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372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docx

燃气安全案例原因及防范

 

一、常见事故原因

二、事故类型分析

三、燃气事故的防范

四、应对燃气事故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五、燃气事故案例分析

六、专家提醒

一、常见事故原因

原因一:

燃气用具的质量问题及操作不当

随着我国城镇燃气的使用和普及,燃气事故时有发生,这无疑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如何减少燃气事故带来的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

统计表明燃气事故数量与燃气用户和燃气消耗成正比。

为了维护燃气使用者和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对燃气事故的成因、规律及危害,进行分析以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重点造成燃气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

燃气事故原因分为四大类

 

   1.燃气具的原因

 

   案例一

 

   燃气灶具无熄火保差点引发大事故

 

   家住长沙市新星小区的黄蓓昨晚在客厅看电视,突然闻到刺鼻的味道,她突然想起燃气灶上煲着汤。

走进厨房一看,原来燃气灶的火被溢出的汤扑灭了,厨房里充斥着浓烈的燃气味。

“万一有明火,就可能爆炸了。

”她觉得后果不堪设想。

 

 

    黄蓓听说邻居刘女士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刘女士煮粥时,火被粥扑灭,燃气灶自动断气,没有造成天然气泄漏。

 

 

    我们常用的灶具有台式灶和嵌入式灶具。

如果我们不正确使用燃气灶也会发生事故,专家提醒说,燃气灶不能“超期服役”,要选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灶具。

 

 

    超期使用的灶具燃烧不完全,排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灶具长期使用,开关磨损渗漏的现象可能出现,尤其是经过改造的老灶具,如使用不当易发生安全事故。

 

 

    灶头上有个类似针头的物体,这就是自动熄火保护装置。

无熄火保护装置的灶具在使用过程中如遇风吹或汤水溢出扑灭火焰时,易发生燃气泄漏。

 

 

    家用燃气灶具国家标准规定,2009年1月1日起,无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不得销售,如遇风吹或汤水溢出扑灭火焰时,熄火保护装置在60秒内,必须切断气源。

 

 

   案例二

 

郭师傅今年74岁,家住长安区凤栖路。

8月30日上午7时许,正在客厅里的他突然听到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

郭师傅跑过来一看,燃气灶的钢化玻璃面板炸裂了。

“幸亏老伴当时背对着燃气灶,要不飞溅了玻璃渣肯定伤到人”,郭师傅说,老伴当时正在熬稀饭,突然传来的巨响把她吓得半天缓不过神来。

 

 

   有个别嵌入式燃气炉具产品质量不过关,一些看上去非常美观的玻璃炉面耐热性差,在长时间使用致使温度过高时常有炉面炸裂的事故发生。

因此,选购嵌入式燃气炉时,一定要选择炉面质量过硬、耐热性能好的产品,为保险起见,最好选用不锈钢炉面。

 

   案例三

 

   租住在杭州三塘灯塔东苑的陈女士和先生开始轮流洗澡。

陈女士说,他们使用的是燃气热水器,怕受凉,两人把门窗都关上了。

先是老公洗,半个小时后,轮到陈女士洗了。

没想到大约洗了20多分钟后,陈女士刚一出来就一下瘫倒在地,神志不清了。

这可把家人吓得不轻,急忙连夜将她送到省人民医院抢救。

 

   据接诊医生介绍,当时患者送到急诊室时是凌晨一点,根据病情及有关检测,诊断为煤气中毒。

目前,患者仍在治疗中。

 

    直排式热水器利用室内氧气燃烧,同时把生成的一氧化碳和废气直接排在室内,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国家已禁止生产和销售直排式热水器,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您进行更换。

原因二:

户外、户内燃气管线的损坏老化

户外燃气管网:

 

    采用管道方式供气的主要气源是天然气、煤气。

这种方式供气设备通常由管道、门站、高压站、调压装置及管道上的附属设备组成管网体系。

由于管道属隐蔽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的下陷、管道的老化及其他不可预见等原因都可造成空气进入管内,载体介质本身易燃易爆,并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因此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我国每年发生的管道燃气爆炸事故较为频繁。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部分燃气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选择一切清包的小施工队,这些施工队往往都是就是一个包工头带几个农民工挂靠到某些有施工资质的单位组成的,人员素质、机械设备配备、施工管理水平都存在问题,加之这些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没有相应的施工资格,从而在施工单上就有出现安全隐患的疑点。

