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7353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清远市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

二OO六年三月二日

目 录

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融入珠三角、追赶珠三角,实现省委、省政府关于山区建设“五年打基础,十年上台阶”目标的攻坚阶段。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当好全市发展排头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我区积极抓住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化一园”发展战略,使我区成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提前完成“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为在“十一五”时期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预计2005年全区GDP达到50.8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0.3%,高出“十五”计划10.8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经济总量增长预期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1%,高出“十五”计划20.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67.9%,高出“十五”计划57.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到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将由2000年的42.3:

25.5:

32.2调整为17.6:

44.7:

37.7。

农业稳步发展,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培育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增强,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

“十五”期间,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8.3%,高出“十五”计划35.3个百分点,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9个百分点。

已初步形成了龙塘的电子制造、金属加工制造、汽车配件,源潭的建材陶瓷,石角的再生资源产业的特色工业布局。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旧城以城市广场为中心,新城以赢之城为中心的繁荣商业圈;建成了新银盏温泉度假村、黄腾峡漂流、牛鱼嘴风景区等旅游热点,全区接待游客、旅游营业收入大幅上升;开发出金碧湾花园、金海湾豪庭、广州后花园、清远碧桂园等一批大型高档房地产项目。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

2005年我区城市化水平超过40%。

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结构逐步优化,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龙塘、石角、源潭三个中心镇为次中心的城镇体系结构,为城镇体系的优化和合理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齐头并进,城市品位得到较大提升,基本形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格局。

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域集散功能明显增强。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各项改革事业顺利推进。

行政区划调整取得成功。

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见成效,行政运营成本降低,机关工作效率提高。

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区级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各项改革稳步开展。

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村改居工作顺利推进。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

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有较快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资源整合成效显著。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初步建立了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政策体系,创建了一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

人才工作发展较快。

重点抓好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的人才,积极开展了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人才就业推荐、人才招聘等工作。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区人口控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十五”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下。

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文化体育建设成绩喜人,建成一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经济、城市品牌、一河两岸江滨、旅游设施、教育、体育、科技“七大”文化品牌。

全区城乡卫生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医院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人数有较快增加,全区已全面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效明显,已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并轨,初步建立全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3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7137元,五年年均增长分别为5.8%和13.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确立了“团结奋进、文明诚信、敬业奉献、务实创新”的“新时期城区人精神”,全面掀起建设文明社区和高标准小康村的高潮。

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较好地完成“三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活动,全面实施基层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依法治区力度不断加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两大“整治”工作成绩显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大力宣传《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二)发展环境

随着近几年来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当前我区正在从工业化的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互相促进阶段。

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不利因素。

从国内外环境看,未来几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仍保持温和增长。

中国和广东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若干年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的重点。

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山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的推进,将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

这些都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另外,我区自身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条件。

一是区位和交通优势。

我区与珠三角、大广州在空间上已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有望成为区域性的交通中心,区位优势凸显。

二是生态和资源优势。

我区有“珠江三角洲后花园”之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市区一河两岸,环境优美,环境综合指标名列全省前茅,是广东省自然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三是一定的产业优势。

工业和旅游业具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特别是一批以铜材加工为主的本土企业发展迅速。

旅游业形成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漂流、温泉特色项目和品牌。

同时应该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产业规模偏小、工业用地紧张、建设资金不足、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思想观念滞后,科技、教育和人才等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

我区要实现追赶珠三角的目标,今后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和产业等突出优势,全面实施市委、市政府“三化一园”和区委、区政府“三个面向、三个推进”发展总体战略,以建设清远市经济发展龙头区、广东省山区工业化示范区、珠三角后花园式的旅游休闲区、与大珠三角经济社会接轨区、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实现全区人民富裕安康为总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协调城乡发展,加快融入珠三角、追赶珠三角,促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清远市排头兵作用,为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定位

1、清远市经济发展龙头区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将明显加快,在山区经济发展中将继续保持前列的位置。

我区将成为清远市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基本形成经济龙头地位,在加快清远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重要作用。

2、广东省山区工业化示范区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导,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大胆探索山区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建设好以铜材回收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陶瓷制造、电子信息制造、金属制品加工、再生资源四大支柱产业。

在发展循环经济、规模经济、主导产业等方面为清远市和山区工业化做出示范和表率。

3、珠三角后花园式的旅游休闲区

充分利用我区在旅游、生态和土地方面的突出优势,抓住大广州、珠三角居民住房消费升级、出外旅游支出增加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郊区型房地产业,开发出更多旅游房地产产品和服务项目,创造一流的后勤服务设施,更多吸引珠三角城市人口经常到清城区旅游活动和购房居住,使清城区真正成为珠三角城市的后花园。

