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2062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docx

华银焙烧炉试车方案审定稿2

 

焙烧炉试车方案

Q/GXHYL/YH-QT05-2007

 

编制:

李庆元

审核:

审批:

 

年月日

 

1、试车组织

2、试车目的

3、工艺流程

4、准备工作

5、设备的单体试车

6、设备的联动试车

7、负荷试车及下料生产方案

8、系统停车检查

9、系统评价

10、预想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1、附件

附件一:

焙烧炉主要联锁

附件二:

设备规格型号

附件三:

试车联系汇报制度

附件四:

主要技术条件

附件五:

焙烧炉工艺流程图

附件六:

烘炉曲线

 

1、试车组织

成立试车小组:

组长:

覃卫东

副组长:

李庆元、钟祥辉、吴训山

成员:

韦东、邱树明、刘留、梁亮、梁天德、黄旭、宋永平、黄喜进、陈少武、王有理、张风斌、韦志农、李坚仁

山西铝厂专家组:

董保才、姬学良、马永军、李世杰

2、试车目的

2.1考核系统所有设备是否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

2.2初步考核设计,施工质量。

2.3对新砌筑和浇注的内衬烘干,考查烘干后的内衬情况。

2.4摸索系统的操作方法,掌握其特性。

2.5在试车中通过对各种问题的解决,锻练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提高其操作技能。

2.6考察焙烧炉的安全保护性能。

3、工艺流程

3.1流程描述

从平盘或AH大仓来的AH物料由Cc105a.b运至焙烧炉,通过分料推杆送至焙烧炉的小料仓L01,经由申克皮带秤WFA1称量后,送至喂料螺旋A01,由喂料螺旋A01送至文丘里干燥器A02。

进入焙烧炉的物料由上升烟气抬升至第一级预热旋风筒P01,旋风分离后物料下溜至第二预热旋风筒P02,烟气入电收尘P11,经除尘后由ID风机P17送入P18排烟管外排。

P01来的物料由P03的上升烟气送到P02中,经旋风分离后,物料下溜至焙烧炉P04中,烟气入A02。

在P04中焙烧过后的物料随气流进入分离风筒P03进行分离,物料下溜到C02的上升管,由气流送至C01中开始冷却,P03的热烟气进入P02进行物料的预热,进入冷却旋风筒C01的热物料气固分离后下溜至C03的上升管,由气流送至C02,C01的热气流进入焙烧炉炉膛。

入C02的物料经分离后由C04的上升气流送至C03,C02的气流入C01。

C03中的物料经分离后由A07进入系统的冷空气送至C04。

C04的物料由分料阀A06调配后,进入流化冷却床K01和K02,C04的气体入C03,流化冷却床K01、K02的流化风由K21,K22,K23供给,冷却后的物料由溜槽送到皮带。

收尘系统流程为收集的粉尘由卸灰螺旋P27、P28、P29、P30卸出进入卸灰螺旋P31,再进入集料斗P40,粉尘由气体输送泵P42送入C02中。

P42所用的风由风机K11,K12供给。

燃烧器系统包括:

启动燃烧器T12,主燃烧器V19,辅助燃烧器V08,加热燃烧器T11。

4、准备工作

4.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4.1.1试车组织健全,指挥联络系统畅通。

4.1.2准备好各种技术规程和试车方案。

在联动试车前二个月将各种需要的规程、方案准备好,使参与人员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熟悉规程。

4.1.3参与试车的人员必须都熟悉了本岗位的流程和设备,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

安全、操作、检修、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4.1.4试车将所涉及的各种原材物料和备品备件,工具及通讯器材必须检查并确保,涉及的工器具有:

空气呼吸器、CO报警器、红外线测温仪、对讲机、链球、风管、胶皮管及相关备用工具。

4.1.5试车所需要的风、气、水、电、蒸汽必须是在本系统试车之前已经过试车,并能正常提供。

4.1.6在试车前要做好防火、防煤气中毒、防电击、防机械伤害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试车场所与其他场所要效隔离,防止造成试车人员或其他施工对试车造成影响。

