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2599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docx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

《中观总义》第六讲笔录(内部交流)梵语

统筹整理|圆培笔录整理|加措、大愚、舒源、妙者、多吉、梵行、堪卓旺茂、钰仔、圆怀、慧释、骆驼穿针孔、回头是岸、凌云好,我们接着来学习《中观总义》。

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道所破”,下面我们要讲“认定理所破”,要先把这些概念给大家介绍清楚。

我们学这些教理的时候,前期大量都是一些观念和名相。

这些观念和名相,有时候好像和修行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等你学透以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和你的修行息息相关。

就像我们学哲学的时候,觉得“世界观”这种东西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没有关系,其实不是的,我们的世界观恰好就决定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取舍、行为和心态。

学习中观其实就是去学一种世界观,它认为这个世界是空性的,如果你把这个世界观学得很细密、很深入,再延伸开来,就会产生生命的观点。

世界是怎么样的叫“世界观”,生命是怎么回事叫“生命观”(人生观)。

一旦生命观清楚以后,我们就会产生价值观。

为什么呢?

当你清楚了生命观,清楚了生命要怎样去进行才会有意义,价值观就出现了;有了价值观之后,我们就一定要去做最有价值的事,那么行为的取舍就被规定了。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洗脑”了。

后面的一切流程你可以说成是“洗脑”,但真正关键的要点是位于首位的世界观是否正确。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世界观错了,你后面怎么努力都是扯蛋;如果世界观正确,那么无论后面是稍有懈怠或是努力,问题都不是很大。

(当然,如果你太懈怠了,就算知道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也没有用,不过至少你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你努力的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背道而驰,那就南辕北辙了。

)我们现在学这些观念和名相,实际上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很准确的世界观。

但真正建立起来也比较困难,为什么呢?

因为它和我们平常对世界的看法恰好是冲突的。

我们平常的看法,就认为这个世界是实有的。

它的实有表现在哪里呢?

表现于物质的实有和感觉的实有,我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它是否虚幻,或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对于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只考虑它对自己的作用,考虑怎么在世上活得更舒服一点,至于“我”是否真实,世界是否真实,要怎样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快乐,这些几乎不属于考虑的范畴。

绝大部分人就认为:

我就这么生活嘛,能挣更多的钱,出很大的名,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要很多财富和荣誉,活得更长寿一点,福禄寿俱全……他考虑的就是这么一个作用。

至于生命到底是怎么样的,他的认知非常简单:

生命怎么来的?

爹妈精卵相结合生出来的;生命朝哪里去?

玩完了朝火葬场去。

那爹妈为什么要把你生出来?

他不考虑这个。

至于死了以后怎么样呢?

他就说:

“哎呀,死了就烧成灰,放进一个骨灰盒,买个墓地再把骨灰盒放进去。

”这就是他们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否认和忽略生命的真相——实际上生命是摧毁不了的,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死亡。

现在我们理解的“死亡”其实是一种断灭论,它是不成立的,但大部分人不会去考虑生命观,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正确的世界观。

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我们的生命就是爹妈运动两个物质不小心凑成的结果,生是偶然而来,死也是偶然而去。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绝望的生命观,导致世人认为人生就这一世,最多不过百来年,既然如此,那就要拼命地及时行乐。

至于别人快不快乐,那与己无关,反正死了以后啥都不知道。

一个人虽然不会很清晰地这么去想,但其实他的整个生命行为都会非思维性地围绕这个观念而进行。

不管是我们修行人,还是不修行的人,大部分人的生命轨迹都是这样。

但是,我们既然已经是修行人,就要去破坏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告诉自己世界不是这样的,生命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可以充满光明,没有灰暗,我们可以超越生死,根本不是死了就烧成一堆灰放在那里,或者撒到江河里面去喂鱼鳖那么悲观。

人的生命好奇妙啊。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些大菩萨在某一世会因利生因缘示现为魔王之类的有情,那一世的生命结束之后,他下一世又变成人出来(因为他是大菩萨,生死自在,可以随愿投生)。

结果他出来后就攻击那个魔王,他知道自己的前世就是那个魔王。

我们的生命其实很好玩,如果真的摆脱了这种业力的缠缚摧残、肆虐捆绑,生命是非常自由幸福的一件事情。

但我们现在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长期执持错误的世界观,在我们的相续中形成了很多很多的执著。

这些执著其实毫无意义,但我们却误认为这些执著能让自己快乐。

为什么会误认呢?

