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3210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docx

实验室安全管理题

是非题

1.酸性废液与碱性废液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以合并在一个废液溶器中。

(×)

2.对于不能确定是否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必须单独存放等待进一步处理。

(√)

3.生物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先以高温高压菌法处理,分类表示並注明单位及姓名后,采用一次性塑料袋或纸箱(用于干性废物)密封收集保存。

(√)

4.经过处理过的生物性废弃物,可以混入生活垃圾定期清运、处理。

(×)

5.甲醇易溶于水,所以废甲醇可以倒入洗涤槽或洗手间水槽中。

(×)

6.溴化乙锭(EB)的废弃凝胶需要专门收集专门处理,否则危害极大。

(√)

7.根据大学宁大政〔2008〕69文件,含重金属的废液,不论浓度高低,必须全部回收。

(√)

8.过期的固体药剂、浓度高的废试剂、剧毒物品、麻醉品、药品等必须保持原标签完好、清晰,由原器皿盛装暂存,待统一回收处理。

(√)

9.危险等级第二类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

10.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的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

(√)

1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将病原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

(√)

12.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

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

13.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要有生物安全柜。

(√)

14.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5级。

( × )

15.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

(√)

16.“ABC干粉灭火器”的意思是能灭A类、B类和C类火灾。

(√)

17.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

18、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输送介质为气体管道均属于安全监察的围。

(×)

19、特种设备未经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只要有持证人员使用就没问题。

(×)

20、安全附件和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失灵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不得使用。

(√)

2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当机立断,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22、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可以先为了生产继续使用,待不忙时再进行检查修(×)

23、放置气瓶时,空瓶与充满气体的实瓶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

24、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为2-3厘米。

(×)

25、使用夹板固定时应保持松紧适中,固定条带能上、下放动1cm为宜。

(√)

26、早期心肺复苏是"生命链"的第三环节。

(×)

27、鼻出血时应采取头前倾位。

(√)

28、气态毒物泄漏时,要注意顺风向疏散。

(×)

29、固定四肢时,要露出手指足趾,以便于观察有无苍白、青紫、发冷、麻木等,有上述情况时,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

30、动脉出血为暗红色,不间断、均匀、缓慢的流出,发生在远心端。

(×)

31、心脑复苏时,压胸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

32、急救固定时刺出伤口的骨折端应该首先送回。

(×)

33、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

34、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用铁丝等固定住,以防止因水压过高而造成管子脱落。

(√)

35、

36、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可以用烘箱干燥有爆炸危险性的物质。

(×)同一收集桶中。

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

37、在实验室允许口尝鉴定试剂和未知物。

(×)

38、对于化学试剂或未知物,允许直接用鼻子嗅气味,不用以手煽出少量气体来嗅觉。

(×)

39、在实验室一切有可能产生毒性蒸气的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有良好的排风设备。

(√)

40、实验室的浓酸、浓碱处理,一般要先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

(√)

41、对于无机酸类废液,实验室可以收集后进行如下处理:

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

42、加热试管物质时,管口应朝向自己,以便看清楚反应过程。

(×)

43、对含有悬浮物质的溶液加热时,应加沸石或玻璃珠,以避免爆沸现象产生。

(√)

44在进行萃取或洗涤操作时,为了防止物质高度浓缩而导致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应该注意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

(√)

45、在实验室进行有机合成时,放热反应不能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对反应物进行加热时,也不能将玻璃容器密闭。

(√)

46、酒精灯的酒精量最多可加九分满。

(×)

47、酒精灯不再使用时,应立刻用嘴吹气灭火。

(×)

48、打开易挥发或浓酸、浓碱试剂的瓶塞时,瓶口不要对着脸部或其他人,宜在通风橱中进行。

(√)

49、取用有毒、有恶臭味的试剂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使用完毕后,将瓶塞蜡封,或用生料带将瓶口封严。

(√)

50、干燥箱和恒温箱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最高允许温度。

(√)

51、储存在冰箱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装物品的品名、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名。

