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5462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ICS×××××××

X××

长三角区域标准

DB33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monitoringandevaluationforcoastalshelterforest

(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XX-××-××实施

20XX-××-××发布

目录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术语和定义 1

4沿海防护林监测指标体系 2

5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方法 6

6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7

7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公式及参数设置 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江苏省林业局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林业总站、浙江省嘉兴市林业工作站、江苏省东台市林业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长三角区域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方法、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三角区域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GB/T35377-2017)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GB/T33027-2016)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2020)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有效防护面积effectiveshelteringarea

指防护林背风面防护对象(作物、果树或建筑物等)不受害风风力危害(包括生理危害和机械损伤)的区域范围

3.3支持服务supportingservices

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和初级生产等一系列对于所有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必不可少的服务。

3.4调节服务regulatingservices

人类从气候调节、水资源调节、净化水质等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调节作用中获得的各种惠宜。

3.5供给服务provisioningservices

人类从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获得的木材、食物等各种产品。

3.6文化服务cultureservices

人类从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获得的精神与灵感等非物质惠宜。

4沿海防护林监测指标体系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GB/T35377-2017)和沿海防护林的特殊结构、功能,主要监测以下指标体系。

4.1防护林及防护区域气象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

观测指标

单位

采样频率

灾害天气

暴雨、龙卷风、台风

连续观测

气压

气压

hPa

连续观测

空气温湿度

最低温度

℃年月日时分秒

连续观测

最高温度

℃年月日时分秒

连续观测

林内温度

连续观测

防护区域温度

连续观测

林内相对湿度

%

连续观测

防护区域相对湿度

%

连续观测

林内风速

m/s

连续观测

防护区域风速

m/s

连续观测

大气降尘

林内大气降尘总量

t/km2

每季度1次/特大风暴后

防护区域大气降尘总量

t/km2

每季度1次/特大风暴后

林内TSP、PM10、PM2.5

μg/m2

每季度1次/特大风暴后

防护区域内TSP、PM10、PM2.5

μg/m2

每季度1次/特大风暴后

空气负氧离子

浓度

个/cm3

每月一次

植物吸收污染物

吸收大气NOx量、氟化物、吸收大气SO2量

μg/m2

每月一次

空气含盐量

林内空气含盐量

ug/m3

每季度1次

防护区域空气含盐量

ug/m3

每季度1次

4.2防护林及防护区域水文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

观测指标

单位

观测频度

大气降水

降雨量

mm

连续观测

降雨强度

mm/h

连续观测

水量

林内降雨量

mm

每次降水时观测

林内降水强度

mm/h

每次降水时观测

穿透水量

mm

每次降水时观测

树干茎流量

mm

每次降水时观测

地表径流量

mm

每次降水时观测

枯枝落叶层含水量

mm

至少每月1次

森林蒸散量

mm

连续观测

地下水位

m

每月1次

水质

pH值

mg/dm3

每月1次

悬浮固体浓度

mg/dm3

每月1次

碱度

mg/dm3

每月1次

溶解氧

mg/dm3

每月1次

叶绿素、蓝绿藻

μg/dm3

每月1次

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总磷,硝酸根,总氮

mg/dm3

每月1次

4.3防护林及防护区域土壤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

观测指标

单位

观测频度

物理性质

土壤颗粒组成

%

每5年1次

土壤容重

g/cm3

每5年1次

土壤含水量

%

每5年1次

土壤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

%

每5年1次

滩涂土壤沉积物淤积厚度

cm

每年1次

化学性质

土壤pH值

每年1次

土壤碱度、碳酸盐量

cmol/kg

每5年1次

土壤含盐量

%

每5年1次

全氮

%

每5年1次

水解氮

mg/kg

每5年1次

全磷

%

每5年1次

有效磷

mg/kg

每5年1次

全钾

%

每5年1次

速效钾

mg/kg

每5年1次

土壤有机质

%

每5年1次

森林枯落物

厚度

mm

每年1次

林地当年凋落量

kg/hm2

每年1次

非正常凋落量

kg/hm2

异常天气前后

4.4防护林及防护区域群落学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

观测指标

单位

采样频率

森林群落结构

森林群落年龄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平均树高

%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平均胸径

株/hm2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密度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树种组成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动植物种类数量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的郁闭度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主林层叶面积指数