4、与大珠三角经济社会接轨区

我区与大珠三角经济社会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在区域合作中将扮演更积极的作用。

与大珠三角经济社会接轨,既包括交通、产业和市场的接轨,充分接受大珠三角经济辐射、产业转移和“三化”发展经验,也包括经济体制、政府体制、社会思想文化观念等的接轨。

通过接轨,实现相互联动发展,缩小与大珠三角的差距,提高经济社会一体化程度。

5、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充分利用山水田园自然风光,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素质和品位,努力建设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

重点发展城市的居住、交通、商业和社区等服务功能,营造城市优美生态环境。

以打造“湖城清远”为目标,重点建设“一区两带”(即新城区、一江两岸景观带和城市绿化带)。

抓好“凤城湖”、“大燕湖”和“飞来湖”的建设,以及相关水系疏浚,江堤文化走廊和亲水工程建设,塑造中心城区城市特色,使中心城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江明珠”。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4万元(含市属部分GDP),高于全省水平。

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社会发展环境,人民基本实现富裕安康。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155亿元(区辖部分),年均增长25%,发展速度在山区县(区)和全省保持领先。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1亿元,年均递增25%。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

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到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20亿元,年均增长3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以商贸流通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年均增长2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比例为7.4:

61.6:

31.0。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到2010年,全区形成现代化新城区基本格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拥有较好的投资环境、便利的交通系统和良好的居住条件,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区城市化率达到75%。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基本形成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连结珠三角与粤北地区间的现代物流枢纽。

建成以宽带光纤传输为重点,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功能高效运行的现代化通讯网络。

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供电、供水可靠性高,适应全区生活生产需求。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持较高水平。

到2010年,全区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家标准。

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

建成以太和公园、笔架山、飞霞、东城大帽山生态林至大学城生态园一带的市中心区自然生态保护区工程。

政府改革取得突破。

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上来,通过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推进政务公开,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以及加快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到2010年,基本建立高效廉洁、公正透明的政府体制。

科教人才事业成效显著。

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年均增幅25%以上;国民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区中小学校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初中升高率达80%以上,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人才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成绩,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发展环境基本形成,到2010年,争取人才队伍密度达到7%。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区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建成一批文化、体育、医疗和休闲设施,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居民多层次需求的服务体系,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等,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5%以上。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到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超过3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7000元。

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户籍人口控制在58万人,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5岁。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更新招商引资观念。

在继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的同时,进一步转变招商引资观念,加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提高引进项目质量。

从引进传统工业项目为主向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污染少的项目为主转变。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逐步从“政策招商”转向“产业链网招商”、“园区招商”。

要围绕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强招商引资的目的性,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构建完善的本地优势产业链网,形成各主要产业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密切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要扩大招商引资的区域范围,除继续吸引珠三角产业转移外,要争取一批跨国大公司的项目落户。

大力提高工业规模效益。

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工业发展道路。

工业园区建设要从大规模开发向做专、做精、做强现有工业园区转变。

提高产业的空间集聚度,重点引导同类或相关产业在同一工业园区的集聚,培育一批规模工业园区、专业特色镇,增强园区的规模效益和产业集群效应。

石角镇建设成“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资源基地”,龙塘镇建设成“铝城”、“电子城”,源潭镇建设成“现代陶都”。

提高产业的行业集聚度,培育一批规模产业,重点建设以铜材回收加工制造业为主导,陶瓷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再生资源产业以及以铝材、钢铁加工为主的金属制品业为支柱,互相联系密切的工业优势产业体系。

提高行业的企业集聚度,加快培育一批规模企业和名牌产品。

选准一批活力强、潜力大、前景好的中小型企业,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其做大做强。

做大做强铜材主导产业。

重点提高壮大铜冶炼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拓宽铜产品生产种类,延伸铜材产品链。

一是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引进铜材冶炼加工企业。

二是鼓励、支持石角、龙塘的本地拆解业经营大户发展铜冶炼业。

三是提高冶炼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

四是建立较齐全的铜材产品品种体系,形成强大的下游铜加工及制品产业。

五是加大对新亚光、远光等一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创建名牌产品和打造品牌企业。

积极扶持培育再生资源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抓好中国(清远)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使再生资源行业尽快形成集收购、加工和产品生产相配套于一体的规范、高效的绿色产业体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进入门槛,引导全区分散经营者进入基地从事废旧金属拆解业,实现定点处理、规范经营和统一治污。

使固体废物加工利用走上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创建出全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再生资源示范基地。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形成三条发展轴线:

一条为从市区到银盏,由沿107国道两旁分布的多个工业园(小)区构成的龙塘工业走廊,聚集了电子信息制造和以钢铁、铝材为主的金属加工工业等规模产业;另一条为沿清佛(冈)公路和清三(水)公路形成的工业发展轴线,沿线分布有陶瓷工业城、中国(清远)循环经济产业园、洲心工业区、荷兴工业区等工业园区;第三条为沿银英公路形成的工业发展轴线。

三条发展轴线一纵一弧一横,形成弓箭型工业发展空间布局。

(二)壮大和提升服务业,建设珠三角后花园

围绕并服务于全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加强同珠三角及市域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提升服务业的结构层次,增强服务功能。

继续实施后花园战略,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面向珠三角,服务珠三角,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建设环境服务一流、后勤配套完善的珠三角后花园。

突出旅游业龙头地位。

要突出旅游业在服务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强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指导,组织编制全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旅游业竞争力。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联结笔架山、黄腾峡漂流、牛鱼嘴风景区、白庙渔村等景点的旅游景观大道。

以黄腾峡漂流、银盏温泉等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我区成为主要面向大珠三角地区的现代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商务、政务会议中心。

推进和实施市场化战略。

加快市场的建设与培育,切实完善商贸流通专业市场网络。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围绕特色工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经营方式、业态和技术的创新,商贸流通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样、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大市场格局,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不断增强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集聚能力,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粤北地区与大珠三角相联结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推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重点推进碧桂园、广州后花园和东城新区等几大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形成北江两岸环境优美、档次较高的大型房地产组团,迅速拉动主干交通道路沿线配套开发,加快形成“一江两岸”新景观。

走旅游与房地产联合开发,旅游、房地产相互促进的路子,把我区打造成珠三角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广东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

服务业空间布局以中心区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将主要布置各种类型的商业中心、商业步行街、星级宾馆、大型酒店和商场;各镇成为镇域商业中心,在镇区布置商业街,以及饮食旅业服务网点。

在区内聚集强度大的陶瓷工业城、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工业园内规划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

旅游业的布局将根据全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由北到南形成山(林)、水(体)、城(市景观)、田(园风光)、(温)泉的旅游景观带。

房地产则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形成一南一北两大组团,即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北江两岸为主,主要服务本地的高品质大型房地产板块,以及集中在辖区南端靠近花都,主要发展服务珠三角的独具特色的高档次房地产组团。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政策和惠农措施,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力度,构建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手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特色农业、精细农业,推动农业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格局。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基于互助互利的原则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农业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三鸟”、塘鱼为主的养殖业,“十一五”期末,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达到65%。

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

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抓好特色农产品经营管理,做大、做强清远麻鸡、乌鬃鹅等一批知名品牌。

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形成农工技贸一体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全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按“规划先行,尊重实际,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和支点,增加对农村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缩少城乡差别。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事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

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

将农村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抓紧研究解决税费改革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区镇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上。

深化农村税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和农业运行机制。

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

根据各地条件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合理选择各街镇的农业主导产业。

江北地区东城街和风城街重点发展蔬菜和花卉种植,以及东城的水产养殖;东部地区源潭镇重点发展水果、蔬菜种植,以及三鸟和生猪养殖;中部地区,洲心街重点发展蔬菜种植,横荷街重点发展三鸟、生猪和水产养殖;南部地区,龙塘镇重点发展蔬菜种植,石角镇重点发展水产、三鸟和生猪养殖。

(四)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两个战略转移”的原则,以中心城区带动,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以“融入珠三角,追赶珠三角”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引导经济要素的合理集聚,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和建设品位,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和中心镇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改革,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创建最适合人居住和创业的城市环境。

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以中心城区为发展极,采取“分散的集中化”发展战略,形成“三星伴月”的城市空间结构。

通过放射状的交通干道联系中心城区与石角、龙塘和源潭,同时通过交通干道将石角、龙塘和源潭等周边镇村联结起来,促进整个城区网络化城市空间的形成。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方向为“一江两岸,两轴三组团”。

以北江为轴线,加快“一江两岸”工程的推进,对北江两岸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统一开发和建设。

在城市空间拓展方面,以贯穿中心城区的南北向广清大道为发展主轴,以清远大道为发展次轴,实施“东进和跨江发展”战略,在继续加强旧城改造的同时,大力推进北岸东部新区和南岸新城两个新区组团的开发建设,实现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良性互动,形成以旧城、东部新区和南岸新城为主的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以打造“湖城清远”为目标,重点抓好“凤城湖”、“大燕湖”和“飞来湖”的建设,以及相关水系疏浚,江堤文化走廊和亲水工程建设,塑造中心城区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和城市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