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5457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子生产技术规范.doc

  

迪庆州地方标准

迪庆附子生产技术规程

迪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迪庆开发区三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程由迪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迪庆开发区三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丽江蓝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农业大学。

主要起草人:

刘家权、苏泽春、吴新荣、和加卫、李兆光、杨丽云、侯志江、杨正松、程远辉、和家梅。

迪庆附子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附子大田生产的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附子种根优劣的甄别、附子栽培技术、附子轮作、附子病虫害防治、采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迪庆州海拔2000m-3400m的附子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附子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子根。

3.2附子种根

指采挖过程中,筛选出个头较小,具备独根、个头近圆形、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且根粗在2㎝-3㎝之间的子根。

3.3附子打顶

摘除附子植株顶端花蕾的技术叫附子打顶。

3.4附子抹芽

附子打顶后,腋芽开始萌动。

人工机械抹除腋芽的技术叫抹芽。

4产地环境

4.1区域

本项目研究制定的标准适用于迪庆州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市海拔2000-3400m附子栽培。

4.2气候

适宜年平均气温4.7~13.6℃,年降雨量966.3~1200mm,年均日照数2500h以上,无霜期230~240d以上(以附子大田生育期为主)高海拔山区。

4.3土壤

附子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更适合附子生长。

4.4环境质量要求

空气环境应符合GB3095的一、二级标准;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一、二级标准。

5栽培管理技术

5.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耕层深厚、易排易灌、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碎垡,精细整地后理厢、开沟,做到厢面平整、沟直,纵横方向的排水沟要配套。

以厢面宽80㎝、厢高20㎝、沟宽40㎝为宜。

配套排水沟沟深40㎝为宜。

5.2播种

5.2.1选种

选择独根、根粗壮、个头近圆形、饱满有光泽、须根粗壮、须根长,根粗在2㎝-3㎝之间的子根作为种根。

剔除机械损伤、缺芽、有病、有虫眼的子根。

5.2.2种根处理

 种根采用即采即播,但播种前要对种根进行消毒,采用每100㎏种根用300g~500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5.2.3播种时间

迪庆州附子种植的海拔跨度较大,可按下列标准安排相应的播期:

(1)海拔2200m上下,播期可选择在12月上旬;

(2)海拔2700m上下,播期可选择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期间;(3)海拔3200上下,播期可选择在11月上旬。

5.2.4播种方法

采用横向打孔条播,孔穴间距20㎝、穴深15㎝,在穴中施入尿素及普通过磷酸钙作为底肥,施好底肥后,在肥料上盖1㎝厚度的细土;然后按一穴放置一个种根,芽口朝上的方法下种;下种后先用土覆盖种根,盖土厚度为5~8㎝;盖完土后,平整好厢面,并在厢面上盖一层10㎝厚的松针。

5.3田间管理

5.3.1查苗补缺

全田有50%的附子达到出苗标准的日期为出苗期。

迪庆州附子种植的海拔跨度较大,出苗期按海拔高低呈有规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海拔2200m上下,在3月下旬达到出苗期;

(2)海拔2700m上下,在4月中旬达到出苗期;(3)海拔3200上下,在5月上旬达到出苗期。

出苗期要勤检查,发现大田有弱株、病株,要连土拔出,并在穴内用生石灰粉消毒处理。

发现缺塘情况要检查附子是否发生了根腐病,如果发生根腐就连土挖出,并在穴内用生石灰粉消毒处理;如果没发生根腐,可用健壮的无病害假植苗补种。

苗期管理要早观察、勤观察,做到大田苗齐、苗壮。

5.3.2除草

全生育期一般除草2-3次,待全部苗出苗后,可对厢面进行浅中耕除草1次,现蕾期初期对结合中耕追肥时除草1次,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杂草可增加人工除草次数,保持全生育期附子大田无杂草。

