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0005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docx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

论述题:

1、种子萌芽的条件:

答:

(1)充足的水分:

水分是控制种子萌发的最重要的因素。

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吸收大量水分,通常可达种子干重的一倍左右或更多。

(2)适宜的温度:

不同植物因原产地不同,种子萌发时所要求的温度也不同,原产南方的植物,萌发所需温度较高,而原产北方寒冷地区的植物,则所需温度较低。

(3)充足的氧气:

种子萌发时,随着种子吸水膨胀,呼吸作用加强,需要吸收大量氧气,从而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能量,播种过深或土壤积水,都会造成通气条件不好而缺氧,影响种子正常萌发。

1、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综合作用。

答:

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主要有:

温度、降水量、光照和土壤酸碱度等几个因素。

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和土壤酸碱度,温度指标主要有年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它决定了哪些植物能够生存、哪些植物最适宜生长。

土壤酸碱度决定了适宜生长哪些植物,土壤呈中性和微酸、微碱性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

降水量和光照强度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

答:

(一)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超出最低和最高限度时,即停止生长或死亡。

(二)水分及其有效性:

水是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

水分对微生物的影响不仅决定它的含量,更重要决定水的有效性。

(三)PH:

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宜的PH值为~,在~也可以生长。

(四)氧气:

通气状况的高低对微生物生长有一定影响。

因此,结构良好、通气的旱作土壤中有较丰富的好氧微生物生长发育。

(五)生物因素:

微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对土壤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当土壤环境变恶劣时,能存活下来,环境好转时又重新繁殖。

(六)土壤管理措施:

常规耕作、覆盖减耕和免耕等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大田施用的除草剂和叶面杀虫剂的剂量很少会使土壤达到足以直接伤害土壤微生物。

2、土壤污染的控制与综合防治:

答:

(一)土壤污染的控制:

(1)进行土壤质量调查与监测:

在没有人为污染的情况下,土壤自然成土过程中,自身原有的化学组成,我们称之为土壤背景值,又叫本底值。

(2)严格控制农药的生产质量与使用:

化学农药不断更新,向高效低毒、低残毒方向发展,这是降低农药污染土壤的较好办法。

(3)加强污水管理:

园林土壤所用污水来源多是城市污水,其成分复杂。

(4)控制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量:

首先要从大局着手。

污染严重的工厂、矿山,污染企业数量要严格控制,不断具备回收处理的小厂矿要停工。

(二)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

(1)植树种草,保护净化环境:

遭到污染的土壤可通过种植各种非食用植物,而使有害物质含量得到降低,缓解毒害作用。

(2)生物防治:

被污染的土壤,其有毒物质可以被生物降解或被植物吸收而使土壤得到净化。

(3)增施优质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可提高土壤吸收容量。

(4)选育抗虫、抗病的园林植物,减少用药:

通过选育抗虫、抗病的园林植物新品种及进行生物防治,可减少在园林植物上的用药。

对整个园林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

园林土壤的洁净保持不容忽视。

(5)其他措施:

镉、锌、汞铜等对土壤的污染可采用施石灰的方法沉淀毒害物质,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古树名木生长地块严重污染,采用逐年换土结合施有机肥料的方法收到了较佳效果。

3、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

答:

(1)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地区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或称变性西伯利亚气团。

冬季可影响我国各地,在夏季影响仅能达到我国北方与西北地区,偶尔也能达到黄淮流域。

(2)来自热带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海洋气团,或称热带太平洋气团。

在夏季,除西北地区外,全国其他各地均受其影响。

(3)来自欧洲大陆副热带地区的热带大陆气团,在夏季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有时也影响到华北,在这种气团控制下,一般大气炎热干燥,地面气温高,气层不稳定。

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天气晴朗少云。

(4)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或称季风气团。

夏季可影响到我国华南地区,并造成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大量降水。

3、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

(一)季风气候明显: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极为明显的国家;中国气候的季风性不仅表现在风系的转换上,还表现在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上。

1、季风性在风上的反映:

冬季中国受蒙古冷高压的控制,盛行风以偏北为主。

2、季风性在温度上的反映:

由于盛行风对热量的交换作用,使我国寒暑的更替与季风的性质密切相关。

3、季风在降水上的反映:

由于盛行风对水分的输送作用,使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都具有相应的特点。

(二)大陆性气候强:

由于我国处于世界最大陆地——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气候受大陆的影响远比受海洋的影响大;因此气候的大陆性超过了海洋性,特别是在广大的内陆地区。

