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045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码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通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和强化管理,我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

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质量控制网络,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奖惩办法,做到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使工程质量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以确保合格的工程质量为最终目标,施工中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的软硬件管理。

1.1、质量控制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符合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质量合格。

1.2、质量管理体系

详见图“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1.3、质量管理制度

1.3.1、建立健全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中规定的质量活动程序,强化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所需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满足工程要求。

1.3.2、项目经理部三级质量检验制度

全面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项目经理部、施工工程处和作业班组的三级质量检验制度,明确质量管理责任人。

1、项目经理为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质量体系的运行,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领导实施;

2、项目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工程的质量、技术和档案管理工作,组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经常开展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活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3、项目副经理负责所有物资、材料和备品备件的供,确保所有进场物品的质量,满足工程要求;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

4、质检员负责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和各部位的施工质量及其施工工艺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时,有权及时制止,并责令其返工,同时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如实编写质量检查报表。

各作业层都要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规范作业行为,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5、认真保护好监理单位移交的和自行设置的测量基本控制点和水准点等。

6、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规范,按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进行工程验收和等级评定,并按业主管理要求及时报送质量评定资料。

7、自觉接受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主动做好配合工作,实现整个项目工程质量既定目标。

强化工程质量的软件管理。

及时收集整理声像和文字资料、认真填报各类报表、详实编写竣工总结,做到工程质量的软硬件工作相互协调、同步发展。

1.3.3、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期和施工后期的各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1.3.3.1施工期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进行作业;

2.切实履行班组交接和工序交接的质量检查手续。

各工序作业班组初检,施工员复检,终检工程师终检,然后会同监理工程师联合检查验收,特别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严禁未经共同检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就覆盖、隐蔽或进行下一道工序。

对不合格部分,坚决予以返工。

3.进一步规范三级质量检测检查程序,认真贯彻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

严格按质量等级目标与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努力做好工前交底(工长),工中检查(工长),工后验收(专职质检员)的“三工序”工作。

4.对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要有成熟的预控对策。

依据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要求,从质量目标确定、施工准备、过程控制质量检查、成本管理,信息管理,竣工前质量管理等二级质量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管理,实行预控。

使项目经理部做到均衡施工,有条不紊。

5.及时组织单元和隐蔽工程验收;

6.质检资料当完整齐全,质量文件必须及时归档。

1.3.3.2施工后期

1.认真准备竣工验收资料;

2.及时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3.做好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工作,保证交工验收现场条件和技术档案资料齐备。

1.4.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通病防治小组,施工员、质检工程师、施工班组负责人是质量通病的防治主体。

本工程质量控制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位:

(1)混凝土施工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3)梁板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

(4)码头铺装层病害的防治

(5)伸缩缝病害的防治。

1.4.1.1混凝土施工

(1)质量通病:

炸摸

原因分析:

①模板的未夹紧或一面松一面紧,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造成局部炸摸;

②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如刚度或密度设置不够;

③混凝土一次性下料高度或混凝土振捣不符合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

①根据模板不同的刚度和混凝土构件截面的大小的要求,加设夹具,遇到夹具有质量缺陷应予以更换已防夹具滑口;

②综合考虑影响模板侧压力的因素,周密计算设计出符合刚度要求的夹具;

③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控制每次的下料高度,按规范要求振捣。

(2)质量通病:

接缝不平整,分段施工时施工缝不平整严重时产生错台。

原因分析:

①模板制作不符合规范要求,如表面平整度、刚度、螺栓空隙等加固模板围檩的刚度不够;

②模板间连接方法不可靠尤其是大模板与局部配置小模板间,如牛腿部分由于连接加固不当易引起错缝;

③分段立摸施工时后浇筑下部模板加固不牢,产生错台。

(3)质量通病:

混凝土表面起砂,在模板接缝及对拉螺栓处形成麻面,在拐角处漏浆形成麻面。

原因分析:

①采用竹胶模板后,模板吸水性较差,混凝土产生泌水后排除不及时,泌水汇集模板表面形成起砂;

②模板接缝处不严密有空隙,螺栓空眼漏浆形成麻面,及柱模板使用不当,采用传统的角模,易在拐角处形成漏浆;

③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钢模板脱模剂涂涮不干净或局部漏刷;混凝土下料高度过大,砂浆贱至模板净化后形成麻面;

④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除。

(4)质量通病:

蜂窝

原因分析:

①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位移,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

②配合比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③拌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岛不密实;

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在漏振而造成蜂窝。

针对以上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质量通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a、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错台的措施:

①安装模板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和验算,须确保其刚度和强度,加固应满足刚度、稳定性的要求;

②台身、翼墙等主要工程均采用一次性立模至顶,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施工;

③在模板设计时接缝处可考虑预留‘企口’措施可避免混凝土产生错台。

b、对于蜂窝麻面采用的防治措施:

①细化模板制作工艺及立模方法

在台身、翼墙等主要外露面迎水面采用清水模板,即采用钢模竹胶覆膜大模板,模板尺寸大小,接缝相对减小,模板表面光滑平整,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光滑;

