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844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docx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

发展科技事业助推科技兴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保康县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一战略决策的效应,越来越突显。

历届县委、县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并把科教兴县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导思想,制定促进科技发展激励政策,推进科技体制深入改革,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努力,保康已进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为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先进县建设

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精辟的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包括科技人员在的广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马克思主义观点,为在新的历史阶级制定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985年3月,中共中央相继出台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重点提出了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改革农业科学技术体制,使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合理部署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以确保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改善政府机构对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改革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等十个方面的重大改革。

改革的重大举措的实施,有利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一)制定激励政策

在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历史时期,保康县也同全国一样,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力求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因地制宜,围绕科技兴县主题文章,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科技发展道路。

1978年7月,县政府组织召开了保康县第一次科技大会,深入贯彻了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会上总结了成绩,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在科技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会议通过了《1978—1985年保康县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县主要领导作了重要讲话。

并确定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工作座谈会,总结上年度科技工作,安排制定下年工作计划。

1980年3月,根据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县分别给306名知识分子平反了冤假错案,给61名知识分子摘取了右派分子帽子,使一大批知识分子重新回到了科技第一线,为科技事业贡献他们应有的力量。

1981年,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保康县科学技术协会,与科委合署办公,其工作职能主要是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协会、专业研究会建设、以及组织青少年科普活动,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发展需要,1988年,两科分家各行其职。

1988年5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关心知识分子,并明确规定,凡分配到保康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从报到之日起给予转正定级的工资待遇,并享受政府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在科技战线上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由组织部门考核确定为拔尖人才,进入人才库,同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充分发挥和调动了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科技发展和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各自应有贡献。

(二)培养科技队伍

科技队伍逐步壮大,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由于保康地处山区,生活和工作条件差,60-70年代,进山工作的知识分子较少,而且留不住,大都工作一段时间就出去到大中城市另谋出路,一度出现科技人员匮乏局面。

给科技工作正常运转带来了一定影响。

据统计,1978年全县知识分子仅有994人,其中1966年前大专毕业生155人,中专毕业生472人;工农兵学员毕业生68人。

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698人,其中分布在公交战线36人,农业战线112人,科技系统7人,文教战线543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后又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科学技术确定为第一生产力。

自此,广大科技人员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普遍重视,知识分子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改善和明显提高,科技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由于推行各种优惠政策,开放山门,针对性引进人才。

同时,科研技术服务机构日趋完善,2013年,全县有果茶研究所、荆山锦茶叶研究所、酿酒研究所等8个专业研究机构;以11个乡镇农畜技术服务中心为主的技术服务组织25个,科研、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为地方经济振兴,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三)创建科技先进县

创建科技先进县是一件长期的系统工程。

自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重视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科技事业,推动科技进步,努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在全县GDP增长中的贡献率。

1989年8月,成立了保康县科教兴县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直各有关部门“一把手”和16个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科技先进县工作。

1999年,县科技创新工作全面展开,县委、县政府把这一年作为创建全国科技先进县的攻坚年,纳入科技兴县工作议程,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直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县委、县政府“两办”发文,细化责任单位创建任务、工作标准。

选择创建试点,发挥示带头作用,建立起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机制。

先后下发了《关于实行乡镇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和《关于对乡镇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实施办法》。

年底,由组织部、科委、目标办、统计局联合,从科学决策、组织示、创造环境、科技绩效等指标进行年度综合考核。

1999年12月,全县科技创新、创建全国先进县督办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县委书记作重要讲话,出台了《保康县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关于加速科技进步放活科技人员的决定》、《保康县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以推进创建工作顺利达标。

同年,县、乡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科教兴县领导小组,各乡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成立了乡镇科委,村级配备了科技副主任,同时成立了村级技术服务站,县属重点企业配备了专职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科技服务和技术创新攻关工作。

自此,各项各业,各个部门有专门领导和专职人员从事科技工作。

由于组织领导到位,创建措施得力,2000年9月一次通过国家级近30余项指标考核,均达到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的要求,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同时颁发了奖牌。

