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生产全流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1726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生产全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pcb生产全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pcb生产全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pcb生产全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pcb生产全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b生产全流程.docx

《pcb生产全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生产全流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cb生产全流程.docx

pcb生产全流程

PCB生产流程

1开料:

我们目前用的板料的大料(sheet)主要有下面公称尺寸:

48x36,48x40,48x42INCH,

一般最大开料为18X24IHCH。

把sheet切割成多个生产panel即开料。

开料分横、直料,因板料的48INCH方向与其垂直方向(36/40/42)的收缩比率不一样,所以对一张大料(sheet)内开出的panel,对panel长边与48inch边平行的定义为直料(Z),对panel长边与大料48inch边垂直的定义为横料(H)。

一般情况下,六层及以下板可开横直料板料的利用率:

客户成品最大边界的面积总和与大料sheet的比。

•基材-------又名覆铜板。

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

它是做PCB的基本材料,常叫基材。

基材主要由P片,铜箔两者组合而成。

TG测量方法:

TMA法----热澎胀分析法

DSC法----示差扫描量热法。

DMA法----差热分析法。

.Tg-玻璃态转化温度

TG:

表示板料保持刚性的最高温度。

但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各种性能要求愈来愈高,所以对材料的特性也要求日益严苛。

如抗湿性、抗化性、抗溶剂性、抗热性,尺寸稳定性等都要求改进,以适应更广泛的用途,而这些性质都与树脂的Tg有关。

Tg提高之后上述各种性质也都自然变好,如Tg提高后;

a.其耐热性增强,使基板在X及Y方向的膨胀减少,使得板子在受热后铜线路与基材之间附着力不致减弱太多,使线路有较好的附着力。

b.在Z方向的膨胀减小后,使得通孔之孔壁受热后不易被底材所拉断。

c.Tg增高后,其树脂中架桥之密度必定提高很多,使其有更好的抗水性及防溶剂性。

-使板子受热后不易发生白点或织纹显露,而有更好的强度及介电性.

-至于尺寸的安定性,由于自动插装或表面装配之严格要求就更为重要了。

因而近年来如何提高环氧树脂之Tg是基板材所追求的要务。

 

•热应力试验:

在于考察覆铜板在耐受高温高热环境的能力。

常用的方法是在高温焊锡中浮浸,之后按试样是否有起泡,分层等缺陷进行评价。

•介电常数测试:

Er值

2、图形转移:

将内层的生产film底片图案转移到板料上面,我们有两种处理:

用D/F或感光油。

感光油有低成本的优点。

这两种方式原理相同,都是:

1:

磨板,清洁板面的油污手指印等。

2:

在板面上粘压(功印)一层感光材料

3:

然后在其上面覆盖线路图形的底片,曝光,底片上深颜色的图案可遮挡光线,下面的感光材料不会固化,相反,在底片上无图案的透明部分,光线透过使下面的感光材料曝光面固化。

4:

然后将曝光固化部分在内层蚀板线的前段,被化学药水里冲洗掉,留下已曝光固化的图案在板上

下表为内层菲林谷粗标准(1oz):

位置

项目

单线阻抗(coupon位)

差分线

(coupon&unit)

Unit内的线宽(mil)

放在板边

放在板中

密集线

独立线

成品线粗的中值(MI要求)

A

A

B

C

C

内层菲林CAD/CAM设计

A+1.7

A+1.5

B+1.1但需保证space≥3.0mil,如space<3.0milKK房需做特殊处理

C+0.8

C+1.5

备注:

(1)密集线:

指密集排列在一起两根及以上的线(线隙≤6.0mil);

(2)如一款板,最小线隙均大于6.0mil,则非独立线按C+1.2谷大。

D/F是成卷使用,宽度规格从10~24每隔0.25inch一个规格。

选用D/F的原则是大约比panel的长度小0.25inch.