(√)

52、为安全起见,平时应将低沸点溶剂保存于普通冰箱以降低溶剂蒸汽压。

(×)

53、使用强氧化剂时环境温度不宜过高,通风应良好,并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

54、装有易燃液体的器皿可置于日光下。

(×)

55、实验中的过量化学品应当返回其原来的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

56、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验仪器在夜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夜间使用,应严格检查实验仪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空气开关等工作正常。

(√)

57、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实验完毕应立即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其毒性。

(√)

58、实验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恒温水浴锅时,应注意及时加水,避免干烧发生危险。

(标准答案:

正确)

59、转速较低的离心机可以在工作时打开机盖观察。

(×)

60、水银温度计破了以后正确的处理是:

洒落出来的汞必须立即用滴管、毛刷收集起来,并用水覆盖(最好用甘油),然后在污染处撒上硫磺粉,无液体后(一般约一周时间)方可清扫。

(√)

61、使用离心机时,当部分装载时,离心管可随意放在转头中而不用考虑平衡。

(×)

62、腐蚀和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氨水、过氧化氢、冰醋酸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戴防毒用具。

禁止手直接拿取上述物品。

(√)

63、可以在木质或塑料等实验台上直接使用加热电炉。

(×)

64、打开高压灭菌锅时,注意其部是否有压力,容器口不得对人,避免发生喷液或爆炸事故。

(√)

65、不得使用过期、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气体钢瓶。

(√)

66、冷凝冷却系统上连接用的橡胶管必须定期检查更换,避免管子老化而引起漏水事故的发生。

(√)

67、可以穿拖鞋或凉鞋进入化学实验室。

(×)

68、盛装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受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包装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

69、使用易制毒化学品时要精确计量并在大学易制毒化学品实验使用登记表上记录。

登记表每月上交并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系统上销帐。

(√)

70、不能将乙醚等易挥发品放入普通冰箱,否则由于挥发气体不断溢出,而普通冰箱启动时有电火花出现,就有可能引起火灾。

(√)

71、对高压气体钢瓶要分类保管,直立固定。

严禁将氯气与氨气,氢气与氧气,乙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

72、过期的、不知名的固体化学药品可自行处理。

(×)

73、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

74、实验室严禁吸烟、饮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

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

(√)

75、禁止穿拖鞋、背心、短裤(裙)进入实验室,高跟鞋可以进实验室。

(×)

76、强酸溅入眼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必须将上下眼睑拉开,水不要流经未伤的眼睛,不可直接冲击眼球。

(√)

77、酚灼伤皮肤时,应立即脱掉被污染衣物,用10%酒精反复擦拭,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直至无酚味为止,然后用饱和硫酸钠湿敷。

(√)

78、当有人呼吸系统中毒时,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令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情况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

79、干粉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

80、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中部。

(×)

81、实验室发现可燃气体泄漏,要迅速切断电源,打开门窗。

(×)

82、发现火灾时,单位或个人应该先自救,当自救无效、火越着越大时,再拨打火警119。

(×)

83、万一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可用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捂湿毛巾等方法防止通过呼吸道造成伤害。

(√)

84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

85身上着火后,应迅速用灭火器灭火。

(×)

86当酸或碱溅入眼睛时,不必采取应急处理,只要立即送附近医院救治。

(×)

87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

88当某些用石蜡封住瓶塞的装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瓶子打不开时,可将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

89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

90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的衣物脱下来。

(×)

91创伤伤口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应在去医院救治前尽快取出。

(×)

92强酸溅入眼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必须将上下眼睑拉开,水不要流经未伤的眼睛,不可直接冲击眼球。

(√)

93皮肤被黄磷灼伤禁用含油敷料。

(√)

94急性中毒发生时,救护人员在抢救前要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以免自身中毒、使事故扩大(√)

95用后的气瓶,应按规定留0.05MPa以上的残余压力。

可燃性气体应剩余0.2MPa~0.3MPa(约 2kg/cm2~3kg/cm2表压)H2应保留2MPa,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不可用完用尽.(√)

