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879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docx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复习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教育”概念

(1)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

指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

(3)更狭义:

指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

我们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包括三个要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第二,教育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的过程

第三,教育具有动力性

二、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教育由神(上帝或天)创造,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宗教观点,非科学。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教育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之外、以及生物界,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主流。

代表人物:

(法)利托而诺,(英)沛西·能。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了,此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

代表人物:

(美)孟禄(其观点是对生物起源的批判)

(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

(批判生物、心理起源)

三、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征:

1、教育水平低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庠、序、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斯巴达教育:

培养军人、武士,军事体操教育,

雅典教育:

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特征:

1、古代学校的出现(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是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教育:

(欧洲)教会教育:

培养教士、僧侣,七艺: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

培养封建骑士,骑士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特征:

1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骑士2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3内容:

道德文章、宗教经典4教学方法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5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三)近代社会与近代教育

影响:

1、对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对教育普及的追求2、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3、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4、教育对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重视

(四)20世纪后的教育

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0C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保罗·郎格郎)2、教育的全民化(民主化、普及化)3、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筹资方式、招生制度、管理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标准)4、教育的民主化(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过程的民主化)5、教育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育人,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构成三对矛盾,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性时代性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宏观:

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

微观: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3、教育内容是师生关系共同认识的客体(课程标准、教科书)

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物质手段(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教育辅助手段)、精神手段(教育方法(教育者的教法——语言、直观、实践的方法、受教育者的学法——发现式、接受式)、教育途径))

第三节教育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1、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复杂的

2、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

3、教师劳动能力的需要是复杂的

4、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

2、学生条件不太能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对于教师来说,完全想听的条件是根本不存在的,绝对找不到的

3、课堂教学需要艺术创作

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1、教学手段的示范性(言传身教)

2、思想品德的示范性(孔子:

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知识传递中的示范性

4、教师个体劳动的隐蔽性

第四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从内涵上看:

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和;二是一种课程的名称;三是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广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即研究教育问题,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揭示教育规律)

(二)狭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普通教育学

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教育本质,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

(3)教育目的问题

(4)教育制度问题

(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

(6)学校管理问题

(7)学校管理问题

第五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产生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教育理论的萌发和产生时期。

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了。

(欧洲)古希腊-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公元前5C-公元16C)

(中国)春秋战国-清朝末年(公元前6C-公元19C)

孔子:

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记》先秦时期,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方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时期

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本教育学,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

影响:

第一、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第二、强调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提出了可观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规律,成为近代自然主义教育的萌芽,为以后形成卢梭为代表的主管自然主义教育之路开辟了途径。

第四、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是西方近代发展自然科学教育的先声

第五、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德)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科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作为相对独立学科的地位由此确定下来。

(三)繁荣时期

1、实验教育学

19C末20C初,欧美一些国家用自然科学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刚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基本观点:

反对赫尔巴特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把教育实验分三个阶段;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后者在实验室进行,前者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19C末(德),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郎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基本观点: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3、实用主义教育学

19C末20C初(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基本观点: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在;应给儿童创设各种活动的情境,指导儿童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做到“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凯洛夫《教育学》第一本指导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著作。

较为科学地论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教育在社会与人的发展中的作业等本质问题;对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教育书上第一次作了较全面轮式;对教学过程、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学校管理以及儿童年龄特征和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新课、复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几个教学环节;首次把教育学分成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四部分;

杨贤江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教育史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第六节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法(收集资料、资料鉴别、资料分类)

调查法(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观察、谈话、问卷、查阅学生作业、教育文件资料

实验法(单组、等组、循环实验法)

统计法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理论构建基础

在哲学层面:

人的特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主体能力的发展)

在心理学层面:

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

在社会学层面:

社会化理论

二、人的发展的内涵

(一)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发展: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时,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

(二)人的发展是个体身心的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发展。

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生理发展:

肌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不断增强

心理发展: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弗洛伊德,(美)威尔逊“基因复制”,(美)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二)外铄论:

依靠外在力量。

荀子,(英)洛克“白板说”,(美)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皮亚杰:

感觉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阶段

(二)智力发展理论

(1)三元智力理论:

