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7135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docx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一个产业是指一定区域内(如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光伏产品的所有企业

的集合,这是狭义的光伏产业定义。

光伏产业广义的定义是世界范围内“包括

从事光伏发电原料提炼、材料加工、电池片生产、电池片组装、光伏发电工程

设计、安装、维护等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所有上下游企业的统称。

由高

纯硅提炼、硅锭的铸造、硅片的切割、太阳电池片和组件的生产组装和光伏发,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曾发布《尚德电力关于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的声明》称,3月18日,由8家中国的银行组成的债权人委员会已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无锡中院”)提交了对无锡尚德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同日无锡尚德通知无锡中院,对此申请无异议。

无锡中院于3月20日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那么,如何从尚德电力的破产来看中国光伏的这场危局呢?

  光伏企业该死的不死,过剩产能去不掉,好企业也将被拖死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制造商之一,中国尚德电力差不多已经耗尽所有现金,据无锡中院核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尚德破产,损失最大的不一定是施正荣,被捆绑卷入的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也将直接或间接受影响。

如果没有他们在背后支持,施正荣恐怕也难把企业做那么大。

但让人痛心的是,各方对风险估计不足,以至于现在面临这么大的困难。

这位靠“阳光”发财的施正荣,从“新能源教父”、“中国首富”的神坛上走下来了。

  目前,全国光伏产业都在经历着与尚德一样的煎熬。

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到了不得不靠政府救市的地步。

光伏行业整顿是必然的,但目前的现状对中国很不利,欧美“双反”使整合过程更加惨烈,最终整合是国有化的过程,这也是无奈之举。

有能源专家表示,光伏去产能办法不是很多,一些地方政府介入太深,所以,建议地方政府尽量不接盘,如果无奈之下接盘,一旦行业情况好转,政府应尽快退出。

  据了解,国内光伏龙头企业英利集团、常州天合和无锡尚德等在去年进行了去库存化努力,从整个市场来看,许多缺乏规模的光伏生产企业经过此轮调整后将可能永久的退出市场,未来整个行业的产能很难恢复到2011年的高峰时期。

  “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对于目前中国光伏产能过剩现状,林伯强指出:

“该死的企业死不掉,好的企业被拖死。

”林伯强表示,中国光伏制造产能已达40GW,位居世界首位。

而实际上只有20多个GW的需求,可见产能大量过剩。

而且又逢国外市场突变,特别是欧美产能收缩,更加受制于欧美的“双反”。

  光伏存在产能地域性集中的现象,如江苏、河北、江西等地域集中了中国大量的光伏企业,全国几乎每个开发区都有自己的新能源基地,都在引资建设光伏等新能源企业,这不利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是终端需求不足。

太阳能是靠国家补贴发展起来的,与火电无法竞争。

之所以陷入困境,与光伏“两头在外”有密切关系,林伯强说。

  光伏“两头在外”过去通常指硅片材料来源和光伏组件市场均在国外。

目前的情况有所变化。

一方面,国内晶硅材料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晶硅生产成本受制于技术和规模因素,居高不下。

在国外生产成本在20美金/公斤以下,而国内除保利协鑫等少数厂家外,其它大部分厂家生产成本普遍在30美金/公斤以上。

因此,国内电池板生产厂家仍然选择从国外进口,导致硅片材料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

从光伏组件市场来看,2011年以前,国内产能的90%以上出口国外,但2012年以来,在国内支持光伏产业的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国内光伏发电发展较快,2012年装机容量超过了3GW,并首次超过了风电装机容量。

据估计,未来国内光伏市场将可以消化国内产能的40%。

  林伯强说,该死而不死的企业,会导致产能去不掉,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影响,把好的企业也拖死。

这是我们最担忧的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

  供求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价格的大幅下降。

虽然技术进步是价格下降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竞争的白热化。

2010年初,一个光伏EPC项目,当时的组件价格是14元/W左右,目前已降到不到5元/W了。

2009年国内逆变器公司不到30家,目前估计都超过了300家。

价格从2009年时的每瓦3元多,下降到不到0.5元/W。

  过剩真相:

大量企业垂而不死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有的6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只有4至5家在进行少量生产,90%以上的企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而且这一局面可能短期内很难改变。

林伯强认为,统计过于夸张了,若只有4、5家生产,还有产能过剩吗?

