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1769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7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S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神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本课,掌握生字新词,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字词大本营

    1、【我会认】认读会认字,为易错的会认字注音。

    2、【我会写】为生字组词。

    3、【我会积累】采集词语。

(四字词)

    4、【我会用】a、多音字b、理解词语(近义词、造句、绘画等)

    二、有感而发

    1、主要内容。

    2、感受或收获。

    三、不懂就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一类字,三个多音字。

会认7个二类字。

理解“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结构,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导读,明确训练重点。

    2、导入:

同学们从小就爱听故事,爱读故事书,尤其喜欢童话、神话、民间故事。

我们要学习的第一单元就是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基体修改和加工。

它们长期在民间流传,但无确定的作者。

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流传于蒙古族人民中间的故事《神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分组学习生字。

    A轮读会认字,认读会写字词。

    B交流多音字。

    C理解词语。

    三、达标检测,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

    ①、我会读:

伶俐淙淙包袱

    ②、我会组词。

    伶()婉()唉(   )

    铃() 碗()挨(   )

    玲(   )

    噪(   ) 澈(   )

    贼(   )  燥(   )  撤(   )

    绒(   )躁(   )咐(   )

    附(   )

    ○3多音字

    mēn() gēng()mán()

    闷更埋

    mèn()gèng()mái()

    

    ○4听写重点词语:

婉转、捉贼、口干舌燥、清澈、

    ○5理解词语。

(找出句子读一读,再解释)

    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

    四、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

许多国家的荒地、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

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2、课文讲述了几个故事?

试加以概述。

    (三个:

猎人错杀忠实的狗、尽职的猫被农妇错杀、阿尔拜错杀善良的乌鸦的事)

    3、有表情的朗读你喜欢的故事。

指生朗读。

    4、回顾全文,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来讲述故事的?

    提示:

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这是课文中的大故事。

在这个大故事中,又隐藏了三个小故事。

    因此这篇文章采用了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结构来讲述故事。

使得故事情节完整,让人一口气读完故事,并且内容更加丰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

    分两部分:

(先总后分)

    一、(1——3)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

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

    二、(4——结束)依尔特戈尔可汗决心要把神鸟捉住,但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五、质疑不懂的问题。

(小组合作相互释疑,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出示目标:

(或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1、学会13个一类字,三个多音字。

会认7个二类字。

理解“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结构,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板书设计:

神鸟

    忠实的狗

    三个故事尽职的猫

    善良的乌鸦

    

    文章结构:

大故事套小故事

    

    【布置作业】:

    1.读课文三遍,签字。

思考书后1、2题,在书上做旁批。

    2.听写课后生字词。

    3.完成《作业本》上相应的字词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故事情节。

并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

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

许多国家的皇帝、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

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2、理清文章结构。

(即分段)

    2、小组质疑上节课未解决的或有价值的问题,师梳理总结。

    二、出示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课文(4——16),想一想:

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

(组内互相说一说)

    抓住要点:

    

(1)、有约定。

神鸟老老实实让可汗捉住,又约定“既~~也~”(指导朗读,并试用此关联词造句)

    

(2)、讲的故事中狗、猫、乌鸦的遭遇都令人惋惜与同情;

    (3)、可汗被打动,叹了气;

    (4)、神鸟逃脱。

    3、除了神鸟,课文还写了哪些人物、动物?

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

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一)提示:

(1)默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2)这样的狗、猫、乌鸦为什么被猎杀?

    (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汇报:

(1)、分别谈谈你对猎人、农妇、阿尔拜,以及对狗、猫、乌鸦的看法。

    A猎人(守信、不贪别人钱财)——杀——狗(忠实)错

    B农妇——打死——猫(轰苍蝇、赶蚊子、追赶、咬死老鼠:

忠于职守)错

    C阿尔拜:

——打翻毒水、找到泉水——被打死-----冤

    

(2)、这样的狗、猫、乌鸦为什么被猎杀?

    (明理:

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

    (3)练习朗读:

同桌三人分角色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要体现出人物的特点。

(抽一组读)

    

(二)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A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B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齐读最后一段。

    “唉,算了吧,确实没办法捉回它了”可汗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结尾你看出了什么?

(组内交流)

    

(1)、可汗也富有同情心。

    

(2)、神鸟确实聪明,它知道凡是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一定会发出同情的叹息声的。

    (3)、告诉人们:

要做善良的人。

    

    四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要点:

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2、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

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

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3、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五、布置作业:

    1、《作业本》中相应的理解题。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3、小练笔: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

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

神鸟

    

    忠实的狗猫的尽职乌鸦的善良

    (道理:

告诉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回顾课文,交流总结。

    1、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文的结构是什么?

    ①、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②、总——分结构先总写神鸟聪明伶俐,然后用事实写它真的聪明。

    2、完成课后练习。

    

(1)、读句子,想想“既~也~”在句子里表示什么意思。

    

(2)、选词填空。

    既~也~既~又~

    ①、这棵老槐树()高大( )粗壮。

    ②、要完成这项任务(  )要有周密的计划,(  )要有切实的措施。

    ③、这个机器人(  )可以招待客人,(  )可以和人谈话。

    (3)、用“既~又~”造句。

    (4)、填关联词,再用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

    好厉害的鸟哇,都说谁也捉不住它,我()把它捉住()。

    3、完成课后带★号的选做题。

    (明确:

故事不仅仅是使人知道神鸟是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鸟,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包含在小故事里的。

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抄写优美词语。

    聪明伶俐枝叶繁茂唉声叹气闷头不语粗枝大叶口干舌燥滴滴答答婉转地啼叫裂缝

    三、拓展训练:

    1、各小组派代表朗读小练笔内容,评议。

    2、补充习题,口头练习。

    3、拓展阅读《马头琴的故事》,谈见解。

(见教案P7)

    四、练习巩固:

完成《作业本》相应的题。

    五、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课

2.*格萨尔王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酥、陌、犊、妥、缴、蹬、靴”7个会认字,一个多音字“哈”。

理解”“酥油、陌生、牛犊、妥党、交纳、马靴“等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格萨尔王,了解藏族的民间文化。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7个会认字,一个多音字“哈”。

理解”“酥油、爱戴、驰骋、咬噬、饥馑、旷野荒郊、神采飞扬、富丽堂皇”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格萨尔王: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那么你们知道其中五大主要民族吗?