1/3、1/2、1oz铜最小线宽4.5mil,最小线隙(L/L、L/P、P/P)为3.0mil(A/F),3.5mil(D5);2oz最小线宽6.4mil,最小线隙5.0mil

内层开窗:

4/L:

7mil,6/L或以上:

10mil

3、内层蚀板:

内层蚀板的前面一段是冲板,将D/F曝光后板上面未固化的D/F用化学药水冲支;中间一段是蚀刻,将未盖D/F的部分用药水侵蚀掉,盖D/F的部分,D/F起保护作用(阻蚀),保留下客户设计的线路图象;后一段是用化学药水退去固化的D/F,干燥板面

4、AOI检查---自动光学检查

一般来说,有线路的内层SINGAL层要过AOI工序,内层为铜 Plane的GND(接地)或

POWER(电源层)不用过AOI。

5、黑化

对铜表面进行化学氧化或黑化,使其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黑色的氧化铜或棕色的氧化亚铜或两者的混合物),以进一步增加表面积,提高粘结力。

6、压板:

按照MI的压板结构,将板料、树脂布(P片)、外层铜箔一层层叠好,然后放入压板炉,升温,使树脂融化,然后加压、冷却,粘性的树脂将各层粘结在一起

定位系统•PINLAM有销钉定位•

•MASSLAM无销钉定位

1.X射线打靶定位法2.熔合定位法

一般情况下,四至八层板多采用铆钉对位或熔合机对位(D5厂),十层及以上板一般用PIN压板

PINLAM压板:

此方法的原理极为简单,内层预先冲出4个Slot孔,见图,包括底片,prepreq都沿用此冲孔系统,此4个SLOT孔,相对两组,有一组不对称,可防止套反。

每个SLOT孔当置放圆PIN后,因受温压会有变形时,仍能自由的左右、上下伸展,但中心不变,故不会有应力产生。

待冷却,压力释放后,又回复原尺寸,是一颇佳的对位系统。

 

所有CORELAM板完成压板后需去黑化膜和除胶后才能送钻孔工序

 

每个SLOT孔当置放圆PIN后,因受温压会有变形时,仍能自由的左右、上下伸展,但中心不变,故不会有应力产生。

待冷却,压力释放后,又回复原尺寸,是一颇佳的对位系统。

压板工序须开P片及铜箔,P片大料固定尺寸为49.5”宽。

A/F楼P片开料比内层板料大0.5”,也分横直料,且P片的49.5”边须对应板料的48”边。

铜箔开料须比内层板料大2.5”,目前铜箔的宽度有42”、51”无横直料之分。

7、切板边:

四层及以上板均有切板边流程,把多余的部分切割掉以方便生产及节约成品。

一般对于4-6层板切板后长边留0.5”,短边留0.6”,如果为非此尺寸,需在MI上注明targethole距长边及短边各多少或在LAY-UP中画出切板图.

8、钻孔:

在镀铜板上钻通孔/盲孔,建立线路层与层之间以及元件与线路之间的连通

.钻孔须用到钻带,钻带内包含钻孔的钻咀大小,位置及其他参数。

钻板时,几块PANEL叠在一起钻,叠数根据板厚、所用最小钻咀、层数及总铜厚来定,钻板时底部垫以底板,顶部盖以铝片,底板:

保证钻板时钻穿最底一层线路板但不伤及钻机工作台面,铝片主要帮助钻咀散热及减小钻孔边披锋。

底板的尺寸与大料尺寸一样。

PTH孔边/边须保证11mil(min),否则会造成渗镀情况。

解决方法:

a、减小钻咀;b、移孔,以上两点均需问客。

最大钻孔直径:

6.7mm(机械钻),0.25mm(镭射钻),最小钻孔直径:

0.15mm(机械钻),0.1mm(镭射钻).镭射钻孔深度孔径比1:

1,实际位置公差:

+/-3mil;

对于较大的NPTH孔,如果孔径公差够大(>=+/-4mil)可在锣板时锣出.

常用钻咀为公制(mm),以0.05mm为一级别,如0.15mm,0.20mm,0.25mm…

钻孔后孔直径相对所使用钻咀公称值,可在正负1mil偏差内,实际我们可做到+0/-1mil

孔径控制(钻咀直径的选择标准):

HASL沉金/ENTEK/沉锡/沉银

钻咀中值+6MIL中值+4MIL

9、沉铜(PTH)

用化学方法使线路板孔壁/板面镀上一层薄铜,使板面与孔内成导通状态。

为了使孔壁的树脂以及玻璃纤维表面产生导电性,所以进行化学镀铜即沉铜.它是一种自催化还原反应,在化学镀铜过程中Cu2+得到电子还原为金属铜,还原剂放出电子,本身被氧化.

