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实施方案.docx
《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实施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实施方案
根据**的要求,我区被定为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为扎实推进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项目工作方案》为依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大力推行全民健康促进行动,传播健康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
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达到全国健康促进区标准,为建设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区层面推动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营造健康氛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二)关键指标
1.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
出台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2.健康社区(要建设至少100户示范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的比例不低于20%、40%、50%、50%、20%。
3.居民健康素养高于考核当年的全省平均水平的20%。
4.成人吸烟率低于考核当年的全省平均水平的20%。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32%。
三、建设范围、周期和经费安排
(一)建设范围
莆田市区全区域。
(二)建设周期
202x年1月-202v年12月。
四、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机制
1.制定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
区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把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
2.建立健康促进领导协调机制。
成立由区长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定期召开领导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解决存在相关问题,有效推进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健康促进工作网络。
健康促进工作网络以政府各相关部门为主导,以各街道、居委会为基础,以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等建设示范点为重要组成部分。
各单位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促进建设工作,并定期培训。
4.建立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
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覆盖辖区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单位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健康促进区健康教育工作,并定期培训。
5.探索建立特色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
在健康促进多部门协作、卫生健康系统内部资源统筹、建立面向公众开放的健康咨询网络平台和健康教育知识数据库、社会动员、健康产业、健康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创新。
(二)确定重点健康问题
1.开展社会因素调查或需求评估。
了解我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多部门健康相关政策开发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
2.确定主要健康问题。
根据社区诊断或需求评估分析,分析我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确定重点人群和优先干预的健康问题。
3.制定健康促进策略。
结合全国健康促进县(区)标准及责任分工(附件2),研究制定适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三)培训和能力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的认识和工作能力。
1.针对卫生健康部门。
采取逐级培训方式,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提高建设能力,提高开展二级培训的能力。
2.针对政府和组成部门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
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区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和重点场所对健康促进区理念和策略的认识,提高其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3.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熟悉健康素养、烟草控制、优生优育等基本内容,掌握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健康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和现场调查等基本专业技能。
(四)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1.卫生健康部门主动向各镇街和区直单位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
2.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
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新政策制定时增加健康审查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3.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相关部门和镇街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4.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
针对项目确定的重点问题和优先领域,政府或多部门联合开展针对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健康老龄、环境与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的健康行动。
(五)建设健康促进场所和公共环境
1.各镇街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
建设20%以上的健康社区/健康村,全区共评选出100个健康家庭。
(相关标准见附件3、4)
2.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建设。
建设40%以上的健康促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50%以上的健康促进学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50%以上的健康促进机关(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20%以上的健康促进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场所内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素养。
(相关标准见附件5、6、7、8)
3.建设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
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无烟环境。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卫生健康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
无烟环境是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六)开展健康教育
1.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提高居民在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领域的健康素养水平。
2.开展“健康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
与全国行动一致,发挥卫生健康机构主体作用,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优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高“健康中国行”的品牌效应。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
按照服务规范要求,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质量和可及性,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健康促进区活动。
4.卫生日主题活动。
在世界卫生日、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卫生日时段内,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七)营造健康环境
1.建设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都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经过建设,反映环境健康影响因素的敏感指标有所改善或达到一定水平,积极应对老龄化。
2.营造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政府牵头推进健康促进区工作,在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并加强监管。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积极宣传健康促进区理念、建设工作以及活动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八)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经过项目建设工作,辖区居民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吸烟情况、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有所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四、各成员单位职责
