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3347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docx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文件要求,为了全面完成202***年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任务,推进健康***县建设。

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202***年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到202***年10月底,全县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建设率不低于辖区内总数的50%,健康家庭建设率不低于辖区内总数的20%,健康医院、健康军营全面推开。

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企业打造两个示范点,健康军营打造一个示范点,健康家庭打造10户。

二、建设步骤

(一)自查初评(6月至10月)。

申报单位要开展创建达标活动,并认真自查,达到有关标准要求,方可提出书面申报。

县健康***县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直各牵头部门根据相关标准做好技术指导,经初审合格后,于10月底前向市健康办推荐申报。

(二)考核评估(11月至12月)。

11月底前,市健康办完成对申报单位的材料审核,组织专家对申报单位按标准进行抽查考核评估。

(三)集中命名(12月至次年1月)。

12月底,市健康办对通过考核评估的申报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集中进行命名表彰。

三、工作要求

健康细胞示范建设是健康***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县健康***县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各牵头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动员,坚持创建和管理并重、重在扩面提质的原则,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附件:

1.202***年市级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任务分配表

2.***市健康细胞示范建设推荐申报表

3.健康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健康村庄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省级健康机关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健康企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8.健康医院示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9.健康家庭评价标准(试行)

健康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评价方法

一、组织制度

(20分)

组织

建设

 

10

 

1.将健康社区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落实规划方案。

2.成立社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健康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纳入综合考核。

3.有年度经费预算,整合各方资源和各条块工作综合推进,建立健康建设工作档案。

 

查阅资料并随机调查居民

 

制度

建设

10

 

开展健康状况评估,针对影响健康主要因素,制定健康社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相关措施。

查阅健康状况评估资料和工作方案。

二、健康环境

(20分)

基础

设施

10

 

1.社区整体布局合理,符合建筑标准,健康理念突显。

多功能运动健身场所和健康步道布局合理,安全、维护良好。

社区形成15分钟健身圈。

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开放。

社会体育指导员达每千居民2名以上配备标准。

2.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密闭运输,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

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率100%。

3.公共厕所符合三类以上标准要求。

4.环保治理达标,道路清洁平整、无积水,污水排入地下管网,实行雨污分流;窨井盖齐备完好,排水管网等通畅。

5.辖区场所和居民住宅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消防通道畅通。

6.道路装灯率100%,亮灯率95%。

无障碍设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查阅资料并实地查看,设施、设备。

走访群众。

评价比较现有与原基础的建设程度

 

环境

建设

10

 

1.有效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B级要求。

2.环境绿化,车辆停放有序,建筑立面、楼道等区域整洁。

无非法张贴、喷涂的小广告,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排乱倒。

3.居民按健康公约饲养宠物,禁止饲养大型犬。

查阅资料和实地查看,四害评价结果。

比较现有与原基础状况的建设程度

三、健康服务

(20)

扶老爱幼助残

10

1.有孤寡老人扶助照料和医务服务工作机制,为儿童提供日间照料。

2.设立康复场所,建立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平等参加社区活动和融入社区生活的机制。

查阅工作安排、记录。

现场查看、走访

基本

公共

卫生

服务

 

 

10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符合要求,形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2.开展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居民健康状况,慢病控制预防有针对措施。

3.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般人群签约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4.按照国家服务规范要求,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肺结核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残疾人为重点,全面扎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开展健康教育,推进健康素养促进,引导居民学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规范提供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中医药健康服务,能提供不少于6种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法。

 

查阅健康工作相关资料并随机拦截调查居民,查阅健康档案,年度工作安排,原有工作数据与现有数据相比较。

四、健康文化

(20分)

 

主题

建设

活动

 

20

物业服务得到居民认可。

2.宣传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内容定期更新。

3.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健康家庭建设率大于10%。

4.组建多种社区文化组织和体育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5.按照居民健康公约和居民健康守则要求组织活动。

6.鼓励开展有特色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如健康小屋、健康俱乐部、健康一条街等。

7.深入开展卫生应急核心知识“进社区”宣传,做好卫生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居民应对突发情况的自救互救能力。