PTH就是通过催化剂活化,然后在钻孔后形成的纤维面上化学沉降一层铜,孔越小,板越厚,越难沉上铜。

板上有小孔(钻咀直径<=0.35mm),须做两次PTH避免孔内无铜。

10、板面电镀:

板面电镀,即在整个PANEL的表面,孔内电镀上一层铜,可分一产次板面电镀,两次板面电镀,全板面电镀等不同的工艺做法。

板面电镀须用到电流纸。

11、外层D/F

经钻孔及通孔电镀后,内外层已连通,本制程再制作外层线路,以达到导电性的完整,形成导通的回路。

 

外层D/F类同内层D/F,在板面粘压一层感光材料后,通过人工,将生产FILM的每面,对准钻孔(如板边的GH),粘覆在D/F之上,然后放入曝光机曝光,线路FILM中的图案部分遮住曝光的光线,其底下的D/F未光固化,而相反无图案部分,则被光照射面固化,然后将未固化的D/F用化学药水冲洗掉,线路就转移到板面下。

本工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D/F封孔,就是下面图示的D/F曝光后,固化的D/F须将整个NPTH的两面把也盖封住,设计的线路图形须离孔边有8mil才可保证封住。

外层D/F须用到PE制作的生产工具外层菲林。

最小线宽/线隙:

4.0mil,对于BGA位,最小线宽/线隙:

2/3mil

干膜尺寸选择:

1.普通板型:

板边预留尺寸为0.2″~0.4″,如P044990板,切板尺寸20.8″×10.6″,以前MI选20.75″干膜,实际只需20.5″干膜。

2.特殊板型(有V-Cut管位孔,Presstest-coupon,重钻管位孔等):

板边预留尺寸为0.05″~0.25″,如切板尺寸20.8″×10.6″,则MI应选20.75″干膜.

3.部分高层板,因板边特别宽,情况复杂,暂以预留0.2″~0.4″。

4.所有干膜选择以长边为准,最宽干膜为23.75″。

D/F封孔能力

1对于主机板或相当于其线路密度的板,当圆孔6mm>Ф≥5mm或Slot孔25mm2>S≥15mm2时(aXb=s,其中a、b为Slot孔的长和宽),采用HT-120干膜;若圆孔Ф≥6mm或Slot孔S≥25mm2,则需重钻或考虑其它方式避免封孔;

2对于一般线路密度的板,当圆孔7mm>Ф≥6mm或Slot孔30mm2>S≥20mm2时,采用HT-120干膜;若圆孔Ф≥7mm或Slot孔S≥30mm2,则需重钻或考虑其它方式避免封孔;

3.无论其圆孔或Slot孔Size多大,对于其形成的孖孔,如有锥形尖刺的存在,HT-120干膜也将难于封孔,故要求PE设计时尽量避免此类孔的存在,若必需,则考虑重钻或在锣房钻出,若无锥形尖刺则以面积S为标准遵循内容1和2;

4.对于其它类异形孔,若无锥形尖刺的存在则以面积S为标准遵循内容1和2,若有锥形尖刺则遵循内容3;

5.对于不在上述范围内的P/N,一般采用HT-115干膜。

若D/F在实际生产中对于个别P/N用HT-115难于封孔,则本部另出工具修改通知书;

6.无论用HT-120或HT-115干膜封孔,其Clearance至少需8mil及以上;

12、图形电镀:

铜线路是用电镀光阻定义出线路区,以电镀方式填入铜来形成线路。

图形电镀在图象转移后进行的,该铜镀层可作为锡铅合金(或锡)的底层,也可作为低应力镍的底层。

做完D/F后,未盖D/F的地方可以电镀,盖住的地方因D/F绝缘而不能电镀上金属,线路电镀先在裸露部分镀一层铜至户要求的孔内板面铜厚,然后在其上面镀上一层铅锡,铅锡的作用是在蚀板时用来保护其底下的线路图形的。

线路电镀须用到电流纸。

13、蚀板:

将覆铜箔基板上不需要的铜,以化学反应方式将不要的部分铜予以除去,使其形成所需要的电路图形。

蚀板的前一段是将D/F退去,中段是化学酸蚀去裸露的铜,最后一段为退去铅锡,烘干.

