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1922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docx

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610节

六、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

1.领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思路,经历探究学习的情感体验过程.

2.知道用一根橡皮筋所做的功为”单位的功”.

3.理解小车做匀速运动阶段测量速度比较合理.

4.能进行实验操作,会采集实验数据.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科书69-71页,完成如下问题.

1、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

要求能够改变功和测量功W,能够对应地测量出物体的速度v。

书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实验。

本实验中改变功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的变化情况是一份功W、二份功2W、三份功3W等,为了是橡皮筋对物体做的功为总功,必须消除摩擦力做功对探究带来的影响,因此实验前必须将木板适当____________,使小车能够在木板上作匀速运动为标准;物体速度的测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探究实验的数据分析:

为了清晰地显示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数据分析时可以采用图象分析法。

如果作出______________是一条直线,表明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即W∝v;如果不是直线,就可能是W∝v2、W∝v3,甚至W∝

因此记录实验数据时可以设计一个如图的表格。

二交流展示:

小组将自己组的看法展示在小黑板上,与别组同学交流看法.

三合作探究

问题1.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2.在实验探究中,应如何对物体做功?

又怎样表示每次做功的大小呢?

 

问题3.应该如何来测量物体的速度呢?

选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呢?

 

四展示在学案或小黑板上:

五教师点拨

六达标测试题

1如图是本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如何调试?

(2)小车前上方的钩子在制作造型上有何要求?

2在用本节教材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时,打出了如图5-6-3所示的一条纸带,请你说说:

(1)利用这条纸带要测出哪个物理量?

(2)要利用纸带上的哪一段,才能正确上述的物理量?

 

七交流展示:

八教师点拨

九本节小结

一十课外作业:

预习下一课时.

1.

(1)木板的倾斜程度应调节到轻推小车(拖着纸带),则小车恰能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2)小车前上方的钩子是用于套橡皮筋的,制作造型上要求在橡皮筋松弛时,很容易从钩子上脱落下来。

2.

(1)在弹簧的弹力消失后,小车的运动近似是匀速运动,利用这条纸带要测出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

(2)寻找哪些点的间距是均匀的,利用这些点距均匀的点来测量小车的速度,通过测量可以知道,在f-g-h之间点的间隔是均匀的,假设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则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m=fg/2T。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2、除了从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外,也可以从理论上作探究。

如图所示,我们选用理想化模型来探究。

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用恒定的水平推力使物体移动L的水平距离,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功的计算公式,推理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3、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上,用恒定的推力沿着斜面方向使物体移动L的距离,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功的计算公式,推理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本题与习题1的结论有什么不同?

4、在小车牵引纸带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试计算

(l)各点瞬时速度:

vA=___________m/s0

vB=___________m/s0.6

vC=___________m/s1.2

vD=___________m/s1.8

vE=___________m/s2.4

(2)设小车质量为m=1.0kg,试作出从A点至B点、至C点、至D点、至E点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功W与各计数点速度平方v2的关系图线.

二交流展示:

小组分工展示思考过程,小组间交流看法.

三教师点拨

四本节小结:

五课外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课时.

七、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能从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3.领会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会用动能定理处理单个物体的有关问题。

(重点)

4.知道动能定理也可用于变力做功与曲线运动的情景,能用动能定理计算变力所做的功(重点)。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科书71-75页,思考如下问题,

1、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式中速度v为物体的对_______运动速度,根据公式可知,动能恒大于或等于零。

2、物体的动能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反映这一规律的定理叫_______,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动能将增加,说明_________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当___________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的动能将减小,说明____________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如果___________对物体不做功(例如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的________就不变化。

动能定理指出了物体动能变化的决定因素,因此计算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必须从________做功的角度来思考,尤其是在计算变力做功时,一般都选用__________处理。

3、学习教科书73页例题1,例题2,体会应用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正确的________是应用动能定理的前提,由于涉及合外力做功,必须正确进行________,如果出现少力或力方向错误等,则整个问题的解答已经错误;

③正确判断各个力的_______情况,什么力做功?

什么力不做?

什么力做正功?

什么力做负功?

④正确的状态分析,由于动能定理中需要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值,因此必须正确分析清楚处末状态的运动情况;

⑤根据W总=mv22/2-mv12/2列方程求解;

⑥写好答案(必要时对答案进行讨论)。

二小组分工展示,同学间交流看法.

三合作探究:

教科书74页思考与讨论。

四达标练习题(书面作业):

教科书74页-75页1,2,3,4,5五个题。

五交流展示达标练习题:

六老师点拨.

