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福楼拜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795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课福楼拜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课福楼拜教案.docx

14课福楼拜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讲课教师:

戚红娟

所在单位:

陈旗一中

 

授课时间:

2012年4月12日

课题: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

1.积累“白皙、琐事、脚踝、滑稽、轮廓,钦佩、捋胡子、荒谬”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圈点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批注描写时所用的方法。

3.学生能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4.学生能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

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板书课题,并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

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同学们提前预习了课文,我们先认读一下本课的字词。

二、检查预习情况明确目标

1、认读重点字词,词义。

”义愤填膺”

2,莫泊桑刻画了那四位作家?

你都知道关于他们的哪些资料?

我们初步了解这四位欧洲大文豪。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对于这四位作家我们现在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想进一步了解他们,需要注意两个重点问题:

3、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题:

[1]本文的核心人物是谁?

依次出场的是谁?

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

核心人物是福楼拜。

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

(2)回答问题。

(3)总结: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正是按时间顺序组织人物依次出场的的,这像一出舞台剧一样,使文章层次井然,结构清晰。

四、研读赏析

(一)分析福楼拜思想性格。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

福楼拜)

(2)问题: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

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

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意思对即可)

(3)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看从中能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为了分辨清楚,请同学们用不同符号在文章中勾画出来。

(3)学生勾画,回答:

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4)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引导:

1、福楼拜的辩论能力怎样?

2、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从此能看出他在历史,各方面的知识掌握的怎样?

博学丰富。

博学善辩。

(板书:

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

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板书:

热情豪放)

正因福楼拜如此博学热情好客,才吸引来这么多的朋友。

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都来了,。

下面我们分组各选一人,按表格提示整理标画三人信息,并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

(二)分析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性格特点。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

”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

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

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第一个出场的屠格涅夫,第一小组来介绍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皙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

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引导:

1、从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对话中看出他喜欢哪方面的事情?

醉心文学。

2、他能非常流利地翻译外文书籍看出了什么?

3、声调慢慢的讲着表现出他这样的性格特点?

板书——醉心文学,博学持重。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

老年持重。

(板书:

博学多才老年持重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于文学事业,)

(10)第二个出场的是都德,第二组同学先总评一下都德的思想性格特点。

通过哪些描写能看出这是位大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呢?

引导:

1、他的举止怎样?

2、标志性动作是什么?

3、语言描写中他一来就用讽刺口吻谈论着什么?

4、用讽刺口吻谈话会让人感到怎样?

幽默。

板书——都德:

生性活泼,幽默健谈。

(11)接着左拉呼呼直喘地走了进来。

与此相对应的肖像描写是什么?

第三组同学介绍左拉。

引导:

1、左拉肖像描写,通过头像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坚强,聪慧)

2、他语言有什么特点?

声音怎样?

(寡言温和)

3、除此之外,他还善于什么?

观察。

板书。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五、问题探究

1、通过以上对四位作家的了解你能猜出插图中分别画的是谁吗?

请说出你的依据。

(出示课文插图,并依次给人物标上代号。

2、看图总结:

其实文中对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有侧重点。

(1)比较描写:

针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外貌、语言、行动等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于哪一方面?

讨论明确:

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2)作者写人物的语言,为什么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

讨论明确:

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除此之外莫泊桑还有一个刻画人物的秘诀,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

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插入的抒情议论的句子。

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

“……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

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

以上我们从莫泊桑那儿取到了刻画人物的真经,那么我们实战一下,选一位班里的同学抓住他的肖像、语言、行动特点表现他的思想性格,并试着加入抒情议论的成分。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莫泊桑学会了刻画人物的两个秘诀:

1、抓住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各有侧重的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2、在记叙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成分。

今后的作文中我们应多学习运用这些好方法。

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八、作业布置:

(1)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一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

①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

②不少于200字。

(2)课外阅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

九、板书设计    

福楼拜:

博学善辩热情豪放(语言、行动)

屠格涅夫:

博学持重醉心文学(语言)

都德:

活泼开朗幽默健谈(肖像、语言)

左拉:

温和寡言坚强聪慧(肖像、 动作 )

十、教后反思

  5.总结、扩展

  本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值得学习;在描写人物方面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1.抓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叙。

2.突出中心人物。

3.描写中适当插入议论抒情,有助于突出人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该单元以杰出人物为题材。

是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又是自读课文。

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并穿插了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行动和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4.学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三)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已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类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对描写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描写几位人物的写作手法,同时,使其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法设想