   2、再加上有些燃气公司为了节约工程成本,在材料选购方面只注重价格,忽视了管材的实际质量,无疑这又是一个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疑点。

 

   3、由于燃气行业是近几年来新兴的行业,在下面县城中老百姓对燃气的了解不够多,地方政府对燃气行业的不够重视,无疑给城镇燃气管道的正规铺设造成了重大困难,加之相关市政建设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在进行相关市政规划时往往会对城区以铺设好的燃气管道造成破坏,这就大大提高了燃气安全施工的发生率。

 

   4.管道设备老化、腐蚀严重。

部分管道使用几十年从未进行检测维修,其安全可靠性无法确定。

许多城市的燃气管网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局部管道位置发生了变化,道路拓宽等原因使燃气管道置于车道下面,极易造成管道受压损坏,发生燃气泄漏。

另外由于阀门、法兰连接不严也会导致介质泄漏。

 

   5.载体设备上的泄压装置、防爆片、防爆膜等不起作用,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不防爆,无防雷、防静电或虽有但不起作用。

 

   6.安全责任和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组织和规章制度不落实,违反操作规程等。

 

   7.第三方施导致燃气管道破坏

 

   案例一

 

   2011年3月11日上午10点左右, 在锡城梁溪路梁湖家园附近的路口,有一股很浓的煤气味。

警方人员介绍,煤气泄漏已经得到控制,在事发现场,有一辆挖掘机正在作业,而在挖掘机下面的坑里,记者看到,裸露着一根从中间断裂的黑色管道,据了解,那就是被挖断的煤气管道,目前施工方正在配合各部门进行抢修工作。

 

   案例二

 

   2011年3月6日中午12:

30左右,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一团火焰从虎林路的地面下蹿出,现场充斥着一股煤气味。

经了解,这是一起因地下煤气管道受损断裂而造成的泄漏爆燃事故. 据现场抢险人员介绍,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面沉降严重,加上天气变化造成热胀冷缩,导致地下管线损坏.

 

   户内内管线

 

   1、胶管老化鼠咬为主要原因

   2006年11月17日凌晨,大连市某居民住宅内发生燃气闪爆事故,第二、三层楼板坍塌,一至三层3户居民中9人死亡,1人严重烧伤。

事故现场,热水器前和燃气灶前的进气阀均呈完全开启状态,根据现场勘察和实物分析,3-2-3室居民家中灶前阀与塑料软管连接的插入深度为10mm,塑料软管也没有采用紧压式管卡固定,在管内压力的持续作用下脱落,造成燃气泄漏,遇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事故。

 

 

   2、私自改动燃气设备

 

   居民在装修和房屋出租时,用户私自在燃气管道上接、装燃气设备,或私自移动燃气设备的情况屡见不鲜。

由此造成的燃气事故8起,占事故总数的10%左右,严重威胁用户生命安全,2月12日,某用户私自将燃气表拆下后接用气管,由于管道接口处漏气,造成1人中毒,2人死亡事故。

我国《城市燃气管理办法》中的第五章第二十九条燃气用户应当遵守的规定中明确指出“禁止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器具和燃气设施等”。

 

  3.气具老化或使用不当。

专家分析,日常使用中以下因素也容易引起泄漏:

橡皮软管老化破损或两端接口松动;灶具本身内部开关、接口密封不严;阀门磨损或密封不严。

此外,在点燃灶具煤气后,如果没人照管,也可能因为汤水沸溢或风吹等原因使火焰熄灭,造成燃气大量泄漏而发生事故。

专家建议,每次使用后关上灶阀,平时可用肥皂水检查家中的燃气设施,若有气泡冒出就说明在漏气;燃气软管最好每两年更换一次。

同时,因灶具不同,使用人工天然气的住户千万不能再使用瓶装气。

 

