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185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docx

糖尿病执业医师试题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多饮、多尿、多食

B乏力

C消瘦

D高血糖

E尿糖阳性

2.2006-2-070.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

B.易发生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C.自身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

D.早期常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E.大部分有体重超重或肥胖

3.[ZL]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胰岛素缺乏 

B.有发生酮症酸中毒倾向 

C.发病由自身免疫介导 

D.大多存在胰岛素抵抗 

E.年轻人多见 

4.下列对2型糖尿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都发生在中、老年人

B.都有糖尿病家族史 

C.大部分患者超重或肥胖

D.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E.均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5.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 (2003)

A.都有“三多一少”表现 

B.患者体型均较肥胖 

C.患者空腹血糖都增高 

D.空腹尿糖均呈阳性 

E.少数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 

6.协和习题.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极度肥胖

B长期大量摄糖

C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D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E老年

7.协和习题.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症状轻重不同

B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血糖稳定性不同

8.女,31岁,妊娠5个月。

发现尿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空腹血糖6.6mmol/L,2小时血糖10.6mmol/L。

既往无糖尿病史。

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2)

A.肾性糖尿 

B.糖尿病合并妊娠 

C.妊娠期糖尿病 

D.继发性糖尿病 

E.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9..女,45岁,轻度肥胖,无明显口渴、多饮和多尿现象,空腹血糖6.8mmol/L。

为确定是否有糖尿病,应检查(2001) 

A.糖基化血红蛋白 

B.24小时尿糖定量 

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D.复查空腹血糖 

E.餐后2小时血糖 

10.2006-1-105.女,35岁,身高1.62cm,体重56kg,近3个月来觉口渴、多饮,查空腹血糖6.8mmol/L,无糖尿病家族史。

为确定有无糖尿病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餐后2小时血糖

B.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D.糖化血红蛋白

E.24小时尿糖定量

11.协和习题.若诊断临床糖尿病,应首先选择下述哪项检查

A尿糖

B空腹血糖

C糖化血红蛋白

D口服糖耐量试验

E空腹胰岛素测定

12.男,45岁,身高171cm,体重85k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结果:

空腹6.7mmol/L,1小时 9.8mmol/L ,2小时7.0mmol/L。

结果符合 (2004)

A.正常曲线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减低 

D.1型糖尿病 

E.2型糖尿病 

13.糖尿病的诊断是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 (2002)

A.≥7.1mmol/L 

B.≥9.1mmol/L

C.≥10.1mmol/L 

D.≥11.1mmol/L

E.≥12.1mmol/L 

14.协和习题.下述哪一组生化指标,达到糖尿病临床“满意”控制

空腹血糖饭后2小时HBA1C

(mmol/L)血糖(mmol/L)(%)

A<56<72≤4

B<6.1<7.8≤6.5

C<7.2<8.3≤6

D<7.8<8.3≤8

E<8.3<10<10

15.患者饭后尿糖(++),空腹尿糖阴性,进一步检查显示:

空腹血糖5.3mmol/L,饭后2小时血糖7.1mmol/L,可诊断为

A轻型糖尿病

B糖耐量低减

C继发性糖尿病性糖尿

D食后糖尿

E非葡萄糖糖尿

16.以下对糖尿病检验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2001) 

A.尿糖阴性可以排除糖尿病 

B.尿糖阳性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C.尿酮阳性仅见于糖尿病 

D.空腹血糖正常可以排除糖尿病 

E.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可以是糖尿病 

17.[ZL]2 患者,女性,20岁,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厌食2天,神志不清1小时,查体面色潮红,呼吸深快,意识障碍。

诊断方面最可能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C.乳酸性酸中毒 

D.糖尿病合并尿毒症酸中毒 

E.低血糖昏迷 

1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A原有症状加重或首次出现“三多”伴乏力

B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增多

C有代谢性酸中毒症状

D严重脱水伴循环衰竭体征

E以上都是

19.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采用

A每4小时静脉注射50U胰岛素

B每4小时静脉滴注5~10URI

C每2小时静脉滴注5~10U(PZI)

D每小时静脉滴注4~6URI

E每小时静脉滴注5~10UPZI

20.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的指征是 

A.出现低钾血症 

B.常规应用 

C.〖ZK(〗二氧化碳结合力<5.9mmol/L或血pH <7.1 

D.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E.合并严重感染 

21.碳酸氢钠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指征为

A治疗酸中毒的起初2小时

B出现血钾过高

C出现心律紊乱

D血pH<7.1

E血pH<7.3

(12~14共用题干) (2002)

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1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

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

体检:

血压70/50mmHg,皮肤中度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130次/分。

 

