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890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docx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6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方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动思维

  2.(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A.手的无意抚摸

  B.手的抓握反射

  C.手脚并用爬行

  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

  3.学前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  )

  A.简单音节

  B.模仿音节

  C.连续音节

  D.发展音节

  4.一个5岁的儿童说:

“我想画小兔、小草,还想画小狗……”他基本上按他所说的去画,说明他的想象特点是(  )

  A.以无意想象为主

  B.随意的自由想象

  C.以有意想象为主

  D.有计划地,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5.明明小朋友在回答自己为什么是个好孩子时说:

“我不撒谎,我认真参加游戏,并把玩具让给别人。

”这是(  )

  A.依从性评价

  B.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

  C.对自己的内在品质评价

  D.对自己个别方面的评价

  6.(  )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步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

  A.道德教育论

  B.自然教育论

  C.要素教育论

  D.活动教育论

  7.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的形成。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8.下列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老猫教幼仔捕老鼠

  B.老鸭教小鸭游水

  C.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活动

  D.父母给孩子补充营养

  9.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  )

  A.指导者、引导者

  B.控制者

  C.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D.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

  10.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是(  )的具体表现。

  A.尊重儿童独立性

  B.尊重儿童人格

  C.保护儿童积极性

  D.尊重儿童权利

  11.以下关于儿童眼睛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晶状体富有弹性

  B.10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C.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是在10岁以前

  D.斜视无法矫正

  12.口吃是一种常见的()。

  A.生理疾病

  B.言语障碍

  C.行为障碍

  D.精神障碍

  13.在正常情况下,()最易造成“分离焦虑”。

  A.小班幼儿入园初期

  B.幼儿园放假后

  C.老生新学期开学

  D.每周一早上

  14.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分为()。

  A.常规性家访和交流家访

  B.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

  C.普通家访和重点家访

  D.交流家访和普通家访

  15.比较研究发现,学前幼儿写字训练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

  A.在游戏和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等

  B.让幼儿先学习用毛笔写字,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用硬笔写字

  C.到大班时尽量让儿童多训练写字

  D.坚持每天认、读、写1~2个简单的字,积少成多

  16.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7.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教育机构要制定正确的饮食制度,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时间间隔应该是()。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18.如果确定幼儿的关节脱臼了,不可以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

  A.不要延误医疗时机,应当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B.不要移动关节

  C.在患处放置冰块

  D.自己帮孩子把关节复位

  19.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这是( )对儿童的影响。

  A.物质环境

  B.精神环境

  C.艺术环境

  D.自然环境

  20.教师自制一个测验一带孩子参观理发店,然后引导孩子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幼儿的观察力作出评价的方式属于( )。

  A.标准测验法

  B.教师自编测验

  C.观察法

  D.谈话法

  二、简答题

  21.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22.简述培养幼儿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方面。

  23.简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

  24.简述学前儿童自觉的行动目的形成的过程。

  25.为什么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

  26.简述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

  三、论述题

  27.试述情绪对幼儿交往发展的作用。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6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

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

这些儿童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

年龄更大的一些儿童,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时,也要依靠这种思维方式。

  2.D【解析】略。

  3.B【解析】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音节(0~3个月);第二阶段,连续音节(4~8个月);第三阶段,模仿音节(9~12个月)。

  4.D【解析】5岁左右幼儿的想象已具有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但想象的内容是零碎而缺乏组织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育的影响,幼儿想象的有意性开始发展并逐渐丰富。

  5.B【解析】幼儿基本上是对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而不能深入到对自己内心品质进行自我评价。

例如,题干中所讲幼儿在回答自己是好孩子的理由时,一般都倾向于外部为作答。

  6.C【解析】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

其基本内容为:

教育的各方面必须从最小的基本因素出发,在相互作用中进行。

在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教育、教学过程必须从这些简单的要素开始,逐渐转移到复杂的要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和谐发展。

  7.D【解析】根据替代性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8.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活动。

这是教育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

  9.D【解析】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是教师的职责。

环境能否按预期的计划运转,幼儿能否充分利用环境的条件,优路教育能否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还要看教师能否营造环境的气氛,有效地控制环境。

经常调整环境,使它保持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重要作用。

  10.B【解析】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指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氖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和创造,这是对其人格给予尊重的表现。

  11.A【解析】幼儿的眼睛的特点包括:

①5岁前可有生理性远视,这是由于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而随眼球发育,前进距离拉长,5岁左右就可成为正常视力;②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范围广;③可能有倒视,视网膜的倒像要由大脑调节变为正视像,但大脑发育未完善,因此可能出现“倒视”。

A项中晶状体富有弹性是正确的,C项中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现在是尚无定论,D项中斜视无法矫正是错误的,据统计,大约40%~60%儿童因斜视、屈光参差治疗不及时而发展成弱视,是可以矫正的。

