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解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9627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肛管直肠解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肛管直肠解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肛管直肠解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肛管直肠解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肛管直肠解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肛管直肠解剖.docx

《肛管直肠解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管直肠解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肛管直肠解剖.docx

肛管直肠解剖

肛管直肠解剖

——宋允举主任主讲

一、直肠

直肠是大肠的末端,起于第3骶椎,止于肛门。

全长15cm左右,位于骶尾骨的前方。

分部:

骨盆直肠——在骨盆内的部分,在盆膈以上。

会阴直肠——在盆膈以下,此段很短,称肛管。

弯曲:

矢状面观有两个弯曲:

骶曲

会阴曲

额状面观有三个侧曲:

右曲—上段

左曲—中段,弯曲最显著

右曲—下段

1、直肠壶腹

实际就是骨盆直肠又称直肠骨盆部。

形态:

上部:

与乙状结肠相连续,口径与乙状结肠相似。

下部:

比较扩张,称直肠壶腹。

特征:

失去结肠的特征,无结肠带,结肠袋,无肠脂垂,上段前后壁有结肠带形成的两片纵形的肌层。

结构:

外面有腹膜,主要存在于直肠上段,开始在直肠两侧和前方,后方无腹膜,因此上段是间位器官。

到4-5骶椎时直肠只前方有腹膜,男性在距肛门7.5cm后腹膜即反折到膀胱去了,形成一膀胱直肠陷窝;女性在距肛门5.5cm时腹膜即反折到子宫去了,形成一直肠子宫陷窝。

因此下位属外位器官。

粘膜皱襞

直肠上部:

直肠横襞:

形态,呈半月状,有粘膜环形肌、纵肌构成。

数目有三:

1、上直肠横襞:

是乙状结肠与直肠的分界线,位于左侧或右侧,不恒定。

距肛门有10.5cm左右,有的围绕直肠一周,使肠腔缩窄。

2、中直肠横襞:

最大最恒定,粘膜下环形肌较发达,常称为肛门第三括约肌,位于直肠壶腹稍上方前右侧壁上,距肛门7.5cm,相当于男性腹膜反折的地方。

3、下直肠横襞:

在中直肠横襞稍下方,不恒定,位于肠管左侧壁,距肛门5cm相当于女性腹膜反折的位置,随着肠管的充盈而消失,起到阻挡粪便的作用。

直肠下部:

粘膜皱襞为纵形的即肛柱,有6-10条,又称直肠柱。

在壶腹下方近肛管处,长度有2cm,小儿较显著。

各柱粘膜下有丰富的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分支,称直肠上静脉、动脉分支,(此血管源于肠系膜下动脉,其静脉系统经直肠上静脉回流于门静脉。

)越向下血管越显著。

在左侧、右后、右前壁易发生内痔。

肛瓣(直肠瓣)

肛门瓣,形态呈半月状,位于直肠柱的末端,内面有肛门腺的开口,它形成一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称肛窦。

肛窦

又称肛隐窝,或肛袋或半月隐窝等,开口朝向肠腔,深度有3mm,直肠后壁的肛窦最深,易发生肛窦炎及肛周脓肿。

梳状线

又称齿状线,或窦状线或乳头线,或隐窝线。

是肛管与直肠的分界线,在肛柱下端肛柱间连成的连线,此线称粘膜皮线,因为是粘膜与皮肤的交界线。

位于肛门内括约肌的平面上。

(在胎儿早期有肛膜附着,此处有2-6个肛乳头,呈黄白色,是胚胎肛膜的遗迹。

也是内外胚层的分界线。

脱肛即从此线脱下。

此以上者有复层立方上皮覆盖。

以下有复层扁平上皮覆盖。

2、肛管

直肠肛门部,又称肛门直肠。

长度3cm左右。

位置:

在盆膈以下会阴后部肛门三角中。

两侧为坐骨直肠窝,后侧是尾骨,前侧在男性是尿道球部和尿道膜部,女性是阴道的下1/3。

内部结构:

痔环:

围绕肛管内壁表面有一环形光滑的隆起,称痔环。

有肛门内括约肌紧缩而成,表面被复层扁平上皮覆盖。

深部含有静脉丛,称痔外静脉丛。

颜色是浅蓝色,而有光泽。

皮肤紧密地附着与肌层上(皮肤与肌层紧密结合)。

白线:

位置在痔环的下缘,即肛管的中下1/3处,是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

是由于纵形的肌肉和肛提肌移形结缔组织穿插于内外括约肌之间,附于肛管皮肤,并将其牵拉而形成的凹陷,相当于内外括约肌之间,肛诊时能发现一条沟称痔核间沟,即是白线。

有的称此线为括约肌间线。

它的上方是移形上皮,与直肠纵肌粘合紧密,分割困难,下边为鳞状上皮。

齿状线的意义:

重要的分界线,是肛管与直肠壶腹的分界线。

线以上是复层立方上皮,以下是扁平上皮,线以上是直肠上静脉、动脉(痔上动、静脉)分布的区域。

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而它又来源于腹主动脉

线以下是肛门静脉、动脉分布的区域。

肛门动脉←阴部内动脉←髂内动脉←腹主动脉

肛门动、静脉称痔下动、静脉

淋巴:

齿线以上的淋巴液→骨盆淋巴

肠系膜下淋巴结群

髂内淋巴结群

腰淋巴结群

齿线以下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群

(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群)

是胚胎时期内外胚层的交界处,齿线以上是内胚层,齿线以下是外胚层。

3、肛门

是肛管的下口。

位置

上与肛管相续,位于会阴中心体与尾骨尖之间。

形态

皮肤黑褐色,前后呈纵裂状,上有毛发,其根部有毛囊、汗腺、皮脂腺。

皱褶呈放射状。

结构

肛门括约肌:

内:

实际是直肠环肛增厚而成。

外:

被直肠纵肌、肛提肌分成三部:

皮下、浅、深部。

肛门内括约肌:

是直肠环肌在肛管处增厚而成,围绕肛管的上

3/4,肌肉属平滑肌,是不随意肌,大部分在白线以上,包在直肠纵肌和外括约肌的内面,肛提肌、直肠纵肌的部分纤维,穿插于内外括约肌、外括约肌之间,还有一部分附着于皮肤上,称肛门肌间膈。

肛门外括约肌:

分三部分:

即皮下部(位于皮下前方的纤维与会

阴中心腱相连,向后肌纤维与肛尾韧带相连,上与

肛门内括约肌相邻,易受刺激挛缩引起剧烈疼

痛)。

浅部(位置:

起于尾骨下部的后面,向前止

于会阴中心腱,向后止于肛尾韧带,连皮下部

的外侧深层,内括约肌的外侧,上内方与深部相

邻,最深部肌纤维与耻骨直肠肌相连,形态:

形)。

深部(位置:

连内括约肌与直肠纵肌的外

侧,稍上与肛提肌相连接,不止于尾骨,深层纤维

与耻骨直肠肌连接(前),后侧呈游离状态,所

以整个深部呈“U”字状)。

肛管直肠环:

组成:

有肛门外括约肌深部、直肠纵肌及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部分内括约肌所组成。

位置:

在肛管直肠的结合处。

功能:

主要是括约肛管和直肠,在约束大便中它起主要作用。

所以手术时注意不要伤及此环。

定义:

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围绕直肠纵肌及内括约肌并连同

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形成的一个肌环,称肛门直肠环。

见图如下(矢状面):

直肠

肛门括约肌间沟

齿状线

肛柱

耻直肌

外括约肌皮下部

肛门直肠线

外括约肌(深部)浅部

耻直肌

内括约肌

肛缘线

额状面:

肛提肌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深部)浅部

肛门括约肌间沟

齿状线

肛柱

肛缘线

外括约肌皮下部

腹膜

耻直肌

肛门直肠线

二、直肠的血管

1、动脉

直肠上动脉、痔中动脉、痔下动脉(肛门动脉),还有骶中动脉(不恒定)前三条最重要。

(1)直肠上动脉:

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支(平骶3水平),分两支包绕直肠下至齿线,穿过肌层进入粘膜下层的直肠柱内。

(2)痔中动脉:

是髂内动脉(营养盆腔脏器)前干的分支,分布于直肠前下部。

(3)痔下动脉:

由阴部内动脉发出(有的说髂内动脉的前干的终末支出坐骨大孔之前的分支),一般地说,由阴部内动脉发出,分布于内、外括约肌和肛管等处。

(也有说是来自髂内动脉后干分支穿出梨状肌下孔成臀下动脉的分支,也有说是膀胱动脉的分支)。

与直肠上动脉、下动脉有一定的吻合。

还到男性的前列腺、精囊腺,女性到阴道下部。

(4)骶中动脉:

是腹主动脉的细小分支,有的人有,有的无。

2、静脉

较为混乱,形成许多静脉丛,多与动脉排列相似,直肠静脉无瓣膜,吻合极多基本上形成两个静脉丛。

(1)直肠内静脉丛:

又称痔内静脉丛。

位置:

位于直肠柱粘膜下和皮下,在齿线以上。

在直肠左后,前方后方较多或右外侧壁上较多,所以在这些位置上易发生急发性痔核。

组成:

由静脉球组成,穿行于纵形与环形肌之间,与下方的皮肤静脉、下位粘膜静脉、上位粘膜静脉、阴部静脉相吻合。

右前、右后、左外侧壁易发生原发性内痔。

汇入:

集合成数条静脉随动脉而行,穿过盆壁、直肠筋膜(盆腔)→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

(2)直肠外静脉丛(肛外丛)

位置:

位于齿状线以下,肛管的皮下,肛门外括约肌皮部的皮下,在纵肌层与直肠筋膜间。

汇入:

上部与痔内静脉丛相吻合、汇合入门静脉。

中部:

经直肠下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下部:

经肛门静脉→阴部内静脉→盆内静脉→下腔静脉

上部入门静脉系;下部入下腔静脉系。

3、淋巴

分上下两组:

(1)上组:

位置:

在齿线以上,粘膜下层和肌层内及直肠的腹膜下,在直肠周围形成淋巴管丛。

引流:

向上:

到直肠后淋巴结,乙状结肠根部淋巴结(沿直肠上血管和肠系膜下血管至根部)→肠系膜下淋巴结群→腰干→乳糜池

向两旁:

沿着直肠下血管→直肠侧韧带内淋巴结→髂内淋巴结群(在髂内血管的根部)→髂淋巴结(髂总血管)→腰淋巴结→腰干(经胸导管)→乳糜池

向下:

到肛提肌上的淋巴结,肛门淋巴结(在坐骨直肠窝中)通过肛门血管和阴部内血管→髂内淋巴结群→髂淋巴结→腰干→乳糜池

(2)下组:

位置:

在齿线以下。

引流:

主要经会阴淋巴到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淋巴结→腰淋巴→腰干→乳糜池

上组与下组之间都有吻合,彼此相通,癌症的转移就是经过淋

巴转移的,直肠上部的向上、向两旁、向下转移,下部的向下转移。

在齿线以上3cm的癌肿,有可能向外侧转移。

4、神经

齿线以上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支配。

以下是躯体神经支配,来自阴部内神经。

来源:

以上多数来自于盆内脏神经→骶2、3、4神经分布于结肠左区的部分。

功能是副交感的兴奋。

它与交感神经形成盆丛→直肠下丛→直肠侧韧带(直肠蒂)→抵止直肠壁

直肠感觉是副交感神经逆向传递的。

如痛觉,直肠下部感受器最多,上部较少,所以手术时保留直肠下部6cm以上。

三、直肠周围的肌肉、筋膜、韧带、间隙

1、筋膜:

直肠周围有一些结缔组织膜,称筋膜。

主要的有直肠固有筋膜鞘(是盆筋膜脏层的一部分)。

位置:

位于直肠的后面。

内容:

鞘内有脂肪组织、血管、淋巴。

骶前筋膜:

是盆筋膜的壁层增厚的部分。

位置:

在骶骨的前方。

与直肠固有筋膜鞘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

游离直肠时易从其间分离,骶前筋膜紧贴骶骨,内有小静脉)骶丛神经不易剥离,若将其剥离有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和造成神经损伤。

腹膜会阴筋膜(直肠生殖膈)

【前列腺腹膜筋膜(前列腺前部),直肠膀胱膈(直肠膀胱间)】

范围:

上部起自盆腔腹膜反折的底部,分前后两层,中间有一定间隙,前层易剥离,后层与直肠之间不易剥离。

下至会阴深三角韧带处(会阴体)和直肠尿道肌处,两侧与直肠侧韧带前面相续。

2、直肠侧韧带

位置:

在直肠的两侧,腹膜反折之下,肛提肌的上面。

作用固定肠

管。

来源:

来自盆筋膜的结构,是一些致密的结缔组织。

作用:

连接直肠和双侧盆筋膜壁层。

形态:

呈三角形,基底在盆腔侧壁上,尖端与直肠相连续。

内容:

有直肠下动、静脉,直肠侧韧带淋巴结、盆神经丛(侧韧带上方盆腔侧上)。

3、肌肉

肛提肌

围绕直肠呈漏斗状,上、下有筋膜共同构成盆膈。

位置:

位于盆腔底部,在盆膈上、下筋膜之间。

起止:

起自坐骨棘、肛提肌腱弓(闭孔内肌和盆骶肌之间)和耻骨联合的后面,止于尾骨韧带,有部分纤维绕直肠会阴曲(女性在尿道,阴道的周围,)止于会阴中心体。

作用:

节制排便,增加腹压,女性有缩阴道作用。

形态:

是一对扁薄肌,两侧联合呈漏斗状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内侧壁。

排布:

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包括耻骨前列腺肌,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固有部)。

髂骨尾骨肌

起于肛提肌腱弓的后部和坐骨棘,止于尾骨侧缘和尾骨韧带上。

还有少量纤维止于直肠壁内。

耻骨尾骨肌

有三部分:

起于耻骨背面与腱弓前部,耻骨前列腺肌(阴道肌)在最内侧呈“U”字形,止于会阴中心腱。

耻骨直肠肌

在三部分的中间,也呈“U”字形,止于肛尾韧带和肛管的侧壁及后壁。

有部分纤维沿肛管纵肌下降介于肛门内、外括约肌之间。

直肠切除时需保留。

耻骨尾骨固有部

在最外部,止于尾骨尖。

4、直肠周围间隙

包括:

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

(1)骨盆直肠间隙:

位置:

位于腹膜与盆膈之间,后侧为直肠和直肠侧韧带,前侧男性为膀胱、前列腺;女性为子宫阔韧带和子宫,外侧为盆壁。

扩散:

此间隙与腹膜后间隙相通,向后上到腹膜后间隙,向前到膀胱、子宫,向下穿盆底肌到坐骨直肠窝。

此处有炎症时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症状较明显。

(2)直肠后间隙:

位置:

位于直肠后方、骶骨与直肠之间。

下界为盆膈,上界为骶骨岬处,直接与腹膜后间隙相通。

前方是直肠和直肠侧韧带,在此处与骨盆直肠间隙相邻。

扩散:

炎症时可有下坠感,骶尾部钝痛,还放射至下肢。

全身症状明显。

四、肛管界线问题讨论

(1)定义:

两种概念:

一种站在发生的角度上论述肛管,认为齿线以下为肛管长约2cm,另一种站在形态机能学的角度论述肛门,认为直肠穿盆膈处以下为肛门,长约4cm。

(2)争论:

因齿状线在临床上应用方便。

第二种在临床上应用于检查较为方便。

认为两种概念都有用。

(3)命名与区别:

第一种概念称解剖学肛管;第二种概念称外科学肛管。

后来有

些临床工作者仍把定义一作为肛管与直肠的分界线,同时解剖学者也同意了外科学肛管的定义。

近来有人将第一定义称发生学肛管,将第二定义称形态学肛管。

 

肛窦炎的诊治近况

临沂市中医院陈菊

肛窦炎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隐窝炎,临床上以肛门疼痛,有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伴会阴部不适、瘙痒为主要表现,肛窦炎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保守疗法又分内治法和外治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肛窦炎的病因病理:

1.1肛窦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脏毒、肛痈”范畴,平素嗜饮纯酒、过食辛辣之人易致湿热邪气蕴于脾胃,复因劳累、疲倦、偶恙、久病等诸因素致湿热乘虚下注肛肠,或因便秘、腹泻、异物损伤广肠迫门,致使肛门气血失和,正如《外科全生集》(清.王维德)中说:

“脏毒者,纯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留注肛门…”,〈〈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其原因是: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总之,本病多因醇酒厚味,湿浊不化,湿热下注致气血淤滞于下——经络阻塞,湿热毒邪蕴聚肛周发为脏毒——轻者浸淫肌腠则局部疼痛下坠,重者毒邪雍阻腐肉蚀筋,发为本病。

1.2现代医学认为,齿线附近直肠柱与肛瓣围成的小隐窝称为肛窦,连接肛窦内下方的腺体称肛腺,肛瓣下方的三角形黄白色乳头突起叫肛乳头,由于肛窦呈杯状,开口向上,粪便和异物积存在肛窦内时,利于细菌的侵入和繁殖,从而导致受侵犯的肛窦产生炎症、水肿及渗出液增多,再加上肛窦本身引流不好,致使病变肛窦产生的炎性分泌物排出受阻,这样无疑会加重病变肛窦的感染,细菌从肛窦基底部侵入到肛腺,可致肛腺感染,肛瓣和肛乳头常因受刺激而充血、水肿或增生肥大。

肛窦和肛腺感染产生的炎性刺激,可使大便次数增多,而大便次数增多更会增加肛窦和肛腺感染的机会,导致感染不易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肛窦一旦受感染,就不易被清除。

这也是肛窦炎往往缠绵难愈,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

另外,性激素的水平和胚胎发育的影响也与肛窦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性激素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肛腺的增生与萎缩,而性激素中以雄激素的影响最大,男性及青壮年雄激素水平较高,故而肛腺感染较多。

在胚胎发育的第七周,泄殖腔膜和肛膜破裂,与后肠融合,此时泄殖腔膜的背侧部分衍生为肛管、齿线和肛柱的下部,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肛膜和后肠之间发生异常融合,不能形成正常齿线和隐窝,而形成不规则齿线和过深隐窝,出生后容易受细菌感染和损伤,形成肛窦炎[2]。

a.肛门疼痛:

由于肛窦发生炎症时刺激肛窦口产生炎性水肿,并引起肛乳头水肿肥大,阻塞肛窦口及肛腺口,致使肛腺分泌的黏液排出受阻,加之细菌感染,组织间淋巴、血液回流障碍,水肿增加,出现肛门疼痛。

b.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

由于肛管内齿线上下分布着丰富的内脏神经和感觉神经纤维,当肛窦、肛乳头及肛瓣受到炎性刺激后,病人往往有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严重者伴有里急后重感。

c.会阴部不适:

肛窦炎常出现反射性疼痛,可以通过阴部内神经和第三、第四骶神经向尿生殖区反射;通过髂下神经和肛尾神经,向骶骨和尾骨反射;或通过坐骨神经向下肢反射。

d.瘙痒:

由于瘙痒是从肛管内齿线下传出,病人常诉瘙痒伴胀痛感,瘙痒而无法抓挠感。

严重时出现反射性放射状瘙痒,可向会阴部前后放射[3]。

肛窦炎的病理变化经过从急性感染到慢性纤维化,或转成肛周脓肿的过程。

2.分类与临床表现:

2.1分类:

临床上一般将肛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肛窦炎两类。

2.1.1急性肛窦炎:

病程较短,肛瓣及肛乳头红肿糜烂或溃疡,有炎性分泌物,指诊时局部疼痛敏感,有韧性,临床表现肛门灼热坠胀疼痛,在大便时加重,肛内有黏液、血水、脓液等溢出,致肛周潮湿发痒。

2.1.2慢性肛窦炎:

病史较长或反复发作后,局部纤维化,症状不明显或仅排便后有短暂疼痛或下坠感。

若局部纤维化增生致肛乳头肥大,可有肛门下坠,便意不尽感等。

2.2中医辨证分型:

2.2.1湿热下注:

肛门坠胀疼痛,排便时加重,肛门内灼热感,有黏液脓血自肛内溢出,小便短灼,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2.2.2热毒蕴结:

肛门坠痛明显,大便秘结带鲜血,小便短赤,面红口臭,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2.3气滞血淤:

肛内时有刺痛,或伴肛门下坠,排便不爽,舌黯苔白脉涩。

3诊断与鉴别诊断:

3.1诊断:

根据肛门坠胀疼痛,肛门分泌物和肛诊齿线处敏感性触痛,肛镜下见齿线红肿,挤压出脓血,或见肛乳头肥大可确诊。

3.2鉴别诊断:

3.2.1肠炎、痢疾:

可有肛门坠痛及脓血便,但有腹痛及大便改变。

肛窦炎时肛隐窝明显充血水肿并加深,局部胀痛明显。

3.2.2内痔:

内痔体积较大时,可有坠胀脱出不适和肛内分泌物外溢,与肛乳头肥大症状相似,但肛诊时肛乳头较韧,内镜检查即可区别。

3.2.3肛瘘:

肛瘘形成后,常有内口发炎疼痛及分泌物出现,类似肛窦炎。

但肛瘘有脓肿史,触及明显条索自肛窦发出,肛窦炎慢性期有的仅有硬结。

4治疗

4.1保守治疗:

4.1.1内治法:

两类肛窦炎均适用,但急性炎症期多用。

4.1.1.1清热利湿:

方用止痛如神汤(苍术、黄柏、秦艽、防风、泽泻、皂角仁、桃仁、槟榔、大黄、当归)加减。

方中苍术、黄柏燥湿清热,防风、泽泻、秦艽祛风利湿,当归、桃仁和血生血止痛,槟榔行气,大黄泻热去肠中污秽之气,皂角仁烧存性,祛湿毒,与以上诸药共奏清热利湿、疏风止痛之效。

4.1.1.2泻火解毒:

方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加减。

4.1.1.3活血散结:

方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地黄、白芍、川芎)加减。

若感染症状明显时,可配合应用抗生素。

4.1.2外治法:

有消炎止痛作用。

4.1.2.1坐浴:

花椒、艾叶各30g,开水冲或煮沸,水温时坐浴10分钟,每日2次,既止痛又消肿。

高锰酸钾或灭滴灵液亦可。

4.1.2.2灌肠:

灭滴灵液、大黄液均可,30ml灌肠后,应保持直立或半卧位。

4.1.2.3纳药:

用肛泰栓或九华膏纳入肛内,每日换药一次。

4.2手术疗法:

肛窦切开术:

急性期及慢性期均可施行。

肛周备皮,肛周常规消毒后,局部以0.5%利多卡因局麻,肛内消毒后,探针探及加深隐窝后做切开引流,有肛乳头肥大者一并切除,止血,肛内凡士林油纱止血填塞。

术后控制大便24小时,每日外洗后红粉油纱换药。

以下着重介绍一下我院自制肛窦舒合剂滴注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的情况。

我们根据肛窦炎的病因病机特点,多年来潜心研究,以祖国医学外治法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对肛管直肠局部解剖、生理、病理的新认识、新观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于2002年12月自制肛窦舒合剂滴注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兹就这一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被观察对象285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2例中,男112例,女70例,年龄20岁~71岁,病程3天~15年;对照组103例中,男69例,女34例,年龄19岁~70岁,病程7天~14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药物应用对象入选标准:

1.2.1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2]有关标准确定诊断。

至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确定诊断:

a.临床症状:

肛门疼痛,有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伴会阴部不适、瘙痒等,并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其它肛周疾病;b.指诊:

病变肛窦处可触及硬结或凹陷,触痛明显;c.镜检:

镜下可见到发炎的肛窦充血、水肿,轻压病窦处可见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旁侧肛乳头肥大。

1.2.2自愿参加并配合观察的住院患者。

1.2.3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胸透、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

1.2.4观察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1.3排除病例标准:

1.3.1伴发痔、肛裂、肛瘘、肛门皮肤病、肛周脓肿者。

1.3.2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风湿类风湿病或有肺结核者。

1.3.3孕妇。

1.4治疗方法:

1.4.1治疗组:

1.4.1.1药物组成及来源:

肛窦舒合剂由金银花30g,蒲公英20g,防风15g,白芷15g,乳香12g甘草6g,皂刺9g,当归12g,穿山甲9g,大黄9g,贝母9g,天花粉15g组成,由我院中药制剂室提供。

1.4.1.2药物制备:

取以上药材置不锈钢容器内,加水浸泡,加热蒸汽煎煮,大火至沸,小火微沸,头煎1h后滤出药液,再加水复煎药渣1h,滤出药液,药渣压榨取液,混合各次煎液及压榨液,静止沉淀,滤过,滤液加热浓缩至200ml,分装于洗净灭菌的100ml药瓶内,加盖密封,蒸汽灭菌。

1.4.1.3给药方法:

将药液温度保持在37℃~42℃,先将一次性使用肠道冲洗袋导流阀关闭,将100ml药液注入吊袋中,打开导流阀,排尽空气后关闭,嘱患者排空二便后取侧卧位,导流管插入肛管深度约10cm,固定导流管,点滴法灌肠,调节灌注速度为60滴/分钟,以患者感觉舒适,无便意为宜,嘱患者保留2小时以上,每晚睡前排空大便和晨起便后各一次。

1.4.2对照组:

采用全身抗菌素静滴加药栓纳肛治疗。

具体药物和方法:

灭滴灵(由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50131)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0.9%NS250ml+头孢噻肟钠(由石家庄中诺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5023002)3.0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化痔栓(由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G04045)1枚纳肛每日两次。

两组均制订1周为一个疗程,第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两组均同时治疗两个疗程。

1.5观察项目:

两组对象均于用药两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了解两组病例临床和肛镜下治愈、好转、未愈情况,以及两组肛门疼痛、排便不尽感或肛门下坠、肛窦水肿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1.6统计学方法:

一般资料采用x2检验和组间t检验,结果采用Ridit分析进行统计。

2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2]有关标准判定疗效,并按以下量化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未愈三级,疗效指数用n值来表示(具体评定标准见附表)。

2.1.1临床疗效标准:

a:

治愈:

肛门疼痛,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会阴部不适等症状全部消失,90%

b:

好转:

肛门疼痛,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会阴部不适等症状减轻或至少有一个症状消失,50%

c:

未愈:

临床症状无好转,n≤50%。

2.1.2肛镜下疗效标准:

a:

治愈:

肛内指诊病窦处硬结或凹陷消失,无压痛,肛镜复查病变肛窦充血、水肿消失,无粘液或脓性分泌物,90%

好转:

肛内指诊病窦处硬结、凹陷消失或尚存,压痛减轻,肛镜复查病窦充血、水肿减轻,轻压病窦处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或无,50%

未愈:

肛内指诊及肛镜下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