(汉、满、蒙、回、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藏族绚烂而神奇的传说,听听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吧。

    二、出示目标

    1、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7个会认字,一个多音字“哈”。

理解”“酥油、爱戴、驰骋、咬噬、饥馑、旷野荒郊、神采飞扬、富丽堂皇”等词语。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1、小组内读一读7个二类字。

给多音字“哈”组词。

    2、交流理解的词语。

    四、汇报交流.

    1、出示会认字词认读:

酥油陌生牛犊妥当缴纳

    足蹬马靴爱戴旷野荒郊昂首挺胸神采飞扬

    2、多音字:

xuàn)     熙攘(rānɡrǎnɡ)

   2.补充词语,解释前两个词语的意思。

   熙熙()()    意味()()      行色()() 

   左()右()    ()()斑斓      ()神()注

以上教案摘自刘富江老师的blog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

   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

(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总结:

      ①标点不同:

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②部分词语不同;

      ③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④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3)师小结:

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为了陈述句。

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

    

(1)审清题目。

提示:

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①不能改变原句意思;②标点要正确使用;③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2)学生改写,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订正。

其中,变为反问句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变,通顺即可。

反问词可用“怎么”、“怎么能”、“难道”等。

  

(二)“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

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1)读了什么?

(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都可以)

    

(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

    (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

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

   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

    

(2)能将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

    (4)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5、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6、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

   7、指名朗读日记。

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

   8、小结:

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展览交流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

(如果班级中已经有学生曾写过阅读日记,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三)布置作业:

   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

如:

    

(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

   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

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导语及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

可以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提纲。

  

(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

  

(二)准备发言:

   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

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

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

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

  (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

   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

   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

   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

  (四)布置作业:

   1、将今天的发言进一步修改,回家说给家人听,请他们作出评价。

   2、预习“阅读平台”。

  板书设计:

                        介绍一种动物

      内容:

            要求:

      1、外貌体态说者听者

      2、生活习性         

(1)内容准确,观点正确      ①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

      3、生存环境         

(2)说话连贯,有条理       ②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           (3)语气、语调适当        ③能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4)动作、声音模拟准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4。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连续观察日记《螳螂的启示》。

  

(一)引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写过日记,但昨天我们预习的日记——《螳螂的启示》和我们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二)明确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

  (三)阅读内容,明确写法特点:

   1、指名朗读,每名学生朗读一则日记,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是否朗读得正确、流利,想想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明确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这六则日记,边读边思考:

从这几则连续观察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把自己最欣赏的地方画下来。

   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1)先小组内交流。

提示:

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谈,但必须要结合日记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收获。

    

(2)全班进行交流。

     ①仔细认真地观察。

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

     ②认真思考。

能通过观察事物,进一步思考,从中获得启示。

     ③能坚持进行观察,做事能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④热爱生活,喜欢小动物。

     ⑤能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描写观察对象。

如:

比喻、设问。

      ……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则日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1、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请大家想一想:

写这样的应用文,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吗?

     如:

培养自己认真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将某种事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2、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几则不错的连续观察日记呢?

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

  (五)布置作业:

     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准备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5。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放寒假前,或学期初就布置给学生观察任务,确定观察对象,开始进行连续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及时作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表:

(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询问学生观察及记录的情况,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观察时间观察重点详细情况记录  自己所联想到的  连续观察后获得的启示

  

(一)引入:

     今天,我们要尝试创作一种应用文,能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吗?

(板书)

  

(二)指导审题:

   1、指名朗读题目要求,看看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2、默读题目,画一画:

你还知道了什么?

想提示同学们哪些地方?

    

(1)写作的内容:

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等。

    

(2)要记录事物变化的情况。

  (三)回顾《螳螂的启示》,明确写法:

   1、默读《螳螂的启示》,回忆从这几则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2、将《螳螂的启示》中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练习朗读。

  (四)习作讨论平台:

   1、默读讨论平台中提示的问题以及三名同学所想到的内容。

   2、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我们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观察?

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

   3、展示3至4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格,简单评议。

   4、班级中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记录的是事物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哪些同学记录的是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

     师小结:

变化比较快,比较明显的事物往往适于我们记录它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如:

天气在一周内的变化、科学小实验前后的变化等。

而变化相对时间段稍长一些的事物,适于我们记录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如:

饲养蚕宝宝、泡水仙头等。

   5、指名朗读书上三名同学的话,看看他们三个都想到了哪些习作中的内容。

     第一个同学实现选择好了观察内容,准备进行连续观察;

     第二个同学选择了日记的写作内容;

     第三个同学明确了连续观察日记要注意的内容上的衔接,要写完整。

   6、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给自己提示些内容吗?

先进行小组交流,再作全班交流。

     提示:

写法方面、格式方面、内容方面,如:

描写细致,获得了启示等。

  (五)学生先试写一则,教师巡视。

  (六)讲评一两则学生当堂所写的日记,修改。

  (七)布置作业:

写连续观察日记。

11黄道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