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722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docx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可研报告

项目编号:

6168A-101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一月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职别

姓名

签章

日期

法定代表人

赵景孔

公司技术总负责人

刘筑雄

项目总负责人

赵新力

吴洪林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一月

参加编制人员

姓名

技术职务

在本研究工作中的作用

签名

赵新力

吴洪林

安宁

张明辉

李洁

李希

龚丕云

王建

李倩

杨晓红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项目总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人

结构

结构

总图

总图

给排水

电气

经济

经济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

1.1.2编制单位: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3建设地址: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1.1.4建设性质:

新建

1.1.5项目建设单位: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6项目主管部门:

荥阳市人民政府

1.1.7研究工作依据

1.1.7.1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9月)

1.1.7.2政策文件及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2年1月1日)

(3)《建设部工程技术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豫政(2011)27号

(6)《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8)《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9)《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

(10)《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布局的实施意见》

(11)关于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豫发改工业[2009]608号)

(12)《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14号)

1.1.7.3相关规划

(1)《荥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2)《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12~2016年)

(3)规划区现状条件的基础资料及有关技术资料

1.1.8编制原则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结合本次产业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研究分析的特殊性,我们对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性质与建设的可行性、建设规划设计方案、近期拟建项目选择、机构设置与运作、项目管理与实施、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以期为建设集聚区市政道路桥梁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规模与目标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位于荥阳市中心城区西北部,陇海铁路两侧,S232以西,郑上路以北,西邻上街区,据荥阳市中心城区不足2km,距郑州市区30km,总规划用地面积10.09平方公里,该集聚区以超硬材料产业为核心,配套超硬材料辅材及装备产业,产品支撑和服务于国家航空航天、汽车、冶金、机械、光电信息、高速铁路等国民经济领域。

本次设计的对象为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内市政道路、桥梁(科学大道除外,且桥梁部分不包含跨越铁路的桥梁)。

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道路红线内道路总长37.74km(科学大道除外),总道路面积149.65平方公顷,路网密度4.13km/K㎡,其中包括8座过河桥梁、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系统、交通监控系统。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以(国发〔2011〕32号文)《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

《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布局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

荥阳市重点发展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商贸物流和卫生文化旅游为主的服务业、装备制造业。

郑州市政府重点支持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

产业集聚区交通组织的重点是处理好集聚区与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联系问题以及集聚区内部道路的梳理与组织。

处理好人流、非机动车流、机动车流以及客货两大交通的相互关系,尽量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相互交叉和干扰,形成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统。

目前道路现状无法满足产业聚集区规划交通能力,需进一步规划道路。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技术指标的规定,结合荥阳市总体规划,聚集区内道路交通结合区外交通,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规划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道路总长37.74km(科学大道除外),路网密度4.13Km/K㎡。

对外交通用地:

科学大道红线宽度60米,两侧各预留50米绿化带。

省道S232扩至60米,两侧预留30米绿化带。

郑上路红线宽度60米。

主干道:

荥王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两侧各留15米绿化带。

次干道:

红线宽度控制在30-40米。

支路:

支路道路,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通行空间,保证单向2条车道,道路宽度15~20米。

工程总投资8.9亿元。

1.2.2主要建设条件

1.2.2.1交通条件

郑州是公路、铁路、航空、信息通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

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交汇,107国道、310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外30多个城市通航。

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郑州东站,有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交通位置优越。

集聚区内有陇海铁路东西向穿过,并有规划郑洛城际轨道线穿越。

科学大道横贯整个产业集聚区,东侧直通S232省道,并一直向东延伸至郑州。

S232位于集聚区东侧,北通连霍高速,是集聚区另一条主要对外交通干道。

集聚区南侧为郑上路,为连接郑州与上街区的交通主干道。

集聚区内道路交通结合区外交通,规划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道路总长40.90km,路网密度4.05km/k㎡。

区内道路划分出不同的标准地块,每个标准地块都有交通干道通达充分满足生产、运输要求。

1.2.2.2水电供应条件

项目建设所在地荥阳资源充足,能源丰沛。

沿黄河岸线45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31公里,在荥阳穿越黄河。

荥阳境内有四座中型水库和多条河流,提供了难得的淡水资源。

220kV索河变电站位于产业集聚区东北部,现有主变规模为2×150MVA,拟扩建规模为3×240MVA,已投资48亿元建成的2×600MVA的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项目,以荥阳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输送强大的电力资源。

1.2.2.3建材供应条件

建设用钢材、木材、水泥、砂、石及装饰材料等均可在市场上招标采购,其质量和数量均可满足建设需求。

1.2.2.4场址条件

A、项目场址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平原。

场地不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诸如岩溶、滑坡、崩塌、塌陷、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

