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35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某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

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芜湖某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4、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年产双孢蘑菇菌种100万瓶,满足100万m2的基地生产用种;建立周年化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面积6000m2。

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8.6万m2。

,年产优质双孢蘑菇1100吨。

建设期限:

一年

建设内容:

新建年产100万瓶的制种厂,新建菌种培养房

3000m2、接种室lOOm2,周年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500m2,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筑面积14500m2(钢架大棚4500m2,竹木大棚10000m2)。

5、项目申报单位:

某县农业委员会

负责人: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拟总投资56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00万元(其中省级配套80万元),企业自筹262万元。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达产年的产量:

菌种100万瓶,双孢蘑菇1100吨。

(2)销售收入:

740.4万元

(3)年平均销售收入:

740.4万元

(4)年总成本:

542.5万元

(5)年利润:

132.59万元

(6)投资利润率:

23.6%

(7)内部收益率:

19.16%

(8)财务净现值:

1293.33万元

(9)静态投资回收期:

4.2年

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以充分利用本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食用菌加工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优势,组织农民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制种可吸纳300人短期就业,周年化生产可吸纳20人长年就业,人均年工资增加0.6万元;生产基地可吸纳劳动力250人,菇农人均增加收入2000元。

项目建成后,不仅带动全县,还可辐射周边宣城、安庆、

巢湖、铜陵、马鞍山等地发展双孢蘑菇生产,提高种植水平,

使本地双孢蘑菇生产再上新台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年)》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关于扶持多种经营项目的有关政策;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6、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及有关设计规范;

7、《某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O年)》;

8、某县《关于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的意见》。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本项目利用某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双孢蘑菇生产条件以及食用菌加工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优势,与县食用菌技术协会密切合作,向农民供应优质菌种,发展食用菌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

产品经精深加工,大部分出口,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县食用菌种植的科技含量,解决由于菌种生产工艺落后,长期制约我县食用菌产业扩大的瓶颈问题。

项目建设顺应了当前国际蔬菜市场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论证结论

本项目设计科学,工艺先进,经济指标合理,科技含量高,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标准,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该企业自身优势和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动当地蘑菇等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能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减轻一定的就业压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因此,本项目建设必要的、可行的。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鉴于工程正在建设的紧迫性,要求各级政府尽快评审

立项。

2、评审通过后,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3、通过“龙头+基地”的方式联结农户,充分发挥了龙

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增加公司和农民的收入有着重要的

作用。

建议以上部门给于资金支持。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及有关设计规范。

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省政府任海深常务副省长在调研某蘑菇产业发展时的讲话精神“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某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二步壮大食用菌产业的意见》、《某县2006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等。

食用菌被公认为绿色食品、是一种具有营养和保健功效的

食品。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一是南菌北移,食用菌产业从总体上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二是向反季节

生产方向发展;三是向名贵食用菌方向发展。

我县发展食用菌

产业比较优势明显:

(1)恰逢产业转移的机遇期;

(2)区位优势明

显;(3)离大中城市近,便于抢占市场;(4)资源丰富生产蘑菇所需要稻草、毛竹等资源充足;(5)经济效益可观。

按目前的产

量和价格计算,一个标准蘑菇大棚(1O00平方米)年纯收入为

1.5万元以上,是种植水稻的数倍乃至数十倍;(6)基础较好通

过数年的发展,我县已有一批菇农掌握了食用菌种植技术,建

立了一支从事食用菌加工销售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特别在九发

股份落户我县后,为推动我县食用菌产业上规模、上档次,进

行周年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我县食用菌品种主要有双孢

菇、香菇、平菇、木耳、灵芝、金针菇等,2005年已达15O

万m2(袋、棒)。

蘑菇鲜货在苏、浙、沪及本省周边大中城市

市场占有率已达3O%以上,尤其是南京市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2005年食用菌直接产值近0.5亿元,加工后的产值达1.5亿元左右,直接利润0.25亿元。

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约有O.6万人。

实施这一循环经济示范片(户)工程,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我县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稻草等。