因为有些执著确实暂时能够让我们快乐。

比如我们去吃一个好吃的东西,吃的时候真的很爽啊,“哇,好好吃哟!

”稀里哗啦一顿猛吃,但好景不常,一旦吃饱,那种快乐就没有了。

如果像我这种吃神,遇到喜欢吃的一股脑地拼命吃,半夜里又胃胀反酸,岂止是快乐没有了,简直是非常难受。

也就是说有些快乐如果我们贪恋过头了,最后一定会出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无常的东西。

我们有什么样的执著,就会产生与之相关的痛苦。

如果不修行,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摆脱诱惑,习性和思想打起仗来,一般思想都会输给习性。

但是,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修行,习性就会减弱,心就会开始听正念的话。

比如,贪吃的时候,正念一起来:

“不要这么贪嘴!

”你就不吃了;发现自己心里面产生了痛苦、纠结、嫉妒、仇恨等感觉时,“不要这么无耻!

修菩提心!

众生都是我父母……”不断这样提醒自己,这些负面的感觉就消失了。

你说会不会这样啊?

你训练久了它真的会这样。

然后慢慢慢慢发现,其实你的快乐跟外界(外境)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你有能力不依靠外界的情况下让你自己非常的快乐和自在,这个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佛菩萨就让我们干这个。

谁让我们干到这个,他就是佛菩萨;谁不让我们干到这个,他就是魔鬼。

当然,真正的魔鬼是我们自己,真正的魔鬼就是执著——人我执和法我执。

如果一个很好的修行人,魔鬼现前那是很好的增上缘啊,好不容易魔鬼来了,让我体会一下在魔鬼加持我的情况下,我还能不能够保持法性。

结果它一来,你还在法性的状态里面,魔鬼也变成了法性,一切都是法性嘛,魔鬼反而成了空性的庄严,明不明白啊。

所以说这些修行的状态从哪里来的,从正确的世界观来。

所以我们现在学这些大量的名相,实际上就是为了建立一个严密的世界观,看起来很学术,但这些学术的东西堆积久了以后,它就不是干巴巴的一些词汇和语言,它会变成具体的心理行为,甚至一些身体的行为。

好,现在看下面的内容。

认定理所破譬如说“某人决定没有”,必须先认识所无的对象。

同样,要决定无我和无自性,也须要先认定所无的“我”和“自性”。

如果没有现出所破的总相,则所谓的“破彼”也难以决定是无颠倒的。

《入行论》云:

“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

”它说我们现在首先要认定理所破。

理所破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在观念里面确定我们要攻击的对象是什么。

理就是道理、见解、观念、观点,但是也有人说这个理的体就是本质,但这是汉传的说法,我们先排开不谈,我们先说理所破在这个论著里面是什么意思。

这个论著里面理所破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在观念上、道理上确定我们破的内容,我们要去针对的对象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说“某人决定没有”,如果按照我们平常的判断观点,“某人决定没有”还有某人吗?

“某人决定没有”必须先安立有一个某人,然后才谈得上他的有没有。

比如说,我可以说在这个房间里边不存在某人,那就是我一定先要确定这个某人到底是谁,而不能随便有一个我都不知道的某人。

比如说“张三不在这个房子里边”,我一定要知道张三是谁。

不能一个李四在这里,我又说张三不在这里;或者李四不在这里,张三在这里,我也说张三不在这里,那就冲突的嘛,张三明明就在这里。

你把张三跟李四给搞混了。

所以说“某人决定没有”,就一定先要认识所无的对象是什么,其实这句话我们用中观来说,就是你要说这个东西没有本性,你首先要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如果它这个东西都不存在,它有什么本性不本性啊,是不是啊。

同样,要决定无我和无自性,我们经常说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两个是我们所需要去达到的目标,那么人我和法我就是我们要去破除的两个执著。

这个人我就是我们认为我们有个个体感,法我就是我们认为有真实的存在。

那么这两个如果用词语说起来的话就可以说:

这个真实的存在和人我的真实性都可以叫做“我”,或者叫做“自性”。

“我”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如果体现在人我里面,就是说有这么一个个体,它具有独立、唯一、主宰性,就是这个人我上“我”的意思。

