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1837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4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B 和Z辅导资料.docx

分析化学B和Z辅导资料

《分析化学Z》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

A.C1V1=C2V2B.C=n/VC.n=m/M

D.CV=n/mE.C1:

V1=C2:

V2

2.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

A.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等B.纯度要高C.性质稳定

D.不含有结晶水E.分子量要较大

3.测量值8.342g,真值8.340g,测量相对误差

A.2%B.2.3%C.0.24‰D.0.24%E.0.23‰

4.32.645-1.5正确的答案是:

A.31.14B.31.1C.31D.31.140E.31.2

5.用0.1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NH3·H2O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A.pH>7.0B.pH=7.0C.pH<7.0

D.[H+]=

E.以上均非

6.以下为共轭酸碱对的是

A.H3O+——OH-B.NH4+——NH3C.H3AsO4——HAsO42-

D.H2CO3——CO32-E.H2PO4———PO43-

7.以下说法除……以外都是错误的

A.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为零;

B.指示剂的酸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的颜色;指示剂的碱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

的颜色;

C.NaAc的碱性太弱,不能用盐酸直接滴定,可采用回滴的方式测其含量;

D.凡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电位之差大于0.4V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

E.用EDTA法测定Ca2+含量,蒸馏水中含有少量Mg2+,可用空白实验来消除所引起的误差

8.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是:

A.pKa1+pKa2=pKwB.pKb1+pKb2=pKwC.pKa1+pKb1=pKw

D.pKa1+pKb2=pKwE.pKa2+pKb2=pKw

9.下列各碱(浓度均为0.1mol/L),除…外都不能用标准酸直接滴定。

A.NaAc(KHAc=1.8×10-5)

B.HCOONa(KHCOOH=1.8×10-5)

C.Na2CO3(

=4.2×10-7;

=5.6×10-11)

D.C6H5COONa(K苯甲酸=6.2×10-5)

E.C6H4OHCOONa(K对羟基苯甲酸=1.0×10-3)

10.一般常量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为±0.1%,一般滴定时的浓度也不低于0.010mol·L-1。

则EDTA配位滴定中滴定反应的实际条件常数至少应为:

A.≥106B.≥10-6C.≥10-8D.≥1010E.≥108

11.以下除……外均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大小。

A.CB.M的摩尔质量C.K’MYD.

Y(H)E.

M(L)

12.EDTA滴定Ca2+离子反应的1gKCaY=10.69。

若该反应在某酸度条件下的Y4-离子的酸效应系数1g

=2.00,则该条件下1ogKCaY’等于:

A.8.00B.2.69C.10.69D.-2.00E.8.69

13.KMnO4滴定H2C2O4开始时反应速度很慢,为了加快反应速度,采用的合适措施是:

A.增大KMnO4标准液浓度B.增大酸度C.增加H2C2O4浓度

D.加热溶液E.以上均非

14.铬酸钾指示剂法不适合对以下那种离子进行滴定:

A.Cl-B.I-C.Br-D.CN-E.Ag+

15.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Cl-时常要加入硝基苯的原因是:

A.可以加快沉淀的溶解度B.可以增大沉淀的转化C.可以防止沉淀的转化

D.作为指示剂E.可以防止胶状沉淀的凝聚

16.以下哪项不是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表面积大B.纯度高C.易于转化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的物质

D.溶解度小E.易于过滤和洗涤

17.某样品含锰离子约5μg/mL,适于以下那种方法测定含量:

A.酸碱滴定法B.重量法;C.碘量法

D.配位滴定法E.分光光度法

18.THCI/NaOH=1.36ml/ml表示

A.1mL滴定剂HCI相当于1.36mL被测物质NaOH

B.1.36mL滴定剂HCl相当于1mL被测物质NaOH

C.1mL滴定剂NaOH相当于1.36mL被测物质HCI

D.1.36mL滴定剂NaOH相当于1mL被测物质HCl

E.以上均非

19.淀粉指示剂属于:

A.特殊指示剂B.外用指示剂C.氧化还原指示剂

D.荧光指示剂E.自身指示剂

20.绝对偏差是指:

A.平均值与真值之差B.二次测定值之差C.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E.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

21.下述操作中产生随机误差的是:

A.使用未经校正的滴定管B.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吸湿C.滴定时温度有波动

D.用HNO3代替H2SO4E.称量热的坩埚

22.配位滴定曲线的纵坐标是:

A.百分含量B.滴定剂体积C.pHD.pME.

