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5068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南昌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

南昌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数学老师上课,所以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大相径庭。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我们班的小李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D.他是我们班的班长,热心助人,劳动时从不拈轻怕重。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B.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C.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他身子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笔,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B.在钟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C.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下,在优秀的师资力量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分宜六中将越办越好!

D.专家告诫:

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二、字词书写

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jī(________)人和开拓者。

(杨振宁《邓稼先》)

(2)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chànhuǐ(________),自个儿安慰。

(贾平凹《一颗小桃树》)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pèiliúlí(______________),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4)他不在,我xīnyǒulíngxī(______________)地知道他在哪儿。

(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

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

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

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

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

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

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

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

5.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文章第②-⑥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形成条件、分布地区、价值和储量、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

6.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7.结合原文说说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

天生格调必有用

①每天听着高雅的音乐,读着最优秀的书,与一些最出色的朋友交游,谈吐优雅、情操高尚、品行高洁、胸襟开阔、目光如炬。

人生最重要、最恒久的,是生命的格调,更可贵的是,这种格调一旦养成,就不会再失去,它融入生命中,成了一种秉性,一种韵味,一种内涵,一种气质。

即使你的生命结束了,这种格调依然会在你的后代身上显现,成为一个家族的素养标签。

②常常想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这句话语出《史记·陈涉世家》,大意是那些做王侯將相的都是天生的吗?

农民起义领袖用权势与高贵并非天生,更不是贵族的专利,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打拼争取天下作为口号,号召穷苦百姓追随自己。

这句话,体现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英雄气概,是大丈夫于天地之间成就伟业的豪气。

一个人,内心具有了这种豪气,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行的脚步?

③贝多芬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耳朵失聪之后,在寂静的世界里,创作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乐章。

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屈不挠的强者面前,总会俯首称臣;而在自弃自馁的弱者面前,却总是趾高气扬。

④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和职位的高低。

因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迟早都会清零;不论到达了多高的职位,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零点。

没有什么比淡泊超然的心更能让人获得幸福。

拥有了权力,到达了高位,就幸福了吗?

不。

头顶上高悬的利剑,难以填满的欲望,时刻都让你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拥有了财富,家财万贯,你就幸福了吗?

不。

财富是世界上高速旋转的搅拌机,一刻也不会让你宁静下来,你再也没有时间享受宁静安逸的幸福了。

获得了爱情你就幸福了吗?

不。

穷小子的爱情最真诚,可是你却为过不上富裕的生活陷入烦恼,纯真的爱情会在财富面前无地自容。

世界上,只有那一刻淡泊超然的心,只有那一分超越共功名利禄的境界,才具有伟大的力量,让你真正走进澄明的幸福之境。

⑤一直把清高作为自己的修为方向,但从不把清高作为自己的标签。

因为在我看来,清高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是自己心灵的洁净,更是一种生命深处的雍容。

我从来也不把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与建树的人,视为低级趣味,因为在我看来,从你瞧不起别人的那一刻起,你也就远离了修养和优雅,也就否定了自己的清高。

更重要的是,当你身处贫困的时候,位置卑微的时候,如果你依然有自己心灵的坚守,依然气若幽兰,依然心静如水,这是真正的清高,因为,这样的处境,会逼迫着大多数人失去底线。

所以,我一直敬重那些居于山林而坚守着心灵高地的超脱之士,像魏晋时代的阮籍和嵇康。

⑥最可怜的人,不是缺少财富的人,更不是职位卑微的人,而是没有格调的人。

格调是困境中的助力,是深夜里的火把,是寒冷中的炭火,是孤寂时的相伴。

每一种格调,都会为你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因为格调,你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见到过很多没有格调的人,毫无疑问,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孤独寂寞的孤家寡人。

其实,培养格调并没有什么秘密,所有的机缘,都是因为你的自省。

没有格调,再优秀的人,也会与你擦肩而过。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10.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1.下列两句名言,哪一句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

请简述理由。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12.有人说:

阅读是提升人生格调的最佳途径。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材料二)

丁香结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今年一次春雨,久伫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

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

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13.从材料二中找出作者明白“丁香结”说法的句子。

(用原文中语句)

14.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语句的妙处。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修辞方法)

(2)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表达方式)

15.宗璞在材料一中写了自己内心怎样的“结”?

她又是怎样解开的?

四、句子默写

16.根据提示默写。

①___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

②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

③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李白)

④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欢》李煜)

⑥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苏轼)

⑦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

⑧假如我是一只鸟,_________________。

                 (《我爱这土地》艾青)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7.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军旅生活的特点。

18.这两首边塞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林宗传

郭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

家世贫贱,早孤。

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文籍。

善谈论,美音制①。

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重京师。

性明知人②,好奖训士类。

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绣衣博带,周游郡国。

后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③。

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④斥。

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谓曰:

“昔颜涿聚⑤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⑥,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

蘧瑷、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

慎勿恚恨⑦,责躬而已。

”原纳其言而去。

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曰:

“人而不仁,疾之以甚⑧,乱也。

”原后忽更怀怒,结客欲报诸生。

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

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⑨愈恭。

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

旦日,容杀鸡为馔⑩,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

“卿贤乎哉!

”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八《郭林宗传》)

(注释)①美音制:

很擅长音乐格律作诗赋。

②性明知人;性情明白通达能了解人。

③鉴:

鉴别。

④见:

被。

⑤颜涿聚:

名庚,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景公的大臣。

后句的“段干木”“蘧瑷”“颜回”都是人名。

段干木,战国初年魏国名士。

蘧瑷,卫国的大夫,是一位守礼的君子。

颜回,又叫颜渊、子渊,是孔门72贤之首。

⑥驵:

市场经纪人。

⑦恚恨:

恼怒怨恨。

⑧疾之以甚:

过分地厌恨他。

⑨危坐:

端坐。

⑩馔:

饭食。

19.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通/文籍

B.段干木晋国/之大驵

C.结客/欲报诸生

D.既而/以供其母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奇(_____________)      好(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

21.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2)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

22.全文是如何表现郭泰尽心于教育的?

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

23.阅读《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的部分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

“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

”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

”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

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1)简要概括选段中孙悟空的性格。

(2)《西游记》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

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说他的成长变化。

八、综合性学习

24.综合学习与探究。

九年级某班以“正确使用手机,选择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校园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的内容,请概括你读到的2条信息。

用途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拥有手机量

63%

97%

82%

玩游戏、看视频

84%

96%

77%

用于学习

11%

7%

15%

(2)班级开展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的辩论赛。

作为反方辩手,请你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观点列举3条理由。

(3)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辩论文字,请你按照要求帮助修改。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手机的强大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们控制着手机,同时也正被手机控制着。

低头玩手机,是“低头族”最常见的代表动作,(B)很少有人意识到沉淀于方寸间的危害。

人们把太多的情感投入到虚拟的世界,和现实反而有些隔阂,周围的人好像变得透明一样,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同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

(C)手机里众生沉默和手机外众声喧哗形成鲜明反差,正所谓: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①(A)处画线句子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②(B)处画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③(C)处画线的句子语序不当,修改后正确的句子是:

         。

九、作文

25.有的人,无论远近,放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针织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