其实,欧美比较市场化,光伏企业先倒掉了,中国的光伏企业因为与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在死撑着。

  停产危机席卷而来,造成国内多晶硅企业目前大量停产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由于整个光伏设备产业链目前供过于求的格局导致的。

其次,国内光伏企业自身竞争力不高也是重要原因。

从生产成本来说,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普遍高于国外厂家。

当然,除了前述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因素外,还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应收账款也是困扰光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市场不景气,光伏企业普遍放大信用要求,即使是“金太阳工程”、“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在内的财政支持项目也存在付款周期长的问题,这些均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较快,行业内“三角债”现象严重,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和企业的正常运行。

  以整合寻出路

  而更多业内人士关注的还是整个行业如何并购重组。

  对于整合的思路,林伯强表示:

“两头下手”做,一头是政府主动,把终端做大,形成需求;一头是被动的做法,并购整合等。

鼓励有规模有技术优势的光伏企业进行并购是推动行业整合重组的重大举措。

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开行已明确对“六大六小”光伏龙头企业予以信贷支持。

而各地方政府出于对财政收入、就业等利益考虑,对所在地濒临困境而缺乏竞争力的光伏企业予以财政支持,这客观上延缓了光伏产业市场化的整合过程。

  产能过剩本质上是供求关系失衡,因此,治理产能过剩也需要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方面入手。

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增加需求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

  1)西部大型荒漠电站批量建设。

预计未来一年,西部将陆续批复十几个GW的项目,2013年的装机量是2012年装机量的2倍以上。

此外在50MW以下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上,部分地方发改委将直接拥有审批权。

  

(2)发电、上网和市场消纳等问题的逐步解决。

据报道称,国家能源部门正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解决可再生能源面临的发电、上网和市场消纳三大问题。

  (3)多项配套支持政策正在酝酿出台。

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问题和配套支持政策,包括《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办法和电价补贴标准》等。

  2013年年初,《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装机容量目标再次做出了调整,将由21GW调整到35GW。

同时“光伏建筑一体化”、“金太阳工程”等规模也不断增加,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仍然维持在1元/W,审批手续和上网接入等方面均予以政策支持。

光伏危局,只有断腕才能重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传统能源战略显得捉

襟见肘。

从我国新能源的资源享赋和发展进度来看,光伏产业将逐步成为我国新

能源行业中的主导者。

对光伏产业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快

∙速崛起。

未来世界市场的竞争将是新能源的竞争。

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大大 加快启动与培育国内市场一直到2012年,施正荣的运作还算比较成功:

无锡尚德迅速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四的光伏企业;他的几个私人企业掌控了数十亿美元的财产。

无锡尚德被裁定破产重组对尚德电力乃至中国光伏产业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受损最大的是施正荣的私人资本帝国。

∙  中新网3月22日电(能源频道张健康)当国际光伏市场环境恶化,国内光伏产业仍逆势扩张之时,曾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无锡尚德突然被曝出无力偿债,最终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按照此一叙事逻辑,无锡尚德的高空坠落可以被解读为中国光伏产业现状的一个缩影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但是,如果换成企业成长史的视角,则会发现,无锡尚德的没落只能代表一家企业冒险故事的悲剧落幕和施正荣苦心经营的私人资本帝国的覆灭,而与整个中国光伏产业的荣蔽关系不大。

∙  从2001年1月注册成立到2005年被打包进“尚德电力”赴纽交所上市,再到成为全球第四大光伏企业,又到2013年3月20日被宣布资不抵债、破产重整,无锡尚德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

∙  对于无锡尚德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同日又由曾担任无锡国联集团高管的周卫平出任执行董事兼总裁,熟悉无锡尚德的人士评论说,无锡尚德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

∙  该人士的评论点出了一个很多人尚不知晓的事实:

无锡尚德成立之初,是一家由无锡国联信托投资公司、江苏小天鹅集团等多家国有企业控股的企业,只是2005年为了赴海外上市,施正荣引进了过桥贷款和海外投资,无锡国联等国有股份才陆续退出。

