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2624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docx

1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方案报审表

项目名称:

梦溪小城16#楼、2#-2地库工程编号:

致:

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梦溪小城16#楼、2#-2地库工程

安徽庐南建设投资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20日

会签栏

施工单位

安徽庐南建设投资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梦溪小城16#楼、2#-2地库

方案名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制人

 

签字:

日期:

审核部门

审核意见

安全生产部

 

签字:

日期:

技术质量部

 

签字:

日期:

审批人

 

签字:

日期: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条件

4、施工设计

5、混凝土搅拌和浇筑

6、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措施

8、主要施工机具及材料计划

9、关键部位处理措施

10、控制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11、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

12、施工中不可遇见性事发措施

13、大体积砼温度控制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梦溪小城16#楼、2#-2地库工程,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梦溪路与淮海大道交口东南角。

16#楼:

本工程建筑高度103.02m,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本工程设计地下1层,层高为5.5米,地上32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上一层、二层为商业楼,层高4.200,地上三~三十二层为普通住宅,层高2900;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402.14m2,结构类型:

主体为异形框架剪力墙结构;16#主楼范围抗震等级为:

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室内标高±0.000暂定相当于吴淞高程41.20m。

2#-2地库:

使用功能为双层机械复式小汽车停车库;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防水等级二级;建筑层数地下一层;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50年;总建筑面积7452m²;结构为:

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

三级;地库±0.000相应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吴淞高程39.700米。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10-2011)

9、《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8、《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2007)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01)

1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施工组织总设计

14、施工图纸

三、施工条件

1、钢筋隐验合格,各部位埋件、线管复核无误。

2、测量已复核完毕,标高、轴线已符合设计要求。

3、筏板钢筋按规范要求绑扎并经验收合格,模板已验收合格。

4、基筏板底板200厚砖胎膜的外边已回填加固,保证牢固,已验收合格。

5、备足振动棒、初平抹光机等施工用具。

6、备好作业面的连接电源箱和夜间施工电源。

7、掌握天气情况,备足遮盖防雨布。

8、现场将运输车道清理到位无障碍物。

9、将养护覆盖材料运到现场备用。

10、泵车停点提前平整、清理。

11、备好通讯联系工具。

 

四、施工设计

1、施工方法

本工程主楼筏板为大体积砼。

针对本工程基础筏板实际特点,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法,不得留施工缝。

每层浇筑厚度450mm,以后浇带处为一作业段,每一段从东向西一次性浇注,另:

上翻300高的外墙待基础底板浇注约2小时后再浇注,沿一端进行依次浇注。

大于4M

1.5

M

每层浇筑高度为450mm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前,由试验室配制出混凝土配合比及相关原材料合格证,然后按配合比进行配料搅拌、浇筑,并留置试块、测试坍落度,并做好记录,水平运输由专用砼运输汽车运至工地。

砼浇筑由一端向另一端平行后退。

每台班配6台振动器负责振捣,每个工作班与班、层与层之间要互相穿插协作,定人定位,责任到人。

a、由一端向另一端退浇;

b、6台振动棒均匀退振,防止漏振;

c、分层自然成坡浇筑,每层高450mm。

浇筑砼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每作业面分前、后两排振捣砼,边浇筑边成型,及时抹平底板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抄平,用细白线严格控制板面标高,用两米靠尺检查并控制表面平整度。



墙体砼浇筑:

外墙300mm高与基础筏板一起浇注,先从外墙一端开始循环浇筑。

2、施工能力设计

采用1台地泵,两个流槽浇筑,理论泵送加流槽每小时平均按70m3计算,预计筏板砼2000m3左右,需要30个小时左右才能浇筑完毕。

因此施工设备配置为:

塔吊1台

牵引式地泵2台

活动流槽两个

搅拌运输车15辆(10~12m3/车)

4、砼温差控制设计

大体积砼内外温差超过25℃时,砼开裂的可能性很大。

提前通过合理的保温、增湿养护,有效控制砼内外温差,使其小于25℃,并使砼表面尽量少出现微裂缝。

待筏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安排工人在混凝土表面盖上麻袋,以免混凝土冻结。

4、现场组织

5、

(1)、砼搅拌及运输分为两大班作业,每班作业时间为12h。

每班主要人员安排:

负责人1人、外部协调(搅拌、运输)2人、工长1人、技术2人、质检1人、安全1人、物资1人、后勤管理1人、机械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及现场操作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安排。

(2)、砼浇注及养护分两班作业,每班定25人,作业12h。

每组设分负责人,值班管理人员,班组长各1人

砼振捣工、钢筋工、模板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及现场操作人员跟班作业。

五、混凝土搅拌和浇筑

1、砼搅拌

(1)、严格按试验室出据的配合比进行搅拌,计量要准确,砼搅拌时,根据砂石含水率和粒径及时调整配合比,派专人控制坍落度。

砼坍落度:

考虑即便于泵送、浇筑时流淌又不致过远,取120mm正负20mm。

砼从出机到入模时间不得超过120min。

(2)、基础筏板砼,提前一周上报计划,确保足够的车辆供应。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提前联系另一厂家为备用单位。

2、砼浇筑

步骤:

塔吊配合、布置泵车、流槽→砼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第一层砼→振捣→作业面推进→返回浇筑第二层砼→振捣→作业面推进→浇筑第三层砼→振捣→循环作业→砼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第二、第三次赶平压实→砼及时覆盖、保湿养护→砼测温监控。

(1)、底板砼浇筑

(2)浇注前作业面应清理干净。

(3)、底板连续浇注,不留施工缝,保证“软接茬”;砼应梅花点式振捣密实,每插点时间以20-30秒为宜,以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快插慢拔,均匀振捣。

(4)、砼浇筑由1台地泵和两长边各一个流槽、并有塔吊配合,同时从短边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每部位两台振动棒同时振捣,形成一个较大的砼浇筑流动工作面。

第二层砼要在第一层初凝前浇筑完毕。

用插入式振动器逐步进行振捣密实,浇筑时砼浇筑流淌面每层平面长度5m,为了防止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5)、基筏板砼成型后,其表面水泥浆较厚,不仅会引起混凝土表面收缩开裂,而且会影响其表面强度,故等表面凝结前必须用木抹子搓压表面,以防止表面龟裂,至少抹压三遍,最后一遍在混凝土终凝前抹压平整,并且用条帚扫成纹理,以增加美观度,同时形成毛面,装修时不再凿毛。

混凝土浇筑终凝后加塑料薄膜及麻袋、棉毡等覆盖,养护期7—14天,既可降低内外温差,又可防止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砼未达到足够强度前,严禁敲打或振动钢筋。

3、砼养护

养护时间:

砼终凝后(考虑为18小时)开始,7~14天。

养护方式:

在基础筏板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覆盖麻袋等。

4、试块的制作

监理、施工方、建设单位三方见证取样,试块的数量按相关规范要求数量留置(同标号,同一天浇筑,1000m³以上,标养200方一组,同条件1000方一组,抗渗500方一组。

1000方以下,标养100方一组,同条件1000方一组,抗渗500方一组。

送检试块为标准、同条件养护及抗渗试块。

六、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和注意的问题全面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2.质检部制定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增加人员,加强管理。

3.进场的原材料,按规定进行复试合格后方使用,不合格材料立马清退出场。

4.派专人负责,以加强对搅拌站的管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5.分项工种,各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6.现场指挥、值班人员时刻检查施工情况,及时决策处理出现的施工问题,以保证施工质量。

7.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按标准操作。

对违反规定不负责任、不听指挥的人,一经发现,立即现场处罚。

8.时刻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随时作好应急准备,并做好测温记录。

9.混凝土养护的覆盖层不准擅自拆除。

拆除前报告技术负责人及监理部批准后方按要求进行。

七、安全保证措施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具备一般的安全常识,并与项目安全部门签订有关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2.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要掌握并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施工纪律(制度),执行“三保”防范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每天有专职安全员值班,组织安全执法队,专门负责监督施工安全工作。

3.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各种安全制度。

4.施工前,标段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筏板大体积砼浇筑,与参施工人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了解和掌握“干什么?

怎么干?

注意什么?

”,明白有关安全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

5.专用设备必须专人操作;机电设备由专人维修保养和管理。

6.实行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安装漏电保护器。

7.基坑周边设防护栏杆。

8.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重要部位、通道口要有安全指示灯。

9加强基坑护坡及周围土方和围墙的监测,随时报告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八、主要施工机具及材料计划

序号

机具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商品砼搅拌站

1

提前联系另站

2

牵引式砼泵

1

1台备用

4

砼搅拌运输车

15

10~13m3/车

5

插入式振动器

6

3台备用

6

刮杠

4

6个

7

塑料薄膜

m2

3500

8

黑胶布

10

20

9

木抹子

8

20

九、关键部位处理措施

加强后浇带处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并两边设置钢丝网。

(其它详见结构施工图)

在浇筑此部位砼时,中间用木枋(间距为200mm)顶住模板龙骨并加固牢靠,严禁浇筑砼时砼随意流至后浇带部分,或胀坏钢丝网。

待主体施工完毕后,用高一级别标号砼并掺加微膨胀剂浇注,浇注前其浮动的石子、浆料、钢筋上的浮浆等均应清理干净。

十、控制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1.减少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为控制温度裂缝,使用高强水泥;选用中热或低热的水泥品种;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降低水泥单方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

2.掺加外加料:

(1)、掺加外掺料:

掺用适量粉煤灰,以代替水泥,从而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增加砼的可泵性,同时粉煤灰对砼的后期强度有较好的增强作用,掺量以实验室配制为准,达到满足砼强度,抗渗强度及砼可塑性的要求。

(2)、外加剂:

①高性能泵送剂(WS型),起缓凝、减水、引气、减少坍落度损失等多重功能。

并延长砼初凝时间,降低水化放热速度。

②掺加膨胀剂,降低砼收缩,可以减少大体积砼内部微裂缝,从而提高结构自防水能力。

③加入抗渗剂,按实验室要求达到抗渗强度。

3选择优质骨料

(1)、粗骨料:

进行优化级配设计,优先选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节约水泥用量、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本工程粗骨料选用粒径分别为5-10㎜,10-20㎜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采用二级级配,增加骨料用量,降低空隙率,适当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放热总量。

(2)、细骨料:

选用优质中砂,砂中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细度模数在2.6-2.9之间,平均粒径在0.381㎜左右。

以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4控制混凝土的出机和浇筑温度

(1)、控制出机温度:

石子影响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最大,砂次之,水泥最小。

(2)、控制浇筑时入模温度:

根据工程经验,最高入模温度应控制在10ºC为宜。

5延缓混凝土的降温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加强表面的保湿、保温养护,用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浇筑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加麻袋覆盖。

减少升温阶段的内外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

6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混凝土的收缩和极限拉伸值除与水泥用量、骨料品种和级配、水灰比、骨料含泥量等因素有关外,与施工工艺也密切相关。

混凝土浇筑初凝前二次振捣也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

十一、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高层框剪

1

基础轴线位移

15

尺量检查

2

标高

±10

用水准仪或

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

+8-5

尺量检查

4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木契形塞尺检查

5

基础边界尺寸

+20

-15

尺量检查

6

预埋管

5

7

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15

8

井筒长、宽中心线

+25

0

吊线和尺量检查

十二、施工中不可遇见性事发措施

1.停电:

混凝土浇筑中不能发生,请甲方提前与供电部门联系及协商。

2.下雨:

下雨时,浇筑过的混凝土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水直接淋其表面。

十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是关键,拟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除在砼配合比设计考虑降低砼内水化热外还应做到以下方面:

1、在混凝土浇捣后,做好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

2、筏板基础底板采取长时间(不少于14天)的保湿养护、以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

3、浇筑高度在分段的范围内,每段内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斜向分层法施工。

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5、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浮浆,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6、采用覆盖+蓄水保温养护,蓄水高度经计算确定。

7、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确保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测温采用电子测温,直读各测温点的实际温度。

(1)本工程底板较厚,测温点布

置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利用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并派专人保护预埋测温导线,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损坏。

布设上、中、下三层测温点为一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进行监测,检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差超过250C时,应及时采取加深混凝土的蓄水养护层,以此来增加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内外温度差,避免因为温差过大产生裂缝等应急措施。

测温点布置:

常规测温方法需留设测温孔和本工程面积较大的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取具有代表性的测温点采用电子测温仪测温。

集水坑混凝土厚度最大,混凝土中心温度最高的地方也在电梯基坑处,所以只要保证集水坑处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不超过250C即可保证混凝土质量,测温重点放在电梯基坑。

测温点平面位置:

筏板边缘沿长方向两边各布置3个测温点,筏板中部设3个测温点,同时在筏板边缘;同时在筏板边及中部电子测温点边上还布设两处预留测温孔,采用温度计测温,以便校验,具体测点布置详见测点平面布置图。

筏板边缘测点距筏板边缘≤500mm,但大于200mm。

测温项目

测温次数

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

每昼夜不少于4次(即8点14点20点2点),此外还需测最高、最低气温

砼强度达到标准值30%之前

每2h测一次

砼强度达到标准值30%以后

每4h测一次,4天后8小时测一次

(2)配备专职人员测温,并对测温人员进行培训及交底,测量人员要按时测温,三班记录,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量记录要填写清楚,换班时要做好交接。

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7天7夜,若温差超过25℃应及时采取加深蓄水层,以此来增加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内外温度差,避免因为温差过大产生裂缝等应急措施。

8、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9、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认真处理。

混凝土振捣完毕1-2h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纹。

10、采用循环水管散热措施

  在筏板安装钢筋后期,安装直径50的钢循环水管,以混凝土中心范围水管间距不大于4米,以1000立方米为一个循环系统为原则。

筏板混凝土施工关键是控制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温度差值不大25℃,而采取第1~4点措施是本工程施工控制的主要措施,能有效控制温差变化;采用循环水管仅作为辅助混凝土内部进行水冷散热作用,如采用第1~4项措施未能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值小于25℃,又或者混凝土中心温度过高(如超过75℃)时使用。

使用时,须将混凝土测温增加到每1小时测温一次,当温度受到控制时,可减少水冷至停止,以免降温过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