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5460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报批稿).doc

ICS65.020.20

CCSB16

DB330483

桐乡市地方标准规范

DB330483/T079—2020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483/TX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嘉兴标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桐乡市杭白菊产业协会、桐乡市绿康菊业有限公司、桐乡市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陈轶、宋国利、张倩倩、金新梅、朱伟、陈小忠、刘春辉、王正啸、陈玲芬、曹丹。

I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杭白菊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对象、病害防治、虫害防治和病虫害防治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杭白菊病虫害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防治原则和防治对象

4.1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根据杭白菊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天敌的伤害。

4.2防治对象

4.2.1病害

主要包括根腐病、叶枯病和病毒病。

病害症状及发生期见附件A。

4.2.2虫害

主要包括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地老虎。

虫害症状及发生期见附件B。

5 病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5.1.1选用抗病种苗:

选择上年或当年无病毒病的菊田作为种苗,或采用组织培养的脱毒无病种苗。

如外购种苗,移栽前应进行挑选并消毒。

5.1.2轮作:

宜与水稻水旱轮作,不应与烟片间作。

5.1.3清洁田园:

冬季应割去地上部分的枯枝烂叶,并移出田间。

对不留作种苗田的,可采用冬季田园灌水清园。

5.1.4肥水管理:

提倡施用腐熟有机肥。

施用化肥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以复合肥为主,避免偏施氮肥。

5.1.5堆畦开沟:

畦面应高于沟底30cm。

5.2 化学防治

5.2.1根腐病防治:

喷施井冈霉素防治,枯死病株应拔除,并在病穴处撒石灰消毒。

5.2.2叶枯病防治:

菊苗生长期内,若出现持续阴雨天,转晴后应及时喷施井冈霉素或嘧菌酯等农药。

5.2.3病毒病防治:

发生蚜虫等虫害导致的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施病毒病抑制药物。

6 虫害防治

6.1生物防治

6.1.1保护和利用菊田中的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自然天敌控制蚜虫。

6.1.2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等。

6.2人工防治

蚜虫主要集中在菊植的嫩头部位,可采用人工摘除进行防治,摘除部分应带出田间集中处理。

6.3物理防治

6.3.1性诱剂诱杀:

5月—10月采用干式诱捕器诱杀,放置高度距离作物顶部80cm~100cm,每月更换一次诱芯。

宜20亩以上连片使用,每亩应放置一个诱捕器。

6.3.2色板诱杀:

春秋两季可采用黄色粘板诱杀,悬挂高度距离菊苗植株顶部10cm~20cm,随植株生长调整色板高度,每亩悬挂20片,并适时更换。

6.3.3灯光诱杀:

5月—10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宜每20亩放置一台。

6.3.4物理隔离:

可采用防虫网全田笼罩。

6.3.5驱避蚜虫:

可采用银灰色薄膜覆盖地面。

6.4化学防治

6.4.1蚜虫防治:

有蚜株率达到10%时,应采用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喷雾防治。

秋季为防治蚜虫主要时期,药剂应轮换使用。

采花前一个月应停止用药。

6.4.2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防治:

根据预报,在害虫二龄高峰期,应采用甲维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定虫隆等药剂喷雾防治,菊叶正反面均匀喷洒。

用药时间宜在傍晚。

6.4.3地老虎防治:

以定植期为主要防治时期,可采用辛硫磷喷洒地面,或采用拌药饵料诱杀。

7 病虫害防治记录

7.1应记录并保持以下病虫害防治信息:

——病虫害种类;

——病虫害发生时间和程度;

——防治措施及效果。

7.2 化学防治应重点记录,包括使用的区域和时间、农药的名称及登记证号、剂型及含量、使用的方法及用量、农药使用过程及前后出现的相关异常情况等。

记录表式见附录C。

7.3 防治信息的记录形式和方法可包括标记、文字、拍照、录音、录像、证明文件等。

附录A

(资料性)

杭白菊主要病害症状及发生期

A.1叶枯病(黑斑病、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

初下部叶片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外部有不明显黄色晕圈,整个病斑逐渐变成黑褐色,中央稍褪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遍及整个叶片,病叶枯死发黑,但并不脱落,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至整个植株叶片枯死。

发病主要原因:

高温高湿、土壤排水不良,湿度过大,或连作栽培、氮肥施用过多等。

该病发生的时期在每年的5月—10月。

A.2根腐病

被害植株根部生有大量菌丝,导致根系腐烂,植株枯黄凋萎。

发病主要原因:

土壤排水不良,湿度大。

A.3病毒病(花叶病)

病株心叶黄化或花叶,叶脉绿色,叶片自下而上枯死;病株幼苗叶片畸形,心叶上有灰绿色略隆起的浅状条纹,排列不规则,后期症状逐渐消失;叶片产生黄色不规划斑块,边缘界限明显;叶片暗绿色,小而厚,叶缘或叶背呈紫红色。

病毒主要在留种母株内越冬,靠分根、扦插繁殖传毒,也可由桃蚜、菊蚜、萝卜蚜等传毒。

如几种毒原混合侵染,症状更加复杂。

附录B

(资料性)

杭白菊主要虫害症状及发生期

B.1蚜虫

常见 蚜虫有桃蚜、菊蚜和萝卜蚜,形体小,群生。

主要为害嫩芽,吸取植株液汁,使菊花的茎叶萎黄,叶片枯瘦卷曲,不能正常开花。

蚜虫全年可发生十多代,在5月—6月、9月中旬—10月下旬为害最重。

B.2斜纹叶蛾

一种喜温杂食性害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8℃~30℃,33℃~40℃度高温下生活基本正常,成长的幼虫体长38mm~51mm,头部淡褐色至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多变,虫口密度大时,体色纯黑,密度小时,多为黄色至暗绿色,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菊花,每年7月—9月为主害期。

B.3地老虎

菊花在幼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体褐色或黄褐色,幼虫灰黑色,俗称“黑拱虫”。

一年四代,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在每年4月中旬开始为害幼苗,4月下旬—5月上旬为害严重,常在日落后至拂晓前咬食菊花嫩苗根茎部,被害植株即出现萎倒。

B.4甜菜夜蛾

体色变化大,绿色、暗绿色、黄褐色或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

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

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杆皮层。

幼虫可成群迁移,稍受震扰吐丝落地,有假死性。

3龄—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

一年发生5代—6代,7月—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

附录C

(资料性)

杭白菊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记录

表C.1给出了杭白菊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记录表式。

表C.1杭白菊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记录

区域

名称

农药

名称

剂型

及含量

登记

证号

防治

对象

使用

方法

使用

剂量

使用

日期

效果及

异常情况

使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