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1804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docx

初二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意义。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A.同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抓住关键词“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和为应对“强敌”,选出与此相关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为应对“强敌”,维护清朝的统治,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为代表,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故答案是B。

考点:

鲁教版八年级上·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二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这段材料最能说明的是洋务运动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外轮损失一千二百万两、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可知,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B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与题干无关;题干没有涉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容。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外轮损失一千二百万两、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是解题的关键,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的认识,材料中有“割台湾,两亿,开口岸,设工厂”等信息,根据所学知识,中日《马关条约》规定: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等,所以该题正确答案是A。

考点:

中日《马关条约》内容的历史史实

点评:

本题以爱国诗人闻一多的诗《七子之歌》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马关条约的内容非常熟悉,另外,马关条约的影响也是命题的重点,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5.“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B

6.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各国驻兵保护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答案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功绩。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B。

8.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A.乘火车、轮船出行旅游B.拜访上司时行跪拜礼,称呼“老爷”

C.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D.发电报问候亲友,与朋友看电影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采用新式礼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呼,过去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得到改变。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辛亥革命后、上海、不可能经历”是解题的关键,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采用新式礼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呼,过去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得到改变。

9.“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

月亮出了,风息了,我正在院中唱歌。

”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诗。

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而对文学革命做出重大贡献则是鲁迅,他为了揭穿封建统治真面目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从此,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的史实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革命斗士,题目中给出的几个选项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要求同学们分析那个和题意有关,要求学生有较厚的历史功底,除了要对狂人日记反映的内容熟悉外,其它几个内容也要去理解,更要要熟悉的掌握。

10.“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

这次革命最主要意义是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

11.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探索中深入发展,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近代化的探索的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

因为选项①自强,求富(洋务运动);②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③三民主义(辛亥革命)④变法维新(戊戌变法)。

正确排序①④③②。

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2.“共争青岛归还,同看陆章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

题干中诗中出现了“青岛归还”、“学生罢课”等提示词,这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相关内容。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日本,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1919年5月4日,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的发动五四运动。

故此题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

13.获取信息,归纳答案,是历史学科答题的一种方法。

有这样一道题:

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南昌起义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

因为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尤、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发动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部队转移到湘赣边境,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5.“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

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叶挺B.张学良C.李宗仁D.孙中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中涉及的大事,“东北易帜”指的是1928年张学良率领北洋军阀政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西安举事”指的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因此这个人物指的是张学良。

考点:

张学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张学良一生主要活动的识记,掌握东北易帜的历史意义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6.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北伐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

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

“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始。

考点:

抗日战争

点评:

本团体考查学生对日本侵华事变的识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17.小明对中国城市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列出了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几个城市,你能按照其先后顺序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的是 ()

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

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转移到武汉;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转移到了重庆,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国民政府的所在地

点评:

学生还要知道,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都与北伐战争有关。

1927年蒋介石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有着“陪都”之称。

18.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漫山遍野是人浪!

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才改变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

所以①表述错误,其他选项表述均正确。

故选B。

19.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举几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通过了《共同纲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重庆谈判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

因为1945年8月毛泽东冒风险赴重庆谈判,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利的较量,最终也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20.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武汉、南京)插了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1947年6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

此后,陈赓、谢富治率军挺进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军进攻豫皖苏区;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东北解放军迫使敌军退守孤立的大城市:

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等。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他的胸膛”是指中原地区。

上述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扭转了全国战局,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插上一刀”就是指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考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和作用的识记,难度适中。

21.根据以下提供的信息判断,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开始了辽沈战役,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基本解放了东北全境。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2.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

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98.7%。

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  ②担任黄博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⑤参加抗日战争     ⑥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周恩来没有参加中共一大,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周恩来曾经担任的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周恩来、叶剑英和秦邦宪参加了西安谈判,促进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周恩来领导了抗日战争;1945年周恩来和王若飞陪同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所以②③④⑤⑥都与周恩来有关,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周恩来的史实

点评:

学生还要知道,黄埔军校的总理是孙中山,校长是蒋介石,实行的是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并重的方针,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

23.辛亥革命后,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人的观念与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平民见了官员要跪拜B.差人见了官员称“老爷”

C.官吏开会统一着新式礼服D.女子从小要缠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中服装变化的史实,从图片来看,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是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人的观念与习俗发生了变化,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人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可知是C项。

考点:

社会习俗的变化中服装变化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一般都能解答,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的变化,除了服装外,像当时的社会风气,称谓称呼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而同学们很容易忽视这些细节问题,希望引起注意。

24.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是()

A.周恩来B.邓小平

C.彭德怀D.刘少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即“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的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

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

期间陪同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有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等人。

A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点评:

经过40多天艰苦而复杂的谈判,国共双方正式签署会谈纪要。

因为是10月10日签订,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但是,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25.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国歌的曲作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田汉D.光未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旋律激昂,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艰巨的民族复兴任务,需要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它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激励我们为祖国崛起而奋斗。

它的作词者是田汉,它的作曲者是聂耳。

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二、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26.规定割占我国香港岛的国家是日本。

错误:

改正:

【答案】错误:

日本改正:

英国。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规定割占我国香港岛的国家是英国。

27.割占我国台湾的国家是英国。

错误:

改正:

【答案】错误:

英国改正:

日本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割占我国台湾的国家是日本。

28.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法国。

错误:

改正:

【答案】错误:

法国改正:

俄国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29.近代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国家是美国。

错误:

改正:

【答案】错误:

美国改正:

日本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多万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近代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国家是日本。

30.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国家是英国。

错误:

改正:

【答案】错误:

英国改正:

日本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国家是日本。

三、读图题(共23分)

31.阅读下面《红军长征示意图》

请回答:

(1)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列举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地点

(3)列举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4)介绍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召开重要会议名称、内容、历史意义

(5)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的事件的什么?

(6)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至少4个)

(7)红军长征结束事件是什么?

(8)我们应该学习红军长征什么精神?

【答案】

(1)红军第五粗反围剿的失败

(2)瑞金、会宁

(3)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4)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5)渡过金沙江

(6)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至少4个)

(7)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8)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中国革命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精神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实力,被迫长征;

(2)依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依据所学可知,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10月,结束的时间是1936年10月;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5)依据所学可知,红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包围;

(6)依据所学可知,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

(7)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8)开放性题目,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中国革命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精神。

二、材料题:

(共17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恭亲王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

富强之基,此为嚆失(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回答:

(1)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3)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

(1)学习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事企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筹建近代海军、陆军等

(3)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西方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

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