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40523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A.读数

B.稀释

C.溶解

D.称量

2.给1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架台(带铁圈)

A.③⑥⑦⑧B.②③⑤⑧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3.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使用游码)。

该学生所称量的食盐的实际质量是()

A.15.5gB.15.0gC.16.0gD.14.5g

4.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滤纸、烧杯、试管、漏斗、玻璃棒

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

C.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

D.玻璃棒、滤纸、蒸馏烧瓶、漏斗、铁架台

5.1个某种氯原子的质量是ag,1个12C原子的质量是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②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mol 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④a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mol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D.N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LCO和N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

C.在标准状况下,18gH2O的体积为22.4L

D.1molSO2的体积为22.4L

8.4℃时,若20滴水恰好为1mL,那么1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约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0NAB.NA/360C.9NA/10D.360/NA

9.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

B.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10mol/L浓盐酸加入9L水中

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

10.将5mol·L-1的盐酸10mL稀释到200mL,从中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1B.0.25mol·L-1

C.0.1mol·L-1D.1mol·L-1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分子数为0.5NA

D.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2NA个Na+

12.等温等压下,有质子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之比为13∶13∶14B.密度之比为14∶14∶13

C.质量之比为1∶1∶1D.原子数之比为1∶1∶1

二、实验题

13.实验室有如下仪器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量筒 ④蒸发皿 ⑤锥形瓶 ⑥温度计 ⑦蒸馏烧瓶 ⑧分液漏斗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_____________;

(3)使用前必须查漏的有__________;

(4)可作反应容器的有_____________。

14.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图如下:

(1)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灼烧海藻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所需的仪器,将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E.酒精灯 F.干燥器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D.汽油、甘油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甘油均可溶于水)

(4)第②步操作,向分液漏斗中加了甲苯(与苯非常相似)振荡充分后,放在__________上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呈__________色,上层液体呈____________色。

(5)含碘的有机物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除了酒精灯、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HCl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五步操作中,最后进行的是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酒精灯 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

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Na2CO3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6.计算题:

(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

4gH2,

33.6LCH4,

1molH2O,其中所含分子数最

多的是________(填序号,以下同);含质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

(2)15.6gNa2R2中含0.4mol的N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在Na2R2中R的质

量是3.2g时,其Na2R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8.96LHCl气体,所含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___,当它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4)10gNaOH溶解在_______g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设溶液的密度为1.1g/cm3)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读数

,有一处错误,视线仰视(视线应与凹液面在一条水平线上),不合题意;

B.稀释

,有两处错误,一处是水倒入浓硫酸中,另一处是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内先放水,后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浓硫酸,边倒边搅拌),B符合题意;

C.溶解

,有一处错误,溶解时摇动烧杯让物质溶解(应使用玻璃棒搅拌),C不合题意;

D.称量

,有一处错误,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内称量),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在平时的实验中,一定要养成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不能因贪图省事而违反操作原则,否则可能会酿成大祸。

2.B

【解析】

【详解】

较多的液态加热用烧杯,烧杯加热需要石棉网,所以答案选B。

3.D

【解析】

【详解】

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则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15g-0.5g=14.5g,故选D。

4.C

【解析】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答案选C。

5.A

【分析】

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质量除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据此计算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g,则NA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NAg,则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g/mol,再依据n=m/M计算物质的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④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g,则ag该氯原子即1个,据此分析。

【详解】

①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氯原子的质量除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即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正确;

②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g,NA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NAg,则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g/mol,所以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②正确;

③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g,NA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NAg,则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g/mol,③错误;

④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g,则ag该氯原子即1个氯原子,含17个电子,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

(1)

(2)已知化学式,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者相对原子质量;(3)已知一个某粒子的质量为ag,该粒子的摩尔质量M=aNAg/mol;例如本题中1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g,NA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NAg,则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g/mol,这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关键在于理解摩尔质量的定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NA个粒子的质量。

6.B

【解析】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设物质的质量都是m,则根据n=m/M和物质的化学式可知,选项A、B、C、D中所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mol)

又因为

,所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最少的是CO2,答案选B。

7.B

【详解】

A、常温常压下,11.2L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所以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错误;

B、标准状况下,任何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与气体的种类无关,正确;

C、18g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所以体积不是22.4L,错误;

D、未指明标准状况,不能确定二氧化硫的体积,错误。

答案选B。

8.B

【详解】

4℃时,水的密度是1g/cm3,若20滴水恰好为1mL,因此1m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物质的量为

=

mol,数目是NA/18,因此1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18×20)=NA/360;

答案选B。

9.D

【详解】

A.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解在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的体积不是1L,浓度不是1mol/L,故A错误;

B.标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是1mol,常温常压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未告知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B错误;

C.1L10mol/L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配成溶液的体积不是10L,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故C错误;

D.10gNaOH物质的量为0.25mol,溶解后配制为250mL的溶液,其浓度为1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

10.B

【分析】

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n=cV,则溶液体积增大到20倍,其物质的量浓度降低为原来的1/20,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从10mL稀释到200mL,稀释20倍,则浓度降低为原来的1/20,稀释后浓度为5mol/L÷20=0.25mol/L,从2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取出5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B项正确,

答案选B。

11.B

【解析】A,在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所以33.6L氯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5mol,故其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不是3NA,A不正确。

B,每个CO2和O2分子中都有两个氧原子,则NA个CO2和O2分子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2NA,B正确。

C,在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所以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来计算其物质的量,C不正确。

D,只有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没有溶液的体积,所以不能求出Na2CO3的物质的量,也不能求Na+的数目,D不正确。

此题选B。

点睛:

点睛:

22.4L/mol只能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在解答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时,遇到体积数据要首先看是否为标准状况,然后看研究对象是否为气体。

还要注意质量是不受温度和压强影响的。

12.B

【详解】

假设质子都有14mol,则CO、N2、C2H2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1mol、1mol。

A、等温等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体积之比为1∶1∶1,A错误;

B、等温等压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的比,密度之比为14∶14∶13,B正确;

C、质量之比为1mol×28g/mol:

1mol×28g/mol:

1mol×26g/mol=14:

14:

13,C错误;

D、原子个数之比为1mol×2:

1mol×2:

1mol×4=1∶1∶2,D错误。

答案选B。

13.①④②⑤⑦⑧①②⑤⑦

【解析】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所以可以直接加热仪器的有:

①④。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是:

分液漏斗、量筒、集气瓶等,所以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②⑤⑦。

在高中阶段常见的需要查漏的仪器是:

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等,所以使用前必须查漏的仪器有⑧。

(4)根据各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量筒是精密仪器,不能直接用于反应容器,蒸发皿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或灼烧固体的器皿,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分液漏斗主要用于萃取、分流、滴加液体反应,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所以可作反应容器的有①②⑤⑦。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要熟悉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方法,知道它们的使用规范,比如哪些可以直接加热、哪些要垫石棉网加热、哪些不能加热、哪些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等等。

14.过滤萃取和分液BDEB四氯化碳、苯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这两种溶剂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铁架台黄紫红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解析】分离固、液混合物采用过滤的方法;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采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分离,所以制取碘的过程中①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②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萃取和分液。

灼烧海藻固体时,需要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盛放海藻的坩埚以及支撑坩埚的泥三角,所以本题选BDE。

从含有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剂的选择标准:

萃取剂和原溶剂不相溶、不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的溶解度大。

A,酒精能和水互溶,所以酒精不能作萃取剂,故A错误;B,四氯化碳、苯与水不互溶不反应,且碘在四氯化碳和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B正确;C,乙酸和水互溶,所以乙酸不能作萃取剂,故C错误;D,甘油和水互溶,所以甘油不能作萃取剂,故D错误。

第②步操作是萃取和分液,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甲苯充分振荡后,碘被萃取到甲苯里,甲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液后,下层是水,由于水中的碘没有被完全萃取所以显黄色,上层是溶于碘的甲苯层显紫红色。

故第②步操作中,向分液漏斗中加了甲苯振荡充分后,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呈黄色,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蒸馏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酒精灯、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

点睛:

本题以海带中提取碘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常用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能根据混合物的组成特点和各组分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并熟悉相关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15.③②①③④⑤除去Ca2+以及加入的过量Ba2+取上层清液直接滴入Na2CO3溶液,不再产生沉淀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或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解析】

【详解】

(1)粗盐中含有的Ca2+、Mg2+、SO42-和泥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加入过量BaCl2溶液以除去SO42-,但同时引入杂质离子Ba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Ba2+和Ca2+,所以BaCl2溶液一定放在Na2CO3溶液前面,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除去Mg2+,过滤,将得到的沉淀全部滤出,最后得到的滤液是含NaCl,Na2CO3,NaOH等的混合物,加入HCl可以进一步除去CO32-,OH-等杂质离子,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溶液,所以最后一步为③。

(2)蒸发NaCl溶液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先放置酒精灯,再固定铁圈位置,放上蒸发皿,开始加热搅拌,当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④⑤

(3)在除杂操作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以除去SO42-,但同时引入杂质离子Ba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判断Na2CO3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

取上层清液直接滴入Na2CO3溶液,不再产生沉淀。

(4)在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使待滤混合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漏斗中,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洒到漏斗外面;蒸发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造成的液体飞溅。

16.①②②③160.1mol0.4NA14.6g1.6mol∕L45g5mol∕L

【解析】由公式n=m/M、N=nNA、V=nVm可推出①4gH2的物质的量是2mol、分子数是2NA;每个H2分子有2个质子,则2molH2分子有4NA个质子;在标况下2molH2的体积V=2mol×22.4L/mol=44.8L。

②在标况下,33.6LCH4的物质的量是1.5mol,分子数是1.5NA,质量m=1.5mol×16g/mol=24g,每个CH4分子有16个质子,则1.5molCH4分子有24NA个质子;③1molH2O分子数是NA个,每个H2O分子有10个质子,则1molH2O分子有10NA个质子,m=1mol×18g/mol=18g,18g水的体积大约为18mL。

故4gH2,33.6LCH4,1mol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①;含质子数最多的是②;质量最大的是②;体积最小的是③。

(2)15.6gNa2R2中含0.4mol的Na+,则Na2R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公式M=m/n=15.6g÷0.2mol=78g/mol,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78-23×2)/2=16,所以R是O元素,Na2R2即为Na2O2;在Na2O2中O的质量是3.2g时,O的物质的量=3.2g÷16g/mol=0.2mol,则其Na2R2的物质的量是0.1mol。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由公式V=nVm可推出8.96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n=V/Vm=8.96L÷22.4L/mol=0.4mol,所含分子数为0.4NA,m=nM=0.4mol×36.5g/mol=14.6g。

当它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由公式C=n/V=0.4mol÷0.25L=1.6mol/L,故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

(4)10gNaOH的物质的量n=m/M=10g÷40g/mol=0.25mol,要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水的物质的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0:

1,则水的物质的量是2.5mol,水的质量m=nM=2.5mol×18g/mol=45g,该溶液的体积V=m/d=(10+45)/1.1=50mL=0.05L,物质的量浓度C=n/V=0.25mol÷0.05L=5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