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898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docx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南科

附件1:

2010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二OO九年^一月

、总体思路1

二、编制依据1

三、编制基本原则2

四、课题申报内容及特殊要求2

(一)工业重大科技专项2

项目1:

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3

项目2:

机械装备产品创新与关键技术攻关4

项目3:

化工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攻关5

项目4:

制糖造纸产业新产品新工艺研发5

项目5:

汽车关键零部件及专用汽车设计、关键技术研发6

项目6:

建材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攻关7

(二)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专项8

项目7:

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及应用关键共性技术开发8

项目8:

生物制造产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9

项目9:

生物制药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9

项目10:

生物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10

(三)促进产业振兴的创新专项11

项目11:

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11

项目12: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发展11

项目13:

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13

项目14: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14

项目15: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14

项目16:

初创型科技企业培育15

(四)科技促农16

项目17: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重大科技专项16

项目18、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示范16

项目19、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育及创新能力建设17

项目20、大宗农作物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开发17

项目21:

农业新品种引进、选育、繁育及示范推广18

项目22:

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19

项目23、科技保障农业(林业)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19

项目24、新农村建设科技服务能力提升20

项目25、特种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20

(五)科技惠民21

项目26:

科技惠民重大科技专项21

课题方向1:

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技术平台建设与诊治技术科技攻关21

课题方向2:

中药民族药创新技术平台建设与特色药材开发科技攻关22

课题方向3:

物流、商贸科技支撑技术平台建设22

项目27:

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和中药民族药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科技专项

23

课题方向1:

金银花、穿心莲、桂莪术等特色中药民族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

技术研究及种源、药源基地建设23

课题方向2:

中药民族药新药产品和新药制剂研发24

课题方向3:

中药民族药新药产品产业化开发24

项目28:

常见、多发疾病诊治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示范25

课题方向1:

常见、多发、妇幼、老年疾病的预防诊治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

25

课题方向2:

县、乡、社区适宜特色卫生技术研究应用与示范26

项目29:

生态环境保护、重建技术研究以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建设……27

课题方向1:

脆弱岩溶峰丛山区生态重建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27

课题方向2: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建设27

项目30:

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环保关键技术研究开发28

课题方向1:

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28

课题方向2:

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28

课题方向3:

交通管理优化、智能交通、治安防范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28

课题方向4:

环保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28

项目31、科普能力建设与示范28

六)科技兴贸……………………………………………………………………………29

项目32:

物流、商贸科技支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9

课题方向1:

现代物流信息化产品开发及应用29

课题方向2:

科技兴贸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30

七)知识产权与专利……………………………………………………………………31

项目33:

知识产权试点示范31

课题方向1:

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31

课题方向2:

南宁市创新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与示范31

项目34:

专利技术产品开发32

课题方向1:

专利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32

课题方向2:

专利技术产品产业化33

八)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34

项目35:

南宁市产学研合作专项34

项目36:

专业技术市场服务平台建设35

项目37:

国际科技合作36

九)科技特派员行动……………………………………………………………………36

项目38:

科技特派员行动专项36

十)后补助计划…………………………………………………………………………37

38

项目39:

后补助计划专项

2010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南宁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目标,按照应对金融危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加快推进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重点的第四轮创新计划的实施,突出自主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原始创新;突出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培育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突出科技项目支撑显效度,实现强产业、出专利、出标准、出技术、出产品目标。

通过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三基地、三中心”建设,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编制依据

(一)南宁市市委、市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二)南宁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三)南宁市第四轮创新计划(2008—2010年)重点工作任务

(四)南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科技计划

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三、编制基本原则

(一)加强引导。

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中心工作以及南宁市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强化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统筹兼顾。

与南宁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南宁市第四轮创新计划相衔接。

与正在实施的项目衔接。

与国家、自治区项目衔接。

统筹兼顾、衔接配套、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体现科技计划项目的整体延续性。

(三)突出重点。

“有所为,有所不为”。

重点支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兼顾一般项目。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导向功能,确保

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显效性。

(四)突出创新。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体现对企业创新主体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支持。

突出自主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原始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与专利的创造与运用,体现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

四、课题申报内容及特殊要求

(一)工业重大科技专项

重大项目围绕南宁市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确定的重点培育铝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化工、建材、制糖造纸等传统产业,选择对产业和行业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作为突破口,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打造工业现代产业。

项目1:

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开展我市优势特色金属深加工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攻关,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合金材料、新型材制品和电子电力、汽车制造、医疗装备等领域应用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与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发展我市有色金属加工业。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铝合金板带箔压延冲压加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铝合金高性能制品的熔炼、铸造与成形一体化制备技术;铝质散热模组技术及产品开发;太阳能光伏组件框架产品;针对交通运输车辆轻量化,开发轻质材料新技术和相关应用产品。