我国气候的大陆性主要表现在温度和降水方面。

(三)多种气候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自北向南气候跨越冷温带、暖温带、副热带、热带和赤道气候带。

3、植物的需水规律。

答: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以小麦为例:

第一期从萌芽到分蘖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需水不大。

第二期从分蘖末期到抽穗期,植物迅速发育,需水量多。

第三期从抽穗到开始灌浆,种子生长需水量很多。

第四期从灌浆到乳熟,需水量也比较多。

最后成熟期

3、光周期现象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答:

1春化处理;2引种;3育种;4维持营养生长;5控制开花时期。

4、林木个体生长相关性的表现:

答:

林木个体是由各种器官组成的统一体,各器官的生长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地上部分的相关性林木地上部分所需的水分、矿物质、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是由根部供给的,而根系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激素等是由地上部分的叶子制造的,表现出了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

2、主茎和侧枝的相关性在林木生长过程中,普遍存在主茎顶端优势,表现为主茎生长速度大于侧枝。

当主茎受伤或停止生长时,侧枝会代替主茎迅速生长。

3、营养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一方面,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提供养分,有利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另一方面,在生殖生长中,生殖器官会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反过来影响营养器官的生长。

4、极性和再生极性是指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枝段、根段)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

如植物个体的顶芽,向上生长叶和茎,根尖不断发生侧根和根毛。

5、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答:

1、选择好的立地条件,土壤的通透性要好,土地平整,土层较厚(50厘米以上),有较好的水源条件(包括降水和人工灌水)。

2、选择速生型的树种(优良的品种和类型)10年内平均高生长不低于60-80厘米。

3、采用合理的造林密度,培育大经材的稀一些,中、小径材的密一些。

4、采用高标准整地,出地平原土壤下层一般都比较坚硬,为了使根系良好生长,每次破土面积不小于0、8-1、0平方米,深一般80厘米,对深根性树种最好深至100厘米。

5、使用良种壮苗,采用1,2级优质壮苗,最好用1级壮苗。

6、适时造林,春季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造林的黄金季节,可在苗木发芽前20天内进行,也可在秋季或雨季进行,具体可根据各地区气候特点、种苗特性和造林习惯确定。

7、认真栽植8、细致抚育管理,速生丰产林的最大特点是集约管理。

6、不同地区划分立地条件类型时,可以选择的主导因子。

答:

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从立地条件的各个因子中抽出几个起主导作用的因子作为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依据。

不同的地区大致可以根据下列因子来划分。

1、山区、丘陵地区。

坡向、坡位、坡度、小地形、海拔高度、土层厚度、石砾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基岩及成土母质、土壤水分条件、土壤酸碱度等。

2、平原地区。

土壤种类、机械组成、地下水位、盐碱化程度等。

3、侵蚀地区。

地形部位、坡向、坡度、侵蚀程度、土壤种类、土层厚度等。

4、沙区。

沙地类型、机械组成、植被情况、地下水位、盐碱化程度等5、滩地。

地形部位、淹没深度、淹没时间长短、地下水位、土壤种类、机械组成、盐碱化程度等。

以上因子在具体调查中,应找出对造林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加以归纳。

一般说来,地形条件中,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等对造林地的光照、热量、水分条件影响较大、土壤条件中。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质地、干湿度以及成土母岩等关系到土壤的水、肥条件和酸碱度。

8、适述纯林与混交林的特点:

答:

(一)纯林的特点:

1、单纯林林内发生的生态关系较比较简单,其主要矛盾是群体与个体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主要是抚育间伐,因此林业措施比较简单。

2、纯林单位面积上目的树种产量高,能一次提供同一树种较多的林产品。

3、纯林的缺点是对环境条件利用不够充分,容易引起地方衰退,一旦发生病虫为害,容易蔓延扩展,改良土壤和防护效能较差,针叶林火险性大。

(二)混交林特点:

1、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通过把不同的树种适当混交造林,由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不同,则能较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2、改善立地条件:

混交林结构复杂,冠层厚,叶面积大,林内温度变幅小,湿度大而且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森林小气候。

3、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混交林由于树种搭配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和发挥树种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总蓄积量比较高。

4、增强林分抗御灾害的能力5、提高林分的防护效益:

通过不同特性和抗性的树种混交树冠多层分布,根系深广,枯枝落叶丰富,容易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8、试述纯林与混交林的应用条件。

答:

一般在决定营造纯林还是混交林时,应从以下具体条件考虑:

1、各林种的造林目的,用材林、防护林为了能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多要求林分处于密集状态。

所以,只有条件允许,应尽量营造混交林,经济林一般要求经营管理方便,有较大的营养空间、光照、通风条件好,结实面积大,故多营造纯林。

2、经营条件:

对人工林实行集约经营的地方,如速生丰产用材林,可以多造纯林,也可营造混交林。

3、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某些特殊造林地,如高寒地,瘠薄地,沙地、盐碱地。

水湿地等,仅有少数树种可以正常生长,所以,只能营造纯林。

4、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某些树种直干性强,天然整枝性能良好,甚至在稀疏状态下这种整枝性能也能表现出来。

对这类树种也可营造纯林,否则,以营造混交林较好。

5、轮伐期长短同是用材林,若以培育小径材,生产纤维为目的,已经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时,轮伐期短,混交效果不显着,宜营造纯林。

8、P122试述混交林组成树种种类及其应用。

答:

根据混交林中各树种在林分中所处的地位和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

1、主要树种:

是造林的目的树种,也是将来形成林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林分中一般数量最多,是所谓的优势树种。

主要树种的条件应是效益较高,随林种不同,侧重的效益不同,它必须是符合造林目的的树种,造林地立地条件最适合它的生长。

一个混交林的林分中,主要树种常为一种或两种。

2、伴生树种:

实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伴生,并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乔木树种。

伴生树种不是培育的目的树种,而是次要树种,在林内数量上不占优势。

伴生树种主要是通过辅佐、护土、改土等三方面作用来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一般情况下,伴生树种最好的耐荫,生长较慢,能在主要树种林冠下生长。

3、灌木树种:

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发挥其有利特性的灌木。

灌木树种一般冠大、枝多,可以很好的遮蔽地表,抑制杂草生长,叶量丰富,根系密集,侧须根发达,护土作用强,改土效果好,较耐干旱瘠薄,有些还有萌芽、萌蘖能力。

主要作用是护土和改良土壤,大灌木也有一定的辅佐作用,灌木在水土流失地区和干旱地区有着重要地位。

8、P126试述人工混交林的调控措施。

答:

人工混交林是在人类高度控制下的人工群落。

在混交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不同树种关系的发展演变规律,采用不同的营林手段来调控混交林中种间的关系,可使主要树种多受益少受害,保证混交林的顺利生长。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控。

1、合理的树种组合2、适宜的混交比例3、适宜的混交方法4、适当的造林时间顺序5及时采取抚育措施。

9、试述造林地清理技术。

答:

造林地的清理,是翻耕土壤前清理造林地上的杂灌木,杂草,竹类或采伐剩余的一道工序,清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并为整地,造林及幼林抚育管理创造便利条件。

造林地的清理方式,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等三种。

清理方式一般可随造林地的植被类型和覆盖度,造林方式,清理方法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分别选用。

造林地的清理方法有1。

割除清理。

2.火烧清理。

3.化学药剂处理。

9、试述造林地整理的意义。

答:

造林地的整理是指在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障碍植被或采伐剩余物,翻垦造林土壤。

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理,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丰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1,改善立地条件。

2。

有利于保持水土。

3.便于造林施工4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林木生长。

9、试述水平阶的整地技术及适用性。

答:

水平阶整地,多用于干旱山地。

土层薄或较薄的中缓草坡,植被茂密,土层较厚的灌木陡坡,或黄土地区的缓坡或中坡。

施工时自坡下沿等高线开始修第一阶,然后填上第二阶表土,以此类推,最后一阶可就近取表土盖于阶面。

阶面外缘培修土埂或不修土埂。

阶面宽度0·5---1·5米、阶长不定,相邻阶距1米左右,阶间距1·5---2·0米,水平阶整地有一定的改良立地条件的作用,施工简单,比较灵活,可以因地制宜改变整地规格。

9、试述鱼鳞坑整地的技术及适用性。

答:

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干旱、地形复杂、坡面破碎、坡度较陡、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及黄土地区。

形状似半月形的坑穴,呈三角形排列。

具体做法是:

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半圆形垄,先把表土放在一边,再用里切外垫的方法,将心土培在下边,筑成半圆形的埂,埂的高和宽各为20—30厘米,然后再将挖出的表土填入坑内,坑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并在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引蓄更多的雨水,苗木栽在坑的内坡中下部,鱼鳞坑的大小及数量因造林的目的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定。

