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7295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整合我县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根据**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为主线,以让群众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创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的新秩序,着力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

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促进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2.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统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夯实健康建设基础。

  3.坚持县镇融合、镇村一体。

实现统一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服务同质优质高效。

  4.坚持管办分开、放管结合。

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医疗健康治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向行业管理,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5.坚持三医联动、统筹发展。

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实现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构建医院、医生、患者和谐关系。

  (三)主要目标。

到202*年底,全县紧密型医共体运行和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初步构建起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

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不断完善,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得到合理控制,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明确医共体建设组织架构。

根据各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地理位置、服务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布局等情况,组建3个分别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为牵头机构、其他若干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紧密型医共体。

2.医共体成员单位在保持单位性质、功能定位、财政投入、人员身份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实行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产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品耗材目录、统一药品耗材企业配送。

医共体内设立医疗、人事、财务、医保、公共卫生、信息、后勤等管理机构,实现扁平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工作。

3.建立和完善县域统一或医共体内的医学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等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科学化管理结算机制。

4.完善医共体转诊信息平台,落实各成员单位转诊负责科室和工作人员,制定医共体内部、医共体之间和县域向外转诊管理办法。

医共体内床位、号源统筹使用。

5.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成员单位财务单独设账。

预拨给医共体的医保基金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一管理,医疗收入之外的如公卫经费、基药补助等补助资金不纳入医共体核算和分配,按原渠道及用途拨付使用。

6.以医共体为单位,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缩短结算周期。

(二)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1.明晰权责清单,明确各行政主管部门、医共体理事会、医共体成员的主要职责和权责界限。

2.组建由牵头医院负责人和成员医院负责人组成的医共体理事会,负责医共体的运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预决算、收入分配、人力资源调配等重大事项。

3.医共体理事会制订医共体章程,健全内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制定和完善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权责清单。

4.医共体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医共体内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任免由医共体理事长提名、理事会讨论通过,报县卫生健康局备案。

5.医共体理事会制定并组织实施医共体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及个人绩效有机结合,实行绩效监督问责。

6.核定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统筹使用;人员可由医共体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调配使用;简化基层招聘方式,加强人才引进,空编率不超过5%。

7.推行基层卫生人才“县管镇用、镇管村用”管理机制,建立医共体内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员双向柔性流动机制,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

8.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自主分配,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

9.落实“两个允许”,利用津贴、补贴提高急需、紧缺人员的收入。

(三)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

1.进一步明确医共体内县、镇、村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通过建立学科对口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各成员单位的学科建设和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县域医疗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积极开展特色专科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人有专长、科有特色、院有优势”的目标。

2.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癌症、慢病等中心建设,提高救治效率和救治能力。

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推动实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

3.各县级医院加强全科医学服务能力,承担医共体内全科医生、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进修、培训、全科医学发展指导等。

4.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对未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共体要加大帮扶力度,力争尽快达标并参与等级评审。

5.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通过医联体、专科共建、专科联盟等方式加强协作,实现精准下沉,精准提升。

(四)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1.在医共体内推行按总额预算控制、基金结余留用、超支不予支付的医保支付政策。

根据年度县域内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总额,在留足风险金、居民大病保险基金等必须的资金后,对应医共体覆盖人头数量,全部归县域医共体包干使用。

2.医共体整体作为医保定点机构和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单位纳入协议管理。

建立医共体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完善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年度预算资金拨付挂钩。

3.落实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通过深化医共体外部住院按病种付费、医共体内部转诊连续计算起付线、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病种定额付费等调控手段,引导病源下移,激发医共体发展活力。

4.依据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补助资金。

5.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政策,县级财政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在岗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五险一金”、政策性补助纳入预算,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以及人才培训、培养专项经费给予专项补助。

6.落实第十八届县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纪要关于建立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决定,保障乡医待遇。

(五)推动医防融合发展。

1.制订医共体县镇两级疾病诊疗目录。

2.推进医防融合,将公共卫生个体化服务内容融入基本医疗服务;提高重点慢性病管理水平,推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3.选择部分病种和药品,制定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处方政策。

4.制定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主体。

5.加强县级医院技术支持,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团队,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提供综合连续服务;全人群签约率达35%以上。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

1.升级改造县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满足医疗业务协同、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医保控费和医共体日常运行监测等需求。

2.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纵向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信息共建共用,横向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签约服务间信息互联互通。

3.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支持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依托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居民健康信息,汇总分析形成区域健康状况报告,为制定区域健康政策提供依据。

三、实施步骤

(一)工作启动阶段(202*年6月底前)。

部署启动全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制定具体工作推进方案,确定有关政策架构和工作措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年7月—12月底)。

按照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完成各医共体签约、挂牌、成立董事会、组建内部管理机构、制定医共体章程及工作细则等工作;逐步实施各项任务内容,落实各项保障举措;及时完善有关措施,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推动医共体建设平稳有序推进。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1年1月—3月)。

组织开展总结,对全县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开展考核评估,总结实施以来阶段性成效,及时调整相关有关政策。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4月—12月)。

巩固试点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对考核评估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及时予以研究解决,不断提升医共体运行质量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建立由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间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联动机制。

要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作用,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强化责任落实。

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医保局等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根据任务分工及责任清单,尽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积极主动地发挥好牵头作用,按照相关政策落实好资金投入、医保支付、薪酬改革、编制管理等相应支持措施,帮助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政策对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

以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费用、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为核心指标,建立健全医共体建设工作评估标准,强化指导、督导和检查。

加强宣传引导和典型引路,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医共体建设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