96每天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检查实验室的水电开关,确保水电都已关闭。

(√)

97凡存放动物尸体的单位应认真填写登记记录,登记容包括:

存放单位、存放人姓名、存放时间、动物种类、数量,以及是否被污染,污染物类型及程度等(√)

98氧气钢瓶阀门上不能沾有油脂等有机物,否则易发生爆炸。

(√)

99使用易燃液体作为溶剂时,可以使用明火加热。

(×)

100常见英文缩写CPR表示心肺复苏。

(√)

选择题

1、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

(D)

A.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2、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操作?

(D)

A.氢气B.氮气C.氦气D.氯化氢

3、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

(C)

A.超级恒温水浴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B.恒温水浴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可以使用自来水

4、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

(D)

A.试剂架上B.实验室试剂柜中C.实验台下柜中D.试剂库

5、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D)

A.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B.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6、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

(D)

A.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B.通风要良好C.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D.以上都是

7、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

(C)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

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D.严防室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8、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B)

A.1/2B.2/3C.3/4D.4/5

9、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多少?

(A)

A.2/3B.1/3C.1/2D.3/4

10、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

(D)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11、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

(D)

A.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B.了解试剂毒性,在通风橱中操作

C.做好应急救援预案D.以上都是

 

12、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D)

A.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C.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D.以上都是

13、对于实验室的微波炉,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A.微波炉开启后,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操作人员应远离

B.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C.实验室的微波炉也可加热食品

D.对密闭压力容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安全规操作

14、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

(A)

A.可以用明火加热B.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不可猛烈撞击D.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15、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D)

A.管端应烧圆滑B.用布裹手或带厚手套,以防割伤手

C.可以使用薄壁玻管D.加点水或润滑剂

16、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

(B)

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B.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中

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17、下列气体须在通风橱进行操作的是:

(D)

A.硫化氢B.氟化氢C.氯化氢D.以上都是

18、盐酸、甲醛溶液、乙醚等易挥发试剂应如何合理存放?

(C)

A.和其它试剂混放B.放在冰箱中

C.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处D.放在密闭的柜子中

19、以下哪个药品(试剂)在使用时不用注意干燥防潮?

(D)

A.锂B.碳化钙C.磷化钙D.二氧化硅

20、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

(C)

A.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B.用舌头品尝试剂

C.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D.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21、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B)

A.连同溶剂一起作为废液处理B.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乙醇,进行搅拌使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C.将金属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氧化完全D.以上都对

22、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硫化磷、赤磷、镁粉等)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

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要注意什么:

(D)

A.要注意周围环境湿度不要太高B.周围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

C.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D.以上都是

23、在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

(D)

A.明确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B.掌握药品的物理性质(如:

熔点、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

C.了解药品的毒性;了解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D.以上都是

 

24、在蒸馏低沸点有机化合物时应采取哪种方法加热?

(B)

A.酒精灯B.热水浴C.电炉D.砂浴

25、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D)

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A.日清月结B.帐物相符C.手续齐全D.以上都对

26、处置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说法错误的是:

(D)

A.妥善保管B.不得随意丢弃、掩埋C.集中保存,统一处理D.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

27、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D)

A.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表面进行消毒B.储存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姓名

C.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冰箱门上应注明这一点D.可以在冰箱冷冻食品和水

28、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如何处置?

(B)

A.倒入水槽中B.分类收集后,送中转站暂存,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C.倒入垃圾桶中D.任意弃置

29、下列加热热源,化学实验室原则不得使用的是:

(A)

A.明火电炉B.水浴、蒸汽浴

C.油浴、沙浴、盐浴D.电热板、电热套

30、易燃化学试剂存放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是:

(D)

A.要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B.放在冰箱中时,要使用防爆冰箱

C.远离火源,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热D.以上都是

31、在普通冰箱中不可以存放什么物品?

(D)

A.普学试剂B.酶溶液C.菌体D.有机溶剂

32、使用剧毒化学品必须有两人操作,并在大学剧毒化学品实验使用登记表上记录?

