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242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 最新.docx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学案1最新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掌握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特点;能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与空间结构演化

2.空间结构的演化

(1)影响因素:

④地理条件、发展水平、⑤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

(2)发展趋势:

表现出⑥平衡—⑦不平衡—⑧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⑨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⑩很少

区域产业结构

⑪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⑫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⑬资源型工业和⑭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⑮农业活动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⑯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⑰自给自足特征

区域发展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⑱低水平均衡状态

思维活动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因此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三、工业化阶段

区域产业结构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⑲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⑳加速发展的趋势。

劳动力开始由

农业向

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内部的

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

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逐步提高

区域发展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四、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产业结构

加工制造业向

资金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

二产业,

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现代化的

交通运输网络和

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比较高的水平

区域空

间结构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

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区域发

展状态

区域处于

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思维活动

2.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加快,我国的城市大多处于区域发展的什么阶段?

答案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快,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且随着人口增长已出现部分城市化问题,因此属于工业化阶段。

探究点一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探究活动 下表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四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分析表中数据,思考下列各题。

国内生

产总值

(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A

5418.8

1.6

47.4

51.0

40627

B

11674.4

8.8

50.2

41.0

14918

C

4340.9

19.5

40.0

40.5

6565

D

1180.0

23.8

40.2

36.0

3140

(1)你认为A、B、C、D四地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哪些?

为什么?

(2)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答案 

(1)A、B属于发达地区。

两地国内生产总值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

(2)D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国内生产总值低

(3)不正确。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人均国民收入只是其中一项,衡量区域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

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地区,虽然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看作是发达地区。

反思归纳 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1)常用指标

常用

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区域

类型

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2)综合性指标

为了全面地量度区域发展水平,人们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探究点二 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

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1)结合材料分析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区位条件。

(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工业化阶段,该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是___________。

(3)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区出现了人口大量外迁,试分析原因。

(4)经过综合治理,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成为目前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该区发展特点有哪些?

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开发较早。

(2)不平衡加速发展状态

(3)环境污染加剧,地价上涨,传统产业衰落,大量工人失业。

(4)城市化、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兴起等。

反思归纳 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比较

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

内部经

济差异

三次产

业状况

对外开

放程度

以传统

农业为

主体的

发展阶

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少,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较低,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工业化

阶段

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逐步

提高

高效益

的综合

发展阶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逐渐缩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大幅度

增强

[思维拓展] 区域发展阶段中的人地关系与人类活动特点

 

对点训练一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是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

阅读材料并完成1~2题。

1.材料中将世界各国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指标包括(  )

①国内生产总值 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④资源蕴藏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需要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国家(  )

A.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

B.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高速增长

C.区域经济增长明显不平衡

D.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划分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第2题,这些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区域经济表现出不平衡增长的态势;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采矿业或旅游业占较大比重。

对点训练二 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

“整个非洲之角,人们正在挨饿。

冲突、粮食价格昂贵以及旱灾等灾祸,造成1100多万人处于极度贫困中。

几个月来,联合国一直发出警告。

我们原先不想用‘饥荒’这个词,但是,我们已承认这个急转直下的现实。

索马里部分地区的确存在饥荒,而且正在蔓延。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洛杉矶时报》撰写的《索马里饥荒》的第一段文字。

索马里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牲畜最多的国家之一。

阅读并完成3~5题。

3.索马里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阶段(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B.工业化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D.城市化加速推进

4.索马里目前的开发方式主要是(  )

A.粗放型B.集约型

C.高效益的综合型D.高水平

5.下列地理事象符合索马里的是(  )

A.工业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劳动力开始向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C.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

答案 3.A 4.A 5.A

解析 第3、4题,“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关键信息,说明农业产值比重最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开发方式为粗放型。

第5题,选项B、C属于工业化阶段;索马里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综合提升

6.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荒原,人烟稀少。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松嫩平原开发建设了大庆油田。

到2018年年底,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9.5亿吨,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城”。

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大庆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

为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大庆正进行二次创业,到2018年,初步形成石油、石化、地方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

(1)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庆处于________________阶段。

这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比较________________,人地关系基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石油工业一直是大庆的主导产业,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处于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3)进入21世纪,大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大庆正在进行的“二次创业”,说明它正在努力向区域________________阶段迈进。

(4)大庆市的发展变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体发展趋势。

答案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 微弱 简单 协调

(2)工业化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4)地理条件 发展水平 经济区位 平衡—不平衡—平衡

解析 区域空间的演化,一般要经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基础过关]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3家合资企业。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有(  )

①预期寿命 ②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