1.      教学方法:

以阅读法和发现法为主,以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为辅。

2.      教学器具:

多媒体设备。

五、学法指导

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直接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本课重点字词的读音,词义。

2、提问四位作家的名字,简介。

(三)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故事中的核心人物以及依次出场的人物。

3.出场的标志性词语。

4.简要概括故事大意。

此四题意在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认识,理清思路。

(需时5分钟)

(四)合作探究

1.分析福楼拜的人物形象。

1)明确刻画人物的方法。

找出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并体会其性格。

2)总结福楼拜的性格。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性格特点。

3.理解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点拨在记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作技巧。

4.分析左拉时插入从头颅看出人物性格的句子,点拨写作技巧。

5.让学生猜测插图上的五位分别是谁,要求从课文中找到判断的依据,意在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感知课文。

(五)拓展延伸

1、你向莫泊桑学到了哪些刻画人物的知识?

生归纳总结。

2.以班上的某个同学为对象,学习文中的写法,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可以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或抒情或议论,写100字左右的片段。

(需时5分钟)

3.挑选几个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让其余学生来猜猜他(她)是谁,检验学生的学习收获。

(需时3分钟)

(六)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七)布置作业:

小练笔,读四位作家的作品。

 

教学反思: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目的就是让学习这种写作技巧。

实施教学后我的反思如下:

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2、在教学环节上注意了学生的活动。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三位作家的性格特点。

看插图猜谜。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样一来,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既省时,效果也好。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多数学生能捕捉的最有代表性的特点来表现人物性格,说明学习目标一达到。

但表达上不够生动。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华南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

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

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以下选自《梦游人说诗》)1973年6月,我(牛汉)第一次去桂林时,写了一首《华南虎》,连我自己事先也没有料到竟然写了一首大煞桂林风景的老虎诗。

老虎,按它的气质与形象,很难与桂林山水联系起来。

但是,我却以愤激的情绪写了一只体态并不出众的虎。

有生以来,我多次见到虎。

那些虎,比桂林的这只华南虎,要威武得多。

1951年,在齐齐哈尔见过一只囚放铁笼不久、狂吼不已的东北虎,在北京动物园见过不下三五只老虎。

但都没有动过写虎的念头。

前面说过,我的气质不是喜欢写壮美的事物吗?

为什么没有写狂吼如雷的东北虎?

一般说,我这个人对生活的感应还不算迟钝,但让我冷静地剖析我当时的感应,使之理论化,确没有这个本领。

我只能尽量真实地写下当时形成诗的经过。

三、朗读课文并指导:

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第一、二小节以叙述语气为主,第三、四小节要读出华南虎对人类的轻蔑,读出它内心的孤独和忧愤,更要读出它的抗争,最后一节是作者感情的高潮,要读出作者的羞愧和觉醒后的激愤。

四、整体感知:

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五、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①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

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

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②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

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

“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

2、理解象征: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那么

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

“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

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

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

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

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③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六、主旨探讨:

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

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

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七、诵读比较:

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概括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2、诗歌比较,课文和《老虎》同样写老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

华南虎身陷铁笼但高傲不屈,向往着自由的山林,诗人主要是借老虎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灵魂的颂扬;《老虎》写黑夜森林中老虎的神威和力量,表达作者由衷的赞叹。

两首诗歌让我们感到人在不同的生存状态下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境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森林中老虎的威猛和力量,都深深地感染和启迪着我们。

这种独立精神、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的追求。

两只老虎的形象还启示我们,同一写作对象,因为作者写作目的不同,会赋予这一形象不同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八:

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2、互动释疑:

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九、总结存储:

1、总结存储: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

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

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2、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十、拓展延伸:

①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

②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

 

《写一个熟悉的人》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要求:

1。

?

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

?

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习作怎样写出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上写好有关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文题明确要求

1。

?

今天这节作文指导课,我们上《基础训练6》的第6题。

出示小黑板:

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

要求学生默读文题,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

?

这次作文要我们写什么?

(写人)写什么人?

(写熟悉的人)写几个熟悉的人?

(写一个熟悉的人)(师板书习作题)要我们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

(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明特点拓宽思路

1。

?

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训练重点。

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呢?

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

请说说你熟悉的人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说,师注意生说的是哪方面的特点。

2。

?

出示小黑板:

品质:

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

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

兴趣爱好:

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生齐读。

师:

现在你能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