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628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docx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点汇总

社会与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有广大的陆地: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2、我国这样的广大的陆地有什么特点以及影响?

(1)南北跨度大(跨纬度近50°);东西跨度大(跨经度近60°)。

影响:

使得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时差大,东西相差4个小时。

(2)疆界长,邻国多。

(邻国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3、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第二大岛屿。

4、找出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陆上邻国(按逆时针):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5、我国还有辽阔的海洋:

“四海一洋”

四海:

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一洋:

太平洋

6、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7、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中国与英国(日本)、蒙古、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蒙古是一个亚欧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都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有所不同。

二、行政区划:

1、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怎样设定的?

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在必要时,国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而设定。

2、我国的“省”正式出现在何时?

何时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我国省一级行政区划的格局?

元朝;清朝

3、我国目前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请熟记它们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跨经纬度最大的省区是哪里?

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哪里?

临省最多的是哪里?

邻国最多的是哪里?

地势最高的是哪里?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众多的人口:

(1)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达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136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2)人口分布不均匀:

东密西疏。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4%,而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十分稠密。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而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比较稀少。

2、我国人口为什么出现东密西疏?

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自然条件好,开发较早,社会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

西部地形以高原和山脉为主,自然条件较差。

开发较晚,交通相对不便。

3、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是什么?

黑河——腾冲一线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状况: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

2、少数民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哪几个?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哪一个民族?

分布最广的是哪个民族?

壮族;回族。

4、哪一个省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

云南省

5、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大杂居、小聚居”;

有利于各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同时体现了政府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这样民族才有凝聚力、向心力。

6、各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维吾尔族:

木哈姆。

藏族:

雪顿节,打林卡,献“哈达”。

回族:

吃清真。

傣族:

泼水节,住竹楼。

 

第二课山川秀美

一、复杂多样的地形:

1、中国地形的特点:

(1)地形多样;

(2)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我国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我国有四大高原:

黄土高原(特点: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青藏高原(特点:

远看是川,近看是山。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适合种植耐寒的青稞);内蒙古高原(特点: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最大的牧场);云贵高原(特点:

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旅游资源丰富)。

4、我国有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海拔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地势最低;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5、我国有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6、我国的山脉:

三纵三横加一弧

三纵:

东北、西南走向:

东列:

台湾山脉;中列:

长白山—武夷山;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横:

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阴山;中列:

昆仑山—秦岭;南列:

南岭。

一弧:

喜马拉雅山。

【补充:

南北走向:

贺兰山、横断山。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

7、山区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

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在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劣势:

交通不便、不利发展种植业,无法开展大规模生产等。

8、我国的地势特点有什么影响?

(1)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加快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2)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大型水电站。

(3)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二、季风的影响: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以北的地区主要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青藏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高原高山气候)

3、什么是季风?

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4、我国季风的类型:

每年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南风(夏季风);冬季盛行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的偏北风(冬季风)。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什么?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6、季风的影响:

(1)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的生长极为有利。

(2)季风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有时会带给我们灾难,从而引发涝灾或旱灾,使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

7、古诗云: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请问这里的春风指的是什么风?

夏季风

8、分析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西伯利亚

 偏北风

(东北、西北)

 干冷

 气温下降、雨水不多

夏季风

 印度洋

太平洋

 偏南风

(东南、西南)

 湿润

 温和湿润、雨水多

三、母亲河--------黄河,长江

1、赞美黄河的诗篇有哪些?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还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海洋(渤海)、长度(54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形状(像“几”字型)、流经的省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处(河口与孟津)、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汾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3、黄河的主要水电站有哪些?

龙羊峡(黄河第一坝)、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最大的水电站)。

4、为什么这些水电站位于上、中游?

因为此处是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适宜建水电站。

5、黄河流域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哪里?

宁夏平原

6、黄河水的功能是什么?

为什么?

灌溉、发电;因为黄河流域一般降水不足。

7、黄河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它有什么影响?

水土流失、下游形成“地上河”

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失去了大量养分,而且泥沙淤积在河底,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的难度。

8、治理黄河的措施: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中上游地区: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加强水土保持;兴建水库。

下游地区:

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9、有关反映长江的诗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忆江南》

10、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流经的省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宜昌、湖口)、主要支流(自西向东依次为: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1、长江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12、长江三峡的功能:

防洪、发电、航运

13、为什么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

航运发达,宜宾一下一年四季皆可通航。

14、长江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应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

洪涝灾害。

原因:

(1)由于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有的年份普降暴雨,持续时间长,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

(2)由于近年来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江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3)人类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措施: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15、简答:

治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在上、中游修建水库。

②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③在下游培修加固黄河大堤,兴修分洪、蓄洪工程。

16、我国的地势特点怎样?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你对剖面图的理解,说说一江春水为何向东流?

这一原因还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三、秦岭——淮河分南北:

1、中国的人口生活在哪里?

在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降水较为丰富的东部季风区。

2、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

(或者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3、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是哪些?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南北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上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在民居特色上:

防寒、保暖;南方的房子很注重通风、防雨。

(2)在交通工具上:

北方基本上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南方不仅有公路和铁路,还有水运。

(3)在饮食习惯上:

北方喜欢吃面食;南方喜欢吃米饭。

气候因素起至关重要作用。

5、冬季我国的南北方气温差异怎样?

在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北方低,南方高,北方平均气温在0°以下,南方平均气温在0°以上。

6、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0°等温线

7、夏季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怎样?

南北温差不大

8、说说我国南北方、东西方的降水量有何差异?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9、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有哪些差异?

气候方面:

北方是温带气候,比较干燥,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南方是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河流方面:

北方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南方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农作物方面:

北方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水田作物。

耕作制度方面: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耕地类型:

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10、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1、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四、东西部差异显著:

1、说说西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

12(省区)

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重庆市

2、说说东西部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有哪些?

自然条件:

①、地形: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②气候:

西部干燥,东部湿润。

③水文:

西部稀少,水量小,东部密集,水量大。

④矿产资源:

西部资源丰富,东部资源短缺。

⑤土地利用方面:

西部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东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林业。

社会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草场资源丰富,牧业生产发达,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很大,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比较落后;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较为湿润,肥田沃土,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相对短缺,工业污染严重。

3、为缩小东西部的差异,国家推行什么战略?

国家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4、为大力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实行哪些对策?

①发挥资源优势;②政府提供资金、政策支持;③发展交通;④发展教育;⑤引进人才。

五、交流与互补-------区域合作

1.地区:

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

2.原因:

南北方和东西部存在区域差异

3.目的:

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4.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5.重大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