心理学界最为流行的全面解释人类智力的理论,(美)斯滕伯格:

元成分(最重要的成分,作用是执行计划、实行监控、对结果作评价)、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

(2)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

(三)道德发展理论

(四)需要层次理论:

(美)马斯洛:

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理论

赞科夫:

一般发展理论

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不平衡性:

一是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如身高体重;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指身体和心理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二)顺序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科尔伯格

(三)阶段性

(四)互补性

(五)热别差异性:

性别差异、个体身心的构成方面的差异、个体的独特性

第二节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物质前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一)遗传素质的定义

(二)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必要条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环境的内涵:

一切外部因素。

从性质分:

自然和社会环境

从范围分:

大环境和小环境

(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导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一)学校教育的内涵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

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的巨大作用——决定作用“生理-心理-社会实践活动”

(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人的“为特定化”。

一方面个体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一方面个体对外部信息具有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内因和动力)

第三节普通中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童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小学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童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小学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关心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其体制

2、既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3、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特征:

1、生理上发生三个巨变:

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心理上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

3、心理上从“自我朦胧”向“自知之明”过渡

4、心理上从幼稚向成熟过渡(认识从好奇性向探索性发展;行为由模仿型向创造性发展;交友由自由性向选择性发展;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2、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丰富的学生情感体验

三、青年初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初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保护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又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教育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它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结果的变化,内容的选择,教育形式与手段的更新。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3、人力资本理论——第一次明确的用计量方法把教育的经济贡献揭示了出来。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美)舒尔茨提出。

(二)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

第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第二,教育可以促进民族

第三,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第二,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第三,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第一,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在生产

第二,教育推动科学体制化

第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第四,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了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了科学技术的成果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文化创新功能

2、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组织制定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活动文化

(五)教育与社会人口的关系

1、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人口的数量及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

第二,人口就业结构决定着教育的内部结构

第三,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习的布局和办学形式,影响教育投资的效果和发展速度

2、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

第一,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2、教育具有历史基础性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教育优先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优先发展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

(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内涵包括:

其一,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其二,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二)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教育的三性:

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

二、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观念、内容、条件、管理、教师素质现代化

(二)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第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发展他们的体力。

第二,投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打破同步化,集中化。

第三,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

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

狭义:

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内容包括:

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教育要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是国家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1、个人本位论:

注重个人价值

2、社会本位论:

主张培养社会要求的人才,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3、文化本位论:

唤醒人们的一是

4、生活本位论:

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本身,注重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

(英)斯宾塞,(美)杜威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一)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培养目标:

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与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别有关。

教育目的与其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课程目标:

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科目所规定的,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标准。

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后两者与前两者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四、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一)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论融合

(二)适度超越性特性

(三)类主体性特征:

第一,它不仅以个人发展为目的,而且以整个人类共同发展为目的;第二,不仅是认知方面的教育,而且是人的完整人格,真善美的统一,不以征服占有为目的,而以人的“共存”或“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为目的。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观念和价值取向)

第一,哲学观念

柏拉图——理性的培养

洛克——培养对外在环境的兴趣,“绅士”

中国古代——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修身养性

第二,人性假设

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古代基督教,原罪说;卢梭,儿童顺子自然

第三,理想人格

佛教-与世无争;道教-长生久视;儒家-成仁取义的圣贤人格;卢梭-自然发展;洛克-绅士;杜威-公民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社会历史条件-决定性)

第一,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物质基础)

第二,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第三,历史发展进程

第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1)人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于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前者是人在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5)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6)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目的都必须遵循的准则。

教育方针是针对教育总体的发展而作出的总归的,;教育目的则是有层次的,位于方针之下,是关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与规格,将人才规格具体化。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57,毛泽东,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1985《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两爱、两精神

1986.4.12《义务教育法》

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995.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三、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文化知识能了的统一

(2)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第四节国外教育目的概览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

1、“培养完人”的内涵

2、“培养完人”的目的是学会生存

3、实现途径是终身学习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化提出的“学会学习”教育目的

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习四大支柱

第五节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德智体美劳(初步)

二、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德智体美劳(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