4.1.7对管线、设备炉内进行严格的清理和检查,确保无杂物,并且所有的开关和阀门都处于正确状态。

4.2试车前必须达到的条件

4.2.1足够的投产用的氢氧化铝。

4.2.2燃烧站调试时需有的煤气流量和质量稳定的煤气。

4.2.3水、电、风、气、汽能稳定供应。

4.2.4对现场及设备、规程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操作、检修、调试人员队伍。

4.2.5有防止和处理设备、人身事故的措施,现场要有救护车、消防车。

4.2.6各设备已经过单体调试,处于良好状态。

4.2.7所有电气、自控仪表经调试处于正常状态。

4.2.8通讯设施齐全。

4.2.9安全设施齐全。

4.2.10现场干净、通道畅通。

4.2.11各种记录表格齐全。

4.2.12各种化验和检测手段齐全。

5、设备的单体试车

本部分所说的是指,除燃烧器以外的所有设备的试车。

5.1试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5.1.1焙烧炉的内衬已自然干燥。

5.1.2所有设备安装测试完毕,电气、自控仪表都经过了安装后的测试,并运行了一定时间。

5.1.3各润滑点都已经润滑。

5.1.4炉体内、管道内无杂物,炉体所有的人孔门、现场观察孔都关闭,尽量减少漏风点。

5.1.5水、电、风、气、汽的管路无杂物,阀门位置正确。

5.1.6一氧化碳、氧气分析仪经过了核验。

5.1.7申克给料秤经过了实物标定。

5.1.8运转设备启动前都经过盘车,电机绝源合格,安全护栏良好。

5.2设备的单体试车

5.2.1在计算机上将所有设备打到现场状态。

5.2.2按顺序现场启动各台设备。

5.2.2.1关闭风门P16。

5.2.2.2启动ID风机P17,风门P16开度5%。

5.2.2.3启动ESP加热系统。

5.2.2.4如Cc106a,Cc106b未启动,则启动。

5.2.2.5启动风动溜槽风机Nw101a,b中的一台。

5.2.2.6启动流化床风机K21,K22,K23中二台,并切换好风路。

5.2.2.7联系循环水车间给流化床送水,并检查有无滴漏。

5.2.2.8启动ESP返灰风机k11,k12中的一台,并切换好流程。

5.2.2.9启动返灰螺杆泵P42。

5.2.2.10启动返灰螺旋P31。

5.2.2.11依次启动P27、P28、P29、P30。

5.2.2.12依次启动卸灰风格轮P21、P22、P23、P24、P25、P26。

5.2.2.13启动ESP各区振打系统。

5.2.2.14启动ESP各区高压。

5.2.2.15启动Cc105a或Cc105b皮带。

5.2.2.16启动Cc103a,Cc103b皮带或启动Cc103a,Cc104皮带或者启动Cc103b,Cc104皮带。

5.2.2.17启动T12的配套风机。

5.2.2.18启动V08配套风机。

5.2.2.19启动V19配套风机。

5.2.2.20启动给料螺旋A01。

5.2.2.21启动申克给料秤WFA1。

5.2.2.22能调节的设备进行调节试验。

5.2.2.23其余未启动的设备打就地启动。

5.2.2.24启动T11配套风机。

5.2.3运行设备的检查及数据记录

5.2.3.1每次启动设备及调节控制,现场须有专人负责,设备现场启动后,检查电机运转方向是否正确,对运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好记录。

