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309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docx

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

为突出抓好特色产业持续培优,稳固提升全县中蜂养殖发展水平,推动中蜂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区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为目标,持续实施中蜂产业“双强”工程,将中蜂养殖与特色种养、生态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以推动中蜂养殖联盟体系建设为纽带,打造龙头企业,形成拳头产品,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加销链融通的现代中蜂产业体系。

二、目标任务

持续实施中蜂养殖“双强”工程,落实提质扩量“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培育新增养殖户250户,全县中蜂养殖户从1056户发展到1300户以上;强群扩量,通过老养殖户分蜂扩繁8000箱,新增养殖户县外引进蜂群2000箱,全县中蜂养殖规模达到3.5万箱,年产蜂蜜26万公斤以上;新建14个标准化蜂场,进一步提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深化蜂产品精深加工,树立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做强“蜂蜜”和“六盘山土蜂蜜”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智能蜂箱数字化蜂业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智慧蜂场5个,推进中蜂养殖全程溯源管理技术应用;强化技术服务和实用人才培养,培训中蜂养殖户500人;种植蜜粉源植物4.1万亩,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强中蜂资源区保护,确保中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设内容

(一)稳定扩群强产业

1.壮大从业人员队伍。

按照建场提升一批养殖大户、扩群发动一批中坚骨干、调动恢复一批退养户的“三个一批”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蜂养殖队伍。

在巩固提升现有养殖人员的基础上,每个乡(镇)至少培育发展中蜂养殖人员30户,全县中蜂养殖户达到1300户以上。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4月上旬完成新增养殖户确定。

2.扩大养殖规模。

在现有蜂群规模基础上分蜂扩群8000箱,当年新增养殖户县外引进蜂群2000箱,通过强群扩量,全县中蜂养殖规模达到3.5万箱。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4月底完成新增户县外引蜂,5月底完成验收,6月中旬完成补贴资金支付;9月底完成分蜂扩群验收及资金支付。

3.建设标准化蜂场。

扶持建设标准化蜂场,进一步提升全县中蜂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创建标准:

养殖规模在百群以上、有固定场址、饲养管理水平高,周边蜜粉源、水源充足,分别建设不少于20平米以上产品展示室和蜂机具存放室,带动5户以上低收入农户)。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7月底完成。

4.续建智能蜂箱试验示范项目。

严格按照智能蜂箱数字化蜂业试验示范项目要求,规范实施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新民乡燕家山、泾河源镇东峡、黄花乡羊槽、六盘山镇刘沟、大庄等5个智慧蜂场建设,应用区块链技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蜂生产融合,实现中蜂养殖全流程实时监管和产品可追溯。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科技局、新民乡人民政府、泾河源镇人民政府、黄花乡人民政府、六盘山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4月底项目配套设施全部配备到位,7月底完成智慧蜂场建设。

5.种植蜜粉源植物。

以“四个一”林草工程为载体,林草林药间作模式,在生态恢复区、蜂场周边的撂荒地、退耕地种植以紫花苜蓿、红豆草、草木樨、道地中药材、特色花卉等为主的蜜粉源植物4.1万亩,进一步拓展中蜂养殖空间。

牵头单位:

自然资源局。

配合单位:

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9月底完成。

(二)提升服务强技术

1.强化技术培训。

聘请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和国家蜂产业体系技术专家,适时举办中蜂养殖技术培训,提升养殖户蜂群饲养管理水平。

计划培训中蜂养殖人员500人,经考评对饲养管理技术达标的养殖户,由农业农村局颁发养蜂资格证。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9月底完成。

2.强化技术指导。

持续推行“1+10”“大手连骨干拉小手”养殖模式。

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各乡镇优选技术经验丰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作为大手;每名大手带动4-6户技术成熟的养殖户为骨干;每名骨干指导5-10户一般养殖户为小手,形成网格化技术服务模式,确保养殖户全面掌握蜂群饲养管理技术。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4月上旬确定大手及骨干,签订服务协议,全年按生产需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3.强化疫病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落实常年饲养强群和定期消毒、疫病防治等关键措施,全面加强中蜂囊状幼虫病等疫病防控,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4.强化资源区保护。

