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485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ocx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荆州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荆州市交通局调研组

 

  荆州是湖北重要的沿江城市,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将面临重大历史性机遇。

如何借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东风,抢抓机遇,做好荆州“大交通”这一篇文章,是摆在荆州交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市交通局按照市政协的总体安排,组织专班,历时五月有余,就港航、公路、物流站场三个方面展开专题调研,编制专题规划,形成本调研报告,现汇报如下:

  一、荆州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现状

  荆州所辖8个县市区均依江而立,长江流经境内长达483公里,占长江干线通航总里程的1/6以上,长江岸线里程在长江沿线的地市中居于首位;境内与长江相互贯通的通航河流达68条,航道里程1780公里,为全省第一;荆州是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一类口岸城市,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全市船舶运力及港口吞吐能力均为全省第二;荆州港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盐卡港区是全市唯一的国家水运口岸所在地、国际集装箱专业港、公铁水联运中转港。

  “十一五”以来,我市公路、水路、物流站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横二纵”(沪渝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形成,荆监一级公路、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汉洪东荆河大桥、盐卡二期多用途码头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荆州境内的国省干线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截止200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161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4.3%,全市100%的乡镇和农场通达三级以上油路,100%的行政村通达油路、水泥路,通客车率达95%以上。

全市拥有客货运站场77个,开通客运班线1086条、班次11005班、辐射17个省直辖市222个地级市,旅客量约4800万。

全市拥有国家内河主要港口1个,省级重点港口2个,码头泊位411个,年吞吐能力达3500万吨。

  按照构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要求,我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港口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较低;港口布局不合理,中心城区港口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船舶运力小、零、杂情况比较明显;疏港道路呈现瓶颈,严重制约港口的通过和辐射能力。

二是公路路网结构不合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车里程偏短,与外界相通、与内部相连的快速通道还需加强;过江通道不足,荆州483公里长江河段上,仅有2座过江桥梁。

三是货运站场规模偏小、分布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偏低,与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有相当距离;企业的物流观念落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四是综合交通运输组织体系不完善,缺乏机场、铁路、管道的有效衔接;交通内部也存在结构不优、衔接不畅的问题,和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综合运输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航运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科学规划、协调统筹、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九)市委、市政府“工业兴市”战略和满园工程的推进,建设人水和谐城市目标的提出,以及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为荆州水运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十)长江沿线港口迅猛发展,各港重组联合、上市扩张方兴未艾,形势十分逼人。

上海港定位国际航运中心,重庆港建为西南七省市水上门户,武汉新港提出“千万标箱、亿吨大港”建设目标。

  全国港航发展趋势和长江港口区域整合态势为荆州市港航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三、精心编制荆州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整合公路、港口、物流资产资源,加快荆州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实现铁路、公路、港口、管网、物流园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顺畅对接,形成“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大交通”格局,实现交通与经济发展、交通与城市发展和谐统一的局面。

  

(二)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规划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力求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规划配套。

即:

与荆州市城市规划、城镇布局相结合;与江汉平原运输网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结合;与荆州人水和谐城市建设、长江防洪及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建设、临江产业布局及沿江骨干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2、功能配套、动态适应。

强化荆州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荆州中心城区与县市以及县市之间的高等级路网、航道、港口、站场连接。

在不断完善港口功能的前提下,公路、港口、航道、站场发展要立足荆州、增强周边经济发展辐射。

  3、创新发展、节约资源。

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连接,适应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正确处理新建、改建与利用现有设施的关系,提高投资效益,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项目

  根据《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公路主骨架网规划》和《荆州港口总体规划》,结合荆州交通现状、长江经济带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公路、港航、站场建设项目。

共规划项目186个,建设高速公路520公里,一级公路450公里;客货运站场物流设施41个;新建千吨级以上泊位100个(其中2000-5000吨级20个),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8000万吨,船舶载重吨达到200万吨。

重点项目有:

  四条航道:

积极做好荆江河段整治工程(重点改善荆江段太平口水道、马家嘴水道和窑监水道条件)、引江济汉工程荆州段、松虎航线整治工程、内荆河航线整治工程,打通长江与汉江,完善江汉平原航道网,逐步形成干支相连、高效便捷、贯通湘鄂、江海直达的航运网络。

  七座大桥:

在现有荆州长江大桥和汉洪东荆河大桥的基础上,明年完成荆岳长江大桥,加快推进荆州荆岳铁路公铁两用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开展石首长江大桥、洪湖赤壁长江大桥等前期工作,到2020年,荆州特大桥达到七座。

通过增加过江通道密度,将荆州长江经济带南北两岸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增强对两湖平原等经济腹地的辐射能力。

  七条高速:

在现有沪渝高速、二广高速的基础上,明年初通车随岳南高速,开工洪监高速,加快江南高速、仙嘉咸高速洪湖段,启动荆门至石首高速。

到2020年,实现荆州到周边大中城市通达高速公路,荆州中心城区到各县市、县市与县市之间通达高速公路,形成荆州“三横四纵”的高速公路骨架网。

  八条快速通道:

大力推进207国道、318国道中心城区改线,完成荆监一级公路,建设荆州至松滋一级公路、荆州至当阳一级公路、江陵经公安至江南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仙桃至洪湖一级公路、荆州中心城区大外环等,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高等级干线公路为支撑、疏港公路为纽带、与城市道路顺畅连接、与铁路、港口等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现代化沿江区域公路网。

  十大港区:

在现有港区的基础上,做好盐卡保税物流港区、江陵危化港区、李埠港区、松滋车阳河港区、监利容城新港区、石首绣林港区、洪湖新港、公安斗湖堤港区、柳林州煤炭专用港区等荆州组合港的项目建设,形成集装箱、外贸货物、大宗散货、件杂货分类聚集,具有装卸、中转、仓储、保税、商贸、信息等多种功能,辐射两湖平原及周边地区,水公铁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大型综合运输枢纽性港口群。

  同时,对四码头-新河口范围内的江滩进行开发,建设涉外旅游港区。

一是在现有旅游码头的基础上,新增2个旅游泊位,形成“一主两副”涉外旅游码头格局。

二是对宝塔公园-旅游码头范围内的岸线进行亮化、绿化和美化,建设成为亲水岸线。

三是建设江滩公园,大桥上下游港区范围,规划建设江滩主题公园,建成后,成为荆州城区的又一处标志性景观、长江岸线的一道亮丽风景和荆州旅游休闲的良好去处。

  十大站场(物流园):

在现有站场(物流园)的基础上,建设五大一级客运站,荆州郢城综合客运枢纽站、荆州荆岳综合客运枢纽站、荆州城东客运站、荆州城南客运站、沙市长途客运站;五大一级物流园,荆州荆岳综合物流园、荆州李埠物流园、荆州长江物流园、荆州楚都物流中心、荆州荆襄物流配送中心。

构建以港口-物流园区或港口-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为模式,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功能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将荆州市建成沿江现代化物流运输重要的节点城市。

  长江经济带荆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为590亿元,其中公路392.3亿元,港航181.3亿元,站场9.7亿元,其他项目6.7亿元。

建设资金采取多渠道筹措,主要来源是上级补助投入、骨干企业自身投入、特许经营权置换、土地置换、优惠政策吸引、财政预期增长投入、招商引资、放开市场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等途径。

  通过以上项目的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荆州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站场的“无缝隙对接”,将荆州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四、实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荆州交通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机遇稍瞬即逝;当前各地加快发展、竞相崛起的势头逼人,荆州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承受着巨大压力。

荆州在上一轮的发展落后于周边,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我们交通人认真思考和回答,我们一定从交通先行、科学发展出发,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努力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二)健全组织,统一机构

  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成立荆州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建正县级荆州港航建设管理委员会,对部省争取优惠政策和补贴资金,对市研究制定政策、统筹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对外组织招商引资、融通资金,统一筹划、推动实施。

  (三)沟通衔接,统一规划

  按照统一规划、专项为主,合理布局、衔接互动的原则,编制公路、港口航道、客货运站场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全市要统一部署,结合《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荆州港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沿江产业布局规划、沿江城镇发展规划、港口岸线规划;配套交通规划,使临港工业园区与港区疏港道路和物流通道转运通畅,外部疏运顺畅;衔接铁路规划,使沪汉蓉铁路、荆岳铁路、月益铁路、焦柳铁路等与荆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衔接;积极争取机场复航、管道加密,促进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

  (四)部门联动,统一政策

  市委、市政府要把加快全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支持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共同参与、通力配合、协调推进。

  对重点建设项目,在财政投入、土地征用、金融信贷、税收优惠、招商引资等方面要给予政策扶持。

建立市县两级财政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对建设用地参照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给予优惠,建设营业税实行即征即返。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民营、外来资本投入。

相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采取综合评审,减少前期费用,提高审批效率。

  对口岸业务、货运物流业务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建立外贸货物和集装箱运输的“绿色通道”,实行运输车辆“特别通行证”制度、河道部门放开卡口、交警路政超限免检放行、减免过桥费等措施,以降低车辆营运成本,增强对周边城市交叉腹地货源的吸引力,提高荆州城市和口岸的竞争力。

  (五)确定主体,统一推进

  对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要明确建设管理责任,跨县市区的重点项目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其它重点项目由县(市、区)负责组织建设;要明确重点工程任务目标,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和项目建设资本金;对于具有全局性的重点项目,要成立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领导挂帅,定期督办,部门联动,统一推进。

要把疏港公路建设作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的突破口,整合发改委、城建、水利、河道、交通等部门的力量,先行解决。

  (六)理顺体制,统一管理

  进一步理顺中心城区港口管理体制,明确牵头主管部门,避免行业交叉管理;加大港口岸线保护及整治力度,严格码头岸线、水域审批政策;严格行业准入政策,明确码头经营行业准入门槛;引导企业将港口业务归入主要港口经营企业的公共码头,限制企业自建码头,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统一城市港口建设和发展布局。

  (调研组成员:

姚荆汉 沈先武 刘俊 张斌 毕家松 周圣龙龙鹏)

作者:

来源:

荆州市政协信息网2010.01.11

阅读:

2911 次

日期:

2010-1-13

录入:

jwgl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