5.3.3灌溉

迪庆州6月份才进入雨季,有灌溉条件的地块,6月前,待苗出齐后可采用走沟灌水进行水分补给。

灌水时水不能没过厢面。

走沟灌水时灌一沟排一沟,做到边灌边排。

有条件的也可进行喷灌,以土壤湿透5㎝左右地表土壤为宜。

5.3.4打顶抹芽

7月下旬~8月下旬,附子花蕾清晰可辨时,人工摘去花蕾,摘花蕾是不要伤及叶片。

摘花蕾后7d~15d,腋芽开始萌动,人工抹去腋芽,抹腋芽要抹早、抹小、抹了。

5.3.5施肥

底肥用量为每666.7㎡用2000㎏腐熟的农家肥、15㎏尿素和40㎏普通过磷酸钙,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苗肥每666.7㎡用三元复合(N:

P205:

K2O=15:

15:

15)10kg兑水进行灌根施肥,浓度一般为5%~8%,苗肥在全部出苗后进行施肥;壮根肥每666.7㎡用5㎏尿素进行沟施,壮根肥在现蕾初期中耕除草后,在附子的行间开沟,然后施入尿素,再用土壤覆盖尿素。

5.3.6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附子“预防为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播种前清洁田园卫生,植物残体要集中统一焚烧,消灭病虫来源途径,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土壤要深翻晒垡7d以上,恶化病虫为害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消灭病虫在大量显著为害之前。

附子“综合防治”的内容一般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植物检疫可防止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农业防治的措施主要通过选用抗(耐)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组织、精选无病种根、施行轮作、合理施肥等综合技术措施;生物防治主要通过保护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物理防治主要采用灯光诱杀、黄板诱捕等方法诱杀昆虫;化学防治是利用药剂毒性来防治病虫害,附子主要病害的防治见附录A、主要虫害的防治见附录B。

6采收

6.1采收时间

10月上旬~11月上旬进行人工采挖。

6.2采收方法

采收前将附子植株地上部分统一割去,挖出附子,抖去根部泥土后摘下附子,摘附子时将须根去掉。

6.3分级

对去须根后的附子,人为按附子大小进行等级区分,特级附子横径一般在7㎝以上、一级附子横径一般在3㎝~7㎝、二级附子横径一般在2㎝~3㎝、其余为等外级。

6.4包装

分别按等级进行网袋袋装,并附上标签。

标签上注明品种名称、等级、产地、采挖日期、合格证等。

包装后及时运往附子加工厂进行加工。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害及化学防治

病害类型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根腐病

发病初期,附子下部表面为水浸状斑,随着病情的加重,水浸状斑逐渐扩大,根部逐渐腐烂,呈褐色,根皮层渐坏腐,有时也表现为为湿腐,略有臭味。

在雨热同季的时期,植株的茎表会有白色霉状物发生,连根拔出病株,茎基部及母根下部结的附子小或腐烂,有的植株块根维管束也变色,最后病株干枯死亡;在干燥环境下,发病植株地上部分萎蔫下垂,甚至干枯死亡。

植株受害初期上部植株萎蔫,叶片下垂,像被开水烫过。

该病会影响附子膨大。

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3%的退菌特或种子重量0.1%的粉锈宁拌种;大田发病时,初期可用3%广枯灵水剂1000倍液加70%纯品甲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灌根,发病期可用50%福美双或75%代森锰锌进行灌根。

叶斑病

发病初期主要为害下部叶片,叶片呈现针头大的褐色斑点,轮廓不清,由淡绿色变为黄绿色,斑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mm,褐色,斑块周围有明显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

严重时一片叶上数目极多病斑相互连成片,导致叶片焦枯、死亡、脱落。

发病初期可用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喷雾,隔10天左右重复1次,连续防治2~3次。

白绢病

主要在附子母根长出的主茎的基部上发生。

有菌丝,菌丝呈白色,有绢丝状光泽。

白绢病常在雨热同季时发生。

发病时根茎部逐渐腐烂,发病初期叶子正常,随着病情的加重,晴天正午前后叶子萎蔫下垂,严重时地上部分倒伏,叶子青枯,但茎不折断,母根仍与茎连在一起,在烂根的表面,茎基部和周围土面出现白绢丝状菌丝,可清晰观察到黑褐色的菌核。

该病会导致全株枯死。

发病初期可用绢遁稀释800-1000倍或丰洽根保600-800倍或用1%硫酸铜液浇灌病株根部或用2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50g,加水50kg,浇灌病株根部;也可每亩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ml,加水50kg,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附子苗期,其病状随附子生长时期而表现不同。