23.测定含NaCl70%左右的样品,称取约0.5g样品,采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NaCl的含量可知,NaCl在样品中是何种组分

A.常量B.半微量C.微量D.超微量E.痕量

24.相对误差的计算值0.23450%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位数的结果为:

A.0.2%B.0.234%C.0.24%D.0.23%E.0.235%

25.用0.2650g纯Na2CO3标定HCl溶液时,消耗20.00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则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00g/mol)

A.0.0200B.0.1060C.0.2500D.0.2600E.0.5300

26.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A.溶液温度B.溶液的离子强度C.指示剂用量

D.指示剂摩尔质量E.滴定程序

27.以下说法除……以外都是错误的:

A.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为零;

B.指示剂的酸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的颜色;指示剂的碱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的颜色;

C.NaAc的碱性太弱,不能用盐酸直接滴定,可采用回滴的方式测其含量;

D.凡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电位之差大于0.4V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

E.用EDTA法测定Ca2+含量,蒸馏水中含有少量Mg2+,可用空白实验来消除所引起的误差

28.以下常用于配位滴定的标准溶液是:

A.AgNO3B.NaOHC.EDTAD.Na2S2O3E.KMnO4

29.测定药用NaOH含量,应选用指示剂:

A.甲基红B.荧光黄C.铬黑TD.酚肽E.淀粉

30.下列关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关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B.准确度低,精密度不一定低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E.精密度低,准确度一定低

31.以下除……外均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大小。

A.CB.M的摩尔质量C.K’MY

D.αY(H)E.αM(L)

 

32.Zn2+,Al3+共存时,通常Al3+对EDTA滴定Zn2+有干扰,可采用配位掩蔽法消除干扰,具体为:

A.pH=5.5时,加入过量NH4FB.pH=10时,加入过量NH4F

C.pH=5.5时,加入过量(NH4)2SO4D.pH=10时,加入过量(NH4)2SO4

E.以上均非

33.配制好的K2Cr2O7标准溶液应贮存在:

A.白色玻璃瓶B.棕色玻璃瓶C.白色塑料瓶

D.铁制容器E.铝制容器

34.铬酸钾法中,指示剂指示终点的机理是:

A.利用指示剂共轭酸式共碱式颜色不同

B.利用指示剂本身与指示剂待测离子形成的配离子颜色不同

C.利用指示剂氧化型还原型颜色不同

D.利用指示剂氧化型还原型电极电位不同

E.利用指示剂与过量的滴定剂生成有色沉淀

35.下列有关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论述正确的是:

A.标定后长期保存,浓度不变B.采用间接法配制

C.贮存于白色玻璃瓶中D.贮存于白色塑料瓶中

E.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

36.以下各项,哪两项都属于重量分析的方法:

A.挥发法和沉淀法B.银量法和沉淀法C.铁铵矾指示剂法和萃取法

D.银量法和挥发法E.挥发法和吸附指示剂法

37.某样品含微量锰离子,适于以下那种方法测定含量:

A.酸碱滴定法B.重量法;C.碘量法

D.配位滴定法E.分光光度法

38.重量法与滴定法比较,它的缺点是:

A.需要与其它标准物质比较B.费时C.快速

D.准确度差E.准确度高

39.淀粉指示剂属于:

A.特殊指示剂B.外用指示剂C.氧化还原指示剂

D.荧光指示剂E.自身指示剂

40.绝对偏差是指:

A.平均值与真值之差B.二次测定值之差C.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E.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

41.下述各项,除哪项外,均为系统误差

A.方法误差B.仪器误差C.偶然误差D.试剂误差E.操作误差

4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纵坐标是:

A.吸光度B.百分含量C.pHD.