5.2.3.2巡检周期为平时巡检周期的1/2。

发现异常情况重点监护,紧急情况下,可打现场急停开关,立即停车。

5.2.3.3如实填写巡检记录。

5.2.4设备运转8h以后,按顺序停止各台设备。

5.2.4.1停止Cc103a,Cc103b皮带或启动Cc103a,Cc104皮带或者启动Cc103b,Cc104皮带。

5.2.4.2停止Cc105a或Cc105b皮带。

5.2.4.3停止T12配套风机。

5.2.4.4停止T11配套风机。

5.2.4.5停止V19配套风机。

5.2.4.6停止V08配套风机。

5.2.4.7停止申克给料秤W1FA1。

5.2.4.8停止给料螺旋A01。

5.2.4.9停电收尘各区高压。

5.2.4.10停电收尘各区振打系统。

5.2.4.11停电收尘加热系统。

5.2.4.12依次停卸灰风格轮P21、P22、P23、P24、P25、P26。

5.2.4.13依次停返灰螺旋P27、P28、P29、P30。

5.2.4.14停返灰螺旋P31。

5.2.4.15停返灰螺旋泵P42。

5.2.4.16停电收尘返灰风机K11、K12中的一台,关闭打开的阀门。

5.2.4.17停流化床风机K21、K22、K23中的两台,关闭打开的阀门。

5.2.4.18联系循环水车间停送冷却器冷却水。

5.2.4.19停风动溜槽风机Nw101a、b中的一台。

5.2.4.20若Cc105a,Cc105b未停,则停车。

5.2.4.21停止ID风机P17。

5.2.4.22打开风门P16。

5.2.5点动设备的试车

5.2.5.1将喷水系统的喷枪从烟道中取出,启动喷水泵K20,试运行K33、K34、K35十分钟后停下,再恢复喷枪位置。

5.2.5.2点动AH推杆,观察按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记录好或在现场做好标记。

5.2.5.3点动煤气放散阀,观察按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记录好或在现场做好标记。

5.2.5.4点动A06分料阀,观察按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记录好或在现场做好标记。

5.2.5.5点动A03放料阀,观察按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记录好或在现场做好标记。

5.2.5.6点动A04放料阀,观察按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记录好或在现场做好标记。

5.2.5.7点动A05放料阀,观察按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记录好或在现场做好标记。

5.2.5.8点动氧化铝电动推杆,观察按钮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记录好或在现场做好标记。

5.2.6单体试车的总结

5.2.6.1整理、总结单体试车记录。

5.2.6.2处理试车中存在的问题。

5.2.6.3完善流程中的不合理处。

6、设备的联动试车

6.1在联动试车前,所有的设备必须经过了单体试车合格,并处理了试车中出现的问题。

6.2将所有设备控制状态切换到自动状态,以下自动控制回路置于手动。

这些回路为:

6.2.1焙烧炉温度控制。

6.2.2水喷淋控制。

(预热旋风筒温度控制)

6.2.3引风控制(氧量控制)

6.2.4氧化铝温度控制。

6.2.5T11热发生器控制。

6.3按5.2.2所列顺序启动系统设备。

按正常巡检要求巡检设备,并作记录。

6.4在无煤气的状态下外方专家进行燃烧器的静态调试,检查点火程序是否正确,各阀门的开关位置等。

6.5测试电收尘带风实验,焙烧炉系统中启动、运行、安全联锁是否有效(给计算机模拟信号),其中包括ID风机联锁、电收尘联锁、AO输送系统联锁、AH给料系统联锁、T12联锁、V08、V19联锁、T11联锁等,详见(附件一),重要的安全联锁须按实际运行实验(需计控人员协调)。

6.6按5.2.4顺序停止各台设备。

7、负荷试车及下料生产方案

7.1试车前应具备的条件

7.1.1焙烧炉系统各单体设备试车完毕,调整后,合格好用。

7.1.2所有的煤气管道都经煤气厂防泄漏检查,煤气管道上的所有放散阀灵活好用,手动阀灵活到位。

7.1.3煤气使用前24小时,煤气厂对煤气管道的置换工作应完毕,并做防爆试验合格。

7.1.4工艺流程畅通无阻,焙烧炉上各处无杂物、垃圾,不用的施工设施及电缆全部拆除。

7.1.5新水、循环水、电、仪表风、工厂风系统合叉完毕,具备使用条件。

7.1.6现场仪表准确无误,计算机软、硬件调试完毕,联锁系统灵活准确,遥控设备、元件灵活好用。

7.1.7冷却器高低插板位置设定正确。

7.1.8各种辅助运行设备具备使用条件。

7.1.9现场卫生干净,道路畅通。

7.1.10氧化铝大仓具备进料条件,最开始是空仓,待产品质量合格后再倒仓。

7.1.11所有电气设备启动前需经电工检查,要测量绝缘,电气设备接地良好。

7.1.12通讯设施齐全,好用,包括电话、对讲机等。

7.1.1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培训,熟悉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和煤气安全知识,经考试合格,电工也需经培训,考试合格。