仅2005年,全县就消耗和利用稻草37500吨、棉籽壳200吨、畜禽粪3000吨、树椴、锯木屑1800吨、其它植物秸秆、生物垃圾2000吨,仅在稻草一项上就可增收900余万元,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某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将优质米、蘑菇确定为我县两大主导产业。

优质米产业化经营水平全省领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水平较高。

“十五”期间广全县年均水稻种植面积69.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83.2%,稻谷总产28.96万吨,占粮食总产95%,水稻商品量17万吨以上,商品率59%。

2004-2005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水稻种植面积年均76.6万亩,比2000年增加12.8万亩,增幅达2O%;单产437公斤,比2000年增加57公斤,增长15%;总产33.47万吨,比2000年增加9.19万吨,增长37.9%。

二是优质稻安全生产与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某集团在籍山镇建立了100OO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兴农优质米公司。

在云里镇建立了3OOO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在某建立寸100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雄发米业公司在某林都圩建立了5万亩生产基地。

县稻米产业协会申报了弋江、许镇、籍山镇30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认定、注册了“某大米”集体商标,“云谷贡"、“云谷堂’’、“陵贡”、“景红"、“乡下人”一等商标正式注册,“小丫山”、“文平”、“冬兰”、“老农夫”、“水龙湖”、“小格里”等商标受理公示。

某集团“云谷贡”标二粳米获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全国劳动模范程太平同志培育的优质新品种皖稻143填补了我省早、晚稻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空白。

三是大米加工与销售长足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大米加工厂200余家,年加工能力100多万吨,实际加工量5O多万吨。

年产10OOO吨以上的厂家15家左右,有8家左右生产品牌大米。

拥有日产100吨成套加工设备的厂家25家左右,有色选设备的8家,有烘干设备的2家。

优质稻马坝小占是某独有的畅销品种,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总产4万吨以上,产品畅销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大中城市。

我县双孢菇生产起步于1994年,规模由小到大,逐步发

展,金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及产业化经营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

2OO1年全县双孢菇种植面积为14.3万平方米,2005年已迅速扩大到15O万m。

蘑菇鲜货在苏、浙、沪及本省周边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已达3O%以上,尤其是在南京市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2005年食用菌直接产值近O.5亿元,加工后的产值达1.5亿元左右,直接利润O.25亿元。

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约有O.6万人。

2005年种植双孢菇消耗稻草37500吨,仅此一项就可增收9O0余万元;双孢菇收获后,培养基是极好的有机肥源;双孢菇加工后的下脚料,经处理后既可作为水产和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剂,又可用于生产沼气。

同时,畜禽的粪便也可用来种植双孢菇。

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我县食用菌.(双孢菇)产业形成了生态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

2O04年,山东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某工业园区内建立了大型蘑菇加工基地,为某集团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发挥优势农产品战略,要求发展蘑菇产业

双孢蘑菇为食用菌主要品种,食用菌属微生物范畴,其产

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低脂肪高蛋白质

的优质食品。

随着未来食品朝营养保健无污染方向发展,食用

菌产业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食用

菌最古老的国家,春秋时代的《周礼》到后魏的((齐民要术》,

至元代王祯的《农奔》等,均有食用菌栽培的详细记载。

食用

菌悠久种植历史的上下传承,使我国食用菌在品种发源,品种

数量和区域范围上,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有关资料分析,

从2O0O年起,我国食用菌年产量6OO万吨以上,年均产值22O亿元以上,年出口5O万吨左右,出口创汇7O亿美元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生产的有2000万人,年总产值超过茶业和蚕业,居农业生产第六位,排在粮、棉、油、果、糖之后,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项重要产业。

2001年11月,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为参与国际食用菌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食用菌属于园艺蔬菜生产,其产品比我国粮棉油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具有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

食用菌产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合产品,劳动力成本直接决定着产业的优势有无,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使产品优势通过成本和价格凸现出来。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食用菌产品价格大体相当于国际市场的1/3,生产成本普遍低于其它主产国,生产总成本是欧美国家的35%,是日本的3O%,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成本将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处于有利地位。

发展食用菌产业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对增加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蘑菇产业

“农业人多,人均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根据这一现实,扬长避短,壮大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某县发展食用菌一蘑菇生产,有着十分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一是节约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