七本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复习上节内容,进一步完成如下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也不变

B.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动能也不变

C.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2、一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平衡力(均为恒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一个水平力,则有()

A.物体的动能可能减少B.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D.余下的一个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3、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相同的动能,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这些小球到达地面时,有相同的()

A.动能B.速度C.速率D.位移

4、.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当对它施加一向西的力使它停下来,则该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A.16JB.8J.C.4JD.0

5、甲、乙、丙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动能,甲的质量最大,丙的最小,要使它们在相同的距离内停止,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恒力,则合力()

A.甲的最大B.丙的最大

C.都一样大D.取决于它们的速度

6、把一根弹簧平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使一端固定.把一个质量为1kg的滑块放在弹簧另一端,用力水平推动滑块使弹簧压缩.当把滑块由静止释放后,经过0.5s弹簧把滑块以10m/s的速度水平弹出去,在这段时间内弹簧对滑块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

A、20WB、200WC、100WD、25W

7、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滑行,从某个时刻起,在物体上作用一个向左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物体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大小仍然是4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0B、8JC、16JD、32J

8、速度为v的子弹,恰可穿透一固定着的木板,如果子弹速度为2v,子弹穿透木板的阻力视为不变,则可穿透同样的木板()

A、2块B、3块C、4块D、1块

9、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

m2=1:

2,速度之比v1:

v2=2:

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2.设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A、s1:

s2=1:

2B、s1:

s2=1:

1C、s1:

s2=2:

1D、s1:

s2=4:

1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高为h的斜面上刚好匀速下滑,现用平行于斜面的力缓慢地将物体沿斜面从底端拉到顶端,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

11、在距地面12m高处以12m/s的速度抛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19m/s,那么人在抛物的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J,物体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J.

12、均匀直木板长为L=40cm,质量为2.0kg,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若在木板左端用一水平推力F将其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做功___________J.(取g=10m/s2).

13、一人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的速度为10m/s,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______J.(取g=10m/s2).

14、如图所示,BD为一水平面,AC是斜面,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AC滑下,滑至D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E(φ>θ),让该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AE滑下,最终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F点(图中未画出).试推证F点在D的左边、右边、还是与D点重合.(已知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不计物体通过E或C点时的能量损失)

15、质量为m的滑块与倾角为θ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1)滑块最终停在何处?

(2)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是多少?

二交流展示:

三教师点拨:

四本节小结:

1.BD2.AC3.AC4.C5.C6.C7.A8.C9.D10.2mgh

11.144,2312.0.8J13.6.0×10314.F点与D点重合

15.

(1)停在斜面底端

(2)(v02+2gh)/2μgcosθ

八、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知道机械能的各种形式,能够分析动能与势能(包括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

♦能够根据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重点)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重点,难点)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条件,领会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填空

1、机械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机械能。

其含义是机械能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即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物体只具有动能,如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取路面上的重力势能为零),我们说汽车也具有机械能。

2、三种形式的机械能之间也可以发生相互_______,如作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在转化为_________;运动的小球碰到水平放置的一端固定的弹簧,在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_________在转化为____________,弹出的过程中,_________又转化为小球的_________。

如果在转化过程中满足总机械能守恒,则对我们处理问题带来极大的便利。

3、理论推理和实验验证都能指出:

在只有____________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含重力势能及弹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__________。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Ek2+Ep2=Ek1+Ep1此外还有WG=-ΔEp;-ΔEp=ΔEk;ΔE机=0(较适用于定性或半定量说理)

4、学习教科书76页例题,体会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________(可以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的整体);

②考察_____________的条件是否满足(这一步骤比较容易出错,也是考试的重点,应紧扣只有重力、弹力做功,只存在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来判断);

③对物体做运动的状态分析,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选择零势能点或面,确定初末状态的势能值。

(注意物体的速度应为对地速度);

④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m2v22/2+mgh2=m1v12/2+mgh1并解方程;

⑤写好答案,必要时作讨论。

二自主学习教科书74页问题与练习

三交流展示

四教师点拨

五书面作业:

将教科书74页-75页3,4,5的分析过程背写在作业上.

