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073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doc

泉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三号)

泉州市人民政府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泉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

2010年5月30日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741个,比2004年末增加259个;从业人员6.27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2.61万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17个,比2004年末增加7个;从业人员946人,比2004年末增加278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1]占86.5%,仓储业占9.7%,邮政业占3.8%;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88.5%,仓储业占2.4%,邮政业占9.1%(详见表1)。

表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万人)

合计

741

6.27

铁路运输业

-

-

道路运输业

381

4.25

城市公共交通业

25

0.16

水上运输业

79

0.70

航空运输业

3

0.05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153

0.39

仓储业

72

0.15

邮政业

28

0.57

注:

我市境内的铁路企业由省统一公布,本公报不包括。

(二)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5.81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2.39倍。

在资产总计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91.8%、6.4%和1.8%。

    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229.00亿元,比2004年增长1.82倍。

在营业收入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92.6%、4.7%和2.7%。

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利润68.79亿元,比2004年增长4.27倍。

在营业利润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98.0%、1.6%和0.4%(详见表2)。

表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资产总计(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营业利润(亿元)

    合计

265.81

229.00

68.79

    铁路运输业

-

- 

-

    道路运输业

153.08

157.83

52.32

    城市公共交通业

3.53

4.62

1.34

    水上运输业

61.07

36.09

11.10

    航空运输业

2.50

0.75

0.05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23.84

12.71

2.58

    仓储业

17.11

10.71

1.12

    邮政业

4.67

6.29

0.28

注:

我市境内的铁路企业由省统一公布,本公报不包括。

二、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5731个,从业人员8.40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31.7%和59.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2942个,零售业2789个,分别占51.3%和48.7%。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2.9%,零售业占47.1%(详见表3)。

表3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5731

84039

批发业

2942

44458

农畜产品批发

41

77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413

11094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618

8337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80

749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66

2139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809

9868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545

6530

贸易经纪与代理

168

2100

其他批发

202

2862

零售业

2789

39581

综合零售

380

1250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273

2914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331

3130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162

1200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250

2025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556

9392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380

4726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305

2334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152

135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203个,占3.5%,集体企业249个,占4.3%,私营企业4289个,占74.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个,占0.4%,外商投资企业48个,占0.8%。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8.4%,集体企业占5.5%,私营企业占64.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4%,外商投资企业占2.9%(详见表4)。

表4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就业人员(人)

合计

5731

84039

内资企业

5662

81249

国有企业

203

7043

集体企业

249

4658

股份合作企业

102

1972

联营企业

24

204

有限责任公司

469

9617

股份有限公司

118

2185

私营企业

4289

53906

其他内资企业

208

166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1

318

外商投资企业

48

2472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37.78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27倍。

表5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合计

437.78

批发业

316.28

农畜产品批发

4.02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46.75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46.19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2.46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8.74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29.08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34.28

贸易经纪与代理

26.16

其他批发

18.60

零售业

121.50

综合零售

21.02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5.11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5.84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3.64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4.41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56.19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12.36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8.15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4.78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803.34亿元,比2004年增长94.6%。

其中,批发业587.96亿元,零售业215.38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3.5%和97.6%。

表6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合计

803.34

批发业

587.96

农畜产品批发

3.92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02.36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122.78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4.55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16.56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92.48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43.98

贸易经纪与代理

66.26

其他批发

35.07

零售业

215.38

综合零售

37.98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9.83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7.63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4.92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7.29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108.81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20.31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11.11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7.50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593个,从业人员3.17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59.0%和56.5%。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323个,餐饮业270个,分别占54.5%和45.5%。

在住宿和餐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69.7%,餐饮业占30.3%(详见表7)。

表7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593

31689

住宿业

323

22093

旅游饭店

146

19144

一般旅馆

159

2515

其他住宿服务

18

434

餐饮业

270

9596

正餐服务

202

8068

快餐服务

34

766

饮料及冷饮服务

12

197

其他餐饮服务

22

565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20个,占3.4%,集体企业35个,占5.9%,私营企业423个,占71.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个,占3.0%,外商投资企业20个,占3.4%。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3.0%,集体企业占3.2%,私营企业占53.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1.1%,外商投资企业占7.9%(详见表8)。

表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593

31689

内资企业

555

25670

国有企业

20

965

集体企业

35

1003

股份合作企业

8

938

联营企业

2

250

有限责任公司

34

3784

股份有限公司

5

808

私营企业

423

16883

其他内资企业

28

1039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8

3518

外商投资企业

20

2501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47.61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76.6%。

表9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合计

47.61

住宿业

39.00

旅游饭店

35.02

一般旅馆

3.36

其他住宿服务

0.62

餐饮业

8.61

正餐服务

7.11

快餐服务

0.30

饮料及冷饮服务

0.12

其他餐饮服务

1.08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9.65亿元,比2004年增长1.15倍。

其中,住宿业20.37亿元,餐饮业9.28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8.3%和1.64倍。

表10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合计

29.65

住宿业

20.37

旅游饭店

17.97

一般旅馆

1.98

其他住宿服务

0.42

餐饮业

9.28

正餐服务

7.85

快餐服务

0.45

饮料及冷饮服务

0.11

其他餐饮服务

0.87

四、房地产业

(一)企业单位数

2008年末,全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1088个,比2004年末增加311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