要求:

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申请专利1—2项,形成一定规模生产能力,实施期内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利税500万元以上。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按计划研发经费的20%比例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南宁市的企事业单位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

其中企业应建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上年度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②申报项目计划研发经费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申

报时,前期研发经费投入已占计划研发经费的20%以上。

项目2:

机械装备产品创新与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我市大型矿山、水电、石化、制糖造纸等主导机械装备产品及其相关制造工艺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创新,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对提升制造业水平的重大作用,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开发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并产业化,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加工制造基地发展。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数控加工技术、装备和相关加工工艺研究开发;大型装备的系统优化设计及分析技术,特别是轻量化设计技术;工业废水资源化回收技术和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机械产品的开发研制;机械基础件及模具研制;机械装备集成匹配技术、提高整机可靠性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高性能加工编程软件和应用软件;集液压、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等。

要求:

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申请专利1—2项,形成一定批量生产能力,实施期内新增产值4000万元,新增利税400万元以上。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按计划研发经费的20%比例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南宁市的企事业单位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

其中企业应建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上年度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②申报项目计划研发经费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申

报时,前期研发经费投入已占计划研发经费的20%以上。

项目3:

化工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我市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重点在氯碱化工产品新技术和精细化工新产品、环保型农用化学品等方面展开攻关,突破精细合成、精细加工技术和新催化技术,开发市场需求大、高附加值、高性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细化学品新工艺和新品种,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和壮大我市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学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提升石油石化、轻工、纺织产品升级和产业振兴所需的精细化学品研发;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环保型农用化学品研发;节能、绿色清洁生产新工艺研发等。

要求:

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申请

专利1—2项,形成一定批量生产能力,实施期内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利税300万元以上。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按计划研发经费的20%比例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南宁市的企事业单位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

其中企业应建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上年度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以上。

②申报项目计划研发经费投入在1000万元以

上;项目申报时,前期研发经费投入已占计划研发经费的20%以上。

项目4:

制糖造纸产业新产品新工艺研发

围绕我市制糖、造纸产业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瓶颈技术难题,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特色新产品研发,提升行业的竞争力,推动我市制糖造纸产业可持续发展。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制糖、造纸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及蔗糖、造纸深加工新产品;制糖、造纸生产过程关键设备的研发;节能减排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制糖零取水关键技

术攻关,减少coD非放。

要求:

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申请专利1—2项,形成一定批量生产能力,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施期内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利税

300万元以上。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按计划研发经费的20%比例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南宁市的企事业单位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

其中企业应建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上年度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以上。

②申报项目计划研发经费投入在1000万元以

上;项目申报时,前期研发经费投入已占计划研发经费的20%以上。

项目5:

汽车关键零部件及专用汽车设计、关键技术研发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开发结构、功能、性能等均达到较高技术水平的汽车散热器、照明部件、传动总成等新产品;大型特种矿运自卸车、垃圾清运车、道路清洗车等新产品优化设计及分析技术,特别是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

要求:

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申请专利1—2项,形成一定批量生产能力,实施期内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利税300万元以上。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按计划研发经费的20%比例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南宁市的企事业单位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

其中企业应建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上年度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②申报项目计划研发经费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申

报时,前期研发经费投入已占计划研发经费的20%以上。

项目6:

建材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攻关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建材生产节能降耗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特种水泥、混凝土、水泥制品的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建材产品的开发研制;建筑储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

要求:

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申请专利1—2项,形成一定批量生产能力,实施期内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利税300万元以上。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按计划研发经费的20%比例资助,最高不超过15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南宁市的企事业单位或产业技术创新战

略联盟组织。

其中企业应建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上年度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以上。

②申报项目计划研发经费投入在500万元以上;

项目申报时,前期研发经费投入已占计划研发经费的20%以上。

(二)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专项

围绕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我国最重要的非粮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加强生物基地技术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加快推进我市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协调发展,吸纳生物产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有效地促进生物技术与特色生物资源的有机结合,形成优势资源链、科技链、

产业链,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实现新突破;确保我市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7:

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及应用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大力发展以非粮生物能源为重点及先导的生物产业,支持生物柴油、生物煤(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沼气等非粮食生物质为原料的液体、固体和气体燃料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充分发挥南宁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区域资源优势突出、科技创新效应明显的产业链,强化我市非粮型生物能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环保的生物质能源,减少对石油等石化燃料的依赖,保障区域能源安全。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针对生物柴油、生物煤(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沼气制备及其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取得成套工艺参数,建立相应的生产示范装置,为生物柴油、生物煤、产业化沼气制备及其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示范。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25—5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以应用单位为主体申报,鼓励研发企业与应用单位联合申报。