∙  国有资本的支持,给施正荣提供了一个“创富”的平台,而尚德电力赴美上市成功,则给他进行资本冒险和撒豆为兵似的商业扩张提供了丰沛的资金。

∙  根据《环球企业家》的调查,尚德电力上市之后,施正荣通过亲故控制和创办了另外两家实体企业——亚洲硅业和辉煌硅能源,而三家实体企业的背后则是施正荣实际控制的多家信托和投资公司。

按照施正荣的布局,实体企业和资本运作公司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三家实体企业通过内部交易,美化上市公司账面,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资本运作公司则负责募集更多的资金,收购更多的资产。

∙  一直到2012年,施正荣的运作还算比较成功:

无锡尚德迅速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四的光伏企业;他的几个私人企业掌控了数十亿美元的财产。

但是,正如不同的知情人士所言:

施正荣的确很会为自己创造财富,他所“创造”的私人财富足以再造一个尚德,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他的私人企业,尚德的境况绝不至于现在的样子。

换句更直白的话说就是,要不是他过度热衷资本运作,再用运作来的资金来控制和吹大实体企业,尚德绝不至于潮退之后露出光屁股。

∙  当无锡尚德身陷四面楚歌之时,外界最关注的是它如何脱困的问题。

当债转股失去可能之后,破产重整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而如何进行破产重整,可以有两个选择:

让上市公司尚德电力破产,让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无锡尚德破产。

施正荣显然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一方面无锡尚德是尚德电力绝大多数债务的债务主题,它破产就意味着尚德电力所欠的几十亿美元债务可以抹去,另一方面无锡尚德被切割出去,尚德电力就变成了一家轻资产公司,可以继续从资本市场汲取资金。

∙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3月20日的裁定是现有条件下的一个“双赢”选择:

施正荣保住了尚德电力的“壳”,而无锡国有资本则“收回”了无锡尚德的控制权,避免了中国光伏标杆企业破产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所以,无锡尚德被裁定破产重组对尚德电力乃至中国光伏产业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受损最大的是施正荣的私人资本帝国

  

  就光伏而言,我们这几年发展比较快,从产业层面上,中国的光伏电池产量已经占世界一半。

过去几年,我们常说的“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情形也有所改变。

目前,我们90%的市场和原材料仍在国外,但原材料供应已有一半依靠国内,今年达到60%、甚至70%都有可能。

这得益于国内几家大的太阳能多晶硅企业,都已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而且它的价格与成本在下降。

同时,所需装备的开发也有所进展,这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很有利。

   尽管发展势头很猛,引得很多企业都在扩张,可仍然存在危机。

一方面,由于欧美经济持续低迷,欧美的市场订货数量在降低,导致很多企业的产品积压在港口;另一方面,欧美市场的订货价格也在降低,过去我们一瓦大概是十几元,现在已降到一瓦十元钱左右,这样一来,我们企业的盈利空间就越来越小了。

  

  如此,仅靠国外市场拉动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已然不能持续。

那么,解决这一困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加快启动国内市场。

这需要政策上的扶持。

要通过落实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全面推动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近公布的光伏固定上网电价政策,其中1.15元的电价只给了半年,难以真正启动市场,难以有利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

  

  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多是重复传统的技术,没有太多后劲,这显然不行。

大家不要忘记,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光伏上面下了大功夫,特别是日本,在福岛事件后,新能源发展的重点转到太阳能上,各大公司都在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新的研发。

  

  至于美国,在奥巴马上台后,加大了能源开发的力度,并与中国展开了清洁能源合作。

然而,在上述合作中,美国并未把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放进来,也就是说,美国仍然希望在此领域保持对中国的优势,而不愿让中国得到美国的新技术。

  

  我今年一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访问,了解到他们已把清洁能源的研发提到了最优先的领域,而且相当大一部分是用在可再生能源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上。

据我了解,美国的各大国家实验室也在加大这方面的研发力度,这预示了在未来的三五年当中,美国会出现更多的围绕着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

  

  欧洲太阳能的发展计划,除了光伏产业,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计划在北非、南欧地区建立大规模的太阳能热发电站,为此也正在加强研发开发、试验工程等创新活动。