查阅相关工作资料、了解工作运行质量,查看现场及运行状况,走访家庭群众,原有工作数据与现有数据相比较。

五、健康 人群

(20分)

健康

素养

10

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16%。

《健康素养66条》核心知识知晓率≥40%。

2.社区居民践行“三减三健”生活方式,成人每天食盐和油摄入合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控制在≤25%。

查阅评价资料并随机拦截调查居民,发放问卷调查。

健康

水平

10

1.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50%;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儿童肥胖和超重率、儿童龋齿患病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2.签约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60%,签约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达到≥50%;3年内社区无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

3.肥胖和超重率、骨质疏松患病率、口腔疾病发生率和老年人贫血患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4.近3年社区无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流行和暴发,结核病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查看自评结果,原有工作数据与现有数据相比较。

开展居民问卷调查和满意度调查。

 

附件4

 

健康村庄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评价方法

一、组织制度

(20分)

组织建设

 

10

1.将健康村庄建设纳入农村发展规划,落实规划方案。

2.村主要负责人负责建设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纳入综合考核。

3.整合资源和各条块工作综合推进,建立健康建设工作档案。

 

查阅资料并随机调查村民

 

 

制度建设

10

开展健康村庄建设需求评估,针对影响健康主要因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健康村庄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相关措施,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机制。

查阅健康状况评估资料和工作方案。

二、健康    环境

(20分)

基础设施

10

1.村容村貌建设有规划,整体布局合理,整洁,村中道路硬化,实施危房改造。

2.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倡导分类处理。

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0%。

3.农村公共厕所全部达到三类以上标准,无害化户厕达到85%以上。

4.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实现集中式供水,普及率达90%以上。

5.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长效管护机制初步建立。

6.秸秆利用率85%,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查阅资料并实地查看,设施、设备。

走访村民。

评价比较现有与原基础的建设程度

 

环境建设

10

1.有效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B级要求。

2.村民住宅庭院绿化美化,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排乱倒、乱贴乱画现象。

3.科学文明饲养家畜家禽。

4.村便利店设施及经营符合卫生规范要求。

 

查阅资料和实地查看,四害评价结果。

比较现有与原基础状况的建设程度

三、健康服务

(20分)

扶老爱幼助残

10

社会风气良好,完善治安治理,树立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扶残助残。

查阅工作安排、记录。

现场查看、走访

基本

公共

卫生

服务

 

 

10

1.有标准化村卫生室(四室分离、60平米),至少配备1名有资质的乡村医生。

2.开展村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村民健康状况,有效预防控制慢性病。

3.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全覆盖。

4.全面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90%,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病管理率达国家要求。

5.开展健康教育,引导村民学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村民健康素养。

6.规范提供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中医药健康服务。

 

 

 

查阅健康工作相关资料并随机拦截调查村民,查阅健康档案,年度工作安排,原有工作数据与现有数据相比较。

四、健康文化

(20分)

 

主题建设活动

 

20

1.宣传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内容定期更新。

2.组建多种文化和体育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3.按照村民健康公约和村民健康守则开展有益的健康活动。

4.深入开展应急和卫生急救知识宣传,全面提升村民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

5.组织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健康家庭建设率达到10%。

查阅相关工作资料、了解工作运行质量,查看现场及运行状况,走访家庭群众,原有工作数据与现有数据相比较。

五、健康     人群

(20分)

健康素养

10

1.村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健康素养66条》核心知识知晓率≥90%。

2.村民践行“三减三健”生活方式,成人每天食盐和油摄入合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80%,15岁以上村民吸烟率控制在≤20%。

查阅评价资料并随机拦截调查村民,发放问卷调查。

 

健康水平

10

1.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90%;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儿童肥胖和超重率、儿童龋齿患病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近3年内无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

3.肥胖和超重率、骨质疏松患病率、口腔疾病发生率和老年人贫血患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近3年村庄无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流行和暴发,结核病等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消除地方病危害。

5.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查看自评结果,原有工作数据与现有数据相比较。

开展村民问卷调查和满意度调查。

附件5

 

省级健康机关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考评

方法

一、组织管理

(20分)