  4.擅关住宅楼燃气总阀门。

一旦总阀门被随意关掉,那么恢复供气时必须先确认楼内管道压力是否正常,确认供气后不会发生泄漏才可重开阀门。

这往往需要挨家挨户走访才能查实。

这时,万一不知情的住户再去重开阀门,就会导致燃气泄漏。

室外管道阀门等各类设施应该由专业人员操作。

另外,室外立管不能吊挂物品,更不能缠绕电线,以免引起危险。

原因三:

瓶装燃气的使用不当

我国城乡有较大部分居民和餐饮业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灶具、燃气热水器及其它燃气设备不正确使用或在特殊条件下,当液化石油气灶具回火时更会造成减压阀和气罐的爆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情况也十分复杂危险。

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火灾、泄漏、爆炸事故层出不穷。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灌装超量。

即超过气瓶体积的85%以上。

此时瓶体如受外界因素作用,易发生破裂,以致液化石油气迅速泄漏扩散。

 

   

(2)瓶体受热膨胀。

由于液化石油气对温度作用较为敏感。

当温度由10摄氏度升至50摄氏度时,蒸气压由0.64MPa增至1.8MPa。

若继续升高,将导致瓶体爆炸。

 

   (3)瓶体受腐蚀或撞击,导致瓶体破损漏气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气瓶角阀及其安全附件密封不严引起漏气。

 

    (5) 瓶内进入空气,如使用不留余气,导致空气进入气瓶。

在下次充装使用时,可能引起气瓶爆炸。

 

   案例一

 

   2011年2月23日下午2时30分,晋江市区青华社区一家名为“老乡村”的餐馆内,发生这惊险一幕,液化气管道接口脱落,大量液化气泄漏,情况危急,所幸附近一酒店的保安发现,通知餐馆工作人员将阀门关闭,消防部门和公安部门随后赶到,排除危险。

 

   案例二

 

   1月19日,十堰市城区一煤气代灌点发生爆炸,两人受伤。

事发地位于十堰一中附近的一条巷子里,这家煤气代灌点设在一栋商住楼里,里面存放了数十个煤气坛子。

据附近居民介绍,昨晚大约6点50分,代灌点突然发生爆炸。

原因四:

人为因素造成的燃气事故

 

(1)粗心大意,在人员长时间离开厨房时忘记关闭阀门或关阀不严导致大量燃气泄漏。

 

    

(2)犯操作错误,习惯于“以气等火”,不遵守“以火等气”:

导致在点火前漏出燃气。

 

    (3)用户在更换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仔细检查调压器的0型胶圈是否老化脱落或将手轮丝扣连接错误。

 

    (4)管理不严,违章储存,使用不当。

尤其是一些火锅餐饮经营场所。

 

    (5)从事燃气经营的作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有些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或没有定期培训。

燃气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没有能力发现安全隐患甚至违章操作。

 

   案例一

 

   2月12日晚上6点40左右,上虞曹娥街道建开花园一户居民家突然失火。

上虞消防接警后出动3辆消防车迅速将明火扑灭,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

起火住户家的一位大妈回忆,傍晚时分,她打开煤气灶开始烧肉,后来与家人一起到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

离家时她看看锅里的肉还没烧好,也没有将煤气灶关掉就走了。

 

   案例二

 

   1月23日,咸宁一家裁缝店突然发生燃爆,并引燃隔壁的一家店铺,消防员扑灭大火后发现,原是裁缝店厨房的液化气阀门未关紧,泄漏后,店主点火做早饭而引发火灾。

二、事故类型分析

(一)破裂、泄漏

 燃气管道破裂后由于天然气比空气轻管道内的天然气泄漏后会在泄漏点上空积极并不断向上扩散,这事是个发生燃气事故的初始阶段。

 

   原因

 

   外力破坏是目前燃气管道破裂造成燃气泄漏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破坏。

人为破坏,即不在管道单位的的巡查及监督管理,施工单位野蛮施工挖破管道、沿线违章压管道、运移土堆,造成管道暴露及悬空等,致使输气管道破裂,天然气泄漏,主要行为有打桩、挖掘、打地质探井、定向钻、大开挖等机械施工。

