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7599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习题.docx

普通心理学习题

第五章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

A.空气透视B.物体重叠C.线条透视D.双眼视差

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是

A.颜色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亮度恒常性

4.下列哪种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视轴辐合D.运动视差

5.下列哪种选项是情绪对时间估计长短的影响规律

A.正在经历的事件,愉快情绪则过得慢

B.盼望的事件,愉快情绪的事件来得慢

C.已经过去的事件,情绪不愉快则显得长

D.正经历的事件,情绪不愉快则过得快

6.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

A.知觉B.感觉C.识记D.思维

7.感官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

二、填空题

1.知觉是以为基础,在的参与下,对事物加以认识的过程。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的知觉可以把从中优先区分出来的特性。

3.知觉是人脑对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4.分析器的结构包括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即、传入神经、。

5.空间知觉主要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和。

6.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有:

、。

7.运动知觉的种类主要有真动、、和自动。

8.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恒常性、选择性和。

9.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0.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和亮度恒常性。

三、名词解释

1.知觉2.深度知觉3.似动知觉4.知觉的选择性5.知觉的理解性6.知觉的整体性

7.知觉的恒常性8.观察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感觉、知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2.知觉分哪些种类

3.影响深度知觉的单眼与双眼线索各有哪些

4.影响时间知觉的客观参照标志有哪些主观因素有哪些

5.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6.影响知觉选择性有哪些因素

7.知觉的恒常性有哪些种类知觉恒常性有何作用

五、论述题

1.试分析知识经验在知觉和知觉基本特性中的作用。

2.什么是观察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

第六章记忆

一、单项选择题

1.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

A.识记、保持和遗忘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C.保持、再认或回忆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或其他刺激时,头脑中重现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

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

4.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提取性障碍D.存储性障碍

5.早晚时间被充分利用,其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由于

A.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

6.“由骄兵想到必败”是

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

7.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8.艾宾浩斯使用遗忘曲线来表明遗忘进程的不均衡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很快D.很慢

9.保持信息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10.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5-7C

11.根据材料内部联系,经过领会,揭示事物意义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E.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

12.通过“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

A.有意回忆B.无意回忆C.直接回忆D.间接回亿

13.学生对数学定理或数学公式的记忆,主要属于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14.先学习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记忆的干扰作用称为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延缓抑制D.消退抑制

15.用无意义音节进行记忆研究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詹金斯D.弗洛姆

二、填空题

1.记忆从内容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

2.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类记忆可分为(或感觉登记)、、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3.遗忘主要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是原因引起的提取性障碍.后者是由消退原因引起的障碍。

4.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的特点。

5.记忆的过程主要包括识记、、再认或。

6.学习长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了。

7.记亿表象的一般特征是和。

8.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有:

记忆的敏捷性、、准确性和。

9.先学习的内容对后继学习的干扰是;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干扰是。

10.100%掌握材料以后的学习称为,其程度达到时效果最好。

三、名词解释

1.记忆

2.记忆表象

3.有意识记

4.无意识记

5.机械识记

6.意义识记

7.保持

8.遗忘

9.遗忘曲线

10.前摄抑制

11.倒摄抑制

12.复习

13.联想

14.回忆

15.再认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什么是表象表象有哪些特点

3.遗忘有哪些规律

4.回忆分哪些种类

5.简答巴甫洛夫关于记忆的条件反射。

6.简答记忆的定位说。

7.简答记忆的反响回路说。

8.简答记忆的化学分子说。

?

五、论述题

1.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2.试述联想及其规律。

3.试述记忆的品质及培养。

第七章表象与想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表象B.联想B.幻想D.梦想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

A.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3.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活动主要是

A.记忆表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创造想象

4.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称为

A.想象B.表象

C.幻想D.后象

5.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

A.想象B.表象

C.需要D.创造想象

6.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A.幻想B.空想

C.做梦D.理想

?