组织建设

10

1.成立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机关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承办部门,确定专(兼)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

2.每半年研究讨论一次健康机关建设开展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查阅资料

个别访谈

 

制度建设

10

1.制定省级健康机关示范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

2.将健康机关建设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项目。

3.制定和完善促进干部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无烟限酒制度、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健康食堂制度、营养体系发布制度、科学运动制度等)。

4.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实际,将健康理念融入本单位各项政策,形成健康优先的工作机制。

5.落实干部职工休假制度。

查阅资料

个别访谈

二、健康环境

(30分)

基础设施建设(只适合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单位)

20

1.机关内外道路硬化,环境整洁舒适、绿化美化。

垃圾日产日清,袋装投放,不落地。

2.办公场所采光、照明、通风、保温、隔热、隔声、污染物控制和室内微小气候等方面符合要求,开展绿色、智能化办公,为干部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

3.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有效控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4.厕所卫生清洁,有洗手设施。

5.食堂应符合卫生要求,膳食结构合理。

1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就餐场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

2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每半年累计接受2小时以上的合理膳食知识培训。

3厨师掌握制作低盐少油菜肴技能。

4有自由取阅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

5菜肴、主食品种丰富,少量多样;保证粗加工粮食类、薯类的供应;提供并鼓励奶类、豆类、新鲜果蔬消费;提供主要菜品的营养特点,指导干部职工科学选择。

6控制膳食中油盐用量,记录油、盐的购买量和使用量,控制每份菜肴的油、盐用量,以达到食用油推荐量(25-30克/人.天)、食盐推荐量(5克/人.天)的标准。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对比分析

无烟限酒环境建设

5

1.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张贴禁烟标志,禁止吸烟。

2.有禁烟限酒倡议书,提倡公务活动禁酒,推行工作日不饮酒制度。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考评

方法

人文环境建设

5

1.根据干部职工兴趣爱好特点,建立机关各类文体协会或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推进机关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2.开设人文国学、音乐鉴赏等讲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三、健康活动

(40分)

体育健身活动

10

1.有相应的文体活动场所,配备必要的健身设施。

2.开展工间操、眼保健操和颈椎活动操等工作期间劳逸结合的健康微运动。

3.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达标和有关体育竞赛活动。

4.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健康服务改善活动

10

1.推进“健康小屋”建设,利用现有条件,提供自助自测的健康设施,摆放相应的检测仪器。

2.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个性化针对性自主选择套餐式体检,对干部职工实施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价,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

3.加强对慢性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防范意识,降低患病风险。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对比分析

健康主题活动

5

1.结合干部职工实际,每年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2.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主题日时段,深入开展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干部职工参与程度。

3.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主题活动,对健康机关建设的知晓率达95%以上。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对比分析

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5

以提升干部职工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卫生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心理健康素养为重点,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向干部职工传播健康素养的核心信息,促进干部职工健康素养全面提升。

查阅资料

心理健康专项行动

5

1.向干部职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提供心理咨询,积极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部职工进行心理干预。

2.积极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关心爱护、鼓励激励干部职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3.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干部职工各类培训的重要内容。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氛围营造活动

5

1.广泛利用相关媒体,积极宣传健康理念。

2.宣传促进干部职工以及群众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程度。

3.健康机关建设舆论氛围良好。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四、健康成效

(10分)

健康

成效

10

1.干部职工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干部职工全面掌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3.干部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60%。

4.干部职工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达标率不低于80%。

5.干部职工肥胖率下降5%。

6.机关实现无烟化。

7.常见病、慢病预防控制收效显著,无重大传染病发生。

8.干部职工对机关开展的健康建设工作满意率≧80%。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对比分析

 

 

附件6

 

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考评方法

一、健康政策、建设机制(15分)

组织机构工作

机制

10

1.成立健康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健康学校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医或保健教师、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代表。

2.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定期召开例会。

将健康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

3.学校公开承诺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宣传健康建设理念。

动员全体师生广泛参加健康学校建设,主动促进自身健康。

查阅文件、随机访谈

制度建设

5

 

