宿山寺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2)指名背诵

六、指导书写生字:

辰寺诗尺

笔顺跟随,看清笔顺、间架结构。

交流书写生字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寺”,由两的熟字“土”和“寸”组成。

“土”要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起笔低,收笔高,都向右上方倾斜,第2个“横”贯穿左右,是这个字的3个横中最长的笔画,决定整个字的宽窄。

“寸”的“竖钩”在竖中线的右边。

“尺、辰”两个生字,字形相似,学生比较他们的共同点:

都有舒展的捺和撇。

描红(注意起笔、收笔、占格位置。

教师范写。

独立写一个。

展示、评议。

再独立写一个。

教学反思: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上,在揭示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后,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然后通过指名学生读,男女生合作读,分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诗歌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再逐步理解诗歌词语意思,让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而是过于迅速地将诗句中字词的意思告诉了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去改进。

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夸张手法的运用时,做的不是很到位,在教学”恐惊天上人“时,学生质疑:

天上没有神仙,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呢?

我直接告诉学生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但是显然,孩子们对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并不是很理解,这一环节的教学需要我去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深刻地理解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呢?

诗歌学习结束,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背诵诗歌,并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检查,扩大了检查面,同时也激发孩子的背诵兴趣,这一做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使用。

因为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篇章需要学生去背诵,如何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背诵兴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前阵子看高老师的教学反思中提到,可以采用多种背诵方式,小组竞赛背,开火车背,快背,慢背等等方法来激发孩子的背诵兴趣,这个给我一定的启示,让我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

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

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

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两分钟)

4、跟读:

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

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

在哪里看到的?

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

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

苍苍   及时板书)

师:

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

(生:

茫茫   及时板书)

师:

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

很大、望不到边等    顺势总结板书:

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  牛羊怎么样?

  肥壮  板书:

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

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

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  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

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或者另一种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

阴山下

全景: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

风吹草地见牛羊

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首先,多层次朗读,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朗读全文,背诵全文,识记注释,读为主线,多形式。

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老师的再创造。

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则理解、感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学生是用“两只眼睛”读书,这样,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

所以,对于这样的文章要多朗读。

此外,目标简明,扎实有效。

首先主题明确: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北方草原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风光,抒发了敕勒族人对养育他的的水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其次,描绘景物,动静结合。

诗中写平川、大山、天空、都是总体的静态勾画,末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草原景物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辽阔大草原生机勃勃的景象。

风在“吹”,草在“低”,牛羊在悠闲地吃草。

另外,我在上课时讲到侧面描写。

此诗写草、风、牛羊,都是写人的侧面,其实人是多么的幸福与知足,快乐与恬静。

毕竟,安居乐业是人们的普遍愿望。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淘、淘、顽”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

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

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

(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雾(大雾)(雾气)

淘(淘米)(淘气)

顽(顽劣)(顽皮)

于(于是)(终于)

暗(暗中)(暗处)

岸(上岸)(海岸)

街(大街)(上街)

梁(房梁)(上梁)

甚(甚至)(甚于)

至(至今)(至于)

躲(躲藏)(躲避)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

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

“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

“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

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4、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

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

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

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

背熟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

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

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于、论、岸、屋”等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

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

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课后反思: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因此,我在设计时全文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

抓住雾“淘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填空,三次填空看起来内容相同,其实所填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一个内容都紧扣教材。

(淘气的雾把了起来。

于是,藏。

)学生通过填空发现原来雾每把一样东西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他们会边填空,边想象,这样通过填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另外,在生字教学上,因为“藏”是重点,它贯穿全文,教学时我作了重点指导。

其他的生字我都采用了随文识字,通过学生的发现来说识记方法。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最后在总结时让学生边看板书,边用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

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雾中、雾后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景象。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容量大,对关键的词语理解不深,对写字的指导不到位,有蜻蜓点水之意。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指导仍是关键,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重视。

 

20风

教学目标:

1、能用科学的方法识记“悄试衬衫制彼”等12个生字。

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弟、互”等字的书写。

2、正确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3、积累有关的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彼此”;联系图片理解“铁环”。

4、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并能与小朋友一起发挥想像,交流“风”的其它特点。

重点和难点: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2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边想边记忆。

教学准备:

1、教师:

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师:

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出示:

看不见,摸不着,

稻子见它弯腰,

柳条儿见它舞蹈,

气球见它就逃跑。

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谜面?

交流谜底

2、师板书课题:

齐读)

注意读准“风”的后鼻音

3、师:

“风”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只要它一露面,细心的小朋友就能发现它。

说明:

 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教学一开始使用,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想想:

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交流不同(无标点)

2、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悄(悄悄地)(悄悄)

试(尝试)(试验)

衬(衬衣)(衬衫)

衫(衬衫)(衣衫)

制(制造)(制作)

彼(彼此)(彼岸)

模(模子)(模样)

喘(喘气)(喘息)

哎(哎呀)(哎哟)

呀(哎呀)

哟(哎哟)

帕(手帕)(帕子)

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识字好方法

重点指导:

衬衫子  的部首,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个部首的?

彼此  “此”请大家仔细看好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说明:

二年级上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

这时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字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方法集中识字,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识字效率。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好,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指名交流

4、引读小结

风把妈妈晾着的衣服吹得鼓鼓的,露出各种怪模样,就像在――,还吹走了――,吹走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三、深入学习2-3节,试着背诵

1、自由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最能表现风调皮的小节,在相应的小节前做上记号

第2节;

1)出示:

好奇

2)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读准“hào”,读出“好奇”的语气。

3)试着用好奇的语气读好这一节。

只有风最好奇了

  悄悄地试穿着——

  爸爸的上衣跟裤子

  妈妈的衬衫跟裙子

  弟弟的制服跟鞋子

  他们互相看着彼此的怪模样

  呼呼地笑得喘不过气来

 (重点:

“悄悄、怪模样、喘不过气来”)

自由练-指名读-齐读

第3节:

哎呀——风好坏哟!

  还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

  擦过了汗,

  都扔在地上了。

  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

  当作铁环滚走了。

  害我跑了好远好远才追回来

1)自由读,圈出有关风调皮的动词

2)交流,板书

拿、擦、扔、拿、滚

3)媒体出示画面

4)师:

本来毫无生气的画面,由于风的到来,一下子欢快起来了,小作者是多么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5)自由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

说明:

 这个环节重点落实读出感情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风的好奇和调皮。

教学时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阅读课文。

如以比赛的形式训练朗读;通过动作表演激发兴趣,理解词义等。

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把生字记住,把课文的语言积累在心。

2、指导背诵

1)师:

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闭上眼睛,你是不是也瞧见了调皮的风呢?

2)出示与第2、3节相应的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一背。

四、想像说话

1、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你有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