“我”这个词汇,我们平常说“我要去这里”、“我要去干那个”,这个是要表达这一堆要去干嘛的一个表达性的词汇。

其实我们没有深刻思考“我”是什么东西的。

在书上,它说也须先认定所无的“我”和“自性”。

这个“我”在人我上呢,就是说这个个体它具有唯一、独立、延续、主宰的意思。

你看我们认定我自己有个我的法,它肯定是唯一的,如果两个的话就成了神经分裂或人格分裂,总之不可能是两个不同相续的。

你看《大话西游》里的青霞和紫霞,她们虽然在同一个肉体里面,她也是两个“我”,只不过借用了同一个肉体而已,所以“我”只能是一个我。

然后它还要延续,延续就是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应该是同一个我,如果不是的话,那我昨天杀了人,今天你说那是昨天的我干的,昨日种种如昨日死,你不要再找我,这个是不行的吧。

所以我们认定的这个我,它一定要有延续性。

当然它这个唯一其实就是代表了独立,这个“我”的话它不需要观待别人的存在而存在。

好,这个是独立、唯一、延续性。

还有一个是主宰性,就是我们就认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人我的“我”具有主宰性,“我要去吃饭”、“各人做事各人当”,我们说的“我的天下我做主”,它就有这么一个主宰性。

那么我们认定的只有这么一个我在这里,这个人我的“我”是这个意思。

那么法我的“我”是什么意思,法我的“我”其实它就是有某种存在,也是唯一、不变、独立,没有时间性。

它就不像人我那种东西叫延续性,也可以叫延续性,实际上是没有时间性。

就是我们心里面能够发现的某一种事物,不管是心理状态还是心理现象,生理现象还是外界的物理现象也好,有这么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它根本就不会改变,就是独立的、唯一的、实在的。

它具备独立、唯一、不变的这种性质就叫做法我。

比如这个杯子,就这个杯子来说它是不具备法我的,因为呯的一砸它就碎了,它就不能叫杯子了,只能叫碎片。

然后碎片这么砸下去砸下去一直砸下去的话,我们唯物主义就认为最终有个不坏的东西叫做法我,那个东西是组成它的最根本的本质。

唯物主义肯定要认为这个是物质组成的,要是不认为它是物质组成,而是心造成的话,唯物主义就叫唯心主义了。

它认为一定有个外在肯定不变的东西,那么这个就叫做法我。

这个是学术上的说法,但是普通人他才不管你什么。

他认为这个东西就是存在,这个其实就是法我引来的一种执著。

这个存在能够带来他快乐跟幸福,他只到这个层面就够了。

普通人是不是这样的嘛?

我们去买一辆比如说宝马、奔驰、法拉利,我们还去管它是不是具备法我,有这么傻吗?

我们想的是“哇,法拉利好贵哦,马上开它出去泡妞。

”(我说的是男的,女的不一定这么想,女的换成抠仔。

)所以我们普通人只考虑它是一个存在和它的作用。

但是你要彻底地追究下去,那到底它的本质是什么?

唯物主义者他就一定认为这个东西有一个根本的存在,而判断是不是根本存在,要看它是否具备“独立、唯一、不变”这三个性质。

如果它不具备这些性质,它就是个缘起现象,它就是空性的。

不具备“独立、唯一、不变”,现象它就是个假象。

这个大家要好好地想想。

比如说你面前的一个事物,它如果没有组成部分,又有这么一个样子在这里,它实际上组成部分什么都找不到,像虚空一样,那么这个样子就是个空性的显现,它的本性是没有的,是空的。

这个没有不是断灭的没有,而是找不到实质,就是它不是有个最根本最微小的物质组成起来的。

最细小的这么一个东西就叫做法我,或者我们认为外界有个客观精神,它永远不变,比如说上帝也好安拉也好,它是一个客观的东西永远都不变,那个可以叫法我。

如果你认为它具备主宰性,它也可以是外在的人我。

一般人我是指自我(自己),但是如果你认为别人有个东西在主宰,其实也叫人我。

比如,我们认为别的物体和别的人是不一样的,你不小心撞了一个物体一下,一般来说你不会对那个物体生气的,但是有个人撞了你:

“哼,你为什么撞我呢?