7.1.14各种记录、表格齐全。

7.1.15各种化验、检测设施齐全。

7.1.16从吹扫开始,煤气厂防护站要有专业人员在焙烧炉上设值班点(跟班作业)。

7.1.17救护设施和手段齐全。

7.1.18有足够的AH,并具备供料条件。

7.1.19各检修平台齐全、稳固,处理事故所使用的胶管、钢管等工具齐全。

7.1.20试车时出现问题的临时措施和备品备件要齐备。

7.1.21消防系统完备,并经消防、安全部门审批同意。

7.1.22经生产运行部同意。

7.2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7.2.1检查各润滑设备是否润滑到位。

7.2.2检查各个旋风筒及管路是否畅通。

施工工具、架子等杂物应彻底清理。

7.2.3检查焙烧炉上所有检查门和清理门以及观察孔是否关闭,焙烧炉系统密封程度是否达到要求。

7.2.4检查流化床是否完好,冷却水是否进入冷却器,流量和水压是否达到要求,流化床的流化风量和风压是否达到要求。

7.2.5P16风门是否关闭。

7.2.6校对O2和CO分析仪,保证准确好用。

7.2.7校对皮带称下料量和煤气流量,做到计量准确无误。

7.2.8检查现场所有控制柜是否通电,ESP接地装置符合要求。

7.2.9仔细检查并确认煤气管道,煤气烧咀联接处是否完好牢固。

7.2.10检查仪表风压力能否满足生产用气要求。

7.2.11试车前焙烧炉内衬须经24小时通风干燥。

7.2.12检查焙烧炉系统各人孔、清理孔、检查孔关闭牢靠,翻板阀、搬料板位置合适,风门是否关闭。

7.3负荷试车步骤

7.3.1煤气管道的置换煤气工作完毕,煤气防爆试验合格,达到安全使用要求,煤气厂和防护站的专业人员进入现场,开始值班。

7.3.2经电工检查,调度系统下达指令后,启动风机。

7.3.3把以下自动控制回路置于手动。

这些回路为:

7.3.3.1.焙烧炉温度控制。

7.3.3.2.水喷淋控制。

(预热旋风筒温度控制)

7.3.3.3.引风控制(氧量控制)

7.3.3.4.氧化铝温度控制。

7.3.3.5.热发生器控制(预热旋风筒温度控制)

7.3.4启动T12,点火成功后,调节T12流量,使C02T1按照烘炉曲线要求进行升温。

水喷淋控制由手动控制切换成自动控制。

7.3.5按烘炉曲线A线(CO2T1),以CO2T1为主线进行烘炉。

CO2T1以平均10℃/h的速度升到150℃,需用时12h。

7.3.6CO2T1达到150℃后,恒温24h。

7.3.7恒温结束后,以平均12.5℃/h升CO2T1至250℃,需用时8h。

7.3.8CO2T1达到250℃后,恒温51h。

7.3.9恒温结束后,以平均20℃/h升CO2T1至400℃,需用时8h。

7.3.10CO2T1达到400℃后,恒温50h。

此时联系煤气厂对V08煤气管道进行置换,置换完毕后,做好煤气防爆试验,合格后签字确认具备安全使用条件。

7.3.11恒温结束后,以平均25℃/h升CO2T1至600℃,需用时8h。

7.3.12CO2T1升温至600℃后C02T1升温结束。

此时转换以B线(PO4T1)为烘炉主线烘炉。

P04T1以平均25℃/h升温至600℃,需用时8h。

同时根据PO4T2升温前温度确定以后的升温过程,如果T12不能满足P04T1升温需要,请求调度同意后,启动V08、V19,操作人员必须到现场确认启动是否成功。

7.3.13升温过程中,注意观察PO2T1、P11T1、P11T2温度,必要时启动PC101(高压喷水系统)降温,避免P11温度高报。

7.4C03带料烘炉

P04T1达到600℃后,即可以开始对C03炉体内衬进行带料烘炉,烘炉步骤如下:

7.4.1联系AH岗位给L01进料。

7.4.2启动流化床冷却器的流化风机,检查流化床冷却器风压是否在0.15bar以上及风量是否在30m3/h左右。

7.4.3联系给流化床冷却器供水,并检查每台流化床水量是否大于75m3/h。

7.4.4按程序启动氧化铝输送系统及电收尘返灰系统。

7.4.5将风门全部打开后,逐步增加风机转速,使P01P1提高到下料时的水平30~40mbar。

7.4.6启动喂料系统,以较低下料量控制皮带秤,约20t/h,同时检查各旋风筒及冷却器是否畅通,如果流化床冷却器(K01和K02)是空的,那么从冷却器中排出物料要等较长的一段时间。

7.4.7将C03T1温度逐渐提升至300℃左右,并在工作环境下恒温8h,至此烘炉过程全部结束。

7.4.8烘炉过程中其他问题处理方法按附件5要求执行。

7.5转为正常生产

7.5.1调整系统各参数使PO4T1升至1000℃,所有调节要遵循的条件是使预热旋风筒(PO2A1)的氧含量恒定维持在5-10%水平上。

可通过逐渐调节百叶风门(P16)开度,一直到完全打开,然后调节ID风机的速度。

逐渐加大下料量,提高风机转速,使O2含量大于2%,CO含量为0%。

7.5.2逐步减少启动燃烧器(T12)煤气流量直至停止T12,在此过程中要保持焙烧炉主炉的入口温度接近700°C,直到其以最低量运行或停止运行。

7.5.3当达到预定的产量后,启动ESP各区振打系统。

7.5.4启动电除尘器的高压整流器。

7.5.5基本达到额定产量时,将主炉温度自动控制回路投入。

7.5.6可根据AO2T1适时启动T11。

7.5.7当焙烧炉系统各设备及运行参数处于正常状态后,将通风量控制(含氧量控制)、氧化铝温度控制、热发生器控制(预热旋风筒温度控制)切换为自动控制。

7.62#炉、3#炉操作步骤相同,执行2#炉、3#炉烘炉曲线。

8、系统停车检查

8.1计划停炉

当生产进行一天后,组织对焙烧炉系统进行检查,然后按《焙烧炉操作规程》计划停炉执行,步骤如下:

8.1.1接到停车指令后停止AH供料系统。

8.1.2减小V19煤气用量,减小下料量。

8.1.3停T11(若运行的话)。

8.1.4拉空AH仓后,停V19。

8.1.5停V08,若P02T3大于375℃,则启动喷水系统。

8.1.6停皮带秤W1FA1,停给料螺旋A01。

8.1.7降低风机转速,风门关小。

8.1.8停电收尘高压、振打,排空电收尘仓内积料,停返灰输送系统。

8.1.9排空冷却器内积料,关闭流化风机。

8.1.10当冷却器进出水温温差在5℃左右时,切断冷却水供给。

8.1.11停止焙烧炉的其余辅助设备,关闭煤气手动阀,通知煤气厂停止煤气供应。

8.1.12停止电收尘仓加热和绝缘加热。

8.1.13停ID风机。

8.1.14当炉膛温度降至50℃时,打开人孔门检查内衬状况。

8.2内衬的检查

8.2.1检查耐火砖是否有断裂,表面是否平整。

8.2.2检查浇注料是否剥落,测量收缩裂缝的大小、深度等数据。

8.2.3检查所有下料口是否畅通。

8.3电收尘的检查

8.3.1极板、极线、振打、收尘本体的检查。

8.3.2所有螺旋、卸灰阀、返灰螺旋泵的检查。

8.4其他附属设备的检查

以上检查内容由专业筑炉人员为主进行,对损坏的内衬进行修补。

9、系统评价

9.1氧化铝大仓需准备废料仓,装带料烘炉期间生产的不合格的氧化铝。

9.2分析、测定

9.2.1按操作规程正常取样、分析。

9.2.2焙烧炉下料正常后8小时取样,入炉氢氧化铝和出炉氧化铝每8小时取一次,分析化学成分、灼减。

9.2.3电收尘进行一次测定。

9.3标准

9.3.1具体标准、方法以焙烧炉合同为标准。

合同号:

2005607-010A

10、预想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兄弟厂焙烧炉烘炉及下料的经验,下面列举可能将出现的一些问题,供参考。