E.pM

43.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4.56×3.72的计算结果应为:

A.91.363B.91.3632C.91.4D.91.3E.91.36

44.样品的分析方法根据取样量的不同而不同,对固体样品而言,微量分析的取样量应为:

A.>1gB.1-0.2gC.0.1-0.01gD.1-0.1mgE.<0.01mg

45.用0.1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NH3·H2O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A.pH>7.0B.pH=7.0C.pH<7.0

D.[H+]=

E.以上均非

46.采用指示剂法指示酸碱滴定终点,滴定突跃与弱酸或弱碱的离解常数及弱酸或弱碱的浓度有关,当KC大于等于多少时,才能直接进行滴定

A.10-10B.10-8C.10-6D.106E.108

47.以下说法除……以外都是错误的

A.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为零;

B.指示剂的酸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的颜色;指示剂的碱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的颜色;

C.NaAc的碱性太弱,不能用盐酸直接滴定,可采用回滴的方式测其含量;

D.凡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电位之差大于0.4V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

E.用EDTA法测定Ca2+含量,蒸馏水中含有少量Mg2+,可用空白实验来消除所引起的误差

48.欲配制浓度为0.5mol/L的H2C2O4·2H2O溶液500ml,需称取固体H2C2O4·2H2O多少克(H2C2O4·2H2O的摩尔质量为126.00g/mol)

A.0.5B.31.5C.63.0D.126.0E.500

49.以下各物质在水溶液中为两性物质的是:

A.HClB.H2SO4C.NH3H2OD.NH4AcE.NaOH

50.使EDTA酸效应最小的pH值是:

A.2B.4C.6D.8E.10

51.EDTA能与各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在其多种存在形式中,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最稳定的是

A.Y4-B.HY3-C.H2Y2-D.H3Y-E.H4Y

52.配位滴定中除了EDTA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外,金属指示剂也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合适的金属指示剂应选KMY’/KMIn’

A.>102B.104~103C.103~102D.102~101E.<10

 

53.用相关电对电极电位不能判断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B.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

C.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D.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E.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突跃的大小

54.铬酸钾指示剂法不适合对以下那种离子进行滴定:

A.Cl-B.I-C.Br-D.CN-E.Ag+

55.铁铵矾指示剂法最适宜的酸度是

A.强酸性B.中性到弱酸性C.中性

D.中性到弱碱性E.强碱性

56.以下各项,除那项外,均为沉淀滴定法对反应要求

A.沉淀生成始终维持快速B.化学计量关系恒定

C.反应进行完全D.有适当指示剂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确定计量点

E.可以利用熟化效应使沉淀纯化

57.某样品含锰离子约5μg/mL,适于以下那种方法测定含量:

A.酸碱滴定法B.重量法C.碘量法

D.配位滴定法E.分光光度法

58.标定NaOH标准溶液应选用的基准物质为

A.无水碳酸钠B.硼砂C.草酸

D.硫代硫酸钠E.硝酸银

59.配制I2标准溶液时,加入适量的碘化钾,目的是

A.防止I2被空气氧化B.使终点颜色变化更加敏锐

C.增加I2的溶解度,减少挥发D.防止待测组分分解

E.以上均非

60.绝对偏差是指:

A.平均值与真值之差B.二次测定值之差C.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E.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

6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

A.C1V1=C2V2B.C=n/VC.n=m/M

D.CV=n/mE.C1:

V1=C2:

V2

62.酸碱滴定曲线的纵坐标是:

A.百分含量B.[H+]C.pM

D.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E.吸光度

63.相对误差的计算值0.23450%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位数的结果为:

A.0.2%B.0.234%C.0.24%D.0.23%E.0.235%

64.下列各项符合微量分析法中固体试样取样量的是:

A.0.2gB.0.12gC.0.02gD.0.002gE.0.00002g

65.酸碱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颜色与它的共轭酸/碱式的结构有关,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In-]/[HIn]≥10时,只能见到酸式色B.[In-]/[HIn]<10时,只能见到碱式色

C.[In-]/[HIn]>0.1时,只能见到碱式色D.[In-]/[HIn]≤0.1时,只能见到酸式色

E.以上均非

66.下述各物质在水溶液中不为两性物质的是

A.HS-B.HPO42-C.(NH4)2CO3D.NH4AcE.PO43-

67.以下说法除……以外都是错误的

A.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为零;