  

  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关心眼前的产业,如何通过扩大产能来赚钱,过几年我们就会突然发现,发达国家又有大批新技术上来了,而我们在技术上又落后了。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国家和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点,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

在“十二五”时期,科技部加大了太阳能领域的支持力度,建立了太阳能电池的十来个重点项目和一批探索性项目。

一批国内的太阳能企业也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这是完全必要的。

  

  加大应用方式探索

  

  要加快打开国内光伏市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方式。

过去,我们光伏发电比较重视建大规模的发电站,这在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如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是很需要的。

但东中部地区不具备条件怎么办?

所以要重视发展各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同时要与智能电网的发展结合起来。

目前有一些公司,正在做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当地建厂政府很欢迎,企业自身也获得了一些收益。

  

  我知道在广东的某些海岛上,已经建立了自给自足的微电网系统。

其实,在海岛之外,这样的模式在陆地上也是可以推广的,毕竟还有很多大电网难以到达的地方。

甚至,在社区建立微网系统,达到多能互补,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式。

这里面可以有光伏发电,也可以有小风机,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能源,包括城市垃圾处理后的发电、天然气发电以及各种非常规天然气发电,通过多种互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把微网建立起来。

  

  我一直认为,在应用方式上的创新,是可再生能源的一大特点,我们应该依靠科技创新,创造适合可再生能源特点的发电、送电、用电的新方法、新技术,这将使人类在能源利用上前进一大步。

我们强烈希望,正在制定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管理办法及早出台;同时,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快推进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加强企业管理与加强基础性工作

  

  发改委最新颁布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使得我们的企业可以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但盈利之后,大家干什么?

是继续依靠已有的传统技术扩大产能?

还是进一步加强研发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想这些方面需要企业大胆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的投入。

  

  对于政府而言,因为光伏行业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虽然遇到了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的问题,但我们不应该收缩这个产业,应通过鼓励创新与竞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着力培育与开拓应用市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要加强基础性工作,如标准化与技术规范的制定、质量检测认证以及资源调查与评估等。

将来我们大量的电站需要建设,那么各地的资源情况如何,这是做好规划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

资源不好,急于建立电站,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表5-3中国电力生产

单位:

亿千瓦小时

┌───┬────┬────┬────┬────┐

││2000│2003│2004│2005│

├───┼────┼────┼────┼────┤

│生产量│13556.0│19105.8│22033.1│25002.6│

├───┼────┼────┼────┼────┤

│水电│2224.1│2836.8│3535.4│3970.2│

├───┼────┼────┼────┼────┤

│火电│11141.9│15803.6│17955.9│20473.4│

├───┼────┼────┼────┼────┤

│核电│167.4│433.4│504.7│530.9│

├───┼────┼────┼────┼────┤

│其他│22.6│31.9│37.1│28.2│

└───┴────┴────┴────┴────┘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5.3.2光1大技木友展的技木轨道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

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作

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则是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

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

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称为

太阳能热发电,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

利用的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

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

光伏产业整体技术体系

均来自于此项目技术,具体技术范式样、技术轨道及产品如下图5-6:

201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

SEMI近期发布《201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下称白皮书),该报告由SEMIPVGroup(光伏分会)、SEMI中国太阳能光伏顾问委员会和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共同起草并完成。

该白皮书重点为中国光伏行业提出了9点建议,涉及政策、产业标准、金融、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

回顾2012

——市场

2012年底,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1GW,相对于2011年的27.9GW增长11%,累计装机量达到98.5GW的历史新高。

从近几年来较大幅度的增长率波动来看,光伏应用市场还处于政策驱动模式的主导下。

但鉴于装机规模已接近100GW和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SEMI认为今后几年全球光伏应用难现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

光伏市场的中心也正从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向中国、美国和日本等新兴市场转移。

德国光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连续三年维持在7.5GW左右,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12年光伏装机量大幅减少。

以中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2012年三国装机合计占全球的31%。

受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全球范围内制造产能非理性扩张的影响,在2011年底全球光伏制造产能突破79GW,产量40GW,而当年的装机量仅为27.7GW。