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负责工作方案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镇街
将健康教育纳入镇街发展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20%社区/村符合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标准,20%家庭符合健康家庭标准;建立和完善社区健身场所。
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社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区卫健局
制定辖区健康教育工作有关的公共政策、规划和工作计划,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设置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镇街、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成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健康促进医院,40%医院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三) 区教育局
制定学校健康教育政策,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建立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健康促进学校,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四) 区直机关党工委
督促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机关、事业等单位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五) 区工信局、应急管理局
建立健康促进企业工作机制,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促进企业,20%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六)其它成员单位
具体职责详见附件2(区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县(区)标准及责任分工)。
五、建设周期和经费安排
建设工作以两年为一周期,建设周期为202*年12月至202v年12月。
建设经费由中央财政一次性补助40万元,区财政按照项目要求进行1:
1配套,将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六、时间进度
根据全国健康促进县(区)项目建设的统一安排,我区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申报和启动阶段。
(202*年12月-202x年3月)完成项目申报和备案;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机制,广泛社会动员;制定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
全面建设阶段。
(202x年4月-202v年3月)各部门、镇街按照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在本部门和本辖区范围内落实建设措施,建设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督导和指导工作,确保建设质量。
第三阶段:
总结评估阶段。
(202v年4月-10月)
区建设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全国健康促进县(区)标准及责任分工(附件2)各项指标要求,组织对各部门、镇街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和检查,形成建设工作报告,在202v年10月-12月接受国家和省级的考核评估,总结并宣传推广有效经验。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建设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名单见附件1),负责工作方案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和评估,建立对各部门、各镇街履行职能职责的督察制度,并有督察活动和记录。
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
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落实新政策制定时的健康审查。
(二)狠抓任务落实
各部门、镇街要根据任务分工(详见附件2),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自建设任务。
要细化分解建设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对各自承担的建设任务要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切实把建设目标层层落实。
各部门、镇街要及时开展阶段性的检查验收,力争达标一项、验收一项、巩固一项、发展一项,并要定期进行自查,及时查找差距或问题,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
(三)强化督导评估
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检查方案,组织对全区建设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对各部门、镇街年度绩效考核。
附件:
1.区建设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
2.全国健康促进县(区)标准及责任分工
3.健康社区/健康村标准
4.健康家庭标准
5.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6.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7.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8.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附件2
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综合评分表(202*版)
省份:
县区:
评估时间: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评分标准
权重(分)
评估办法
得分
一、组织管理
(90分)
1.工作网络
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乡镇(街道)、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
每单位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
定期对专(兼)职人员开展培训,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
(1)查阅机构数量和工作网络人员名单。
网络覆盖率100%得10分、达50%得5分。
10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2)查阅培训记录,培训覆盖率100%得5分、达50%得3分。
5
2.专业网络
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
每单位有专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
定期对专职人员开展培训,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
(1)查阅机构数量和专业网络人员名单。
专业网络覆盖率100%得10分、达50%得5分。
10
(2)查阅培训记录,培训覆盖率100%得5分、达50%得3分。
5
3.项目管理
开展基线调查,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了解当地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1)开展基线调查(或社区诊断),得10分。
10
(2)完成基线调查报告(或社区诊断报告),当地主要健康问题/优先领域清晰,健康促进资源分析合理,提出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明确,得10分。
10
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定期了解各项工作进展,听取政府各部门和居民的工作建议。
(3)每开展1次督导和技术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得5分,最高20分。
20
定期监测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开展项目技术评估。
(4)完成健康促进县(区)评估人群健康调查,得10分。
10
(5)有各类场所建设过程评估资料,得10分。
10
二、健康政策
(150分)
1.宣传普及
卫生健康部门主动向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
(1)举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专题讲座或培训班,得10分。
10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2)工作网络和专业网络人员参加,得10分。
10
2.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
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
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
相关部门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1)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得15分。
15
(2)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
相关部门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有专家委员会或健康领域行政人员和专家的参与,得15分。
15
3.政策制定
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1)梳理政府部门政策情况,每梳理一个部门政策得3分,最高20分。
20
(2)参与政府和相关部门补充、修订与健康有关的公共政策,每制定1条政策得5分,最多30分。
30
4.跨部门行动