22.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D.低血糖昏迷 

E.感染性休克 

23.最可能与诊断无关的检查是 

A.血气分析 

D.血电解质测定 

.血糖 

D.尿糖、尿酮 

E.血培养 

24.需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补液并恢复皮下注射胰岛素 

D.补液加有效的抗生素 

E.补液同时静脉滴注胰岛素 

2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治疗是

A中枢兴奋剂,纠正酸中毒

B纠正酸中毒,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C纠正酸中毒,应用胰岛素

D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应用胰岛素

E应用中枢兴奋剂及胰岛素

26.男,68岁,近2周来多饮;多尿,食欲减退,精神差,软弱无力。

今晨被发现神志不清而就诊。

血压80/60mmHg,血糖38.1mmol/L,尿糖(++++),尿酮体(±)。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D.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E.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30~32题共用题干) (2001)

男,70岁,软弱无力,进食减少,口渴、多尿2周,近2天嗜睡。

急诊检查:

BP70/50mmHg,神志朦胧,皮肤干燥失水,呼吸34次/分,心率108次/分,尿糖(++++),尿酮(±)。

既往无糖尿病史。

 

27..最可能的诊断是(2001) 〓

A.糖尿病肾病 

B.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E.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8.为明确诊断,除血糖测定外,首选的检查是(2001) 

A.血电解质+BUN、Cr 

B.糖基化血红蛋白+BUN、Cr 

C.血气分析+BUN、Cr 

D.血酮体+血气分析 

E.血乳酸+血气分析 

29..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2001) 

A.抗感染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口服降血糖药 

D.小剂量胰岛素及补液 

E.补充碱性药物 

30.有关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论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1型糖尿病 

B.一定有重症糖尿病病史 

C.常有明显酸中毒 

D.治疗必须用低渗盐水 

E.多见于老年轻型糖尿病 

31.男性,66岁,昏迷一天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

BP(21.3/11.3kPa)160/85mmHg,血糖38.9mmol/L,血钠150mmol/L,血pH7.35,血酮体弱阳性,可能诊断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B.饥饿性酮症酸中毒 

C.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D.乳酸性酸中毒 

E.脑血管意外 

32.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是 (2004)

A.脑血管意外 

B.冠心病 

C.糖尿病肾病 

D.肾动脉狭窄 

E.下肢坏疽 

33.协和习题.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A合并高虹压

B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微血管病变

D周围动脉硬化一下肢坏疽

E脑血管病变

34.女,42岁,多饮、多食10年,空腹血糖经常大于10.8mmol/L。

近两个月来眼睑及下肢轻度水肿,血压160/100mmHg,尿蛋白(++)。

最可能的诊断为 

A.糖尿病肾病 

B.高血压病 

C.糖尿病合并肾盂肾炎 

D.肾小球肾炎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5.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较有意义的检查是 (2002)

A.尿常规检查 

B.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C.尿渗透压测定 

D.双肾B超 

E.肌酐清除率 

女性,58岁,2型糖尿病15年,长期口服格列本脲,10mg/d。

查体:

血压145/90mmHg,心、肺和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眼底检查:

视网膜病变Ⅲ期。

空腹血糖6。

8mmol/L,餐后2h血糖10。

6mmol/L,血尿素氮6 2mmol/L,血肌酐92 5mmol/L。

尿常规检查尿糖50mmol/L,蛋白阴性。

 

36.除糖尿病肾病,最需要的实验室检查是(2005)

A 尿酸化功能试验 

B 尿相差显微镜检 

C 肌酐清除率 

D 尿微量白蛋白 

E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7.糖尿病治疗应选择(2005) 

A 磺脲类降血糖药加量 

B 双胍类降血糖药 

C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 噻唑烷二酮类 

E 胰岛素 

38.经检查为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应首选(2005)

A 利尿剂 

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 α受体阻滞剂 

D β受体阻滞剂 

E 钙通道阻滞剂 

39.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 

A.周围神经炎 

B.动眼神经麻痹 

C.坐骨神经痛 

D.自主神经病变 

E.腕管综合征 

40.患者,女,50岁。

糖尿病史9年。

因双足趾端麻木,大腿皮肤刺痛3月余就诊。

查体:

双手骨间肌萎缩,肌力Ⅳ级,病理反射(-)。

空腹血糖 14.1mmol/L ,血酮(-)。

应考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

 \A.周围神经病变 

B.植物神经病变 

C.视网膜病变 

D.脑血管病变 

E.肾脏病变 

41.男,40岁,患糖尿病10余年,尿蛋白阴性,近1个月感下腹部胀,排尿不畅伴尿失禁。

B超声显示:

膀胱扩大,尿潴留。

其原因应考虑 (2002)

A.糖尿病自主(植物)神经病变 

B.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 

C.糖尿病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D.糖尿病肾病 

E.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结石 

42.男,40岁。

患糖尿病10余年,尿蛋白阴性,近1个月感下腹部胀,排尿不畅伴尿失禁。

B超显示“膀胱扩大,尿潴留”。

其原因应考虑(2001)