二、填空题

1.想象是人脑对重新组合,产生的过程。

2.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想象和想象两大类。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

幻想、与空想。

4.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的想象主

要是。

5.表象是从过渡到的中间环节。

6.表象具有两个显着特点,即和。

7.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和。

?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再造想象

3.创造想象

4.幻想

5.表象

?

四、简答题

1.想象分哪些种类

2.影响再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3.影响创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4.想象与表象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

怎样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八章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主要属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B.间接性

C.广阔性D.概括性

2.学生做多项选择题时说明其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3.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B.原型启发

C.定势D.问题情境

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下列哪种思维品质

A.广阔性B.敏捷性

C.灵活性D.深刻性

5.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D.掌握概念

6.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B.定义

C.变式D.同化

7.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下列哪一个解决问题的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8.“灵感或顿悟”属于

A.发散思维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D.直觉思维

9.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与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称为

A.变式B.定势

C.迁移D.原型启发

10.心向或习惯思维是

A.定义B.定势

C.变式D.联想

1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是下列哪种关系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D.函数关系

12.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归类与分类的思维过程是

A.抽象B.概括

C.系统化D.具体化

13.下列哪一种选项不属于思维的基本形式

A.比较B.判断

C.概念D.推理

?

二、填空题

1.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在人脑中概括的、的反映。

2.思维的过程包括:

分析与综合、、、具体化与系统化。

3.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

概念、和。

4.又被称为求异思维,它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着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寻各种正确的答案。

5.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及形态不同,思维种类可分为:

动作思维、和。

6.思维的分析有两种(水平)形式:

其一是逐渐淘汰无效尝试的分析;其二是综合性的有方向的分析。

7.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8.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者之间是关系。

9.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10.逻辑思维也称为思维,非逻辑思维也称为思维。

11.根据思维的指向性,思维可分为和。

12.思维能全面反映事物的属性的品质是,思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品质。

13.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明确问题、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

三、名词解释

1.思维

2.动作思维

3.形象思维

4.抽象思维

5.聚合式思维

6.发散式思维

7.创造思维

8.分析与综合

9.抽象与概括

10.具体化

11.概念

12.变式

13.定势

四、简答题

1.人的思维活动有何特点

2.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3.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4.思维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5.简答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6.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

1.试分析怎样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2.试分析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3.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结构有哪些特点怎样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4.创造思维有何特点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5.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

A.需要B.动机

C.态度D.兴趣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人的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成就感

3.热爱追求真理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荣誉感

4.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B.人与人

C.生理与心理需要D.现实与人的需要

5.“易喜易悲、忽冷忽热”是情绪的哪种特性

A.兴奋性B.深刻性

C.稳定性D.效能性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

C.应激D.热情

8.“手舞足蹈”是人的

A.面部表情B.言语表情

C.身段表情D.外部表情

9.情感主要是指和下列哪种选项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A.生理需要B.交往性需要

C.成就需要D.社会性需要

10.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态度B.动机

C.认识D.个性

11.“暴跳如雷、欢喜若狂”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

C.应激D.兴奋

?

二、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而产生的。

2.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和三个方面。

3.人的原始的情绪有快乐、、愤怒和。

4.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

描述。

5.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和。

6.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的道德感、和。

7.心境状态的主要特点是非定向的。

8.理智感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9.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的活动;坎农、巴德则认为情绪的中心是。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需要

3.心境

4.激情

5.应激

6.道德感

7.美感

8.理智感

9.表情

四、简答题

1.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

2.情绪情感同认识过程的关系如何

3.心境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4.激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5.应激的特点是什么

6.高尚道德情感包括哪些内容与形式

7.表情动作有何意义

8.情绪、情感过程有何作用

五、论述题

1.怎样培养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心境

2.怎样控制和调节人的激情

3.怎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调适不良情绪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二、填空题

1.需要态度体验

2.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3.悲哀恐惧

4.心境激情

5.美感理智感

6.想象的道德感伦理的道德感

7.弥散性(感染性)

8.认识(智力)

9.植物性神经系统丘脑

?