(A)

A.用途、使用量、剩余量B.成分、种类C.特性、组成

33、领取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

(A)

A.双人领用(其中一人必须是实验室的教师)B.单人领用

C.双人领用(两人都是实验室的学生)

34、在创伤急救止血时,常用的止血方法有(E)

A指压止血法B加压包扎法C止血带止血法D加垫屈肢止血法E以上都是

35、以下什么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

(D)

A.五氧化二磷B.五硫化磷C.五氯化磷D.以上都是

36、当有汞(水银)溅失时,应如何处理现场?

(D)

A.用水擦B.用拖把拖

C.扫干净后倒入垃圾桶D.收集水银,用硫磺粉盖上并统一处理

37、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下列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

A.实验过程中使用三氯甲烷时戴防尘口罩B.实验过程中移取强酸、强碱溶液应带防酸碱手套

C.实验场所严禁携带食物;禁止用饮料瓶装化学药品,防止误食D.称取粉末状的有毒药品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

 

38、黄磷自燃应如何扑救:

(C)

A.用高压水枪B.用高压灭火器C.用雾状水灭火或用泥土覆盖D.以上都对

39、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

(A)

A.干砂B.水C.湿抹布D.泡沫灭火器

40、强碱烧伤处理错误的是:

(A)

A.立即用稀盐酸冲洗B.立即用1%~2%的醋酸冲洗

C.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先进行应急处理,再去医院处理

41、容器中的溶剂或易燃化学品发生燃烧应如何处理?

(A)

A.用灭火器灭火或加砂子灭火B.加水灭火

C.用不易燃的瓷砖、玻璃片盖住瓶口D.用湿抹布盖住瓶口

42、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

(C)

A.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B.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C.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D.以上都对

43、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C)

A.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B.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

C.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

D.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44、复苏处理要争分夺秒,最主要的目的是(A)

A为迅速恢复脑的血液循环B使心脏迅速恢复跳动C使自主呼吸提早恢复D为减轻酸中毒

45、试剂或异物溅入眼,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D)

A.溴:

大量水洗,再用1%NaHCO3溶液洗B.酸:

大量水洗,用1~2%NaHCO3溶液洗

C.碱:

大量水洗,再以1%硼酸溶液洗D.以上都对

46、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B)

A.点眼药膏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47、以下是酸灼伤的处理方法,其顺序为(B):

①以1~2%NaHCO3溶液洗。

②立即用大量水洗③送医院

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48、当不慎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在皮肤上没形成挂液)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D)

A.用酒精棉球擦B.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D.用水直接冲洗

49、皮肤若被低温(如固体二氧化碳、液氮)冻伤,应:

(B)

A.马上送医院B.用温水慢慢恢复体温

C.用火烘烤D.应尽快浸入热水

50、易燃类液体的特点是:

(D)

A.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闪点越低,越易燃烧B.极易挥发成气体

C.遇明火即燃烧D.以上都是

51、对于一些吸入或食入少量即能中毒至死的化学试剂,生物试验中致死量(LD50)在50mg/kg以下的称为剧毒化学试剂,以下哪个不是剧毒化学试剂:

(D)

A.氰化钾 B.三氧化二砷 C.氯化汞D.苯

 

52、危险化学品包括哪些物质?

(D)

A.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喷雾剂,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

B.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可自燃液体,自燃自热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C.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腐蚀性物质

D.以上都是

53、危险化学品的毒害包括:

(D)

A.皮肤腐蚀性/刺激性,眼损伤/眼刺激B.水环境危害性,放射性危害

C.急性中毒致死,器官或呼吸系统损伤,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D.以上都是

54、当你碰到手部烫伤时首先应该(D)

A.到医院诊治B.迅速将烫伤的手置于温水中,并用温水冲洗  

C.对烫伤的手自行包扎  D.迅速将烫伤的手置于冷水中,并不停的用水冲洗

55、下面哪些物质彼此混合时,不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