”你认为人有主宰性就说“你的心坏”,你总不会对着一棵树说它心坏是吧,所以它们是有主宰性的差别的。

认为一个客观的事物有一个不变的唯一的本性,这个本性叫做法我。

有时候用了一个词叫做自性,自性就是它自己本具的性质,就是它的根本性质。

比如缘起上我们说水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它是可以流动的,可以洗涤的,可以饮用的,这就是在说它在缘起上的作用。

但是要从科学上追寻下去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它是H2O(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嘛,然后再去追寻H2O的本性,氢原子又是怎么样呢?

(我的化学差不多都忘记了)它是一个正电子几个负电子绕着转的,氧原子又是怎么样的,再这么追下去,那么就无穷无尽地这么追下去。

最后找下去的话,这里就会牵涉到我们后面要学的离一多因,它到底是什么组成的。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说它自性的时候,分到最后不可再分的那个才叫自性。

如果你不把它分了又分,在我们眼界的层面它的自性就是水(流动的液体,可以饮用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的。

)那么我们现在如果从哲学层面说一个物体的自性,就是要看到骨子里面去,非常较真。

比如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自性,那就要看它本来的性质到底是什么,你找下去找下去找到后来就发现它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性,所以它的自性就是空性。

我们有时候会说人我也是这样的,你说人的自性是什么?

“我”的自性是什么?

去找到底是什么组成了我,找找找找了半天,原来“我”只是末那识的一种作用。

再去看末那识,末那识也是假的,而且你会发现末那识所执著的我也是找不到的。

它是把阿赖耶识的能力(见分)误认为它是一个主宰者,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的。

也就是说是心的一种误认,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我,那么这个人我的自性就是空性,也就没有真正的我。

它为什么要说空性不说没有呢?

大家想一想,你如果说没有就变成了断灭。

没有?

明明有现象,虚假的它也是现象,虚假的只是说它不是个实有的东西,但是它毕竟还有现象在游动。

风在吹,水在流,歌在唱,痛苦在发生,快乐在此起彼伏,我们都感觉得到这样的现象,你只能说这样的现象找不到实质,找不到它的本性是什么。

比如说一个杯子,找它杯子的自性,找不到——空性!

一座大山去找它的本性找不到——空性!

甚至连虚空、天空这样的东西都找不到它的本性。

所有的事物发现它们共同的性质叫做空性。

但是你不能说这个就是叫做没有,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它是假的但是它有在啊,只是它没有自性而已。

它自己的性质是没有的,那它自己的性质是哪里来的呢?

基督教说:

“上帝的灵在水面上运行。

”上帝就成了它的自性。

然后我们去找上帝的自性一样找不到,就把上帝又破了,最后会发现所有的一切它的根本来源是我们的心。

在缘起层面上会发现这一切的来源实际上是我们的心,心就是它的自性,所以一切现相由心现。

自性这个词汇会很大的,有时候我们说它叫做自心本性,说它自心本性的时候其实又去看心到底是什么了。

你就说这一切的来源就来源于心,也就是说它就是心在这里动,由于它不真实(从它自己那个角度去看,它是不真实的),从杯子上去看,杯子找不到它的自性,它是空性,但是它怎么来的呢?

是由心来的,心是它的自性。

那么你去找心是什么?

这个心也找不到它的组成部分,心也就是空性,最后发现一切的本质都是空性。

(有很多找心的方式,以后我们会讲的。

)心找不到自性,并不是心没有。

我们虽然找不到一个有形有相的或者是有某种状态的心,但是心的那个觉知性、光明性始终都在的,正是它不停的游动产生了这些现象。

我们发现心的自性是什么:

除了它完全找不到它的样子,它是空性以外,同时它有永不泯灭的光明、觉知。

这个东西完全找不到它的形状,说一个东西这个词汇都是错的,但是我咋办啊?

难道我来个一默如雷啊?

这个不行的。

发现它找不到,它就是一种非个体的、非二元的、寂静的、同时又绝不会消失,不会生起的这么一个永恒的光明,它又是空性的,这时我们就发现心的自性原来是明空同具的一种性质,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明空双运。

也就是说自性有两个意思:

比如这座山的自性是什么?

心就是它的缘起的自性,它是心的一种显现;而它究竟的自性是如来藏,明空双运,这是最究竟的回答。

自性这个词大家要很好的去理解。

一方面,一些物体或现象没有自性,是空性,同时可以说它的究竟自性是什么,是法性,也就是我们心的本性。

最终造成最根本的东西原来是我们心这种本具的光明。

什么叫做本具?