三、名词解释

1.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3.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5.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6.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7.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

8.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9.表情动作简称为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

四、简答题

1.情绪和情感虽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体验,但是二者之间有如下区别;①从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与需要角度来看。

情绪一般是和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②从发生角度看。

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态度体验。

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特有的,刚出生的新生儿及婴儿并未产生情感,它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逐渐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③从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来看,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特点,而情感是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密切相关的,从多方面感受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持久的、稳定的态度体验。

④情绪冲动外露,情感深沉隐含。

2.情绪、情感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两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从二者联系来看:

①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与基础,人有了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认识,才可能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反映,从而产生情绪与情感。

②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全部认识过程都和情绪、情感相联系,认识不仅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也是影响、控制、调节情绪情感的重要因素。

人对客观对象及环境的认知比较、判断和评价不同,其情绪状态与行为也不一样。

③情绪、情感也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对人的认识产生动力或阻力性作用。

从二者区别来看:

①认识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特点和内部运动规律,而情绪、情感过程则是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

②认识过程是通过具体形象、动作或抽象方式等,来反映客观对象;情绪、情感是通过态度体验来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机体变化明显。

③认识过程的随意性较强,可以随意开始或停止某种认识,情绪、情感只有通道认识活动,才具有某些随意的性质。

3.心境有如下特点:

①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体验;②心境体验持续时间较长,少则数日,长则数年;③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如人逢喜事精神爽,似乎会使各种事物部感染上“快乐的色彩”。

引起心境的原因有:

①生活中的一般事件的刺激作用,如工作顺利或失误,人际关系好或不好都可引起不同心境。

②带有一般性的感情色彩的表象再现回忆能导致心境发生;③人体生物节律,即体力、智力、情绪的最佳状态呈周期性变化对心境产生影响;④对心境具有决定件影响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的心境悲观与快乐虽受自然环境与条件的影响,但主要起作用的是让会条件和人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

4.激情有如下持点:

①激情是一种非常强烈的、类似狂风暴雨般的情绪,如狂喜、暴怒、惊恐等;②持续时间很短暂,发作之后、很快停止或减缓;③指向与定向性较明显,激情通常是针对某个对象而爆发的。

激情产生的原出有:

①生活中的重要的或重大的事件发生,如信仰破坏、亲人死亡或极端喜悦的事出现;②与自己的意向或愿望相对立而引起的心理冲突;③过度的抑制或兴奋可能导致激情产生;④超强刺激降低了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因而对皮下中枢控制减弱、皮下情绪中枢强烈兴奋的结果。

5.应激有如下特点:

①应激是在突如其来的或过分危险的条件下(如失火、地震、爆炸、飞机失事等)出现的情绪状态;②在情绪两极性维度中,它是偏重于紧张与轻松这一情绪维度中的极端紧张的表现;③应激有双重作用,它能很快改变有机体的激活水平,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另一方面应激使人的认识狭窄,很难实现符合目的的行动,作出不适当反应;④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防御机制,出现一般适应综合症。

应激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惊觉阶段;阻抗阶段;衰竭阶段。

最后可能导致严重疾病或死亡。

6.高尚的道德情感按其内容来分有: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与荣誉感;对劳动热爱和对公共事务负责的义务感和责任感;革命的同志感、友谊感、同情感和革命人道主义情感;是非感、善恶感、正义感等。

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①由某种情境感知直接引起的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如自己做错了事马上觉得“不安”或“羞愧”。

②由道德典范人物的形象引起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7.表情动作有如下作用:

①表情动作有传递信号的意义,根据外部表情动作,人们可以判断他人内心的情绪体验,因此表情也是测量情绪的客观指标之—;②人的表情是动物表情演化来的,是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结果;③在现代,表情具有重要的社会性功能,表情动作是文明社会的一种交际手段,是人类独特的“情情言语”,是辅助言语交际的得力工具,教师运用表情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

8.