加强中蜂养殖资源保护区建设,县域内禁止饲养意蜂等其他蜂种,杜绝其他蜂种对中蜂的侵害。

在中蜂养殖区禁止农药使用,为中蜂养殖提供安全保障。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长期坚持。

精深加工树品牌

1.蜂产品精深加工。

培育树立蜂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研究开发系列蜂产品,提高“蜂蜜”产品附加值,加快中蜂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进程。

鼓励支持蜂产品加工企业回购加工销售“蜂蜜”10万公斤,解决养殖户蜂蜜销售难题,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牵头单位:

轻工产业园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

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9月底完成。

2.品牌培育宣传。

大力推广“蜂蜜”地标和“六盘山土蜂蜜”商标,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并进行策划制作及宣传推广,提升地方品牌知名度。

围绕“5.20”世界蜜蜂日,举办集观摩交流、产业论坛、产品推介为一体的中蜂产业研讨及蜂产品推介活动,大力宣传“蜂蜜”,营造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

牵头单位:

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

轻工产业园区管委会、科技局、商贸流通中心。

完成时限:

5月底前举办中蜂产业研讨及蜂产品推介会,10月底完成品牌策划及宣传推广。

扶持政策

(一)蜂群扩量补贴。

对新增养殖户蜂群需求,由确定的大手根据服务区域向所在村、乡(镇)逐级申报确认,经蜜蜂产业中心审核同意后在允许的范围内引进,不允许县内自行调配。

新增养殖户每户最高享受蜂群补贴10箱,使用标准蜂箱,经三级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每箱补贴300元。

对老养殖户通过分蜂扩繁的蜂群,经三级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每户每箱补贴100元,最高补贴100箱。

(二)标准化蜂场建设补贴。

列入当年标准化蜂场建设,在要求期限内完成规定的建设内容,经验收合格后以奖代补资金5万元。

(三)养殖技术提升培训。

培训中蜂养殖从业人员500人,根据精准能力实用技术培训标准每人500元。

(四)“大手连骨干拉小手”机制运行。

鼓励支持大手向服务的养殖户传授中蜂养殖技术,指导“四季”管理。

对指导服务及时,蜂群越冬成活率高,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养殖户评价好的大手,根据服务农户蜂群存活量和综合考评结果给予每箱10元的技术服务费。

(五)蜂蜜回购及精深加工。

鼓励支持蜂产品加工企业回购养殖户蜂蜜进行精深加工,形成品牌产品。

根据蜂产品加工企业实际回购蜂蜜的数量凭证和花名册,给予交售农户每公斤补贴20元。

(六)品牌培育及宣传。

实施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工程,大力推广“蜂蜜”地标和“六盘山土蜂蜜”区域公用品牌,并进行策划制作和宣传推介,扩大品牌效应。

举办集观摩交流、产业论坛、产品推介为一体的中蜂产业研讨会及蜂产品推介会,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蜂蜜”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七)二品一标认证补贴。

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有机和GAP规范认证,对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的经营主体,每个补贴3万元;对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的经营主体,每个补贴2万元;取得GAP质量控制规范认证的经营主体,每个补贴5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县中蜂养殖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协调及落实工作。

各乡(镇)要把中蜂养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特色产业,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全力推进中蜂养殖提档升级,实现预期目标。

(二)强化技术措施。

一是突出专家工作站核心作用。

继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和国家蜂产业体系战略合作,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组建“专家+技术人员+蜂农”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产品研发等工作。

二是强化网格化技术服务。

持续推行“大手连骨干拉小手”养殖机制,围绕中蜂“四季”管理,建立稳定的技术服务体系,包片包户到人。

按照谁引进谁负责的原则,在保证蜂群质量的基础上,县外引蜂价格不得高于市场价,对达不到验收标准的蜂群,由大手自行负责向农户退换。

农业农村局与乡(镇)要组成督导组,随时督导大手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三是鼓励蜂群转场。

针对我县秋季雨多造成蜜粉源不足、冬季漫长等产业发展短板,鼓励合作社、养殖大户组织蜂群进行小转场来提高产量和蜂群越冬成活率。

(三)严格督查考核。

县委和政府将中蜂养殖工作推进纳入乡(镇)年终农业农村工作考核。

各部门、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中蜂养殖扶持政策和典型经验,营造浓厚的特色产业发展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