针对当地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
在多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方面取得创新。
(1)联合多个部门开展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的健康行动,每个行动得5分,最高30分。
30
(2)每类创新得5分,最高20分。
20
三、健康场所
(250分)
1.健康社区/村
建立健康社区/健康村工作机制,建设20%健康社区和健康村。
(1)有区域健康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得5分,有区域健康社区/村督导评估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快速测评
(2)至少整理6个健康社区/村建设档案,得5分。
5
(3)有20%达标健康社区和健康村名单得10分,有10%得5分。
10
(4)在达标社区/村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村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2.健康家庭
建立健康家庭评选工作机制,建设20%健康家庭,评选一批示范健康家庭。
(1)有健康家庭建设工作方案和总结资料得10分。
10
(2)有100户示范健康家庭名单得5分,有50户得3分。
5
(3)至少整理10户健康家庭档案,得5分。
5
3.健康促进医院
建立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机制,建设40%健康促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1)有区域健康促进医院、无烟卫生健康单位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2)有40%达标的健康促进医院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医院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3个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档案,得5分。
5
(4)在达标医疗卫生机构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4.健康(促进)学校
建立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机制,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促进)学校。
(1)有区域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2)有50%达标的健康(促进)学校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学校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3个健康(促进)学校档案,得5分。
5
(4)在达标健康(促进)学校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学校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5.健康(促进)机关(单位)
建立健康(促进)机关(单位)工作机制,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促进)机关(单位)。
(1)有区域健康(促进)机关(单位)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2)有50%达标的健康(促进)机关(单位)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机关(单位)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3个健康(促进)机关(单位)档案,得5分。
5
(4)在达标健康(促进)机关(单位)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机关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6.健康(促进)企业
建立健康(促进)企业工作机制,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促进)企业。
(1)有区域健康(促进)企业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
10
(2)有20%达标的健康(促进)企业名单得10分,有5%达标的健康(促进)企业名单得5分。
10
(3)至少整理1个健康(促进)企业档案,得5分。
5
(4)在达标健康(促进)企业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企业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
15
7.公共环境
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营造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
(1)建立无烟环境工作机制,有工作计划得5分,有督导报告得5分。
10
(2)共同建设1个健康主题公园,得5分。
共同建设1条健康步道,得5分。
10
(3)评估时经过的道路、公共场所和公园步道,有无烟标识、有健康提示、环境卫生无垃圾堆放、无烟头,得10分。
10
四、健康文化
(150分)
1.媒体合作
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类节目或栏目。
定期组织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会。
(1)共同建设满半年的电视台健康节目、广播电台健康节目、报纸健康栏目,分别得5分,不满半年分别得3分,最高15分。
15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2)组织1次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活动(包括媒体培训会、交流会、通气会)得5分,最高15分。
15
2.新媒体健康传播
设立健康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
每设立1个有专人维护、定期更新(至少每周更新一次)的健康类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或微博账号)得20分,最高40分。
40
3.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
在重要节日纪念日宣传时段内,开展多部门联合的、单场活动人数不低于200人的、线上线下联合的、有媒体深入宣传的健康主题活动。
每举办1次符合要求的健康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得5分,最高40分。
40
4.健康传播
媒体积极宣传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进展和成效。
各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报道健康促进县(区)相关工作进展,每报道一次得2分,最高40分。
40
五、健康环境
(130分)
1.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
酌情得分。
10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2.饮用水质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酌情得分。
10
3.食品安全
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
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
酌情得分。
10
4.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城区)≥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 ≥9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 ≥90%。
酌情得分。
10
5.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区达到95%,县(建成区)达到85%。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区达到95%,县(建成区)达到85%。
酌情得分。
10
6.厕所
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比例≥8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0%。
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比例≥8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0%。
酌情得分。
10
7.绿地
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
酌情得分。
10
8.住房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
酌情得分。
10
9.体育设施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酌情得分。
10
10.社会保障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
酌情得分。
10
11.养老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
酌情得分。
10
12.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酌情得分。
10
13.文化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酌情得分。
10
六、健康人群
(150分)
1.健康素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本省平均水平。
高于本省平均水平20%得50分,达到本省平均水平得30分,低于平均水平30%以内得10分,比平均水平低30%以上不得分。
50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2.成人吸烟率
成人吸烟率低于本省平均水平。
比本省平均水平低20%得40分,低于本省平均水平得30分,比本省平均水平高30%以内得10分,比本省平均水平高30%不得分。
40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32%得30分,25%(含)~32%之间得15分,20%(含)~25%之间得5分,低于20%不得分。
30
4.学生体质健康
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95%以上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等级得30分,94%以上的学生达到得20分,92%以上的学生达到得10分,低于92%以上的学生达到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