六本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作匀变速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2、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沿着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的物体

C、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物体

D、物体做平抛运动

3、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其机械能有可能守恒

4、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

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

5、a、b、c三球自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抛出,a球竖直上抛,b球水平抛出,c球竖直下抛.设三球落地时的速率分别为va、vb、vc,则()

A.va>vb>vcB.va=vb>vcC.va<vb<vcD.va=vb=vc

6、一起重机吊着物体以加速度a(a

在下落一段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B、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重力做的功大于物体克服缆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D、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7、物体以60J的初动能,从A点出发作竖直上抛运动,在它上升到某高度时,动能损失了30J,而机械能损失了10J,则该物体落回到A点时的动能为(空气阻力恒定)()

A、50JB、40JC、30JD、20J

8、以v0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忽略空气阻力影响,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max=_________;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动能一半时,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而h1=hmax;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h2=______hmax;物体的动能是势能的一半时,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h3=________hmax;物体的速度减为时,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h4=__________hmax。

二合作探究:

9、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mA、mB的A、B两物块,滑轮的质量以及所有摩擦不计,已知mB>mA初始时两物块均静止,在两物块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A增加的重力势能

B、B的机械能守恒

C、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两物体各自的机械能都在变化

D、B机械能的减少等于A机械能的增加

10、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R=0.8m,一小球从其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球到达地面时的速率是多少.(g取10m/s2)

 

11、a、b为紧靠着的且两边固定的两张相同的薄纸,如图所示。

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纸面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恰好能穿破两张纸(即穿过后速度为零)。

现将a纸的位置升高,b纸的位置不变,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a纸上移的最大高度是多大?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和质量为3m的小球B用细杆连接在一起,竖直地靠在光滑墙上,A球离地面高度为h,墙壁转角呈弧形,释放后它们一起沿光滑水平面滑行,求滑行的速度。

 

三交流展示:

四教师点拨:

五书面作业:

1.BD2.ABD3.D4.C5.D6.ACD7.D8.v02/2g,1/3,1/2,2/3,3/4

9.CD10.4m/s11.H/212.(gh/2)1/2

九、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明确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知道实验中选取测量点的有关要求,会根据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测定物体下落的距离,掌握测量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能够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能定性地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第一课时

一.实验操作前自主学习

1、必须选择一个符合机械能守恒的运动模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本实验选择自由落体运动模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因为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只____做功,满足____________。

2、按照书本要求,本实验是验证自由落体轨迹上开始点和其后任意点的机械能守恒,为此必须选择物体初速度为_______,判断开始点是否满足要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为了计算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必须测量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

为了计算出某点时刻物体的动能,必须测量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计算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按理还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但本实验中可以不测物体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

3、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先接通电源开始打点还是先放开纸带?

为什么?

_______。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尽量减小重物下落时纸带所受的阻力。

因此重锤应选______(填重、轻),纸带应_______放置。

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但由于阻力还是存在的,所以实验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应______动能的增加量,这样才是符合实际的。

二.合作探究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把第一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重物由0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J。

(取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重物从O点到C点下落高度h=0.7776m,

△WP==7.62J

计算相应过程的动能增加量应先计算出C点的瞬时速度vc,由图可知:

vc==3.898(m/s)

故ΔEk==7.56J

拓展有些认为动能增加量可以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到△Ek=0.762J,这样做犯了逻辑错误,因为实验目的就是要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验证过程中当然不能利用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且实验中不可避免存在_________,动能增加量_____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三.实验操作:

到实验室做实验.

四.书面作业:

写出本次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在本实验中,对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选择的条件哪种更为有利?

()

A、只要有足够重就可以

B、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

C、既要足够重,又要体积非常小

D、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

2、在本实验中,有如下器材:

A.打点计时器;B.低压交流电源(附导线);C.天平(附砝码);D.铁架台(附夹子);E.重锤(附夹子);F.纸带;G.秒表;H.复写纸。

其中不必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列出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称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将重物系在夹子上

C、将纸带穿过计时器,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再把纸带向上拉,让夹子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D、把打点计时器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把输出电压调至6V(电源不接通)

E、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子固定到放在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直线上。

F、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点,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

G、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H、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响声稳定后释放纸带

I、切断电源

J、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实验

K、在三条纸带中选出较好的一条

L、进行计算,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M、拆下导线,整理器材

对于本实验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有_________;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________(填写代表字母)

4、本实验中,设在选定的纸带上依次把点子记为1,2,3,……等计数点,如图,纸带上所打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_________,当打点计时器打点“4”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应该是__________;若以计数点1为参考点,当打第4点时物体的机械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2—h图线___________,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v2/2—h图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_的数值。

6、在本实验中,由于在运动的初始阶段计时器打出的一些点子模糊不清,故必须选择比较清楚的点作为测量起点。

今所选的测量范围的第1点在米尺上的位置为x1,第4点在米尺上的位置为x2,第7点在米尺上的位置为x3,第10点在米尺上的位置为x4,。

若下落的物体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每隔Ts打一点,则可利用上述数据求出物体从第4点到第7点一段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是___________,动能增加量是______________。

二.交流展示

三.教师点拨

四.课外作业:

预习下一课时.

1.D2.C,G;刻度尺,电键3.A,G;EDBCHIJMKFL4.5.过原点的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