②为保证混凝土表面色泽一致,减少色差要从原材料上把关,每个台身或每块翼墙必须选用同一批水泥,同一批黄砂。

脱模剂选用新鲜机油,不采用废机油,以免污染混凝土表面。

③严格控制水灰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准确,由于砂的含水量变化易引起水灰比及坍落度变化,所以必须增加黄砂的含水量测定,每隔班不小于3次,据此控制好水灰比;

④采取挂串筒的混凝土入仓措施,限制落料高度不超过2米,以免混凝土浆飞贱至混凝土表面时过长硬化引起麻面,在浇筑台身等部位时,每班派专人对模板表面进行检查,及时清除飞溅混凝土;

⑤板接缝处填加橡皮条,橡皮条即用胶先贴于一侧模板上,不能突出模板内侧,避免因接缝处漏浆表面出现麻面,对拉螺栓外套无缝钢管,防止螺栓处产生麻面;

⑥合理布点,确保料均匀,对于布部科死角区,采用人工二次人倒运,严禁用振动泵平仓,必须按规定振捣,不得漏振,过振;

⑦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侧模板拆摸不低于3.5Mpa,拆除模板时要小心仔细,不损伤表面及棱角;

⑧若浇筑中混凝土产生泌水,则在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前,及时清除;

⑨对于预留螺栓洞孔的表面修补,派专人进行。

每个洞孔修补前,必须凿毛且尺寸形状一致,深约两2cm的修补面,修补时先洒水湿润,然后用专门配置的砂浆修补,修补后做到与混凝土表面颜色基本一致,表面光滑,不收缩开裂,达到观感美观的效果。

1.4.1.2大体积砼防裂措施

产生原因:

①与水泥的品种产生水化热的大小及水泥的用量有关;

②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较大产生;

③浇的砼受到地基或基础的约束产生;

④表面裂缝由于砼干缩及表面温差造成。

防治措施:

①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选用优良的配合比原材料,砼采用二级配,由试验确定配合比。

其中二级配砼可参入减水剂,增加拌和物的和易性;

②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入仓温度;

③砼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下料高度不大于2m,每层厚度50cm,合理布置出料点,人工平仓。

及时排除砼表面的泌水,防止在两个下料口间出现因自然流淌砂浆堆成的薄弱层。

振捣采用二次振捣法,增加砼密实度;

④砼的养护,采取保湿覆盖养护。

采用花雨布或土工布防风草袋覆盖保温,并根据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确定拆模时间,拆模时应注意天气变化防止突然降温;

⑤现场监测,在砼浇筑过程中进行砼监测,在养护过程中进行升温,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

监测结果及时反映砼内部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对所采取的施工措施的效果作及时分析;

⑥监测频率,浇筑后1—3天内每小时测一次,4—7天内每4小时测一次,8—15天内每8小时测一次,15—28天每24小时测温一次。

1.4.1.3梁板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

(1)质量通病:

沉降裂缝

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1~3h内,随泌水而沉降或随混凝土塑性收缩产生的裂缝。

沉降裂缝顺梁、板上表面主筋的方向开裂,裂缝最深达钢筋表面。

塑性收缩裂缝在钢筋以上产生不规则斜裂缝。

危害:

减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加速了钢筋的锈蚀。

原因分析:

钢筋正上方与其周围发生不同的收缩下沉产生沉降裂缝,随混凝土原材料及配比不同,浇筑高度及浇筑速度不同而不同,浇筑高越大,速度越快,沉陷越大;塑性收缩裂缝是混凝土由塑性变固体性化学反应所引起,水泥用量越大,水灰比越高,所产生的塑性收缩就越大。

预防措施: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加水量,不要采用过大的单方水泥用量;

②掺入减水剂和适量粉煤灰。

以便减少沉降量和塑性收缩;

③在混凝土浇筑1~2h后,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表面拍打、振密。

箱梁及T梁应浇到翼板根部时停一段时间,待梁身混凝土泌水沉降完成后,再继续浇筑翼板这层混凝土。

治理方法:

出现沉降裂缝立即抹平压实。

(2)质量通病:

塑性干燥及收缩裂缝(龟裂)

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约4h,裂缝出现在结构或构件表面,形状很不规则,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俗称龟裂。

危害:

浅层龟裂影响混凝土面的美观;深层龟裂减小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使钢筋易过早锈蚀。

原因分析:

①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没覆盖,水分蒸发快,体积急剧收缩,在干热及大风季节极易产生;

②水泥用量过大,砂粒径太细;

③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模板没湿润。

预防措施:

①严格控制水灰比及水泥用量,选用较大砂率和级配良好石料;

②避免混凝土自身与外界温度相差过大,浇筑后及时覆盖,潮湿养护;

③设置风挡;气温高,干燥或风速大的气候下施工,及早喷水养护;

④浇筑前,将基层和模板充分浇水湿透。

治理方法:

①发现微细裂缝时,及时抹压一遍,再覆盖养护;

②裂缝已形成时,现浇结构表面抹一层薄砂浆封闭裂缝,保护钢筋;预制构件,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环氧玻璃布,封闭处理。