自然灾害破坏主要指在台风、地震、暴雨、洪水、地基塌陷等情况下、发生泥石流、土层移动、坍塌等,造成管道暴漏、悬空及移位,受外力而破坏。

 

   另外,造成管道破裂的其他因素还有施工安装缺陷、燃气管道腐蚀失效、燃气管道材料选用不当等。

 

   案例一

 

   1月4日凌晨2时许,温州市区西山南路景瓯住宅区附近发生燃气泄漏事故,50多名一楼居民和附近路人被紧急疏散,几千户居民家管道燃气一度被“断气”。

 

   案例二

 

   1月3日晚6点30分左右,位 于南京河西江东中路与白龙江西街路口的一工地上,发生管道煤气泄漏事件,泄漏地点方圆约500米范围拉起警戒线,途经此地的车辆和人员紧急疏散。

煤气公司抢险人员紧急排除故障,一个多小时后险情排除。

据悉,事故的原因为工地野蛮施工造成,所幸未造成大的意外。

中毒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实质上就是由于燃气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CO)而引起的人员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通过肺与一氧化碳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0—Hb),妨碍了Hb向体内输送氧的功能,因而使体内缺氧、中毒。

 

   原因

 

   热水器烟道问题(未安装烟道或未按要求安装烟道)所造成的燃气中毒事故危害最大;其次是因为客户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未按照相关要求造成用气房间通风不畅。

其实在燃气巾毒事故中基本都存在通风不畅的问题,从这类事故的发生因素考虑,主要是由于客户安全用气意识不强导致。

 

   案例一

 

   1月4日上午,5名员工留宿在南京江宁一饭店2楼,疑因厨房使用的燃料是煤炭,产生一氧化碳俗称煤气导致5人都中毒不省人事。

5名员工被发现后紧急送往医院急救,其中一人死亡,一人重度昏迷生命垂危。

目前,江宁警方已全面介入调查。

 

案例二

 

   1月3日凌晨,在历下区南营街38号楼上,一家三口煤气中毒,凌晨四点,急救中心接到求助电话称,在历下区南营街有人煤气中毒,需要救治。

中毒的是一家三口,父亲40岁,母亲35岁,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

不幸的是,中毒最严重的父亲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燃烧

  一旦燃烧引发火灾,则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将会产生很大的威胁,对财产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原因

 

   

(1)燃烧事故最常见的诱因是客户使用不当(如安全间距不够,炼油时温度过高等)造成的(占此类事故发生总数的44.5%);

 

   

(2)其次是客户在使用燃气时外出或睡觉等出现无人对燃气使用情况进行监看,造成水烧干后引燃周围易燃物品;

 

   (3)最后是客户在睡觉或外出时未关闭燃气阀门,老鼠咬破软管后,造成泄漏,在未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明火导致燃烧。

 

   案例一

 

   1月16日中午12:

50,南京市玄武区碑亭巷147号一家烧烤店内突然发生煤气爆燃,店内一片狼藉。

消防赶来迅速扑灭明火。

据了解,事发时店内一共有五名员工,除店主洪先生脸部被灼伤外,其余四人均未受伤。

 

   案例二

 

 

   1月20日凌晨3点,家住九龙坡区铁路一村6栋4-4的刘富全吃完水果准备去厨房洗手,谁料就在开灯的瞬间,空中竟冒出一团火焰,迎面扑来。

刘富全下意识地用手遮脸,结果手掌及脸部均被烧伤。

事后调查发现,火焰系开灯时产生的静电引燃了泄漏的天然气。

爆炸

  发生燃气爆炸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室内物品损坏,如果爆炸威力较大还引起建筑结构的破坏。

密闭容器中的气体爆炸超压可以达到7~8倍的大气压,而普通民宅由于门窗的泄压,其爆炸超压大约只有5kPa~50kPa。

对于已经考虑了抗震没计的建筑物通常都具有较好的整体性,网此大部分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通常较轻,但楼板、墙体等构件南于受力方向的改变,几十kPa的超压完全可以使其遭到严重破坏。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损伤程度可以分为以下3种:

 

   

(1)装饰、附属构件破坏。

几乎在所有的燃气爆炸事故中,门窗、玻璃等附属结构均遭到严重破坏。

 

   

(2)楼板、墙体等结构局部破坏。

这主要是由于燃气爆炸属于建筑物内部爆炸,造成墙体受到平面外冲击作用、楼板反向受力。

 

   (3)整体破坏。

当结构节点构造措施不利时,由局部破坏引起水平或竖向的连续倒塌。

该种破坏形式仅限于一些老建筑物或者违章建造的楼房,对于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物在燃气爆炸下一般不会发生整体倒塌。

 

   原因

 

   

(1)燃气软管本身性质决定了其容易被老鼠咬坏造成漏气;

 

   

(2)用户为追求美观使用嵌入式燃气灶,导致燃气软管安装于橱柜内,造成漏气时形成封闭空间且不易被发觉。

 

   案例一

 

   1月17日6时03分,吉林市解放北路一建筑发生燃气爆炸,周边部分楼房门窗被震碎,目前爆炸引发的大火已被扑灭。

事故现场发现死亡2人,29人住院救治,其中1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

 

   1月3日晚上8点多,龙岗区坂田禾平岗五巷二号楼402房,住户李小姐做饭时发生煤气爆炸,窗玻璃被炸碎,李小姐的脸部和左小腿也被煤气烧伤,造成Ⅱ度烧伤。

初步推断是李小姐换煤气时发生煤气泄漏,之后点火做饭时引起了爆炸。

三、燃气事故的防范

(一)建立巡检维护机构。

要建立巡检维护机构,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特别是对机动车辆经常通过地段,对管线上部土层较薄地段,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物料堆放占压管线地段,对各种管沟与燃气管线综合交叉、距离较近地段,对一些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要设施运行状况等必须逐一排查。

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设置专门标志、派人值班巡视、跟踪管理等严格措施解决。

对特别路段一时整改不了的,要派专人四看死守。

对占压管线问题要加大违章占压管线危害的宣传力度,争取从源头上杜绝违章占压现象,对已发生的位置占压,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采取措施杜绝由此引发安全事故。

要制定有效的安全预警体质。

在事故发生时,要做到能够妥善处理。

燃气公司或政府应根据城镇燃气特性及事故预防要求建立专门的预警机构,协同公司各部门制定出在各种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方案,即制定设备损坏及管理断裂事故处置方案,燃气泄漏及人员中毒事故处置方案,燃气着火及爆炸事故处置方案,供气中断及停水停电处置方案,人员疏散及医疗救护处置方案,消防及社会救援方案,燃气事故抢险抢修处置方案。

(三)燃气用户及消防人员要定期进行预警演练,增加事故处理能力。

要对燃气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技术,积极开展燃气安全、防护、救护等知识宣传教育,要将燃气安全、防护、救护等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将燃气安全知识印发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及时解决室内各种影响安全用气的因数,使人们在使用燃气的同时提高消费意识,注意消防安全。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后期运作维护管理。

加强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学习,提高认识,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增强安全意识。

(四)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

 家里煤气泄漏怎么办?

 

   1.容易漏气的地方:

胶管、接口、煤气表、旋塞阀、球阀。

 

   2.当怀疑有煤气泄漏时,可用以下方法查漏:

①任选肥皂、洗衣粉、洗涤剂三者之一,加水制成肥皂液,涂抹在燃具、胶管、旋塞阀、煤气表、球阀上,尤其是接口处,有气泡鼓起的部位就是漏点。

②眼看、耳听、手摸、鼻闻配合查漏。

(注意:

千万不要用明火查漏。

 

   3.如发现煤气泄漏应保持冷静,采取以下措施:

①立即关闭燃具开关、旋塞阀、球阀。

②勿动电器。

打开和关闭任何电器,如电灯、电扇、排气扇、抽油烟机、空调、电闸、有线与无线电话、门铃、冰箱等,都可能产生微小火花,引起爆炸。

③疏散人员。

④打开门窗。

让空气流通,以便煤气散发。

⑤电话报警。

在没有煤气泄漏的地方,打电话报警。

 

   户外管道煤气泄漏怎么办?