(1)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积极的动力(或增力)作用与消极的阻力(或减力)作用;②肯定与否定作用;③紧张与轻松作用;④激动与平静状态;⑤情绪情感的强弱两极状态等。

(2)情绪、情感对身心的影响作用:

①同身心健康关系密切(如长期焦虑、忧愁、悲伤、恼怒、压抑能导致许多心因性疾病);②同智力发展关系紧密,其对人的智力发展、认识活动有积极的动力作用与调节作用;③同人的思想品德健康也关系密切,道德情感是品德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高尚情操(即情感和操守)是良好品德的基础;④对人的行为的动力作用、对人的智力行为和工作行为起着组织与协调作用,直接影响人的工作与学习效率;⑤可以协调人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情绪情感通过表情传送信息,彼此共鸣,达到促进人际互动的作用。

?

五、论述题

1.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百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境,有助于人的积极性发挥,工作与学习效率的提高;不良的心境会妨碍工作、妨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

良好心境是人的个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心境养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良好心境的基础;②宽广的胸怀、眼光远大,有助于养成良好心境;③增强生活适应能力,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④培养幽默感和恢谐心理,有助于人们缓和情绪的冲突和紧张;⑤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⑥学会协调人际关系,提供好的人际环境。

⑦养成广泛而深刻的兴趣爱好,对生活充满情趣,有事业心,忠诚并热爱自己的工作;⑧注意心理卫生和保健,保持心理平衡等是养成良好心境的心理条件。

2.控制激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激情爆发之前,有意识用理智来控制,做到“三思而后行”,用“宽容忍让”的方法或“计数方法”,来缓和激情作用;②在激情爆发之中,控制某些粗鲁动作,用言语劝告宽息,并采取合理释放、适当转移、艺术升华、自慰(甜柠檬心理或酸葡萄心理)或自控方法都有控制激情的作用;③平时多加强思想修养和自我克制的意志力的锻炼。

养成涵养谦逊的品质,办事既热情又稳重.冷静地处理矛盾,有良好品德、就能有效控制激情,防止过火的行为发生。

3.高尚情操的培养和不良情绪的调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

怎样进行:

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倾向性提供个人意识倾向的基础;②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③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良情绪的调运适。

第一,要矫正学生头脑中产生消极情感的那些错误的或半糊涂的观念;第二,不应简单禁止,应用疏导方法,辅导学生以适度节制和合理释放、升华等方法消除不良情绪的纷扰,减少其心理压力和紧张度;第三,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学生的逆反与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第四,应加强正面教育.利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第五,应辅导学生热爱生活,主动社交,积极活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从而获得心理上的乐趣与满足。

第十章意志

一、单项选择题

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A.本能行为B.不随意运动

C.随意运动D.技能技巧

2.眨眼反射是

A.随意动作B.不随意动作

C.技能动作D.条件反射动作

3.意志行动心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A.确定目的B.动机冲突

C.制定计划D.执行决定

4.与顽固执彻、见异思迁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自制性

C.果断性D.坚韧性

5.机敏、迅速、合理地处理问题的品质是

A.自觉性B.自制性

C.果断性D.坚韧性

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下列哪种目标冲突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7.某个毕业生选择职业时,多个单位可供选择,举棋不定属于

A.双趋式冲突B.双退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8.“前怕狼,后怕虎”是下列哪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B)

A.自觉性B.果断性

C.自制性D.坚韧性

9.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

A.勇敢性B.顽强性

C.坚定性D.坚韧性

?

二、填空题

1.意志行动是以为基础的。

2.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3.意志行动过程主要包括和两个阶段。

4.良好意志品质的特性有自觉性、、、坚韧性。

5.目标冲突主要有,,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等四种。

6.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和。

7.与果断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和。

?

三、名词解释

1.意志

2.动机

3.双趋冲突

4.双避冲突

5.趋避冲突

6.自觉性

7.果断性

8.自制性

9.坚韧性

四、简答题

1.意志行动有哪些特点

2.简述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人的意志品质有哪些差异

五、论述题

1.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为什么说采取行动、实现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