随后两年一次复核,均符合国家要求并达标,这都是各级重视,全民共同努力而保持的殊荣。

二、加强科技管理推动科技进步

科技部门是政府管理科技的综合职能部门,管理好科技工作,就是推进科技进步的动力。

围绕科技体制改革主题,如何搞好管理与服务社会关系,这是科技部门要做好的文章,科技管理主要突出在科技计划、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技术市场诸方面的工作,抓好这几项工作,对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教兴县步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科技计划项目

科技计划是科技服务经济建设有效途径。

申请科技项目应符合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符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

承担这些项目主体资格必须符合计划要求,在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和技术优势,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具有与项目有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具有完成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按照上述要求,严格筛选申报,争取国家支持。

从1978年以来,全县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53项,其中被国家、省、市科技部门批准实施的285项。

全县从部门、工矿企业、农业中申报的346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共优选实施各类计划项目255项。

在这些计划中,其中科学实验计划34项,重点科技项目2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8项;星火计划项目实施22项;其他科技项目实施7项。

30余年来,共争取落实并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6项,省级各类计划56项,市级计划73项,县级各类计划52项,其他项目68项。

通过以上这些项目争取各方扶持资金,以保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争取无偿补贴科技项目76个,补贴经费144多万元;有偿使用项目19个,经费385万元;科技贷款项目76个,贷款指标共4805万元;贷款贴息项目3个,贴息40万元。

其中省科委无偿贴息科技项目15个,经费216万元;有偿使用资金项目10个,经费328万元;科技贷款项目75个,贷款指标6540万元,贷款贴息项目3个,贴息40万元;市级无偿补贴科技项目707个,拨付经费266万元;有偿使用资金项目9个,经费57万元;贷款项目2个,贷款指标265万元。

在县级科技经费来源上,1980年起把科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当年列交3万元。

到1985年,“科技三项经费”作为县级财政经费纳入预算。

1988年,为创建全国科技先进县,把“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的1%列入预算,当年达到114万元,2005年达到187万元,而后随着财政支出比例增加,逐年提高,由于积极争取科技项目的落实,技术资金到位,有力促进了科技进步,推动了科教兴县步伐,使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中份额逐年提高,科技项目的拉动,给建设小康社会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

(二)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是鼓励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渠道,同时科技成果管理也是科技部门重要职能之一。

1978年以来,主要对科技成果组织开展鉴定、验收、申报、评奖、成果推广等项工作。

聘请专家教授对科技发展项目组织验收325项,主要分布承担科技项目单位,如工矿企业、农业、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完成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178项,引进新技术320项,推广应用技术成果251项。

1984年以来,县级共组织召开了5次科技大会,对取得科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奖励,并对在科技兴县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地方政策,对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成果,组织向省、市推荐申报,争取各种科技奖励。

多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1项,市级科技成果奖39项,县级科技进步奖113项。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年来,我县引进推广了200多项新技术成果,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为科技兴农、兴工增添了后劲。

如地膜玉米技术推广,地膜烟叶、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蔬菜冬暖大棚、杂交牛、羊、猪新品种引进推广;核桃、板栗、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沼气、太阳能、省柴灶节能技术推广;黄磷炉节能技术、黄磷产品深加工技术;新医疗技术、新医疗器械引进应用、新药物引进推广等等。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效益,有力地推进了科技兴县步伐,给地方经济振兴科技发展增添了后劲。

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以科技部门为龙头,将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机制常抓下去。

(三)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孕育而出的社会主义新型市场,包含着科技发展中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出口和科研生产一体化等技术交易活动。

1987年6月,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国技术合同法》,1990年7月国家科委令第七号颁发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1992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了《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相继出台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规了技术市场,扼制了在技术交易活动中的不法行为,活跃了技术市场,促进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按照法规要求,对辖区40多个科研、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了认定登记,对符合交易的机构颁发《技术交易许可证》。