在幼苗期,病株叶片直立向上伸长,叶片卷曲,也肿大,叶面呈灰白浅绿色,叶背产生褐色的霜霉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全株会枯焦死亡,造成严重缺塘;大龄植株发生霜霉病,表现为顶部叶面变灰白浅绿色,叶背呈现紫褐色霉层,叶片卷曲,茎秆开裂,植株枯死。

该病会影响附子产量。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隔7

左右重复1次,连续防治2~3次。

连续防治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

萎蔫病

发病初期,茎秆表面有黑色长条形条纹,条纹边上叶子变黄,随着病情的加重,叶柄也有黑褐色条纹,有的叶脉也变黑、扭曲。

横切块根可见维管束有黑褐色的

一圈。

为土壤传播病毒,病害由块根伤口侵入维管束,再侵入到下一代种根。

在发病前和发病初在靠近地面的叶柄基部和茎基部喷施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升,隔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病情严重的进行灌根治疗。

白粉病

叶部重要病害。

发病时在植株顶部幼嫩叶表面或背面产生白粉,逐渐向下蔓延,严重时茎秆和下部叶片都有白粉。

发病后,先叶片向上扭曲,叶背产生褐色斑块,椭圆形,约2cm大。

白粉分布于叶的两面,在叶脉处较为集中,雨热同季发生该病时,叶片会有黑点(即子囊壳),病菌在植物残体上越冬,次年环境条件适合再度发生,白粉形成后会随风蔓延,加速传播。

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菌灵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重复1次,连续防治2~3次。

叶背面喷施1%~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能抑制病害蔓延。

花叶病

全株性病害。

发病时在叶表面形成黄绿色相间的花斑,叶片变形、皱缩、卷曲,茎秆也会有扭曲现象,该病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地下块根畸形,品质变差。

该病为虫媒传播,主要为蚜虫,严重时植株表现枯死。

发病前主要以防防治蚜虫为主。

蚜虫防治方法参照附录B。

根根际线虫病

危害根部。

发病植株变现为纤弱,叶片变薄,附子子根个小,须根上有成串的瘤状物,瘤状物有灰白色、褐色、黑色,严重破坏根部组织。

在病灶内可看到白色细小的线状虫,使植株生长不良,防碍植株吸收营养,造成品种退化。

严重影响附子产量。

可选用10%克线磷、3%米乐尔、5%益舒宝等颗粒剂,每亩3~5公斤均匀撒施后耕翻入土。

或随定植穴施入,亩用药量1~2公斤,施药后所拌的药土要防止与根系直接接触。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虫害及化学防治

虫害类型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钻心虫

主要危害茎秆。

幼虫先危害心叶,初期表现为心叶变黑。

随后幼虫在顶部2-5片叶的叶腋处驻孔进入茎秆内部,咬坏组织,附子营养及水分输送系统被破坏,顶部开始萎蔫下垂,直到上部枯死后,幼虫又继续往茎秆中部驻孔进入茎秆内部,再次对附子进行取食危害,直到把茎秆吃空。

该虫为害后的附子,母根易腐烂,子根小、数量少,子根呈焦疤扭曲状。

该虫是造成附子减产的主要虫害之一。

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灌虫眼防治。

银纹夜蛾

幼虫将叶片卷起或缀合在一起,将身体裹在里面取食,啃食后的附子叶片成孔状或缺刻状,有的也在叶背面取食。

成虫多不危害植株。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于发病前期喷洒,隔20天1次,防治1~2次。

蚜虫

为害植株顶部的嫩茎和叶,造成叶片卷缩、变黄或发红,叶片缩小,抑制附子正常生长,并伴有花叶病发生。

大田生长期发现蚜虫及时用药防治。

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8000倍液喷雾。

金龟子

幼虫为害块根为主,将块根咬成凹凸不平的空洞,使植株逐渐枯萎,严重者咬断,植株萎蔫。

用3%高效氯氢菊酯微囊或2%噻虫啉微囊500倍液,在现蕾期前喷洒防治。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