不存在影响地基稳定性的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适宜一般建筑。

B、根据“GB50011-2010”规范附录A,荥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场地初勘资料显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3条,确定场地为中软场地土;属

类建筑场地;按照“GB50011-2010”规范第5.1.4条,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55s。

C、场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尚在规划阶段。

1.2.3项目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

1.2.3.1产业集聚区机构设置与运作

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运作:

一是要理顺各种关系,除明确由当地政府实行属地管理的工作外,产业聚集区在规划区域内实行区域化管理,业务上接受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领导,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机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理清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做好日常的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是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设立企业联合办公中心,对进区企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完善落实聚集区优惠政策;对企业在办证、管理、享有的优惠待遇等方面应做出具体规定,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区内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设立招商中心,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招商队伍;对产业集聚区实行相对独立的管理,设立产业集聚区综合执法机构。

三是高标准规划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聚集区发展建设规划;高标准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引入城市设计理念,突出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特色。

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单位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由公司下属各主管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确保按实施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

项目建设年限:

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

本项目按照分批滚动式建设-回购模式,首批标准化厂房将在2013年7月进入回购流程。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次产业区投资估算内容包括标准化厂房、场内道路和公用工程。

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为92912万元。

资金来源为:

企业自筹27874万元,国内银行贷款65038万元

经济及效益评价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92912万元,若按照全部出租方式计算,可实现年收入为7223万元,利润总额为60225万元(计算期30年);若全部出售方式计算,可实现总销售收入为140454万元,总销售税金及附加5556万元,土地增值税12596万元,房产税780万元,利润总额205994万元,所得税5149万元,净利润15445万元,项目在经济上合理可行。

1.2.4建设单位概况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六院)创建于1951年,是国家大型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隶属中央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现有12个工程院、4个子公司、2500多名员工,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人、英国皇家特许建筑设备注册工程师协会荣誉资深会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10人、高级工程师386人、各类国家注册工程师535人。

中机六院拥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工程监理综合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资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对外工程承包经营资格证书及援外设计、援外监理等资格;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同时还拥有城市规划、机电设备安装等资质。

中机六院业务涵盖工业、民用、市政和环境工程领域的咨询、设计、监理、管理、代建和总承包。

建院以来,完成工程项目1500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25项;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创新最高奖詹天佑奖1项、鲁班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及优秀工程设计金、银、铜奖25项、省部级奖300余项。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具有综合甲级设计资质的全国唯一一家研磨材料行业专业设计院,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承担了国内主要大中型研磨材料企业的工程咨询、设计及总承包业务,具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

我公司是研磨材料行业协会、研磨材料行业装备委员会、研磨材料行业标准化委员会的理事单位,与各企业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对行业的发展动向和各种产品所需要的工艺装备、土建公用需要十分熟悉,在标准化厂房项目的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中机六院是具有综合甲级设计资质的全国唯一一家研磨材料行业专业设计院,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承担了国内主要大中型研磨材料企业的工程咨询、设计及总承包业务,具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

我公司是研磨材料行业协会、研磨材料行业装备委员会、研磨材料行业标准化委员会的理事单位,与各企业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对行业的发展动向和各种产品所需要的工艺装备、土建公用需要十分熟悉,在标准化厂房项目的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011年年合同总额23.48亿元,年收入总额10.10亿元。

2项目概述

2.1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2.1.1项目的背景与必要性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位于荥阳市中心城区西北部,陇海铁路两侧,S232以西,郑上路以北,西邻上街区,据荥阳市中心城区不足2km,距郑州市区30km,总规划用地面积10.09平方公里,该集聚区以超硬材料产业为核心,配套超硬材料辅材及装备产业,产品支撑和服务于国家航空航天、汽车、冶金、机械、光电信息、高速铁路等国民经济领域。

本次设计的对象为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内市政道路、桥梁(科学大道除外,且桥梁部分不包含跨越铁路的桥梁)。

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道路红线内道路总长37.74km(科学大道除外),总道路面积149.65平方公顷,路网密度4.13km/K㎡,其中包括8座过河桥梁、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照明系统、交通监控系统。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以(国发〔2011〕32号文)《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

《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布局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

荥阳市重点发展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商贸物流和卫生文化旅游为主的服务业、装备制造业。

郑州市政府重点支持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

产业集聚区交通组织的重点是处理好集聚区与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联系问题以及集聚区内部道路的梳理与组织。

处理好人流、非机动车流、机动车流以及客货两大交通的相互关系,尽量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相互交叉和干扰,形成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统。