非生产的,非一个东西出来的,它永远都在,你怎么都消灭不了它,但是又不是什么上帝呀,为什么?

因为它不是个体,它若是个体就变成了常见,如果没有一种东西就变成了断见。

“不常不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就是说本性这个东西,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寻找它。

而最奇怪的,它天天都在,我们也找不到它,佛陀说我们是头上安头,骑牛找牛,张飞打张飞,白鸟逐影追,这是蠢的鸟,追着自己的影子,追呀追呀追,怎么也追不着。

其实要抓住也很简单,落下来,影子跟那个鸟合一,歇即菩提。

你为什么要追呢?

没办法嘛,谁叫你不落下来?

你如果落下来,又睡着了。

(众笑)最终的东西是一种智慧,并不是一种行为。

当然这种智慧产生以后,任何一种行为任何一种状态都是证悟,当智慧没产生之前,什么都是扯的。

那么这样会形成一种说法“这样做,那我们修行怎么能够证悟呢?

”其实肯定可以证悟的,为什么?

这个智慧是在你那个分别的力量减弱以后,它自然会透露出来的,禅宗里面叫做“障垢磨尽,真如自现。

”你找它找到任何东西都是错误的,是一种造作的结果,当你把这些造作的东西磨磨磨得差不多的时候,它自己会露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磨得快一点。

那磨得快一点的标志是什么呢?

有没有出离心。

没有出离心,表明你整天心就完全在这些事相上折腾嘛,一会东,一会西,证悟怎么现呐,现出来的就是这些世法,这样贪那样嗔。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菩提心,心本来就是完全的无依无住、弥满一切、大悲周遍的,结果你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很大悲,对别人不悲,所以心就偏向于完全集中在自我身上,没有菩提心,这样的话障垢就很深。

你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拿来武装自己,你持戒也好,磕头也好,修行打坐也好,全部都是为了让自己更牛叉。

谁要不听你的,不受你指挥的就是魔鬼,结果搞得全天下都是魔鬼,只有你一个人是圣人,你还搞个铲?

(四川话,搞个屁的意思。

)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发起来以后,实际上那个障垢已经被磨得很干净了,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有空性的正见,有上师的窍诀,再去观察自己的心就很容易,它就现出来了“哦!

原来本质是这样的。

”实际上修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认定所悟的人我到底是什么?

有这么一个所破我们要去找,生命里是有这么一个主宰吗,有这么一个个体吗,最后你发现根本没有。

然后去找它外面的东西有它自己的自性吗?

没有。

它自己根本不变的自性根本就不可能,你随便找一样东西都不可能。

我们最容易认为,那虚空呢?

虚空有没有它的自性?

我们认为看到的空间是完全不变的,佛陀是怎么去破它的?

佛陀说空间根本就是没有自性的,为什么呢?

比如说一堆泥土放在那里,泥土那里的空就没有了;我把泥土铲了它又出来了,我要它消失的话,就把泥土填上去,空随时可以破坏的。

它如果有自己的自性,应该是永远不变的,那我就破坏不了它。

空间的作用是容装性,它的容装性很容易被破坏掉,我们装得这个东西就装不得其他东西。

那其他的物质就不用说了,也都会破坏。

唯物主义其实它也不相信这个东西是破坏不了的,所以他们造了粒子加速器去轰击,企图寻找到最小的无法被破坏的基本粒子。

五十年代的时候,科学发现粒子已经可以破坏了,毛主席说还可以继续破坏的。

其实他们也很麻烦的,认定了有一个绝对破坏不了的东西,但是他们又不停的去破坏它。

所以说唯物主义从哲学上来说是失败的,但是他们在作用上是很成功的,他们研究了好多东西,让我们物质极端的丰富,所以我们觉得还是科学是真理,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幸福的感觉,但是恶果开始呈现了,环境污染啊,臭氧层出现破坏啊,人心并没有因为物质的丰富而快乐啊,等等这些开始出现了,其实恶果现在还没有完全出现呢,哪天有人“嘣”的一下,把一个科学所诞生的东西(原子弹)爆了,我们就知道人类如果只是发展科技,不去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修炼和探索的话,恶果有多严重。

按照佛法来讲的话,所有对外界物质拼命的折腾,是贪的一种表现。

贪,在人类有福报的时候,你还可以贪一阵,等到那个福报一贪完了,你就会完蛋。

地、火、水、风,实际上就是我们人类福报的一种体现。

地,你们都知道现在这个土地很糟糕,被这个科技所弄成的土地板结、重金属超标啊;火,石油、煤炭、树木这些资源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水,全世界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是缺水,;风,大气层现在也开始破坏了。

我们无穷无尽的贪婪,一定会给我们自己带来灾难的。

人就可以自私到“灾难,我们也不怕的,那是子孙的事。

”哎呀!