②项目应基本具备中试或中试以上条件所需的人员及设备,并具有产业化示范效应。

③针对3个主要研究

开发内容中的1个进行课题申报。

优先支持落实最终用户的课题。

项目8:

生物制造产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以延长产业链为目标,大力发展木薯淀粉、蔗糖等我市特色生物资源或其加工副产品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酶工程技术及转基因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建立生物制造产业的市场优势。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木薯淀粉深加工工艺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蔗糖或其加工副产品生产技术优化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具有重要市场前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化工生物技术和产品;特色生物质材料、新型酶制剂和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的开发,茉莉花、甜玉米、桑蚕丝深加工工艺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特色生物食品或其加工副产品生产技术优化和产业化研究。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30—5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以企业为主体申报,优先支持进入基地的企业,鼓励研发企业与应用企业联合申报。

②项目应基本具备中试或以上所需的设备条件和人才队伍,具有产业化前景。

③项目实施获取1项以上专利。

项目9:

生物制药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新药产品及制药新技术开发,新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获得或申请临床批文,取得成套生物制备新药工艺参数,为产业化提供依据与准备。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30—50万元。

4、申报的特殊要求:

课题申报牵头单位是制药企业,并已通过GMP认证;申报单位应拥有药物自主知识产权或符合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要求;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新药研发课题应能获得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或新药生产批文。

项目10:

生物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以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引进应用为主。

开展优质抗逆水稻、超级稻、亚热带水果、奶水牛、桑蚕等的品种培育和改良,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示范推广;研究应用生物快繁技术,繁育木薯、甘蔗、甘薯、小柚子等非粮生物质质能源作物,建立种植示范基地和推广应用;引进和开发应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疫苗等绿色安全产品,建立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及产业化。

2、实施年限:

2010—2011年。

3、资助经费:

20—3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以企业为主体申报,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申报。

②企业具有育种材料(育种基地)或种群核心群,项目实施期间推广应用新增产值100万元以上;③生物产品引进需提供产品登记证书,项目实施期间推广应用新增产值500万元以上;生物产品研发需提供中试批文。

项目实施期间完成申请国家登记。

(三)促进产业振兴的创新专项

项目11:

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围绕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建设面向需求、公共服务能力需强化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探索资源整合模式和机制,完善设计、研发、检测、中试、制造等专业技术服务链,充分利用我市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构建我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扩大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夯实研发基础,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环境条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行业

检测服务系统建设,市级行业技术开放式服务平台建设(开放式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升级建设(市级升级为自治区级、自治区级升级为国家级),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等项目。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50—10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纳入南宁市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计划,并能提供公共服务。

②以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实体为申报主体,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咼等院校联合申报。

③具有领域技术优势或专业特色,具备持续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工作基础和条件(装备、人员)。

项目12:

咼新技术产业培育与发展

围绕我市咼新技术发展任务目标,以培育咼新技术新兴产业为重点,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攻关、新产品的开发,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咼新技术,通过咼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推动咼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一定规模的咼新技术企业群体,做大我市咼新技术产业规模,促进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全市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依靠咼新技术发展的轨道。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咼性能结构材料及其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咼技术服务业、资源与环境技术、软件产品开发及网络应用技术研发、区域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等项目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30—5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申报项目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优先支持具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或计划在项目完成期内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企业。

②企业领导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测上。

③企业专利管理制度健全,建立了有效的专利申请、管理、保护、运用以及专利信息利用机制,专利申请1项以上。

④在市内同行中具有先进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基础设施及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其主导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⑤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申报,但项目必须在我市实施。

项目13:

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

为确立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开展创新型企业

试点及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

引导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明确创新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以及合理的技术路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建设,增强技术开发和工程配套能力,做好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强品牌及营销创新,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1、支持研究开发的内容及要求:

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

心技术、行业带动及自主品牌的新产品研发,企业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共建(与大院大所)升级项目,企业吸收消化引进科技成果进行的产业化项目。

2、实施年限:

2010—2012年。

3、计划资助经费:

30—50万元。

4、申报特殊要求:

①申报单位必须是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创新型企业试点的企业或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的企业。

②企业在同行业中经营优势明显,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以上;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3%以上;③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1项实用新型以上专利和1项以上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④企业拥有稳定的创新队伍,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专职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20%和10%⑤企业有较全面的创新规划、质量标准体系和健全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创新文化氛围。

项目14: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