1.实施健康影响因素评价,针对主要问题,结合学校特点,选择合适的健康问题作为切入点。

制定健康学校建设工作计划,采取健康建设工作措施,开展建设活动,定期收集相关工作记录,每年完成年度工作评价,持续推进。

2.学校制定一系列促进师生健康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包括校内全面禁烟;食品安全;饮水和环境设施;合理安排课时,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查验预防接种证;禁用违禁药物;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落实学生缺课缺勤登记,因病追踪、晨午检制度。

查阅资料、访谈、问卷

二、环境建设(15分)

教学生活设施

5

1.布局合理,建筑安全、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设置符合国家标准。

2.教室人均使用面积:

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不低于2米;桌椅每人一席;教室应配9盏以上40瓦荧光灯。

学生宿舍(如有)人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3.使用卫生厕所并保持清洁;新建教学楼每层设厕所;女生15人一蹲位,男生30人一蹲位,有洗手设施。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校园环境

5

符合无烟学校参考标准;学校环境设施整洁优美,无卫生死角;无安全隐患。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安全饮水

2

为学生提供充足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健康饮食

3

提供安全合理的营养膳食。

学生食堂落实“示范食堂/餐厅”。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三、人文环境建设(10分)

尊重互爱

4

1.展示良好的校训校风,尊重民族习惯。

2.教师不体罚辱骂学生。

3.学生无打骂、斗殴行为,相互关心、信任和友好。

4.对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如减免学费、捐款、心理支持等。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心理健康

3

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开展特定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提供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帮助。

查阅资料

潜能发展

3

成立兴趣小组,开设艺术、体育等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查阅资料、访谈

四、健康服务(15分)

卫生室/保健室

5

寄宿学校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小学及不足600人的初中应配备专(兼)职校医,由当地卫生计生部门派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指导。

600人以上初中和高中必须补充配置校医。

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为学生提供健康教育、医疗服务和心理辅导。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健康管理

5

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机制。

1.新生入学建立健康档案。

2.每年组织一次学生入学健康体检,学生健康评价结果告知学生和家长。

3.提醒学生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接种常规疫苗和应急疫苗;儿童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和接种记录。

查阅资料、走访学生

疾病防控

5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管理机制。

1.无集体性食物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新增大骨节病、克山病等严重地方病病例。

2.配合有关单位,开展传染病监测和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

3.营养不良、视力不良、肥胖、龋齿、贫血等学生常见病发病率有所下降。

查阅资料、走访学生

五、健康建设活动(25分)

健康教育课

5

1..开展有特色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定期邀请健康建设专业机构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培训(如交通安全、疾病预防,保健等),提高师生建设健康学校能力。

开设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课程。

2.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且每学期不少于6-7课时。

3.采用国家或省级规范教材,针对学生健康需求,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专家开发教学培训课件、教学图文资料等教学资源,增加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供给。

4.授课教师定期接受健康教育技能培训。

5.教学过程中需配合使用有针对性的课件和健康传播材料。

积极使用慕课、微课、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以及“互联网+健康教育”等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查阅资料、走访学生

体育锻炼

5

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提高体质。

1.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严禁挤占体育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2.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负荷应达到《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要求。

查阅资料、走访学生

 

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5

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生在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查阅资料

学生健康行为

5

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指甲清洁、饭前便后洗手;读写姿势正确、正确做眼保健操;早晚刷牙、睡眠充足、不吸烟、不饮酒等。

问卷调查、现场查看

健康素质

5

教师、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均提高。

1.依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方案》判定标准,西部地区师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达到16%。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学生体质达标率达到95%、达标优秀率超过30%,并逐年提高优秀率。

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

2.学生近视、肥胖率上升趋势减缓。

3.学生生长迟缓率在3%以下。

4.学生贫血率逐年下降,小学生贫血率控制在5%以下,中学生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

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学生龋齿患病率控制在25%以下,龋补率逐年增加。

学生掌握正确刷牙技能的比例达到80%。

6.加强安全应急与避险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应该广泛开展心肺复苏技能等应急救护培训。

查阅资料,走访教师

 

 

 

6.社会健康互动(10分)

 

 

 

 

 

家长健康互动

4

1.设立专门的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