线路电镀的镀铜有厚度不均的隐患(包括影响孔径),而板面电镀则相反,电镀时整个板面各区域电流密度一致,镀的铜厚很均匀,因此,当客户要求板面铜厚的公差幅度很小,或孔内铜厚要求公差很严,孔径要求很严,我们就要考虑板面电镀的铜镀厚些,线路电镀时就可少镀或不镀。

相对正常的流程,板面电镀时铜镀厚些,线路电镀时少镀,就是所谓板面电镀两次,三次……只靠板面电镀的铜厚达到客户要求,线路电镀时不镀铜,只镀铅锡,就为全板面电镀。

蚀板工序要蚀去的表面铜厚包含底铜+PTH+板面电镀的铜,面线路电镀的铜不影响蚀板在成品总的铜厚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如果板面电镀镀多一些,线路电镀镀薄或不镀,须蚀去的表面铜厚就越厚,时间越长,对线路的侧蚀就越大。

我们在做生产FILM时,流程补偿量需要更大。

多次板面电镀的优点是有较平均的铜厚,易于控制孔径,但要求设计线粗线隙较大,特别是全板面电镀。

14:

外层AOI:

六层及以上板,线宽/线隙<=5/5mil,除客户特别要求外,只对沉金板既过E-Test,又过AOI。

其它表面处理只过E-Test,对于线宽大于5mil的六层及以上板和线宽小于5mil的双面、四层板不需过AOI。

15:

外层中检:

如果外层过AOI,中检只用来过数,不再过电测试。

如果没有过AOI,中检要过电测及要目视。

16:

湿绿油

目的:

A.防焊:

留出板上待焊的通孔及其pad,将所有线路及铜面都覆盖住,防止波焊时造成的短路,并节省焊锡之用量。

B.护板:

防止湿气及各种电解质的侵害使线路氧化而危害电气性质,并防止外来的机械伤害,以维持板面良好的绝缘。

C.绝缘:

由于板子越来越薄,线宽距越来越细,故导体间的绝缘问题日形突显,也增加防焊漆绝缘性质的重要性。

绿油的相关能力

1.绿油的性能及油墨型号的选择

A.光亮油

顺序

名称

颜色

S/M桥

耐化金能力

Au:

0.3um

建议

1

R-5004GA

深绿

3.5

200U”

首选客NoCall绿油板

2

LP-2GG-75L

浅绿

3.5

200U”

首选做HAL板,范围广

3

LP-2GG-75D

深绿

3.5

200U”

4

PSR4000Z26

深绿

3.5

120U”

不适合做沉金板,尽量不使用

5

PSR4000G23K

浅绿

3.5

250U”

首选做沉金,沉银,沉锡板,耐化性好

6

DSR2200TT-19

深绿

3.5

180U”

易形成压痕印,除非客指定,否则不使用

7

DSR2200C7BSX

浅绿

4.5

100U”

绿油桥能力及抗化性均较差,尽量不使用.

8

PSR550BG-95

浅绿

3.5

180U”

次选做塞孔板

R-500HDI-1000GF

浅绿

/

200U”

首选做塞孔板

B.哑光油

1

Probimer77MA1070/1050

全哑浅绿

2

200U”

适合所有板,耐化性好,不易产生锡粉

2

Probimer77MA-17179/7180

半哑光

2

250U”

首选适合所有板,耐化性好不易产生锡粉

EMP110/1399

全哑深绿

3.5

200U”

次选适合所有板,耐化性好,不易产生锡粉

3

PSR4000MH

全哑浅绿

2

170U”

易产生锡粉及针孔,除非客指定才使用。

4

DSR3241MD

全哑

浅绿

3

100U”

水渍问题难以解决,耐化性差,尽量不用

备注:

*所有绿油都适合ENTEK

*不适用于沉银:

DSR2200C7BSX

*不适用于沉锡:

DSR2200C7BSX,PSR4000Z26,DSR2200TT-19及DSR3241MD

*不适用于沉金:

DSR2200C7BSX,PSR4000Z26,DSR3241MD

PAD至线路最小距离>=4.5mil,SMTPAD之间最小距离7.2mil,SMTPAD之间距离小于8mil用PSR4000或PS2000(G55)

绿油桥最小宽度:

4mil,其中PSR4000MH:

2MIL

1.印绿油能力:

印一次0.3-0.8mil;印二次0.5-1.2mil。

2.下几种情况须印LineMask:

LINEMASK:

因为绿油的流动性,在线路的角位,绿油的厚度会很薄,而其他位相对较厚,特特别是铜厚越厚(>=2OZ),该差别越明显。

沉金板的药水对绿油面有侵蚀;表面绿油厚要求很厚,要求印LINEMASK。

LINEMASK就是在正常的板面印绿油前,在板面的线路部位先印一次油,因只印线路图形(LINE)上,所以叫LINEMASK。

对于有LINEMASK的板,如果外层线路更改,则绿油FILM也须相应更改。

≥2OZ板;沉金板;线角位油厚≥0.5mil板。

*注意:

对绿油前塞孔板,Linemask取消塞孔位挡油。

1.绿油对位公差:

±2mil(better:

±1.5mil)。

2.塞孔要求

VIA孔绿油封孔:

对不插电子元件的微细导通孔(VIA),有些客户要求将其用绿油封住,这就是VIA孔绿油封孔。

有的客户要求VIA孔绿油封孔在绿油工序前进行,有的客户要求在表面完成工序后进行。

封孔工序就是用封孔丝网(或铝片),其上面只有对应VIA孔的地方能漏过油而将孔灌注。

在VIA孔位,油透过丝网(或铝片)注入孔内,其他板面和插件用的大PTH孔将有印油。

1)塞孔深度:

绿油前塞孔≥95%;喷锡后塞孔深度<50%。

2)塞孔率:

依据客户要求。

一般BGA区100%塞孔,其它95%塞孔。

3)塞孔面:

依客户要求。

一般从盖油面塞,对于有BGA的板从BGA面塞。

4)塞孔方式:

A.铝片塞孔:

大多数均为铝片塞孔。

B.丝网塞孔:

如客要求孔边油≤1Mil,用丝网塞孔,目前有START板采

用丝网塞。

5)2OZ以上板的塞孔要求(适合于所有板,优先于6)及7)项要求):

A.0.3-0.55mm孔,绿油前塞孔。

(如R-500HDI-1000GF油取得UL认可后,0.3-0.7mm孔,绿油前塞孔)

B.>0.55mm孔,不塞或在喷锡/沉锡后/绿油后ENTEK前塞孔。

6)沉金板,沉锡板,沉银板,ENTEK板的塞孔要求:

A.单面盖油板:

后处理后从盖油面塞孔。

绿油后ENTEK前从盖油面塞孔。

*注意:

绿油开窗与塞孔距离小于4mil时需二次曝光。

B.双面完全盖油板

所有孔径,采用绿油前塞孔.

7)喷锡板的塞孔要求:

*注意:

绿油时状态不允许写可塞可不塞,因喷锡后易产生锡珠。

A.1.6mm以下板:

a.0.2-0.5mm孔,在绿油前塞孔。

(如R-500HDI-1000GF油取得UL认可后,0.2-0.7mm孔,绿油前塞孔)

b.>0.5mm孔,不塞或喷锡后塞孔。

B.2.3mm以上板:

a.≥0.3mm,喷锡后塞孔。

b.<0.3mm,绿油前塞孔。

5.绿油的挡油挡光PAD要求

状态

挡油PAD

挡光PAD

孔径要求

要求

绿油不准上PAD

≥39mil

比孔径每边小5mil

正常开窗

≥26mil

比孔径每边小3mil

≥20mil

比孔径每边小1mil

<20mil

与钻层一致

<16mil

比孔径每边大1mil

<12mil

比孔径每边大3mil

绿油可上PAD,但不允许入孔,允许最大6milRing.

同上

同上

比孔径每边大2mil.