  12.B【解析】口吃为常见的言语障碍。

它的发生并非因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的缺陷,而是与心理状态有关。

表现为正常的语言节奏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讲出。

  13.A【解析】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小班幼儿入园初期最容易造成分离焦虑症。

  14.B【解析】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为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

  15.A【解析】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对于儿童读写的要求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要求幼儿园在儿童前书写能力上下足工夫,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运用多种材料如小班儿童穿珠,中班儿童学习使筷子,大班儿童用剪刀等,使得这些儿童不论从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做好了书写前的准备工作,这样使儿童在上小学后很快就学会了写字。

  16.C【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

  17.C【解析】餐饮活动对于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三小时半。

  18.D【解析】幼儿的关节韧带松,如用力过猛,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处理幼儿脱臼,尽可能保持原状,迅速送往医院,千万不可自己贸然帮孩子把关节复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9.B【解析】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精神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20.B【解析】从题干“教师自制一个测验”可以得出幼儿教师采用的评价幼儿观察力的方式是教师自编测验,而不是教师直接使用已经编好的标准测验量表进行测验幼儿的发展,进而评价幼儿的发展。

观察法评价幼儿的发展指的是教师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评价幼儿发展,而不是幼儿作为观察主体。

谈话法在本题中有涉及,但主要的评价方式是测验法。

二、简答题

  21.【答案要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是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

短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4)活动目标,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身上。

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

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总目标,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优路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22.【答案要点】

  

(1)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3)不偏食;

  (4)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

  23.【答案要点】

  为了确保对班级中的每个幼儿都能实施有效的生活和教育管理,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规和知识技能,从而达到幼儿园保教目标,保教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方法。

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每个保教人员基本的工作技能。

  

(1)规则引导法。

规则引导法是指用规则引导幼儿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的方向和要求相保持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中规则是指幼儿之间,幼儿与保教人员之间,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互动时遵循的准则。

这是班级管理中最常使用的方法。

  

(2)情感沟通法。

情感沟通法是指通过激发和利用师生间或幼儿间以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以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

  (3)互动指导法。

互动指导法是指幼儿园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

班级活动过程就是由幼儿与不同对象互动的过程。

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注意对师幼互动指导的适当性、适时性和适度性。

  (4)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行为,从而达成管理目的的方法。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利用具体的正面积极形象和成功的行为做示范,来引导和规范幼儿的行为。

  (5)目标指引法。

目标指引法是指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规范幼儿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

从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引导幼儿自觉识别行为正误是目标指引法的基本特点。

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所确立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有吸引力,而且目标与行为的联系要清晰、具体。

  24.【答案要点】

  目的是指自觉地预想到的结果。

学前期是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

学前儿童自觉的行动目的形成的过程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缺乏明确目的的阶段。

2~3岁儿童的行动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其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

儿童常常不假思索就开始行动,因而行动是混乱而无条理的,其行动往往是由外界的影响和当前感知到的情景所决定,已开始的行动或易停止或易改变方向。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往往是由成人提出行动要求,为幼儿确定行动目的,并且使幼儿在活动中反复实践,从而得到了强化。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的阶段。

幼儿中期,幼儿逐渐学会提出行动目的,开始尝试着在某些活动中独立地预想行动的结果,确定行动任务。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的阶段。

到了幼儿末期,儿童已经能够提出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

在熟悉的活动中,甚至善于确定行动任务和行动计划。

  25.【答案要点】

  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义记忆是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的。

理解使记忆的材料和过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以便于记忆,如人在记忆某个公式时,知道了公式所表达的含义,则记忆的时间会更长久,记忆效果会更好。

  

(2)机械记忆只能把事物作为单个的、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的单位或系统。

  26.【答案要点】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三类。

  

(1)口头言语。

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

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聊天,老师的讲课、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等。

幼儿期的言语主要是口头言语。

  

(2)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是人借助于文字而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

也就是写出的文字、看到的文字,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写作、朗读、默读。

书面言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

三、论述题

  27.【答案要点】

  情绪对人类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在人类进化史上,情绪曾起过这种作用。

婴儿最初的情绪表现,有帮助他适应生存的作用。

婴儿生存靠成人,天生的情绪反应能帮助他呼唤和影响成人,使其得到照顾。

  儿童对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交往。

儿童的情绪在出生后日益社会化。

直到幼儿期,情绪仍然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即交往的工具。

  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他的表情动作。

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

在幼儿期,表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不下于语言。

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情绪表达的再现早于语言表达,婴幼儿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及肢体活动,即身体和四肢的动作和活动,来表达情绪。

在言语发生后,则通过言语活动和表情动作一起来表达情绪。

  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有感染性。

在婴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

  对婴幼儿的情绪感染,往往比语言的作用要大。

情绪能成为交往工具是因为情绪有信号作用,能够向别人提供信息交流。

情绪往往不是单向的表达,而大多数是有沟通对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