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705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docx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巩固练习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单选题

1.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测溶液的酸碱度

C.

稀释浓硫酸

D.

检验氧气

3.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至dg时,溶液pH>7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则两者性质完全相同

B.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溶液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干燥CO2

C.

测定某溶液pH

D.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6.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将洗净的试管正放在试管架上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

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7.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B.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C.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不是中和反应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9.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10.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

C.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盐酸直至过量,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最后呈蓝色

D.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11.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

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M

混合物

化合物

物理变化

分解反应

N

纯净物

单质

化学变化

中和反应

Q

食盐水

氧化物

缓慢氧化

复分解反应

A.AB.BC.CD.D

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经过煮沸后可以得到软水B.生成水的反应均为中和反应

C.水沸腾冲起壶盖因为分子会变大D.水电解得到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1:

2

1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4.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①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⑤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A.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⑤

15.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下面有关物质用途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医疗方面: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B.安全方面:

用水浇灭各种原因造成的火灾C.材料方面:

用纯铁代替钢制作硬度更大的菜刀D.环境方面:

用CaCO3处理某工厂排出的pH=11的污水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向酸性土壤里撒______(填俗称)。

(2)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高效液体消毒剂,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家庭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发生的反应为2NaClO+CO2+X═Na2CO3+2HClO,则X是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______保存。

17.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碱性逐渐______。

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18.回答以下问题

(1)中和酸性土壤用______。

(2)“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______。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

三、探究题

19.小亮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他取少量样品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为了使操作一反应地更加彻底,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操作二的名称是______。

(2)小亮测定了溶液B的酸碱度,你认为结果可能是pH______7(填“>”、“=”或“<”)。

(3)小亮又对固体A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CaCO3。

假设4只有Ca(OH)2

其中假设______不合理,为了判断其他几种假设的合理性,小亮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A放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由此可否定假设______。

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少量固体A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少量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只有假设______合理。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答案】

1.  A       2.  D       3.  B       4.  C       5.  D       

6.  D       7.  B       8.  B       9.  A       10.  C       

11.  C       12.  A       13.  B       14.  D       15.  A       

16.  熟石灰 H2O +1 密封       

17.  放热 减小 减弱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18.  熟石灰 纯碱(碳酸钠) 浓盐酸       

19.  玻璃棒 过滤 > CaCO3 1 4 2       

【解析】

1.  

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紫红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显红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变弱,碱性逐渐增强,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2.  

解: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根据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

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

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故A正确;

B.向混合溶液滴加碳酸钠后,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滴至bg时,盐酸完全反应,部分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溶液中的含NaCl、CaCl2两种溶质,故B错误;

C.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滴至dg时,碳酸钠溶液过量,所以溶液pH>7,故D正确。

故选B。

4.  

解:

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两者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C。

A、根据石墨和金刚石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5.  

解:

A、操作正确,稀释浓硫酸只是硫酸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操作错误,应该长进短出,干燥CO2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测定某溶液pH,不能伸入溶液中,操作错误,故C错;

D、操作正确,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6.  

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酸雨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酸雨显酸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洗净的试管的放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  

解:

A、化合反应可以有单质参加反应,但是生成物中一定没有单质;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没有单质,生成物中可以有单质生成。

不符合题意;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不一定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还原剂是氢气,不属于金属。

不符合题意;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酸和碱反应能生成水和盐,这类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  

解: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推理正确。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故选项推理错误。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但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B。

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带正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9.  

解:

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所得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质量相等,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则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则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反应的实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解: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烧碱溶液中,显蓝色,滴加盐酸直至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呈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与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解:

A、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但是食盐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化合物和单质是并列关系,但是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是包含关系;故选项正确;

D、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是并列关系,但是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但是食盐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和单质是并列关系,但是氧化物不属于单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是包含关系;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是并列关系,但是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反应类型等,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

要加强记忆有关物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  

解:

A、硬水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可得到软水;故选项正确;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错误,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错误;

D、水电解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不是质量比,故错误;

故选:

A。

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B、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C、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D、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本题的考查目的,体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解: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③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稀氨水属于碱,与蚁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①③④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选:

B。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解:

①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①错误;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②错误;

③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就不是有机化合物,故③错误;

④酸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故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故④正确;

⑤海水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错误的说法是①②④⑤。

故选:

D。

①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强调反应物为酸和碱,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③根据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进行解答;

④酸性溶液的pH值<7;

⑤海水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推,完成此题,要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定义的理解和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5.  

解:

A、胃酸过多可用碱性药品来中和,例如胃舒平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故正确;

B、电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浇灭,故错误;

C、不锈钢比纯铁制作的刀具硬度大,故错误;

D、不能用CaCO3处理某工厂排出的显碱性的污水,故错误;

故选:

A。

A、治疗胃酸过多,应用一种碱性物质中和胃酸;

B、电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浇灭;

C、不锈钢比纯铁制作的刀具硬度大;

D、CaCO3是沉淀.

本题主要从安全、材料、能源以及生活方面介绍了化学的应用,难度不大.

16.  

解:

(1)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改变土壤的pH;故填:

熟石灰;

(2)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CO2+X═Na2CO3+2HClO,反应前钠、氯、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2、4、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5、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价。

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密封保存。

故填:

H2O;+1;密封。

(1)根据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分析;

(2)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  

解: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填:

放热。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碱性逐渐减弱;

B点表示的含义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

减小;减弱;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图中实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