B.指示剂的酸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的颜色;指示剂的碱式色是溶液pH>7时显示的颜色;

C.NaAc的碱性太弱,不能用盐酸直接滴定,可采用回滴的方式测其含量;

D.凡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电位之差大于0.4V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

E.用EDTA法测定Ca2+含量,蒸馏水中含有少量Mg2+,可用空白实验来消除所引起的误差

68.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可用酸式滴定管盛装

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

D.有色溶液E.氧化性溶液

69.THCl/NaOH=2.36ml/ml表示

A.1mL滴定剂HCl相当于2.36mL被测物质NaOH

B.2.36mL滴定剂HCl相当于1mL被测物质NaOH

C.1mL滴定剂NaOH相当于2.36mL被测物质HCl

D.2.36mL滴定剂NaOH相当于1mL被测物质HCl

E.以上均非

70.判断配位滴定能否准确进行的界限是金属离子的浓度C与条件稳定常数KMY’的乘积大于等于

A.10-10B.10-8C.10-6D.106E.108

71.配位滴定法返滴定终点呈现的颜色是:

A.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游离金属离子的颜色

D.EDTA与金属指示剂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E.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72.EDTA滴定Ca2+离子反应的1gKCaY=10.69。

若该反应在某酸度条件下的1ogKCaY’=8.00,则该条件下Y4-离子的酸效应系数1gα等于:

A.8.00B.2.69C.10.69D.-2.69E.-8.00

73.氧化还原滴定突越范围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对电极电位有关,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滴定突跃越小

B.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滴定突跃越大

C.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滴定突跃越大

D.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滴定突跃越大

E.以上均非

74.铬酸钾指示剂法不适合对以下那种离子进行滴定:

A.Cl-B.I-C.Br-D.CN-E.Ag+

75.以下各项,哪两项都属于重量分析的方法:

A.挥发法和沉淀法B.银量法和沉淀法C.铁铵矾指示剂法和萃取法

D.银量法和挥发法E.挥发法和吸附指示剂法

76.以下各项,除哪项外,均为配制硝酸银标准液的错误操作

A.标定后长期保存,浓度不变B.用间接法配制C.贮于白色玻璃瓶

D.贮于白色塑料瓶E.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

77.某药物含微量铁,适于以下那种方法测定含量:

A.酸碱滴定法B.重量法C.碘量法

D.配位滴定法E.分光光度法

78.0.1000mol/LNaOH滴定0.1000mol/LHAc,以下最接近终点pH值的是

A.3B.5C.7D.9E.11

79.可用来直接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K2Cr2O7B.Na2S2O3C.KClO3D.Na2C2O4E.Na2SO4

80.绝对偏差是指:

A.平均值与真值之差B.二次测定值之差C.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E.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

81.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衡量精密度的物理量

A.相对偏差B.相对误差C.相对标准偏差

D.平均偏差E.相对平均偏差

82.测量值8.342g,真值8.340g,测量相对误差

A.2%B.2.3%C.0.24‰D.0.24%E.0.23‰

83.以下为化学分析法的是:

A.气相色谱法B.红外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光度滴定法E.碘量法

84.根据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14.36×3.61的结果为

A.51.8B.51.85C.51.850D.51.8504E.51.85043

 

85.用0.1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NH3·H2O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A.pH>7.0B.pH=7.0C.pH<7.0

D.[H+]=

E.以上均非

86.配制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500mL,需称取固体NaOH约(MNaOH=40g/mol)

A.50mgB.0.5gC.4gD.2gE.20mg

87.下述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对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正确论述

A.[In-]/[HIN]≥10时,只能见到In-的碱式色

B.[HIn]/[In-]≥10时,只能见到HIn的酸式色

C.变色范围都在pH=7左右

D.不同指示剂变色范围幅度有差异

E.1/10≤[HIn]/[In]≤10时,溶液显示混合色

88.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正确的是:

A.pKa1+pKa2=pKwB.pKb1+pKb2=pKwC.pKa1+pKb1=pKw

D.pKa1+pKb2=pKwE.pKa2+pKb2=pKw

89.以下浓度为0.1mol/L的弱酸,能用NaOH准确滴定的是:

A.HF(Ka=6.8×10-4)B.HS-(Ka=1.2×10-13)C.硼酸(Ka=5.8×10-10)

D.苯酚(Ka=1.12×10-10)E.HCN(Ka=4.9×10-10)

90.一般常量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为±0.1%,一般滴定时的浓度也不低于0.010mol·L-1。

则EDTA配位滴定中滴定反应的实际条件常数至少应为:

A.≥106B.≥10-6C.≥10-8D.≥1010E.≥108

91.以下不是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特点的是

A.分级配位B.配位比简单C.大多数较稳定

D.形成环状螯合物E.无色或加深金属离子的颜色

92.在pH=5的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Zn2+,应选下列指示剂中的

A.甲基红B.荧光黄C.铬黑TD.二甲酚橙E.淀粉

9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突越范围的论述正确的是

A.氧化剂的电极电位越大,突越范围越小

B.还原剂的电极电位越小,突跃范围越小

C.突跃范围受条件电位的影响

D.溶液的温度越低,突越范围越大

E.以上均非

94.可用来直接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K2Cr2O7B.Na2S2O3C.KClO3D.Na2C2O4E.Na2SO4

95.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的溶液是:

A.HClB.NaOHC.NaClD.KClE.KMnO4

96.样品中被测组分是P2O5,称量形式是Mg2P2O7,则换算因数可表示为:

A.P2O5/Mg2P2O7B.Mg2P2O7/P2O5C.2P2O5/Mg2P2O7

D.2Mg2P2O7/P2O5E.Mg2P2O7/2P2O5

97.以下哪项不是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表面积大B.纯度高C.易于转化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的物质

D.溶解度小E.易于过滤和洗涤

98.以下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分析反应应控制的条件

A.溶液的酸度B.溶液的温度C.溶剂的分子量

D.试剂的质量E.催化剂

99.淀粉指示剂属于:

A.特殊指示剂B.外用指示剂C.氧化还原指示剂

D.荧光指示剂E.自身指示剂

100.绝对偏差是指:

A.平均值与真值之差B.二次测定值之差C.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E.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

101.在下列各种电磁波中,能量最高的是:

A.红色光B.黄色光C.红外光

D.紫外光E.γ射线

102.在下列价电子能级中,能量最高的是:

A.σB.σ*C.πD.π*E.n

103.下列结构中,存在n→π*跃迁的是:

A.CH3-CH3B.CH3-CH=CH2C.CH2=CH-CH=CH2

D.CH2=CH-CO-CH3E.CH3-CH2-CH3

104.某化合物在1715cm-1有一强的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是:

A.烷烃B.芳香烃C.酮

D.烯烃E.醇

105.下列化合物中,存在B吸收带的化合物是:

A.己烷B.环己烯C.苯乙酮

D.丙酮E.乙炔

106.酸酐、酯、醛、酮、羧酸和酰胺六类化合物的出现在1870—1540cm-1之间,它们VC=O的排列顺序为:

A.酸酐<酯<醛<酮<羧酸<酰胺B.酸酐>酯>醛>羧酸>酮>酰胺

C.酸酐>酯>醛>酮>羧酸>酰胺D.醛>酮>羧酸>酯>酸酐>酰胺

E.酯<醛<酸酐<酮<羧酸<酰胺

107.下列化合物,不饱和度为4的化合物是:

A.乙烯B.乙炔C.甲烷D.苯E.环己烷

108.下列化合物,振动自由度为9的是:

A.乙烯B.乙炔C.甲烷D.苯E.环己烷

109.某化合物在1400-1600cm-1有4个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含官能团:

A.醛基B.苯环C.酮基D.羧基E.酯基

110.摩尔吸收系数通常表示为:

A.AB.εC.

D.TE.I

111.某物质在一硅胶薄层板上展开后的Rf值太小,宜采用哪种方法增大该物质的Rf值

A.提高流动相的极性B.降低流动相的极性C.点样前烘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