如在土薄,坡陡。

地形破碎的地方种植用材林及防护林,鱼鳞坑宜小而较密;在土厚、植被茂密的中缓坡,种植经济林,坑宜稍大而稀。

一般1—1、5米。

短径为0、5---1米,深30厘米以上。

14、试述坑穴整地技术及适用性。

答:

坑状整地。

破土面正方形或圆形,穴面低于地表0·1—0·3米,用土埂相围,边长或直径0·3—0·5迷,深度较穴状整地稍深。

适用于干旱多风不宜进行带状整地的荒地、撂荒地及沙地等。

10、叙述提高裸根苗栽植成活率的技术。

答: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栽植,都必须做到栽植深浅适当,苗木根系舒展。

土壤与根系密接等要求。

现场栽植时,暂时不用的苗木应假植在背阴的地方,随栽随取,取出备用的裸根苗应浸泡在水中或用湿布,湿麻袋等包裹。

当天挖出的苗木,最好当天栽完。

栽植时须使苗根均匀舒展,不要窝根,更不许上翘,外露,同时边覆土便分层踏实,穴面修成小丘状或下凹状,以利于排水或蓄水。

栽植完后,可在穴面上插枝遮阴,或用石块,秸秆,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10、搞好飞播造林工作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答:

一、播区选择。

二、飞播树种选择三、播种期,适时播种是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

四.播种量。

指单位面积飞播用种量。

五、播种技术

10、叙述插条造林技术。

答;一般用1—2年生枝条或苗干,但生根力强的树种,如柳树也可用2—3年生的枝条。

插穗采自中,壮年的优良母树,最好是由根部萌发的枝条。

抽穗长度要求40—50厘米。

干旱沙地宜深插,抽穗可长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可浅插,抽穗可短些。

为了增加抗旱能力,提高插条造林成活率,在造林前对抽穗可进行浸水处理。

插条造林深度,因插穗长度和造林地的土壤水分条件而异。

常绿树种的扦插深度可达插穗长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上;落叶树种的深度,在土壤水分较好的造林地上地面以上可留5—10厘米;在较干旱地区要全部插入土中,而在盐碱性土壤上插条时,应适当多露,以防盐碱水浸泡插穗的上切口。

10、叙述插干造林技术。

答:

是利用树木的粗枝、幼树树干和苗干等直接插在造林地上,使它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一般采用2—4年生的苗干和粗枝,直径2—8厘米,多采用0、5—3、5米。

插干造林要掌握填湿土、深埋、踩实、少露头的栽植要领。

即要求坑挖深,底土翻松,栽植时先填湿土,然后深埋,踩实,最后在基部培虚土。

在风蚀沙地,宜深埋不露;易被沙埋是,插干宜长,地上外露部分也可留长些。

19、叙述埋鞭造林技术答:

竹类的地下茎又称竹鞭,利用竹鞭在土壤中蔓延,每年由抽笋成竹,竹类地下茎造林,即移鞭造林,只移竹鞭,不带竹竿。

利用地下茎繁殖,首先要选择2—3年母竹,但毛竹以3—5年生母竹繁殖力强。

挖取竹鞭时,不能撕裂竹鞭和损伤边芽,多留根、带宿土,竹鞭长1—1、5米。

切口要平滑。

栽时将竹鞭平放穴内,覆土略高地面,压实并覆草,每亩40—50穴,4—5穴为一组,组内距1米,梅花形,组距6—7米。

12、叙述造林调查设计工作的全过程答:

造林调查设计可分为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3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阶段:

1.召开准备会议2.搜集资料3.概况踏查4.物资准备。

(二)外业工作阶段:

1.测量区划2.土壤调查3.造林调查4.植被调查5.外业资料的整理6.外业设计。

(三)内业工作阶段:

1.调查材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2.召开技术会议3.技术设计4.编写造林调查设计说明书。

12、叙述幼林成活率的检查答:

造林成活率检查,是指造林施工单位及其上级机关每年秋冬对去秋、今春或去年夏季的新造幼林和补植造林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查。

目的在于检查造林质量,核实造林面积,调查幼林的成活与生长状况,评定造林质量;分析失败原因,改进造林技术;拟定抚育管理措施;确定重新造林面积和作出补植计划,并制定出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

造林面积核实,一般可用罗盘仪或按已测量过的施工设计图逐块核实,也可利用小于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形图现场勾绘。

造林面积应折合水平面积。

造林成活率调查方法:

在对幼林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成片新造林的造林成活率可采用标准地或标准行的方法调查。

标准地的面积和标准行的多少应视幼林的面积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