 

   发现调压箱、调压柜、地下煤气管道等泄漏煤气,应立即关闭家中燃气用具、旋塞阀、球阀,切断气源、熄灭火种。

在没有煤气泄漏的地方,迅速打电话报告煤气公司。

 

   煤气泄漏起火怎么办?

 

   ①切断电源。

切记“断气即断火”。

应立即关闭旋塞阀、球阀。

如果旋塞阀、球阀附近有火焰,可用湿毛巾、湿衣物包手,尽量关闭阀门。

②尽量灭火。

用灭火器、湿棉被等扑打火焰根部灭火。

③疏散人员电话报警。

在没有煤气泄漏的地方,拨打电话119报警。

四、应对燃气事故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一) 加强对用户的宣传教育

 室内燃气事故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户安全意识薄弱。

作为经营方的燃气公司应加大燃气安全宣传的力度,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让更多的燃气客户了解和接受安全用气的知识。

 

   

(1)在启封通气时对客户发放《安全刚气指南》,并进行安全用气口头宣传、正确使用燃气设施设备指导;

 

   

(2)进行社区设点安全宣传。

在小区内设置安全用气宣传点,有专门咨询员对客户的安全用气疑问进行解答,有安全用气宣传展板、安全用气宣传资料发放等。

 

   (3)对公商客户用气房间内进行“安全用气警示”张贴,以提醒用户正确安全的使用天然气,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对用户燃气设施的巡检力度

 燃气公司应定期对居民的燃气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消除安全隐患,减少燃气事故发生的概率。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对民用户进行两年一次的安全巡检,在巡检时对用户进行安全用气知识宣传,并对发现的隐患提出整改建议;

 

 

   

(2)对公(工)商客户进行一年(重要客户:

半年)一次的安全巡检,在巡检过程中进行安全宣传。

自管客户每年进行安全指导并发放安全资料,每年进行一次安全宣贯会。

(三)规范燃气经营企业

燃气经营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员工能够符合标准规范的为客户进行安全服务。

此外还应制定燃气事故处置规程,设置专职抢修队伍,配备防护用品,车辆器材,通迅设备等。

(四)加大相关的政策扶持

 1.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

 

 

   为达到有效减少燃气事故发生的目的,从技术的角度上希望政府部门对燃气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支持。

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有以下3条措施可供考虑:

 

 

   

(1)政府可强制要求使用钢化波纹软管等现用燃气软管的替代产品(目前安装钢化波纹软管存在安装造价高、安装过程费时等问题,仍需继续优化解决);

 

 

   

(2)为预防无人监护引起的燃气事故,政府可要求必须使用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

 

 

   (3)为预防娴道问题引起的中毒事故,政府可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求燃气用户必须使用强排式热水器。

 

 

   2.支持隐患整改

 

 

   燃气事故发生最大的诱因便是燃气安全隐患,针对目前燃气用户对隐患整改不重视的现状,政府部门可考虑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对隐患整改工作进行支持,以达到消除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

例如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热水器无烟道、用气环境密闭等)的燃气用户,如不限期进行整改。

燃气经营企业有权进行停气处置;

 

 

   

(2)对存在不规范用气(如软管超长、老化等)的燃气用户,如不进行整改,相关部门有权对其采取罚款的惩罚措施;

 

 

   (3)对因存在安全隐患并拒不进行整改原因导致的影响到公共安全的燃气事故,对相关责任人可采取刑事处罚。

 

   3.明确事故责任划分

 

 

   政府部门可规范燃气经营企业和燃气使用客户各自的责任义务,对引发事故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惩处。

五、燃气事故案例分析

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

不要开关任何电器

各种电器开关、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都会产生火花,如室内泄漏的煤气、液化气达到一定浓度,都会引起爆炸。

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