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492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docx

水电站监测预报方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必须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电站拦水坝、引水渠道进行安全监测,并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拦水坝、引水渠道运行状况。

并根据安全监测结果,发现异常现象或不安全因素时,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经批准的电站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以及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等,主要有:

《电站拦水坝、引水渠道安全管理条例》

《电站工程管理通则》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防洪标准》(GB50201-201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

二、工程基本情况

贵港市平南县电站位于平南县大鹏镇村,距县城56km,离大鹏圩13km,是一座引水式水电站;坝址以上游集雨面积为48km2,电站始建于2004年11月,2007年9月建成投产,设计水头54m,发电装机容量2800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900万KW.H,年利用小时1260h。

电站工程属Ⅴ等水工建筑物,电站永久建筑物为5级,拦河坝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2%),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厂房设计洪水灌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P=0.10%)。

三、拦水坝、引水渠道安全监测设置

本电站工程设置的安全监测项目有变形监测、渗流监测、水文、气象监测。

(一)拦水坝、引水渠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及监测设施、工况

拦水坝、引水渠道工程的安全监测项目主要有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压力(应力)监测。

变形监测:

采用坐标法观测拦水坝、引水渠道表面位移,根据拦水坝、引水渠道的结构特点,沿坝轴线方向布设3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布置3个位移测点。

在拦水坝、引水渠道左右岸未受扰动的山体各布设1组观测基点,使用全站仪及水准仪,对坝体观测断面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测点分组进行观测,因观测基点和测点已损坏,已多年未进行观测。

渗流监测:

渗流监测主要对拦水坝、引水渠道的坝基及坝体的渗流压力及渗流量进行监测。

渗压观测断面:

拦水坝、引水渠道沿坝轴线方向布设3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布置3个测压管,拦水坝、引水渠道沿坝轴线方向布设1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布置3个测压管,监测坝体的渗流压力。

因测压管堵塞失灵,渗流监测已多年未进行观测。

(二)水文、气象监测

1、电站水文测站分布、观测项目

电站库区2个人工观测雨量站(拦水坝、电站厂房),通过人工观测来了解电站库区实时水情雨情。

在引水渠道布置一组水尺,人工监测库水位的变化。

2、电站气象监测及洪水预报

(1)气象信息监测和报告

县气象局负责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并将预测信息和评估结果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转传电站防洪抢险指挥部。

(2)河流汛情

目前电站洪水预报仅依靠电站水位观测结果和天气预报情况进行洪水预报,洪水预报精确度:

80%,预见期:

6~12小时。

四、险情监测与报告

(一)险情监测和巡查

1、监测、巡查人员组成及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巡查人员由电站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巡查人员及时做好现场记录并整理,对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复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分析监测、巡查结果属一般汛情、工情、险情的,巡查队应及时报送电站防洪指挥部值班室负责处理;监测、巡查结果属于较重汛情、工情、险情的,按分管权限一时难以处理,需要请示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报经电站防洪指挥部负责人审批后,上报县防汛指挥部负责处理。

2、电站工程险情监测、巡查内容

(1)监测、巡查频次

电站每日均安排人员进行监测、巡查。

非防汛期间每天巡查1次,汛期每天巡查2次,当出现暴雨、库水位骤升骤降、持续高水位时,每天巡查3次以上,对出现险情的部位实行24小时连续监测、检查。

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实行严格交接班制度,上下班要紧密衔接。

接班人应提前上班,与交班人共同检查一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当面交代清楚。

检查、休息、交接班时间,由险情巡查队负责人统一掌握,规定时间内值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拦水坝、引水渠道较长,要求分段监测、巡查,交界处必须越界,重叠检查段不小于20米。

巡查中,有异常情况时,详细记录时间、部位、险情、绘制草图,必要时进行测图或摄影。

(2)监测、巡查的内容主要有:

坝体:

①坝顶:

监测、巡查坝顶有无裂缝、变形;防浪墙有无裂缝、沉陷、倾斜,防浪墙与防渗体结合情况。

②上游坝坡:

监测、巡查上游坝坡有无裂缝、崩塌、隆起、冲刷、滑坡、堆积物、蚁穴兽洞,护坡是否完整以及近坝坡有无旋涡等异常现象。

③下游坝坡:

监测、巡查下游坡有无裂缝、崩塌、隆起、冲刷、滑坡、堆积物、渗水及渗透变形等现象,排水是否畅通,坝坡草皮是否完好,有无蚁穴兽洞;

④坝址:

监测、巡查坝趾反滤坝、集水沟、导渗沟、变形和浸润线设施有无异常或破坏现象;坝址近区有无渗水,是否正常。

⑤坝基:

监测、巡查坝基基础排水设施是否正常,渗水量有无变化,渗水颜色、浑浊度,坝下游有无异常渗水、沼泽以及渗透变形等现象。

⑥坝端:

监测、巡查坝山结合处有无裂缝、渗水、变形等现象;坝端岸坡有无渗水变形现象,是否正常。

放水涵管:

①监测、巡查放水涵管有无塌陷、裂缝、漏水。

②闸门、启闭机有无异常现象。

(二)险情上报与预警

当监测、巡视人员发现电站出现险情时,视险情严重程度,通过电话、手机及书面报告等方式,按程序逐级向上级汇报,并上报辖区范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上报内容包括:

险情发生的时间、部位、险情类型及处理方案、措施、险情排除等情况。

每天上报3次(8时、12时、16时)。

险情严重时视具体情况增加上报次数。

上报程序为:

1、险情巡查队—电站防洪抢险指挥部—县水利局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2.险情巡查队—电站防洪抢险指挥部—辖区范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工程发生险情时,及时向下游受影响乡镇(街道)村屯范围内发布预警信息。

利用电话、信息、无线预警广播、铜锣、手摇警报器、手持喇叭、电视等通讯、传媒工具,滚动播出,必要时定制鸣锣、敲钟等危急通讯措施。

视险情危险程度分四级预警。

五、险情处置

(一)水位控制及处置

电站根据汛限水位,通过发电输水闸门对库水位进行调节,控制电站运行水位以下,电站防洪抢险指挥部每两小时报一次水位到县防汛办或同和政府防洪抢险指挥部领导,如遇特殊情况,加密随时报告。

如持续下大到暴雨,甚至特大暴雨时,电站库区水位迅速上升,入库洪水量大大超过电站泄洪能力,电站出现特大险情,经请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后,采取分流洪水从导流渠排出,增大泄洪量,使电站水位迅速降低,确保拦水坝、引水渠道安全。

(二)坝体临水坡或库岸坍塌、漏洞、渗(漏)水、滑坡、陷坑、裂缝等抢险方法

1、坝体临水坡坍塌的抢险方法:

抛筑粘土麻袋或抛填砂石料土工薄膜防渗。

2、坝体坝基漏洞(管涌)的抢险方法:

上游洞口抛堵粘土麻袋(或土工薄膜)防渗,下游出口抛填砂石料土工织物排渗。

3、坝背坡或坝基渗(漏)的抢险方法:

抛填砂石料,土工织物排渗。

4、坝体滑坡的抢险方法:

土坝中常用的“主动滑动段减重,滑坡体前缘加重压坡”的抢险方法。

5、坝身或坝脚局部陷坑的抢险方法:

抛筑砂石料或填筑同坝身土料。

6、坝区建筑物裂缝的抢险方法:

压灌速凝环氧树脂水泥砂浆。

7、预防洪水或风(涌)浪从坝顶溢出的抢险方法:

加高加固拦水坝、引水渠道防浪墙或抢筑子埝,迅速降低洪水位,保拦水坝、引水渠道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