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473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x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

江西南昌二中2019年高三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下图,甲图是限速标志

(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1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

示到泉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11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

B、11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

C、11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位移

D、11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路程

2.如下图,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

二者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

轮,A静止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B悬挂着,且斜面上方的细绳与斜面平行。

假设将斜

面倾角θ缓慢增大到45°,物体A仍保持静止。

不计滑轮摩擦。

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A受细绳的拉力可能增大

B、物体A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

C、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增大

D、物体A受斜面的作用力减小

3.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电梯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

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受到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N-T)图象

如下图,那么()

A.电梯在启动阶段约经历了3.5S的加速上升过程

B.重物的重量为50N

C.电梯的最大加速度约为6.7M/S2

D.电梯的最大加速度约为16.7M/S2

4.如左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质量为1KG

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滑,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8.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右图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取G=

10M/S2)()

5.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

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

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6.如下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两物体的质量MA=2MB,A物体与轻质弹簧相连,

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当物体B沿水平向左运

动,使弹簧压缩到最短时,A、B两物体间作用力为F,那么弹簧给

A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FB、2FC、3FD、4F

7.2017年8月18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

成5000米级海试回国。

“蛟龙号”采用常用的“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

潜水器两

侧配备4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

当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

铁时,潜水器下潜一定深度后按恒定速度下潜;当潜水器到达一定深度时,可操作抛

载其中两块压载铁,使潜水器悬停在指定深度上实现作业,包括航行、拍照、取样等;

当任务完成,再抛弃另外2块压载铁,使潜水器上浮,到达水面,设潜水器在水中受

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恒定,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时,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B、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时,先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

C、潜水器抛弃其中2块压载铁时,潜水器将做匀减速运动

D、潜水器抛弃所有压载铁时,潜水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至浮出水面

8.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表附近重力加速度的

1/N2倍

B、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赤道表面物体向心加

速度的N2倍

C、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上赤道处物体的线速度大

D、如果卫星因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其半径逐渐减小,那么它的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

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少、

9.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T=0时抛出,得到如下图的位移

S-T图象,那么()

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8M/S2

B、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5S

C、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10M/S

D、该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为20M/S

10.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

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飞

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F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G′=0B、G′=GC、FN=0D、FN=MG

11.如下图光滑管形圆轨道半径为R(管径远小于R),小球A、B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

其直径略小于管径,能在管中无摩擦运动、两球先后以相同速度V通过轨道最低点,

且当小球A在最低点时,小球B在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当小球B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时,小球A比小球B所需向心力

大5MG

B、当V=时,小球B在轨道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

C、当V=时,两球在管内运动的最大高度均为

D、只要V≥,小球A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小球B对轨道最高点

的压力都大6MG

12.如下图,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

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

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

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过了90°)此过程中下述

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在起始位置的速度为ωL

【二】实验、填空题:

此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

13.如图甲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

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

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乙

所示)、

(1)假设图乙中示波器显示屏上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2.50×10-3S,那么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R/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假设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CM,那么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CM.(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μM到10M的岩石、

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KM延伸到1.4×105KM.环的外

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那么土星的质

量约为。

〔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15.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假设三颗

星的质量均为M,引力常量为G〕,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

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

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那么两颗运动星体的运动周期为;

第二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

道运行,周期与第一种形式相同,那么三颗星之间的距离为。

16.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下图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A、M1=5GB、M2=15G

C、M3=40GD、M4=400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17.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⑴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

⑵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那么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

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像。

那么当(=60(时,S为________M;假设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________M。

【三】计算题:

此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如下图,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

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

,G=10M/S2.根据以上条件,求:

(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T=10S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T=10S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

19、(8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α=30°的光滑

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下图、第

一次,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

需的时间;第二次,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如果=,

求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20.〔12分〕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

R0的2倍,卫星圆形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

卫星上的太阳能收集板可以把光

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收集板的面积为S,在阳光下照射下每单位面积提供的最大电功率为P。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近似认为太阳光是平行光,试估算: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2〕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工作时间;

〔3〕太阳能收集板在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内最多转化的电能?

21、〔12分〕如图甲所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粗糙斜面AD和光滑圆轨道DCE组成,

AD与DCE相切于D点,C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将一小物块置于轨道ADC上离地面高

为H处由静止释放,用力传感器测出其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改变H的大小,

可测出相应的N的大小,N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折线PQI所示(PQ与QI两直线相

连接于Q点),QI反向延长交纵轴于F点(0,5.8N),重力加速度G取10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