目前道路现状无法满足产业聚集区规划交通能力,需进一步规划道路。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技术指标的规定,结合荥阳市总体规划,聚集区内道路交通结合区外交通,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规划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道路总长37.74km(科学大道除外),路网密度4.13Km/K㎡。

路网密度表

序号

面积(K㎡)

总长(Km)

密度(Km/K)㎡)

备注

总用地面积

10.09

道路总面积

1.50

41.76

4.13

含科学大道

内部道路

37.15

3.67

边界道路

4.61

0.46

边界道路计一半面积

对外交通用地:

科学大道红线宽度60米,两侧各预留50米绿化带。

省道S232扩至60米,两侧预留30米绿化带。

郑上路红线宽度60米。

主干道:

荥王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两侧各留15米绿化带。

次干道:

红线宽度控制在30-40米。

支路:

支路道路,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通行空间,保证单向2条车道,道路宽度15~20米。

2.1.2项目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

收到“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内市政道路桥梁项目招标文件”及“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后,我院迅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骨干组成项目组,召开讨论会,发现寻找本项目的特点、主要节点及技术难点,集思广益探寻相应的对策措施。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形成总体设计思路,编制出投标文件大纲。

2、现场踏勘

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本项目的各相关专业的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实地踏勘,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道路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及城市道路规划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向当地居民、规划管理部门等咨询周围用地情况。

尤其对设计桥梁的索河进行详细调研,掌握详实的基础资料。

3、基础资料收集

充分发挥本地设计院的优势,尽可能收集详细的基础资料,我们需要收集到的资料有:

该区域的现状路资料、业主提供的地勘资料和测量资料、排水系统资料、电力供应、索河河道资料、相关规划资料及地质基本资料等基础资料。

4、投标文件编制

设计人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发展环境评价、交通运输的现状、工程方案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充分了解政府部门对规划方案的意见与建议,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拟订了项目建设的总体方案。

依据招标文件和收集到的现状、规划资料,按照拟定的编制大纲和工期完成投标文件的初稿编制。

5、汇集成册

汇集各专业成果,报院总工审定,装订成册

6、批准的道路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12~2016年);

2.2编制依据

2.2.1国家标准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12~2016年);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96-2001/J10099-200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告17)(CJJ37-201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2.2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立项批准文件

(1)《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2)《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布局的实施意见》

2.2.3委托单位的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1)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内市政道路、桥梁(招标文件)

(2)技术合同书(2012)技(八)23号;

2.2.4其它依据性文件

1)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9月)

2)政策文件及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2年1月1日)

(3)《建设部工程技术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豫政(2011)27号

(6)《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8)《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9)《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

(10)《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布局的实施意见》

(11)关于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豫发改工业[2009]608号)

(12)《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14号)

3)相关规划

(1)《荥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2)《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12~2016年)

(3)规划区现状条件的基础资料及有关技术资料

2.3批准的道路网规划及城市排水规划

荥阳市依托国家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积极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完善快速道路网络,强化荥阳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强调荥阳与郑州市、上街区的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

2.3.1城际轨道交通规划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布设范围为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9个城市及其所辖县市的全部行政区域。

城际轨道主要承担沿线各个城市、主要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以及城市组团、次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

城际轨道交通具有城际铁路和市域轨道线的双重功能。

规划郑州-洛阳线沿既有陇海铁路南侧通过,总长度131公里,设站11个,平均站间距13.1公里。

其中郑州-荥阳段长约20公里,规划在荥阳、上街各设1个车站。

结合该站应控制相应的场站用地。

2.3.2公路规划

规划通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主要市(县)道等骨干公路网来实现荥阳市的对外交通,基本骨架为四横三纵。

向东:

荥阳与郑州之间形成连霍高速公路、郑州西南绕城高速两条高速通道;提级改造G310和S314为一级公路,规划建设郑洛快速通道、新龙路、上高路和中原路等四条快速路,形成荥阳与郑州之间的六条快速通道。

通过须刘公路实现荥阳市域南部与郑州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

向西:

荥阳与上街之间,形成连霍高速通道;提级改造G310、S314为一级公路,规划建设郑州-洛阳、新龙路快速路,形成郑州-洛阳、G310、新龙路快速路、S314四条快速通道。

南北方向为S232,市(县)道荥贾路(规划由乡道提高为县道)、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两侧道路。

规划提级改造S232为一级公路,向南与新密、向北跨越黄河与焦作建立快捷的交通联系。

实现荥阳市向每个方向不少于三条对外交通干线公路,规划强调荥阳、郑州、上街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格局。

2.3.3市域交通系统规划

荥阳市是郑州市城市规划区内重要组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郑西铁路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