我的天呐,你这种唯物主义“人死了,这一生以后,自己啥都不管”的想法有多可怕。

万一他妈的不是子孙的事呢,如果佛说的是真的,我们还不说你下地狱,你不幸变成了那条狗,还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那出现灾难的话,主人没得吃的,还有你吃的吗?

直接把你宰了做成狗肉包。

所以就是这个短视,会带来很多灾难,而我们不自知,我们误认为靠这些东西,可以获得人类的幸福,其实这个东西是有问题的。

我们再看下面,他说:

如果没有现出所破的总相,则所谓的“破彼”也难以决定是无颠倒的。

什么叫做“如果没有现出所破的总相”呢?

当我们在概念里面,总相就是思维的一个结果。

如果我们在概念里面,没有清楚我们要去所破的到底这个“我”是什么?

这个“自性”是什么?

没有清楚,没有现出来,那么你所谓的破彼,就你要去干掉它,“难以决定是无颠倒的”,你就搞不清楚怎么办?

你说这个“人我”怎么来破呢?

分析上怎么来破呢?

修行上怎么来进行呢?

“法我”怎么来破呢?

为什么要确定外面的物质全都是没有实质的。

那么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怎么去做呢?

你就没有办法得出这些正确的见解和正确的行为。

要确定所破,当你非常清楚你要破坏的对象是什么的时候,说老实话,很多方法,你自己都会产生的。

你比如说,我们有人说,我们执著身体为我,我们要发现身体不是我,要让我们心产生身体不是我的一种感受,我们不是就要用光来射吗?

甚至用金钢杵来破坏它吗?

或者慈诚罗珠上师讲的,把这个头皮揭下来放在一边,肠子揭下来放在一边,眼睛放在一边,他就让你用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方法,让你感觉它是虚假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的行为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

就是说,我们不能认为身体是我,身体只是一个假相来的。

但是我们的心无明的固执就认为身体是我,根本不加思考。

所以怎么办呢?

就要让我们的心直接去消除这种无明,直接消除无明。

就用光去射也好,用思维去把它放到一边也好,它是为了实现什么?

实现一个最根本的理论——这个身体不是我,而只是心的一种现象。

那原因是什么?

原因我们明白了,我们有这么一种执著,有时候会把身体当成我的。

我们其实经常认为我们的身体有主宰性,或者我们会认为身体是我的。

我们认为的主宰性是精神的,但有时候我们不会自己去考虑是精神主宰还是身体主宰,我们就认为这个主宰性身心是合一的。

特别是练拳的时候,要讲究六合,心与意合,肩与肘合,气与神合……他就会认为这个身体,其实跟那个自我是一体的(身心一体)。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身体真的是主宰者的一部分,或者是自我的一个代表”的这种执著破掉。

执著是不讲理的,我们观念里面可以很快分析出,我们身体就不是自我。

但是那个心的执著,它根本不会去听你这种观念的,它就是要执著这个是自我。

好了,你既然就是要执著,我就是要你不要执著它是自我,我怎么样让你不执著呢?

我就用光去射它,干的就是这个,大家明白吗?

所以去夺它啊,去怎么样啊,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心,直接和心的那种习惯对着干,所以取了个词汇叫做“对治”。

好了,对治的前提,就是一定要现出所破的总相,就是你要去破坏什么?

这个玩意到底是啥?

那个执著到底是什么?

体相,你不认清楚,整天在那打坐,心里清晰的感受身体没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就已经证明了身体是假的,但是由于你没有明白这个就是你要破的总相,那么你身体消失了的这种经验,跟你的见解就没办法结合起来,甚至你会认为这个只是个幻觉,认为打坐的时候身体没有,我出座了身体和显现又有了,这个才是真实的。

很多以前练气功的人就这样的,他由于没有学过这些见解,在练气功打坐的过程中间身体消失了,消失了以后,他不会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