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3597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doc

2021年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加快短板补齐,增进民生福祉,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聚力推进“148”工作体系,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推进民生改善攻坚行动,聚焦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文体生活等民生工作靶向发力、重点突破,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加快高质量跨越赶超新步伐,全面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县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通过一年的努力,2021年全省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列全市第1名,进入全省前15位(力争前10位)。

二、任务措施

(一)基础教育方面

1.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投资1.5亿元,启动永利小学和明集、陈庄2处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深化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完善幼教联盟管理运行机制,做强做优**幼教品牌,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加大与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清华大学高考数学命题组、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等多方合作交流力度,促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努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牵头单位:

县教育局;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2.持续开展“家校共育”行动。

全覆盖开展新生家访、家庭教育指导计划、全员导师制度,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行动,实行1名教师包10名学生,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开展入户家访活动,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沟通交流家校共育的方式方法。

积极构建、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化”建设,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努力形成教师热衷教育、理解家长、爱护学生,家长支持教育、理解教师、关心孩子的良好社会环境。

(牵头单位:

县教育局;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3.加快推进突出问题整改。

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督促学校严格落实“14条措施”。

成立专项督导小组,对各乡镇学区和县直各学校进行分片包靠,定期到包靠单位进行督导。

对群众反映的教师有偿家教、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领域问题及时摸排,制定整改台账,细化解决措施,压实责任人,确定完成时限,及时整改落实到位,切实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牵头单位:

县教育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4.做好教育成效宣传工作。

实行开门开放办教育,通过“学校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和“家长监督周”等活动形式,畅通对话渠道,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和全县教育状况,更好的支持教育发展。

梳理教育工作成绩“明白纸”,向群众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积极通过“**发布”公众号、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加强宣传沟通,让群众充分了解全县教育工作情况和发展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群众对**教育的信心。

(牵头单位:

县教育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二)医疗卫生方面

1.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三医联动”、医防融合,深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

实施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县中心医院、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完成疾控中心综合楼主体施工,完善镇村医疗机构诊疗和信息化设施。

持续加强与齐鲁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的医联体建设,深化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的合作,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乡镇卫生院等级评价”活动,完善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构建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县中心医院、妇保中心为骨干,8处乡镇、街道卫生院和131处一体化村卫生室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

县卫生健康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2.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下沉。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向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持续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和艾滋病检测,开展免费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做好“两癌”筛查工作,免费为孕前和孕早期妇女提供叶酸。

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加强急救装备配置。

发挥市级布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作用,加强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牵头单位:

县卫生健康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3.开展“医疗惠民大提升”行动。

持续加强行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开展“服务百姓送健康”义诊活动,通过开展公共场所义诊、对口帮扶义诊、村(社区)困难群众义诊、举办卫生健康讲堂等多种形式,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

建立完善以患者为核心的就医新流程,规范医疗费用管理,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加强村卫生室药品调配,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中的突出问题,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升看病就医满意度。

(牵头单位:

县卫生健康局;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4.健全完善医保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县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办法,按照“六统一”标准,全面提升经办服务质量,为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落实国家、省、市药品耗材采购制度,做好国采高值、低值耗材集采落地执行工作;提高大病保险资金使用效益,将戈谢病、庞贝氏病和法布雷病三种罕见病特殊疗效药品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从参保群众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医保经办服务,贯彻落实老年人医保便捷服务12条措施,加强医保服务质量提升。

(牵头单位:

县医疗保障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三)生态环境方面

1.全面推进居住环境整治提升。

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对2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实现“道路平坦、排水通畅、立面整洁、管线有序、安全可靠”。

深入实施“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创新物业平台管理模式,建立智慧物业,推广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在线监控、网上报修(投诉、咨询)处理、网上缴费等智慧物业APP服务;修订出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解决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来源问题,促进老旧小区自我管养;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评价标准,加大物业管理行业监管力度,实行末尾淘汰制,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显著改善。

(牵头单位: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2.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精准化治气,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扬尘治理。

坚持系统化治水,投资1.67亿元实施西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有效提升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实现工业污水处理与生活污水处理的剥离,为全县工业企业新项目上马、产能提升等储备发展空间,进一步谋划好城区雨污分流、重点河流生态补水等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对8条重点河流和入海排污口实行“一河一策”“一点一策”规范整治。

坚持科学化治土,扎实做好固废和土壤环境监管,深入推进危险废物“一企一档”管理,强化“涉废”问题处置和环境风险管控。

实施“企业帮扶·柔性执法·分类指导”监管模式,发挥好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作用,切实提高对辖区环境的监测和监控能力。

(牵头单位: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县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3.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深化“清洁村庄”行动,开展公共空间整治“清零”行动,逐步解决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天空蜘蛛网”、残垣断壁等问题。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成7处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工程。

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发挥好全市智能化管护平台作用,搞好建管衔接,做好厕具维护、故障维修、粪液收运等服务工作,加大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

投资3913万元实施“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工程,优化路网结构,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

实施危桥改造工程、渠道清淤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牵头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4.加强市场环境监督管理。

针对农贸市场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开展市场环境整治,加大对市场环境的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解决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保持市场环境卫生清洁。

加强市场经营秩序管理,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维护机制,解决市场脏乱差问题。

继续开展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提升工程,保障全县7个食品安全快检室正常运行维护,对上市交易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快检筛查,推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同时加强农村集市监督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解决乱设摊、乱占道、乱停车等现象,保障农村集市清洁有序。

〔牵头单位:

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责任单位: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完成时限:

2022年12月底前〕

(四)社会治安方面

1.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对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性违法犯罪、盗抢骗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严厉进行打击,保持高压态势。

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治安案件,努力提高破案率,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强力推进黄赌毒突出、乱点较多、案件高发的重点区域治安整治,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牵头单位:

县公安局;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2.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完善治安防范巡逻机制,持续开展“警灯闪烁”行动,将巡逻防范触角向社区、农村延伸,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见警率。

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等活动,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走访。

充分发挥“雪亮工程”作用,加强小区内部视频监控建设,开展常态化视频巡逻。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群防群治社会治理,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治安防范,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牵头单位:

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3.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按照首接负责制及“谁立案、谁负责”的原则,压实案件侦办责任,提高案件办结率。

开展针对性、菜单式培训,进一步提升民警执法办案水平。

狠抓执法质量,充分发挥执法考评的杠杆支撑作用,对所有案事件,做到事前风险评估,事中审核把关,事后总结提高,做到全过程留痕式管理,让人民群众从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牵头单位:

县公安局;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4.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

加强对学校、商场、医院等重点部位周边交通环境的改善提升,在固定时段组织警力疏堵保畅,维护良好道路交通秩序。

深入开展“两客一危一货”、渣土车、农村面包车、低速电动车等专项整治,紧盯交通违法多发、交通事故易发、安全隐患突出的路口、路段,实施常态化错时勤务,对容易致堵致祸的交通违法行为,组织警力集中治理,切实提高道路安全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

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五)文体生活方面

1.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文化艺术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改造提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图书馆第七次全国评估定级,扩大公共文化场馆wifi覆盖率,丰富服务项目,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实用性和开放水平。

(牵头单位:

县文化和旅游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2.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下沉。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以建党100周年、乡村振兴为主题,创作一批思想内涵丰富、艺术性欣赏性俱佳、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开展“百年伟业盛世华章”“十百千万亿”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合唱比赛、红歌快闪、广场舞大赛、村歌传唱活动等。

实施“幸福**”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演出、“戏曲进校园”“戏曲进课堂”、送图书下乡、公益培训等“多维惠民·立体服务”活动。

广泛开展“你选我购”图书活动,策划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带动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水平。

(牵头单位:

县文化和旅游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3.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A级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群众旅游服务品质。

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采摘节、东津渡文化旅游季等系列节会活动,筹办好“醉美黄河”自驾游活动,对接研学机构举办研学活动,对接体育部门举办半程马拉松、门球、垂钓等体育赛事,聚力打造好“黄河一号”公路品牌。

(牵头单位:

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教育局;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4.加强普惠性体育设施建设。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建设文化教育基地,加快实施原一中体育场地改造,建设包括运动场地、足球场、健身器械等为一体的全民公共健身运动场,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加强农村社区健身器材维护管理,保障群众使用安全,对社区、乡村农民健身工程进行更新完善。

抓好省级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县机遇,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

积极创建国家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牵头单位:

县教育局、县城建集团;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

(六)问题整改方面

1.抓好2020年群众满意度调查反馈问题整改。

根据2020年度省对市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反馈的结果,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对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等10项问题要照单全收,认真梳理工作短板,精准分析问题症结,及时制定方案,研究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立说立行、抓好整改,确保群众满意。

(牵头单位:

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医疗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县分局等有关县直部门单位;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2.排查梳理民生难题。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成果,围绕全县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养老、救困、环境、社区建设、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方面群众关心的民生难题进行梳理,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全县开展民生难题排查梳理工作,督促各单位及时制定整改解决措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牵头单位:

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3.完善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每半年组织一次模拟测评,深入一线解决群众所盼所求,建立台账实时督导。

统筹民生热线、网上民生等平台资源,加强12345民生热线平台建设,一站式受理群众诉求和矛盾问题,完善群众意见诉求“受理、办理、反馈、监督”闭环机制,建立问题化解销号制度,严格限时办理答复。

建立满意度提升长效机制,盯紧群众反映的问题抓好整改提升,确保群众反映事情及时有效解决,坚决杜绝“空头答复”,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牵头单位:

县民生改善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县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完成时限:

2021年12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督导调度。

县级领导同志牵头抓好分管领域内的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重点围绕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单位会商研讨,县民生改善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要加大督导督促力度,做好工作督导检查,定期进行通报。

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牵头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群众满意度提升,围绕重点任务,制定本部门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以实举措、硬手段、强措施推动满意度提升工作。

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以鲜明的考核导向引领各部门在民生工作中担当作为、争先创优。

(二)开展专项行动,狠抓服务提升。

县政府办公室会同县流程再造工作专班,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开展便民服务下沉行动,打造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叫响“利说立行·津善尽美”政务服务品牌。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更大力度向市场、社会、基层放权,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链办理”,完善行政审批事项“信用承诺·容缺办理”制度。

健全服务考评机制和群众评价监测机制,进一步简化服务流程,开展窗口单位文明指数测评,推动窗口服务优质高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狠抓舆论引导。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政府网站开设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专栏、创作具有**特色的公益广告等,打造强大媒体矩阵,有梯次地宣传为民服务措施和工作动态,形成群众听得到、看得见、能感受的宣传热潮。

要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坚持内宣外宣并举、网上网下联动、县乡一体推进,采取全媒参与、融媒报道、立体呈现的形式,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

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创新宣传形式,落实“双报到”制度,充分利用各村(社区)大喇叭和宣传车,下沉一线深入基层,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形成全县上下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浓厚氛围。

抄送:

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监委,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30日印发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