供需的严重偏离导致了2012年组件价格延续了2011年下跌的趋势,从年初的0.9美元/瓦下降到年底的0.65美元/瓦。

企业利润被挤压,破产倒闭的新闻也已让人些许麻木。

经过2012年的洗礼,全球的光伏产能已降至70GW,产量39GW,但仍然高于31GW的新增装机。

这标志着光伏制造整合大幕的拉开,也预示着整合的不断深入。

——技术

技术的提升始终是产业进步、发展的推动力。

在SEMI看来,目前全球光伏市场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技术突破显得尤为迫切。

传统光伏技术遇到转换效率的瓶颈,非硅成本下降空间有限,高效电池技术在设计和材料选择上的突破,使非硅成本有较大下降空间;光伏产品转换效率的提升可以直接降低系统平衡成本,组件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系统平衡成本可下降5到7个百分点。

以美国SunPower和日本Panasonic为代表的高效电池组件制造商的光伏产品效率已达到24%,国内的电池组件商也在积极开发高效光伏产品。

全球P型、N型单晶电池效率已分别达到18.5%—20%和21%-24%,多晶电池效率达到17%-17.5%。

随着高效单晶、多晶技术的不断探索与应用,其成本不断下降,目前高效单晶组件产品的成本已低于传统单晶组件产品,但还高于多晶产品。

高效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蓄势待发,这将是下一轮产业扩张时的投资热点。

——“双反”的影响

2012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中国产光伏电池组件产品的倾销和补贴成立并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导致2012年中国对美光伏组件出口额大幅下降。

其中,2012年8月的对美出口额为0.85亿美元,较年初1月份的3.87亿美元下降80%。

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对象欧盟和印度也分别对中国产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中国也对原产欧洲、美洲和韩国的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使全球的光伏产业弥漫着贸易战的硝烟。

纵观国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发生在我们眼前的光伏贸易之争,固然有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将光伏视为关系未来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来做前瞻性的布局。

这从另一个侧面让中国的光伏从业者更理性的对待光伏贸易摩擦的同时,也更坚定了发展产业的信念。

——下游电站的开拓

光伏制造产能在过去几年中快速扩张的同时,制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光伏产业链从多晶硅原材料、组件到逆变器的生产成本和价格迅速降低。

与此同时,通过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与维护,整个产业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这也是电站系统价格得以下降的另一个原因。

截止到2012年,投资国内大型地面电站的系统价格平均为1.5美元/瓦-1.8美元/瓦,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也随之不断降低。

在光照资源丰富地区,2012年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发电的度电成本已经接近0.6元/度。

这是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给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球各国民众最直接的好处,也让光伏行业对光伏发电逐渐取代传统能源充满信心!

在SEMI看来,光伏产业的利润向下游转移的现实促使更多的光伏上游制造商向电站开发进军。

根据SEMI的《全球光伏制造数据库》的统计结果,中国排名前20位的光伏组件和电池制造商均已涉足电站开发业务。

而且,国际的先进光伏电站开发商也开始试水中国市场。

但毕竟投资光伏电站资金占用量大,若依靠运营后发电回收成本需要5-8年时间,如果是屋顶电站还会涉及到25年或更长时间内电站运营商和屋顶业主的权益维护等问题。

总而言之,在前期电站投资、融资,中期建设和后期运营、出售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如何保障电站投资人的权益、降低电站投资、运营风险,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光伏电站投资领域是个摆在光伏制造商、开发商和保险、金融从业者面前的难题。

不过,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国内的保险领域已经有人开始探索保险产品在光伏电站开发和运营中的应用。

中国2012年的光伏电站投资总额在450亿元左右,到2015年预计达到1000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配套的金融和保险服务大有希望争取到自己的市场份额,发挥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是世界光伏制造的中心。

2012年中国的多晶硅产能为15.8万MT,占全球的43%,产量为6.9万MT,占全球的32%;光伏组件产能为37GW占全球的51%,产量为22GW,占全球的54%。

纵观2012年全年的产业整合,导致比2011年组件制造产能下降25%,由49GW降至37GW,下降了25%。

然而,无论从国内还是全球供需关系来看,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