A 糖尿病自主(植物)神经病变 

B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 

C 糖尿病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D 糖尿病肾病 

E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结石 

43.男,42岁,患糖尿病10年,尿蛋白阴性,近1个月感下腹部胀,排尿不畅伴尿失禁。

B超声显示“膀胱扩大,尿潴留”。

其原因应考虑 

A.糖尿病自主(植物)神经病变 

B.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 

C.糖尿病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D.糖尿病肾病 

E.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结石 

44.糖尿病眼底病变中,出现哪一种情况最易引起失明

A微血管瘤

B新生血管破裂

C硬性渗出物

D软性渗出物

E视网膜出血

45.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是

A.胰岛素治疗 

B.饮食治疗 

C.双胍类降血糖药 

D.磺脲类降血糖药 

E.双胍类及磺脲类降血糖药联合治疗 

46..糖尿病病人最基础的治疗措施是(2001)

A.饮食治疗 

B.适当体育锻炼 

C.双胍类降血糖药 

D.磺脲类降血糖药 

E.胰岛素 、

47.协和习题.糖尿病饮食治疗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病情轻可以不用饮食治疗

B有并发症者不用饮食治疗

C用药治疗时,可不用饮食治疗

D肥胖者宜给高热量饮食治疗

E不论病情轻重都需饮食治疗

48..磺酰脲类药物可用于治疗 (2003)

A.糖尿病合并高热 

B.〖ZK(〗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ZK)〗 

C.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重症糖尿病 

49.磺脲类降血糖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皮肤过敏 

B 胃肠道症状 

C 低血糖 

D 乳酸性酸中毒 

E 水肿 

50..易引起严重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口服降血糖药是(2006)

A.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B.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C.α萄糖苷酶抑制剂

D.胰岛素增敏剂

E.胰岛B细胞保护剂

51.内科;内分泌;2006-2-069.易引起严重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口服降糖药是

A.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B.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C.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餐时血糖调节剂

E.胰岛素增敏剂

52.男,56岁。

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

查空腹血糖9 5mmol/L(171mg/dl),

餐后血糖14 0mmol/L(252mg/dl)。

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患者体重75kg、身高168cm。

降血糖治疗可选用 

A.普通(短效)胰岛素 

B.中效胰岛紊 

C.磺脲类降血糖药 

D.双胍类降血糖药

E.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53.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口服降血糖药是 

A 磺脲类 

B 苯甲酸衍生物 

C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 双胍类 

E 噻唑烷二酮类 

54.双胍类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机制为

A.促进餐后胰岛素的分泌

B.促进基础胰岛素的分泌

C.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D.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因子受体

E.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55.55岁,女,体重76kg,身高160cm。

因多饮,多尿确诊为2型糖尿病。

经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2个月后空腹血糖为8.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3.0mmol/L 。

进一

步治疗应选择 

A.加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B.加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C.加胰岛素治疗 

D.加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 

E.维持原饮食治疗和运动 

56.男,50岁,半年前体检发现2型糖尿病,无口渴、多尿症状,身高165cm,体

重66kg。

坚持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近3个月空腹血糖5.0~6.0mmol/L(90~108mg/dl),

餐后血糖 10.0~ 13.0mmol/L( 180~ 234mg/dl),拟加用 

A.双胍类降血糖药 

B.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C.磺脲类降糖药 

D.短效胰岛素 

E.中效胰岛素 

57.,52岁,确诊2型糖尿病1年,予合理饮食和运动治疗并口服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

查体:

身高173cm,体重78kg,血压130/90mmHg,心、肺和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复查空腹血糖5 2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1 4mmol/L、13 1mmol/L和12 6mmol/L,下一步最合理的治疗是(2005)

A 二甲双胍加大剂量 

B 改用胰岛素 

C 改用磺脲类降血糖药 

D 加用磺脲类降血糖药 

E 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58.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2004) 

A 低血糖症 

B 腹胀和腹泻 

C 下肢浮肿 

D 乳酸性酸中毒 

E 充血性心力衰竭

男性,40岁,因易乏力、间歇头晕3个月就诊,伴肢端麻木,无多尿、口渴。

体检:

身高165cm,体重 75kg ,BP:

18.7/12.3kPa(140/92mmHg),心肺无异常,双膝反射减弱,化验空腹血糖(FPG)6.5mmol/L(117mg/dl),餐后2小时血糖(2HPG)12mmol/L(216mg/dl) 