10.1内衬脱落

通过定期测量炉皮各点的温度,从而间接地掌握内衬的完好情况,炉皮温度出现小局部过高时,可确认为内衬脱落,根据脱落面积大小决定处理措施。

10.2炉皮焊缝冒汽

已凝固并干燥的内衬中还含一定量的水分,加热过程中会释放出,如发现烘炉过程中有水汽从焊缝处冒出,可采取在炉皮上开口的方式排汽,但开口处要错开锚固件焊接点。

以上只是针对内衬的问题,其他问题参阅操作规程。

10.3AH输送系统或AH料浆供给故障

10.3.1现象:

文丘里干燥器出口温度升高,预热旋风筒出口温度PO2T1及主焙烧炉PO4T1温度相继升高。

10.3.2措施:

10.3.2.1减少主燃烧器煤气用量,必要时可关闭主燃烧器。

10.3.2.2打开PO2后的喷水冷却系统。

10.3.2.3关小ID风机风门,速率减到最低。

10.3.2.4如故障在短期内可以处理好,则按前述下料步骤恢复生产。

10.4AO输送故障

10.4.1现象:

10.4.1.1流化床冷却器停止卸料。

10.4.1.2流化床床压升高,出料温度下降。

104.1.3发现不及时会出现CO4锥部压力下降,堵塞旋风筒。

10.4.1.4风动溜槽冒料。

10.4.2措施:

10.4.2.1关闭AH供料系统。

10.4.2.2减少主燃烧器煤气用量,如需要可关闭主燃烧器。

10.4.2.3启动喷水冷却系统。

10.4.2.4将ID排风机减至最低速度,关闭风门P16,处理完毕后可按热启动步骤进行。

10.5焙烧炉旋风筒锥部堵塞

10.5.1现象:

10.5.1.1被堵塞部位的下一级旋风筒的温度下降很快。

10.5.1.2被堵塞旋风筒锥部压力降低,并触发报警。

10.5.2措施:

10.5.2.1减少AH下料量,主燃烧器煤气用量。

10.5.2.2在堵塞部位插入高压风管将其疏通。

10.5.2.3如出现顽固性堵塞,上述办法不能奏效时,则必须停炉处理。

10.6流化床冷却器的堵塞或部分堵塞

10.6.1现象:

10.6.1.1流化床冷却器效果降低,卸料温度升至高于80℃而不卸料。

10.6.1.2流化床压力升高。

10.6.2措施:

10.6.2.1停止AH下料,停主燃烧器,关闭被堵塞冷却器的流化风,关闭下料翻板。

10.6.2.2卸开堵塞流化床清理检查孔,清理积料,并用风管清理流化床内脏物,处理故障。

10.6.2.3清理好流化床后,装好检查孔。

10.6.2.4开启流化风阀门与氧化铝下料翻板。

10.6.2.5开启皮带秤,启动主燃烧器恢复生产。

10.7.主燃烧器燃气供应故障

10.7.1现象:

10.7.1.1PO4T1及系统温度降低。

10.7.1.2废气氧含量增高。

10.7.1.3燃气气压降至低限以下。

10.7.2措施:

10.7.2.1停止AH供料。

10.7.2.2ID排风机减至低速,关闭风门。

10.7.2.3待故障处理后,可恢复生产。

10.8.燃气燃烧不好故障

10.8.1现象:

10.8.1.1PO4T1温度下降

10.8.1.2增加燃气量温度上升不明显。

10.8.1.3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升高,触发CO分析仪联锁报警(可能导致ESP停车)。

10.8.1.4现场看火孔观察,火焰发浑发暗,混合燃烧不好。

10.8.2措施:

10.8.2.1减少主燃烧器燃气量,减小AH下料量。

10.8.2.2增加排风机风量,提高风机转速。

10.8.2.3检查主燃烧器的每个燃烧器的供气压力是否一致,并调节至压力一致。

10.8.2.4检查主燃烧器每个喷嘴,如有脏物堵塞气孔,则需清理,必要时更换喷头。

10.9.流化床冷却水供给故障

10.9.1现象:

10.9.1.1在计算机画面上及现场可见水流量降低、水压降低。

1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