每3年1次

林下植被(灌木、草本)平均高

m

每3年1次

林下植被总盖度

%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和林木生长量

树高年生长量

m

每3年1次

胸径年生长量

cm

每3年1次

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

kg/hm2

每3年1次

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

kg/hm2

每3年1次

森林凋落物量

林地当年凋落物量

kg/hm2

每3年1次

森林群落的养分

C,N,P,K,Fe,Mn,Cu,Ca,Mg,Cd,Pb

kg/hm2

每3年1次

群落天然更新

包括树种、密度、数量和苗高等

 

每3年1次

群落生物多样性

林内Shannon-winner指数

 

每3年1次

防护区域Shannon-winner指数

每3年1次

4.5防护区域防护对象监测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

观测指标

单位

采样频率

堤坝侵蚀

堤坝侵蚀面积

m2

每1年1次

作物产量

农作物增产量

t/hm2

每1年1次

其他防护对象

依据实际情况监测

每1年1次

5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方法

5.1防风效益指标的监测方法

在林带前5H、林带内、林带后5H、10H、15H处布置样线,测定风速、风向。

有害风速是指风速大于10.8m/s的风速,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各林带消减有害风速的大小。

5.2固土(沙)保肥效益指标的监测方法

在林带前5H、林带内、林带后5H、10H、15H处,分别设置3个1m×1m的尘沙收集器,每季度或特大风暴潮事件后收集一次,并测定其干重,采用标尺法测定土壤沉积物厚度,每季度测定一次。

通过减少土壤流失,起到有效的保肥作用,测定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计算保肥量。

土壤含盐量采用电导率仪法测定。

5.3森林防护效益指标的监测方法

5.3.1堤坝侵蚀测定方法

采用测量法测定堤坝侵蚀面积与侵蚀深度。

5.3.2作物产量测定方法

在林带前5H、林带后5H、10H、15H处,分别设置3个平行于林带的1m×1m的样方,在作物成熟期测定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牧草、果、花、茶、药等种植地产量,通过对比测定增加产量。

5.3.3物种多样性测定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

5.4净化大气效益指标的监测方法

5.4.1负离子数

采用负氧离子浓度仪观测林带内负氧离子浓度,计算提供负氧离子数。

5.4.2滞尘量

在林带前5H、林带内、林带后5H、10H、15H处,分别多点监测空气中空气PM2.5、PM10含量,监测方法严格依据“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执行。

5.5其他各项指标监测方法

严格参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GB/T33027-2016”执行。

6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包括4个类别9个评估指标。

服务类别

效益类别

效益评价指标

具体度量指标

调节服务

森林防护

防风固沙

年固沙量

作物产量

防护区域内粮、果、花、药等农作物年增产率

降低盐雾

有效防护区域内大气含盐量年降低量

促淤固堤

海堤侵蚀面积的年降低量

固碳释氧

固碳

植被年固碳量

土壤年固碳量

释氧

年释氧量

净化大气

负氧离子

年生产负氧离子个数

吸收气体污染物

年吸收SO2,氟化物,氮氧化物量

滞尘

滞纳TSP、PM10和PM2.5

涵养水源

调节水量

涵养水源系数

净化水质

防护林净化污染物质总量

支持服务

改良土壤

固土保肥

固土:

年固土量

保肥:

减少N、P、K和有机质流失

改良盐碱

盐分年降低总量

积累营养物质

林木营养积累

林木固定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供给服务

生物多样性

林内及防护区域内多样性保育

Shannon-Wiener指数

作物产量

木材产品供给

年木材增产率

文化服务

森林康养

7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2020),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公式见附录A。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公式及参数设置

功能类别

指标

计算公式和参数说明

防护效能

防风固沙

U防风固沙=K防风固沙×G防风固沙

式中:

U防风固沙为评估林分防风固沙价值,单位:

元·a-1;K防风固沙为固沙成本,单位:

元·a-1;G防风固沙为评估林分防风固沙物质量,单位:

t·a-1

农田防护

U农田防护=Ka×Va×ma×A农

式中:

U农田防护为评估林分农田防护功能的价值,单位:

元·a-1;Ka为平均1hm2防护林能够实现有效防护面积19hm2;Va为农作物、牧草等价格,单位:

元·kg-1;ma为农作物、牧草等平均增产量,单位:

kg·hm-2·a-1;A农为有效防护面积,单位:

hm2

调节气候

固碳释氧

固碳

U碳=G碳×C碳

式中:

U碳为评估林分年固碳价值,单位:

元·a-1;G碳为评估林分生态系统潜在年固碳量,单位:

t·a-1,C碳为固碳价格,单位:

元·t-1

释氧

U氧=G氧×C氧

式中:

U氧为评估林分年释放氧气价值,单位:

元·a-1;G氧为评估林分生态系统潜在年释氧量,单位:

t·a-1,C氧为氧气价格,单位:

元·t-1

净化大气

滞尘

U滞尘=(GTSP-GPM10-GPM2.5)×KTSP+GPM10×CPM10+GPM2.5×CPM2.5

式中:

U滞尘为评估林分潜在的滞尘价值,单位:

元·a-1;GTSP为评估林分年潜在滞纳TSP量,单位为t·a-1;GPM10为评估林分年潜在滞纳PM10量,单位为kg·a-1;GPM2.5为评估林分年潜在滞纳TSP量,单位为kg·a-1;KTSP为降尘清理费用,单位:

元·kg-1;CPM10为PM10清理费用,单位:

元·kg-1;CPM2.5为PM2.5清理费用,单位:

元·kg-1

提供负离子

U负离子=5.256×1015×A×H×F×K负离子×(Q负离子-600)/L

式中:

U负离子为评估林分年提供负离子价值,单位:

元·a-1;A为林分面积,单位:

hm2;H为实测林分高度,单位:

m;F为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K负离子为负离子生产费用,单位:

元·个-1;Q负离子为实测林分负离子浓度,单位:

个·cm-3;L为负离子寿命,单位:

min

吸收污染物

USO2=GSO2×KSO2

式中:

USO2为评估林分年吸收SO2价值,单位:

元·a-1;GSO2为评估林分年吸收SO2量,单位:

t·a-1;KSO2为SO2的治理费用,单位:

元·kg-1

U氟化物=G氟化物×K氟化物

式中:

U氟化物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氟化物价值,单位:

元·a-1;GSO2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氟化物量,单位:

t·a-1;K氟化物为氟化物的治理费用,单位:

元·kg-1

U氮氧化物=G氮氧化物×K氮氧化物

式中:

U氮氧化物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氮氧化物价值,单位:

元·a-1;G氮氧化物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氮氧化物量,单位:

t·a-1;K氮氧化物为氮氧化物的治理费用,单位:

元·kg-1

涵养水源

调节水量

U调=G调×C库

式中:

U调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单位:

元·a-1;G调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单位:

m3·a-1;C库为水资源市场交易价格,单位:

元·m-3

净化水质

U净=G净×K水

式中:

U净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单位:

元·a-1;G净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单位:

m3·a-1;K水为水的净化费用,单位:

元·a-1

保育土壤

固土

U固土=C固土×C±ρ

式中:

U固土为评估林分年固土价值,单位:

元·a-1;G固土为评估林分年固土量,单位:

t·a-1;C±为挖取和运输单位体积土方所需,单位:

元·a-1;ρ为土壤容重,单位:

g·cm3;

保肥

U肥=GN×C1/R1+GP×C1/R2+GK×C2/R3+G有机质×C3

式中:

U肥为评估林分年保肥价值,单位:

元·a-1;GN为评估减少的土壤N流失量,单位:

t·a-1;C1为磷酸二铵化肥价格,单位:

元·t-1;R1为磷酸二铵化肥含氮量,%;GP为评估减少的土壤P流失量,单位:

t·a-1;R2为磷酸二铵化肥含磷量,%;GK为评估减少的土壤K流失量,单位:

t·a-1;C2为氯化钾化肥价格,单位:

元·t-1;R2为氯化钾含钾量,%;G有机质为评估减少的土壤有机质流失量,单位:

t·a-1;C3为有机质价格,单位:

元·t-1

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

Ur=0.8Uk

式中:

Ur为区域内森林康养的价值,单位:

元·a-1;Uk为各行政区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及森林康复疗养产业的价值,包括旅游收入、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的产值,单位:

元·a-1;k为行政区个数;0.8为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量和创造的旅游产值约占全国森林旅游总规模的80%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