绿油允许入孔,但不许封孔.

≥26mil

比孔径每边小5mil

双面取消挡光

<26mil

比孔径每边小3mil

<20mil

与钻层一致

<16mil

比孔径每边大1mil

<12mil

比孔径每边大3mil

绿油可入孔不准塞孔,且两面Ring不准上锡

≥20mil

<20mil

比孔径每边小3mil

与钻层一致

一面盖油(C/S)

一面上锡(S/S)

且绿油前塞孔

ALL

双面取消挡油

C/S面取消挡光

S/S面按客设计

一面盖油(C/S)

一面上锡(S/S)

且不要求塞孔

ALL

C/S面按可入孔不塞孔,

S/S面按绿油不准上PAD标准.

Via喷锡后塞孔,塞孔后不得有Ring

ALL

与钻层一致

比孔径每边小3mil

沉镍金板,全板镀金板,ENTEK板绿油前VIA孔塞孔

ALL

塞孔面取消挡油,

非塞孔面比孔径小1/3

双面取消挡光

6.封孔铝片要求

状态

孔径

孔距上锡PAD

铝片孔要求

VIA孔喷锡后塞孔

>15mil

比孔径每边大6mil

≥12mil

比孔径每边大4mil

<12mil

比孔径每边大3mil

<9mil

比孔径每边大2mil

<6mil

比孔径每边大1mil

<4mil

二次曝光塞孔,铝片孔按绿油前塞孔标准做.

W/F前塞孔板或W/F后喷锡前塞孔二次曝光板

≥0.4mm

<0.4mm

比钻层每边大1mil

比钻层每边大2mil

17:

印字符

部分板有印字工序,客户在板上面设计一些标记符号,帮助手工插电子元件及日后维修。

用丝网印油,丝网上能透过油的图形即客户提供的标记符号图案。

油印到板面后,无须曝光成形,直接焗板将字符油烘干即可。

如此工序处有大块的字符块经VIA孔,C/M印刷时会有字符油墨入孔较多甚至塞孔,导致HAL后有藏锡珠缺陷,解决方法有:

1)更改流程在HAL后再印字符;

2)制作C/MFILM时在大块的字符块相应孔处加挡油点,挡油点大小:

每边比钻孔孔径大1MIL。

18:

印碳油:

个别的板在印碳油工序,碳油油墨的导电性好,对于PCB上的一些按键(KEYPAD)位,很多客户设计为碳油PAD。

用丝网印油,丝网上能透过油的图形即客户提供的图案。

碳油印到板面后,无须曝光盛开,直接焗板将碳油烘干即可。

19:

镀金手指

藉由connector连接器的插接作为板对外连络的出口.

通过它可与外部的装置彼此交换信号.

 

小部分的板有镀金手指工序,对于一些须插到插槽内的板,其插脚表面要求硬度好,接触电阻小,这类插脚一般镀一层金合金(硬金)。

为防止金合金与铜之间的金相迁移,在铜与金之间,先须镀一层稳定性高的金属镍(Ni)层。

镀手指时,须用胶纸将其他非镀金位的(未盖绿油的)焊盘盖信,相反,到了后面的HAL工序,又须用耐高温的胶纸覆盖信金手指以避免手指上有锡。

金手指顶到其他上锡PAD边须有最小28mil

镀金时,须镀金的手指须浸泡在镀金液内,各镀金拉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我们在设计金手指板的拼图时,要注意如果手指在板的中间,是否能满足下面的要求,否则的话,只有在镀金前把板在中间闸开,闸开处成品间隔要足够。

金手指排板时注意参考以下参数:

拉号

最大可镀尺寸(板边至最高行金手指)(inch)

可镀最高行手指到导电刷最小距离(inch)

A

1.5

6

B

6

8

C

7

9

D

7

9

B1

6

9

B2

7

9

镀金厚度:

5-70u”,镀镍厚度:

50-400u”

金手指斜边深度公差:

+/-5mil,

斜边余厚公差:

+/-10mil

锣边至金手指最小距离:

0.15”

锣边至金手指顶最大距离:

0.45”

20:

HAL:

对于未盖绿油的PTH的PAD及表面安装件(SMD,S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