在执法管理每年将采取不定期配合工商、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进行检查,以维护技术市场正常秩序,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技术交易活动,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本着“放开、搞活、扶植、引导”方针,以多种形式促进技术市场健康发育,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995至2005年,共组织技术贸易机构分别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技术交易会,科技博览会、技术洽谈会等形式20余场次,分别与30多个大中城市企业联姻,签订技术合同和达成协议40多项,技术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200多项。

通过技术交易平台,使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广泛与外合作,针对性引进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科技、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为科技兴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知识产权

《中华人民国专利法》于1984年4月1日颁布实施,我县于1991年正式开展工作。

《专利法》明确规定:

“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专利法”。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中专利,发明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在广泛宣传和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分别在社会、企业、科研单位和学校重点领域中,鼓励科技人员和中小学生发明创造,以法律程序向国家专利局积极申报专利,着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多年来,共向国家组织申报专利920件,被国家审查批准授权的有352件。

2003年,根据市知识产权局统一安排,在中小学中开展发明创造教育,历时6年,试点学校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四所学校,共有5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发明创造专题讲课,2000多名学生踊跃发明专利,共发明专利500多件,其中有200多件被国家专利局授权。

专利技术的实施是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从1992年开始到2013年,共组织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和引进适用专利技术28项,都不同程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在专利执法管理方面,依照《专利保护条例》,对辖区专利产品实行打击冒充、假冒行为。

2002年开始,重点查处商品流通领域涉专利标记商品,通过登记、认定,有效地防止了冒充和假冒行为,有效地保护了专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了知识产权。

具体整治时间是每年的“3.15”活动,配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共同查处,并及时上报。

三、开展科学普及着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科技进步因素主要突出在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几十年来,科技工作主要突破口是对科技政策法规、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适用技术普及等方面。

先后成立了30多个科普机构,组建了40多个专业学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以广大科技人员为主导,以农村村民为载体,大力普及适用科技知识,使他们都能掌握1-2门适用技术,以科技致富奔小康,以科技政策武装头脑。

(1)科技宣传教育。

多年来,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宣传,如广播、电视、报纸、图片、散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科技法规、政策、适用技术,使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科技政策,掌握一些适用技术。

仅科技情报方面,1985年以来,共收集整理科技信息1万余条,年平均600余条,发布传递4000余条,被采纳利用的适用技术信息1000余项,接待社会各界技术咨询1200多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科技示基地建设。

2002年开始,科技情报部门,顺应农村产业的发展,新开辟了《荆山科技》栏目。

该刊物从科技政策、科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一体,技术产品新颖适用,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

刊物本着科技兴县,生态兴县,、创新,成为农业、农村、农民的益师良友,其容丰富,文字简练,易懂易记,刊物为月刊,发至全县各村,及专业户、重点户、科普示户等生产第一线,刊物创办104期,每期2000份,仅此刊物就发布技术信息1500多条,传递科技政策100余条,为科技兴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宣传另一个层面,是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广泛宣传了《中华人民国专利法》及其相关法规,使社会广泛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防震减灾日,利用资料和图片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再就是利用科技展览阵地,图片和声光效果、展示科技发明和科技创新模型,以提高市民和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科技培训和普及

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主要窗口。

1991年以来,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开始组织科技下乡活动,为科技兴农大力普及实用技术,围绕粮、茶、菌、果、畜等产业项目,仅科技培训达3500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9000人次。

1998-2005年,围绕实施“科学素质工程”,“十百千万工程”、“农村整村推进科技扶贫”等活动,累积开展科技培训5707场次,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6734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多万份。

1999年9月,举办全县领导干部科技讲座,专门聘请专家、教授来保康授课,共300多领导干部参加,同年,与科协共同组织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深入到227个村组,开展技术培训735场次,培训群众达82000人次。

2000年,成立第一个综合性科技服务组织“百名专家科普服务团”,11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820场次,培训群众9万多人次。