(3)质量通病:

长期干缩裂缝

现象:

表面性裂缝,宽度只有0.05~0.2mm,走向为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

整体现浇结构中,多半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平面裂缝多半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

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

危害:

较严重开裂时,影响混凝土面的外观质量,会引发混凝土面层剥落。

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表面体积收缩大,受内部混凝土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裂缝;

②采用含泥量大的细砂、粉砂浇筑的混凝土;

③过振,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预防措施:

①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不能过大采用;尽量减少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②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减小收缩量;

③掺用膨胀剂如钙矾石系膨胀剂(UEA),掺用优质粉煤灰。

(4)质量通病:

温度裂缝

现象:

①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

梁、板及长度尺寸较大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

②温度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表面、深层、贯穿温度裂缝的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裂缝宽度沿全长没多大变化,但受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③多发生在施工期间,沿断面高度,裂缝大多呈上宽下窄状,个别有下宽上窄情况,如遇上下边缘配筋较多结构,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

危害:

表面温度裂缝,因只在表层出现,所以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严重时,产生表层剥落;深层和贯穿温度裂缝,由于深度大,或成贯穿状,将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加速钢筋锈蚀,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及耐久性。

原因分析:

①深层和贯穿温度裂缝,多由于结构降温差值较大,受外界的约束而引起。

如现浇桥台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或大体积刚性扩大基础,浇筑在坚硬地基或承台上,未采取隔离等放松约束措施或收缩缝间距过大时,如果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很高,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升很大,使温度更高,当混凝土冷却收缩,全部或部分地受到地基或其他外部结构的约束。

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拉应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常在浇筑后2~3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裂缝较深,有时成贯穿状;

②预制构件采用蒸汽养护时,由于温度降温制度控制不好,降温过快或构件急于出池,急速揭盖,均使混凝土表面剧烈降温,而受到胎模约束,导致构件表面出现裂缝。

预防措施:

预防温度裂缝,可从控制温度,改进设计和施工操作工艺,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约束条件等方面入手。

一般措施为:

①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如采用降低骨料的温度,或加冰水,或浇筑安排在夜间最低温度时,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回升,或用液态氮降低混凝土的温度等;

②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的温升。

如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或减少水泥的用量,或掺入优质粉煤灰;

③加快浇筑后混凝土的散热,如使用钢模板(结构较薄时),或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以便于散热,并使温度分布均匀;或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预埋或利用一些管,孔道如钢索的套管,通过冷水或冷风来降温;

④降低欲浇筑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的外部约束。

如减小浇筑体长度或厚度,分块厚为1.5~2.0米,以减少约束作用,平面方向,每块截面积不小于50m2,块与块间竖向接缝面,应与截面积短边平行,垂直其长边,跳块浇筑,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缝处理,以减少温度收缩应力;或减少约束体体积;或改善交界面状况,如顶进箱涵,底板与垫层间涂石蜡层,大体积桥台混凝土与垫层间,浇沥青胶,并铺5mm厚砂等做法,来改善交界面的状况。

两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长于15d;

⑤加强浇筑混凝土的表面保护。

如浇筑后,表面应及时用草帘、草袋、砂、锯末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或蓄水养护,夏天适当延长这一状态养护;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保护混凝土表面,薄壁结构,要适当延长其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

拆模时,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以防急速降温;

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如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选用合适骨料如石灰岩骨料及其级配良好,以便降低水化热;

⑦蒸汽养护构件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0~15℃/h,降温不大于15℃/h,并应适当冷养后吊运构件出池,以避免过大温度应力。

治理方法:

①对于一般结构的缝宽小于0.1mm裂缝,因可自行愈合,只采取封闭措施,即一般采用涂两遍环氧胶泥,贴环氧玻璃布,以及喷水泥砂浆等进行裂缝表面封闭;

②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结构,缝宽大于0.1mm的深层及贯穿性裂缝,可根据裂缝的可灌程度取灌浆方法进行裂缝修补。

1.4.1.4码头铺装病害的防治

①加强对主梁的施工质量控制,避免出现预拱度过大,从而导致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

②提高铺装层防水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出现防水混凝土层破坏从而导致铺装层破坏现象出现;

③加强铺装层的配合比设计,选用优质骨料,提高铺装层的施工和养护质量。

1.4.1.5伸缩缝病害的防治

①在设计方面,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伸缩装置;

②提高对桥梁伸缩装置施工工艺的重视程度,严格按施工工序和工艺标准的要求施工;

③加强对锚固件焊接施工质量的重视;

④提高后浇混凝土或填缝的施工质量,要振动密实,达到设计的强度标准;

⑤避免伸缩装置两侧的混凝土与桥面系的相邻部位结合不紧密,导致的伸缩装置的破坏。

工程质量的防治与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从施工的准备,原材料的选购、试验到具体的施工、成品保护都影响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外在美观。

在全体员工心中树立质量意识,在编制具体施工方案时,力求最佳方案,采取有将效措施,防治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程序操作,在工艺上作到精益求精;在管理上执行全员个人责任制,加强奖惩制度。

对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