59.为明确诊断,下一次最需要做的检查是

A.EKG,以确定有无冠心病 

B.头部CT,以确定有无脑梗死 

C.肾功能 

D.再验血糖,或考虑作OGTT 

E.检查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60.本例最适宜考虑用的药物是 

A.甲磺丁脲 

B.格列本脲 

C.格列喹酮 

D.二甲双胍 

E.卡托普利 

61.半个月后病人来复诊,并诉说曾到附近诊所诊治,给加用每日一片(2.5mg)格列本脲。

服药后常有心跳、出汗,四肢软弱,复查空腹血糖为 7.2mmol/L (130mg/dl),餐后血糖 11.1mmol/L (200mg/d1),下一步最适宜的处理措施是 

A.加用另一种降血糖药物 

B.加大用药剂量至每日2片(5mg) 

C.停药观察 

D.改用胰岛素 

E.〖ZK(〗停用格列本脲,改用拜糖平或二甲双胍治疗〖ZK)〗 

62.[男性,17岁,糖尿病2个月,有酮症酸中毒病史。

每日进主食量400g。

血糖波

动大,身高172cm,体重46kg。

最适宜的治疗应选择

A控制饮食 

B.加强运动 

C.胰岛素 

D.双胍类降糖药 

E.磺脲类降糖药 

63.男性,67岁,身高170cm,体重80kg,因肺部肿瘤准备近日手术切除。

术前查

空腹血糖10 2~11 8mmol/L,既往无糖尿病史,针对血糖最合理的处理是

 A 饮食控制 

B 服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C 服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D 胰岛素治疗 

E 不需要治疗 

64.28.女,45岁。

2型糖尿病2年。

用二甲双胍0.25,每日三次。

空腹血糖6.2mmol

/L,餐后2小时血糖12.6mmol/L。

近2个月发热、咳嗽,痰结核菌阳性。

控制血糖应给

予(2006)

A.加大二甲双胍剂量

B.礞脲类口服降糖药

C.胰岛素

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E.胰岛素增敏剂

[ZL]12良好。

近日受

凉后发热,咳嗽,咳黄痰,X线检查为右下肺炎。

血糖8.6mmol/L,尿糖++++。

对该患者

除治疗肺炎外,糖尿病的处理应 

A.用胰岛素治疗 

B.增加二甲双胍剂量 

C.改用格列吡嗪 

D.加用格列吡嗪 

E.加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男,59岁。

2型糖尿病史16年。

二甲双胍0.25g及格列齐特80mg每日3次,糖尿病控

制良好.近2个月感乏力,体重下降4~5kg,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拟行手术治疗。

手术期糖尿病处理(2003)

A.停口服降糖药、减少饮食量

B.改用长效胰岛索

C.改用短效胰岛素

D.胰岛素及胰岛素增敏剂联合治疗

E.改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女,48岁,近1个月感口渴,饮水量增至每天 2000ml 。

身高156cm,体重71kg,

空腹血糖 180mg/dl (10.0mmool/L),餐后血糖252mg/dl( 14.0mmol/L ),

系初次发现血糖高,过去无糖尿病史。

 

18.给患者的治疗建议是 

A.饮食及运动治疗 (2003)

B.双胍类降血糖药 

C.磺脲类降血糖药 

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E.胰岛素 

答案:

A (2003)

解析:

初发2型糖尿病人,首先给予饮食及运动治疗,如血糖控制不佳,再加用降糖药。

 

19.按以上建议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163mg/dl(8.6mmol/L),餐后血糖225mg/dl

(12.5mmol/L),进一步治疗建议 

A.氯磺丙脲 

B.格列齐特 

C.二甲双胍 

D.阿卡波糖 

E.正规胰岛素 

4年后该患者被发现有浸润型肺结核,降血糖治疗宜 

A.原降血糖药增加剂量 

B.改用降血糖作用更强的口服降血糖药 

C.增加一种口服降血糖药 

D.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使用 

E.胰岛素治疗 

男,48岁,糖尿病12年,每日皮下注射入预混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

24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50g。

近来查空腹血糖13.6-14.8mmoUL,餐后2小时血

糖7.6~8.8mmol/L。

关于空腹高血糖

145.确定原因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多次测定空腹血糖

B.多次测定餐后血糖

C.多次测定夜间血糖

D.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答案:

C

146.最可能的情况是

A.Somogyi或黎明现象

B.晚餐主食过多或过少

c.未加口服降糖药物

D.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E.存在胰岛素彬

147.较为合适的处理是

A.调整进餐量

B.改用口服降糖药

C.加磺脲类降糖药物

D.加双胍类降糖蓍氧物,

E.胰岛素调整剂量

(22~23题共用题干) (2004)

女性,38岁,糖尿病12年,每曰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4

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00g。

近来查空腹血糖 12.5mmol/L ,餐后血糖7.6~

9.0mmol/L。

 

22.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多次测定空腹血糖 

B.多次测定餐后血糖 

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D.夜间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