2001年,围绕全县蔬菜、中药材、核桃、烟叶等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1000场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达10万人次,编发《农村科技致富指南》共12期947份。

2005年组织科技人员到11个乡镇的15个特困村开展技术培训50场次9970人次,户平掌握2-3门实用技术。

在常年专业培训上,主要是农函大招生和宏程学校招生,学习高层次农业技术知识和电脑知识,年招生达700余人,以培养高技术和现代技术人才。

培训的另一种对象是中小学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其他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2003年以来,先后十几所中小学开展了专利知识和地震知识教育,先后讲课40余场次,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达80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新的世纪,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正确把握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导向,确立了绿色富县、工业立县、项目强县、科技兴县战略,使我县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1997年3月,全县科技工作会议召开,县政府下发了《1996-2000年保康县科教兴县战略实施实施纲要》和《关于加速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的若干意见》,会上,总结表彰了科教兴县中表现突出、贡献较大的10个先进单位和23个先进个人。

从1999年,全面进入科技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

县政府同时下发了“科技目标责任制”实施细则,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为责任人,逐年考核,形成制度,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全社会齐心协力,使我县各指标顺利达标,一次通过验收,步入了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

此后,在两年一复查考核中均达到先进县标准。

同年12月,全县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出台了《保康县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关于加速科技进步放活科技人员的决定》以及《保康县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等地方性政策,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工作热情,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

12月经过考核确定推荐罗君等10名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推荐过渡湾等5个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先进单位,经县委、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2001年9月,全县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县长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九五”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措施。

并对2000年度乡镇科技示村,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分别在前三名和荣获保康县第五届科技进步奖的21个项目,第一届政府津贴享受的9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2000年12月,县长主持召开了县长办公会议,对全县“十五”科技发展和营造科技进步环境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会议记要”,就加大观念创新,目标考核,科技投入,政策支持,科技示,信息网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和政策奖励,科技部门自身建设力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1年5月,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表彰第五届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和享受政府津贴人员的决定、保康县政府津贴管理实施办法等。

2004年10月,保康县科技信息正式开通。

该设职能简介,办事指南、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科技招商、项目申报、科技普及、政策法规等栏目。

该的建设将成为了解科技政策、传递科技信息、宣传部门职能,与外相互沟通与交流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逐步实行办公自动化、现代化的重要枢纽。

2005年5月,在“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科技活动周中,全县精心组织,参加全省科技博览会,共组织10余个科技项目参展,会上达成合作协议5个、成交额达300多万元。

2007年4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大会精神,提高保康县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整体水平,于4月下旬召开了全县科技大会,会上传达了省、市科技大会精神,总结了我县“十五”科技工作,绘制了“十一五”保康自主创新工作蓝图,相继出台了《保康县科技“十一五”规划》、《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保康的实施意见》、《保康县科学技术经费管理办法》。

2013年4月,保康县人民政府的2号文件下发了《保康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明确了奖励重点和围,细化了奖类设置,完善了评审与受奖的监督机制,加大了奖励力度,提高了奖励金额,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工作的激励措施。

2013年,以实施“科技兴企”工程为抓手,以服务“一区六园”建设的重点,县科技局组建专班深入到襄阳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尧治河化工股份、澳立生物科技、沃土生态农业开发等一批中小型企业开展技术需求调研与科技服务,提出科技立项、专利申报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制定成长路线图。

全年共组织企业申报专利30多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5家。

圭卒园公司被批准为全县首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申报高新技术产品5个。

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5%上升到5.6%。

全年共争取各类政策性技术资金500万元。

展望未来,重任在肩。

当前,科技进步已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渐渐深入人心。

面对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的形势,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科技职能部门,无论在加速和推进科技创新上,还是在整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上,都面临着异常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全县科技工作必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任务,围绕科教兴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条主线,继往开来,争当科学发展的践行者,自主创新的带动者,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引领者,为助推保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县科技局供稿撰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