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2356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

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创新完善我县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提升我县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行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各级关于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各项决策部署为指导,积极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优化全县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学前教育规模与内涵同步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

二、目标要求

通过在全县推行以“六统一”为主要措施的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逐步形成镇域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办园格局,努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确保适龄幼儿接受优质学前教育。

三、主要措施

进一步强化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重点实行“六统一”管理:

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教师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价激励。

(一)统一管理机构。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成立由中心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学前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副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为副组长,部分公办园和民办园园长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幼儿园,具体负责本乡镇学前教育工作,分管学前教育的中心学校副校长负责本乡镇(街道)幼儿园的行政管理,中心幼儿园园长负责本乡镇(街道)幼儿园的业务管理。

(二)统一规划建设。

各乡镇中心学校根据辖区内人口数量、行政村分布情况,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制定本乡镇公办幼儿园布局规划,并将规划报局校产办和学前办,进行统一建设,形成一个乡镇(街道)建有1所独立设置的中心幼儿园、下设若干个小学附属或村级公办幼儿园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确保满足适龄幼儿就近入园需求。

(三)统一经费管理。

各乡镇学前教育经费(包括政府拨付的经费和幼儿园的收费)由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统筹安排,用于幼儿园自身建设和发展。

要建立和执行资金使用审批制度,严格资金支出程序,规范幼儿园财务管理。

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县教体局财务核算中心设立专户,统一审核后报县教体局财务核算中心管理。

要严格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按照规定标准收费,收费必须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幼儿保育教育活动、改善办园条件、师资培训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统筹、截留挤占和挪用。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根据各公办园规模大小、发展快慢和设施更新早晚,全局考虑,重点配备玩教具等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办园条件。

(四)统一教师管理。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对镇域内幼儿教师实行统筹管理,即“统一招聘、统一调配、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教师工资发放”。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在辖区内统一教师交流和培训,采取中心幼儿园定期派骨干教师到公办园送课,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轮流到中心幼儿园跟岗学习等灵活方式,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乡镇(街道)区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合理化、最优化,提高幼师队伍整体素质。

(五)统一业务管理。

各乡镇(街道)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以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为主体,制定学前教育工作计划、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幼儿园保教制度、教研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资源共享、名园带动”为策略,以活动为载体,统一教学教研、统一学习培训,乡镇中心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定期到各园,对保教常规、一日活动、教科研等保教活动进行规范指导。

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统筹全镇优秀幼教师资力量,成立中心教研组,建立教研网络,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交流,每月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

通过定期教研,形成以中心园为中心,覆盖全乡镇幼儿园的业务管理体系,提升幼儿教师业务素质。

(六)统一评价激励。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成立中心学校校长任组长,中心学校副校长、中心园园长任副组长,公办园园长任成员的检查评估小组,按照岗位责任制目标、班级保教质量、学历、教龄、荣誉奖励、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量化教师工作绩效,按量化结果统一发放教师工资,真正实现优教优酬,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对幼儿园的评估细则,每年对辖区内幼儿园进行一次督导考核,对办园质量高的幼儿园进行表彰奖励;对办园水平差、保教质量低的幼儿园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到位,推动整体办园水平不断提高。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准备阶段(2021年3月)

县教体局制定全县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推进框架。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切实增强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的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深入调研、科学制定本乡镇(街道)实施方案,重点研究制定好经费管理、教师管理、业务管理、评价激励等具体制度办法,为“镇村一体化”管理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2年10月)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指导中心园根据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坚持边实践、边总结,重点做好“六统一”措施的落实,不断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县教体局将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和工作调度会,进一步完善相关要求。

(三)总结表彰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召开全县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现场观摩表彰大会,总结推广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推动全县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选优配强分管学前教育的副校长和中心幼儿园园长,科学制定本乡镇(街道)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计划、具体措施、管理制度等工作方案和制度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注重示范引领。

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自身的优质发展是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和有条件的公办园,要以创建省级示范园或省级一类园为目标,在办园理念、制度建设、管理策略、文化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引领,通过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促进辖区内各幼儿园之间的互动交流和优势互补。

已命名为省级一类幼儿园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要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其他乡镇中心幼儿园要争创省级一类幼儿园,力争到2022年底,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创建为省级一类以上类别幼儿园。

要既注重中心园的示范引领,又注重挖掘其他幼儿园自身的资源特质,保持并发展各幼儿园个性化的办园特色,推动镇村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共同提升。

(三)加强管理创新。

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可结合工作实际,灵活采取多种管理模式:

一是将区域内幼儿人数较少的公办园直接改制为中心园分园,完全实行一体化管理;二是对区域内幼儿人数较多的公办园,在保留法人地位的情况下实行一体化管理;三是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对区域内民办幼儿园实行保教业务一体化管理,不干涉民办园人员管理、财务管理,重点强化对民办园办园方向、理念、业务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督,提升民办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也可探索推行其他适合本区域实际的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模式。

(四)做好总结宣传。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建立健全工作信息交流和总结制度,及时帮助幼儿园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要认真做好相关文件、资料、活动记录和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强专项档案管理。

要及时总结推进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措施,推广工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确保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取得扎实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